我们讲慈悲,不是一个情,而是一种智慧。你今天能够慈悲别人,不是说“他跟我感情好,我要帮助他”,而是因为你有智慧,“他是众生,我有功德,我要去行愿,去帮助他解脱”。所以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慧,般若也是慈悲,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智慧——大智大慧就是大慈大悲。因为慈悲,所以会无我,你才能真慈悲。而有些人在人间经常说“我要慈悲你”,你只要想到“我要慈悲你”,你就落于下乘了,也就是小乘。不是你去慈悲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本愿,而是你自己的行愿,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菩萨的般若心来让你慈悲别人,这就是高尚了。就像父母爱儿女,不叫慈悲,叫仁慈。母爱不要代价,母亲对孩子好不要代价,但是它是人道父母的感受的这种爱,它里面有情的。有情,就会带有我相,所以叫“我情我愿”“情愿、我情愿”,很多人讲话“我情愿怎样”,你有情了,你产生的这个愿力就是人间的感情和愿力,从“我爱”出发。菩萨的慈悲不是“我情愿”,那是一种智慧,那是一种无我爱而爱的东西,非我非非我的爱——又像是你,又不是你;你说完全不是你发出来的爱,但是在你的心中;你说在你的心中,那么第九意识阿摩罗识菩萨的慈爱,是你的吗?又不是你的。所以非爱非非爱,非我非非我。这就是学佛对自己的境界变得越来越严格了。
师父今天跟大家讲重点,就是“见地、修证、行愿”三大纲要。这个“纲”,行愿是最重要的。今天愿力来了,你要去行。师父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有愿力吧?你们曾经跪在菩萨面前全部许过愿吧?“行”了吗?要行愿。你的行到了,你的见地才会圆满。因为你去行了,你才会懂得真正的见地(见解),你的修证才会得道证果。古时候证果的人很多,能够得道证果,全部都是因为他们行愿。所以希望大家学佛人好好地去行,在行上下功夫,就离出离六道越来越近了。
静定是观照 200425C(第53集)(原文链接)
【自度如何度得好?。三藐三菩提,戒定慧来依,破除无明心。如果一个人完全能够非常如理如法、非常熟悉和掌握基本的佛法,…就慢慢会守戒,然后会产生定力,…修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把它修得好的时候,你的境界就会提高。】
雅加达法会问答20180310
对境现前时,如何让内心真正地放下
问:自度如何度得好?《白話佛法》二中提到“世道难成佛,唯有修心伏,三藐三菩提,戒定慧来依,破除无明心,忍辱开悟欣,证得无上法,凡人变菩萨。”然而真正面对人生八大苦等的增上缘来时?
答:很简单,因为你们还没有成人间菩萨,所以你们还有人间的杂念,你们还没有真正地修成,你当然不能圆你自己的心意了。如果一个人完全能够非常如理如法、非常熟悉和掌握基本的佛法,能够心中皈依佛法僧,能够懂得怎么样修八正道,懂得十二因缘,那他就会慢慢地有正信正念生起,就慢慢会守戒,然后会产生定力,有定力的话就会有行动。当你拼命地修心,修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把它修得好的时候,你的境界就会提高。
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称之为“无生法忍”(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