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示文字:
臺長告诉大家,念经是陶冶人的情操,学佛是提高人的境界,修心是纠正人的心态。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选择的。学会忏悔,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别人的意见是你人生路上的真经啊。師父每一句话你们都记住了,都对你们的人生有帮助。我们自己觉得对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只有当别人指出你缺点的时候,你得到是真经,你会改变的,你就成了一个完美的人。所以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好好地往心里去,要懂得海纳百川,要学习稻穗——长得越高,头要垂得越低呀。(掌声)想一想我们磕头,不就是把自己的头垂下来吗?不就是要想得到菩萨的慈悲加持吗?所以我们能够对别人鞠躬,就是希望别人给我们更多的指教;同样,你对别人有礼貌,别人把你看成一个圣人,会对你更加的尊敬,这叫相敬如宾啊。(掌声)
我们的人生在生命死亡、存在、消失、高潮、低谷中,在人间的六道當中沉浮。其实人道是三善道當中最低的一个道,我们的下面就是畜生道,我們一不留神我们人就会做畜生的事情。所以很多人思想一下流,马上就变成披着人皮的狼了,就变成畜生道了,因为人道离畜生道太近了。要懂得呀,我們犹如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知足常乐,人不贪就不会去学畜生道。在人间这个维度中,我们始终要能够用真实、平稳、诚实的心来让痛苦的生活过去,还我一颗清净的良心啊。(掌声)
有一只老鼠在图书馆,还有一只老鼠在粮仓里。图书馆的老鼠傲气实足,很以为自己很有文化,它对粮仓的老鼠说:“你为了填饱肚子,你情愿在很闷很潮湿的仓库里,你只有物质,但是缺少精神;我住在图书馆里,你看我多么的有修养啊!”粮仓的老鼠说:“唔太好了,我刚好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粮仓的老鼠就把图书馆的老鼠带到了它的粮仓里,指着一个瓶子说:“老鼠呀,你认识字,你看看标签上写的是香麻油还是灭鼠药啊?”图书馆的老鼠根本不认识,但是它突然闻到一股香油从瓶口飘出,它马上说:“哎呀,这是香油啊!”粮仓的老鼠说:“你看清楚这是香油吗?”“不信啊?我喝给你看看。”这个图书馆的老鼠为了证明它自己的博学,端起瓶子“咕嘟咕嘟”就喝了,过了一会儿四脚朝天,口吐白沫,死了。后来粮仓的老鼠才知道,原来瓶子上的三个字是“灭鼠药”,因为要吸引老鼠来吃,所以放点香麻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懂装懂一定会吃亏上当,学佛人只有真才实学,不自夸、不自满,要谦虚,要拥有不耻下问的勇气,你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呀。(掌声)孔老夫子说他曾经向孩子发问,这就是孔老夫子大智慧的原因,所以叫“不耻下问”,就是来自于这个中华的典故。要知道一个人拥有小聪明,只会快乐一时,拥有智慧你才会幸福人生。(掌声)
人不能认为自己很聪明,就变得骄傲、拒绝去学习,你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笨。知道自己的不足,你才会想办法补足。要知道自己的毛病,你就不会去犯这些毛病,就犹如我们人知道自己胃不好,受凉就不能喝冰水一样,每天知道自己的毛病就会改。骄傲自大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聪明和智慧,才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傲慢。放下自己的贡高我慢,所有的人都有平等心,不管你們今天在哪个领域里是一个佼佼者,我们今天在学佛路上就是一个初学者。(掌声)
你們說師父講故事,學老鼠聲音學得好不好啊,呵呵呵,師父很開心啊!我希望你們也跟我一樣很開心。有两个人在山林当中走路,突然遇到了一个土匪拿着刀拿著枪,他们拼命地逃,土匪就穷追不舍。追到一个山洞前,两个人钻进了山洞,土匪继续钻,把他们抓到了,暴打一顿,抢走身上所有的东西,还好没有把他们杀了,但是把他们带的唯一的火把也抢走了。山匪拿到火把之后点燃了火,照明了自己的脚下,他不停地在山洞中找出口,等到把火都燃尽了,他也没有找到出口,最后在山洞中窒息死亡。而那两个人因为山火被土匪拿去了,在漆黑的山洞里他們不停地摸索。摔倒,让他们皮破血流,但他们仍然顽强地寻找着光明,最后就是因为在黑暗當中一点都看不见的情况下看到了一丝的光亮,他们就是循着这丝光亮最后走出了山洞。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在光明的前途當中反而迷失方向,我們找不到目标;人只有吃苦,有时候在黑暗中摸索,只要心中有光明,认为自己找得到佛法,我們一定找得到出路。依赖光明的人不会轻易成功;而寻找光明的人,他一定能够获得成功与光明。(掌声)
—2015-06-23日 中国·香港 佛友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