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友谊之树常青不败,先要土地肥沃;想让高楼大厦高耸入云,先要有厚实的底座;想要花园四季如春,先要气候温和;想让别人赞叹你,你先要有充实和丰富的内涵,并且为人厚道,坦然面对生活,问心无愧。
有人一生多磨难,是因为自己修行不好,我们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就是进入佛学、佛道。所以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增上缘。因为我们不苦,我们不会去学佛,人没有经过痛苦的经历,就不会珍惜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所以很多家庭经过很多次争吵之后,才会珍惜对方。我们吃苦,就是佛在教育我们,有时候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的佛性就会越大。
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从来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痛苦的人生,他活着就会迷失方向。所以你们看,很多人吃喝玩乐,从小条件非常好,他不会去寻找真正的佛性,这就是因果。因为“因”要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痛苦后有很多重要的礼物会还给我们,那就是使我们想开,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装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是装在痛苦里面的。
很多法师出家也是这样,因为自己在人间遇到了太多磨难,顿时开悟——有的是渐悟,有的是顿悟,然后抛开人间的五欲六尘去出家,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悟性所在。所以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上的、病痛,或者女儿、儿子不孝,孤苦无依……等等一切,把它当作因果。你只要把它当成是因果引发的痛苦,其实是一种好的,能够激励你找到佛性的源泉。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很多人实际上不值得羡慕,要想活得有智慧,你必须要经过很多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不会去寻找一种解脱。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呢?怎么能够进一步理解人生无常的真谛?所以,要真正地懂得人间苦空无常——这就是佛告诉我们在人间的真谛,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你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吁吁;可是当你爬到最高峰的时候,你才能看得见那些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就能够成就的,没有一个菩萨不在人间受苦能够磨炼成佛的。
所以现在是观念问题,自己对事物的理解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吃苦,要把吃苦当作“吃补”,把烦恼当成拥有菩提智慧的基础。
————美国・纽约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