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9
66
88万
5-30、读《心经》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家知道上次来的那位日本华侨,他很喜欢听师父讲《心经》。但《心经》不是一般人能够解释的。有个弟子每天看师父的《白话佛法》,他说:“深可以往深里去看,浅可以往浅里去看,师父在里面讲解的含义非常非常的深奥。”实际上就跟我们理解《心经》和《大悲咒》一样,还有其它很多的经文。要去讲经文的人这个人必须是菩萨。很多大法师他们可能前世就是菩萨再来,所以他们能讲。但不是所有的法师都能讲经文的,如果讲错了会造口业。
师父给大家讲经是结合于人间的白话佛法,所以经常会讲到《心经》里的东西。师父主要是让你们能够融会贯通,让你们能够明白《心经》。师父用《心经》里的几句话就能把宇宙的真理讲给你们听。举个简单例子:《心经》里面你们都念到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师父喜欢用比喻来跟你们讲,比如“空即是色”。如果这个东西是空洞的东西,但是它有没有啊?它有,比如细菌。你说我们人是空的,我们死了之后是空的吧,那么我们活着的时候不是人吗?师父跟大家比喻:一个木鱼,一个木头,它是空的吧,但是它敲出来“砰砰”有声音,它是有声音的。是空的吗?空的。为什么能敲出声音啊?因为它有物体的存在,那就好比“空即是色”。
同样讲起来,什么是“色即是空”?你想想看,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就拿我刚举的例子:木头是空的,听到声音好像是实实在在。但是反过来讲,我用一个木头来代表“色”,就是这个世界上有生物体。这个“色”是个木头,它是实心的,是不是木头啊?敲得出声音吗?它敲不出声音的。所以讲给你们听:你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耳朵所听到的一切,表面上好像是听到看到了,但实际上是空的。其实这里面有个意境问题。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你意念当中的境界。意境高的人他能看得远,看得远的人才能知道自己今后将来能做什么。
“色即是空”可以解释你今天从小生出来你就能明白,“我以后总有一天要死的。我在人间这么点时间应该做些什么?”那么这个人实际上就是看到了“色即是空” 了。那么反过来“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这个事情看破。看破红尘了不是看空了吗?我已经想开了、想明白了,我对这个世界无所求了,没有什么可以想象的东西了,我不想再怎么样了。实际上还是有一个物存在的。举个简单例子:你认为这个婚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有孩子,你还有这个家啊。“空”不就是“色”吗?“色” 是什么?就是有这么一个循环体在那里。比如你们吵架的时候想对方最好死掉,如果真的对方一躺下来你一定不舍得;你恨的时候你可以说“我恨死他了”,但是一旦对方真的出事的话你心中又罣碍了、又放不下了……你想想看,这个“空”不是“色”又来了吗?所以人跟人的感情不要随便去超越——这是师父给你们讲的。如果超越了一定的感情之后,实际上就给你带来了罣碍。如果你只是佛性上面的,比如在佛法上面的爱,你们没有超越的话就牵动不了你这颗心;如果一旦超越了,你带有私人的感情在里面了,那么对方一旦出什么事情了,对不起,你这个就“空即是色”了。是很不容易理解的。举个例子:你们看过《西游记》里孙悟空可以把自己隐形。当他变成一只苍蝇看见唐僧被人家妖怪捉过去的时候,他一着急,他的原形就显出来了。你们现在也是一样,表面上说“我看穿了,这个家无所谓了,孩子大了我可以放心了”。你放得下心吗?这个家你放得掉吗?孩子大了你还是放不下心啊。你就算身体上出了点小毛病的话,你放得下心吗?你放不下的。
一个人看世界要懂得“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感受到的、你想到的、你行为上的、你意识上拥有的。所有的受想行识皆不异空,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也就是说你想也是想出真的东西来,你感受也是真的东西,你所拥有的东西是真的东西,但是是暂时性的拥有,因为你是五蕴假合之身(你的五蕴皆空)。举个简单例子:你人都是假的, 那么你所拥有的东西你说是假的还是真的?不就是假的吗?你买的苹果、买的香蕉,你拿去给一个洋娃娃吃,就像孩提时代跟洋娃娃玩(洋娃娃叫妮子)。“妮子啊,我给你削苹果吃吧,我给你吃香蕉。”你说这个洋娃娃会吃吗?因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这个小洋娃娃是空的,所以这个苹果、这个香蕉也是空的。因为是你想出来的东西,你人本身就是空的,所以想出来的也是空的,这叫空想。听不懂啊?你人都没有了,你想出来的不是空想吗?你人都没有了,你思维出来的不就是空思吗?因为这本身就是没有的东西。
“ 五蕴皆空” 实际上叫“ 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无想”。什么意思?我没有去想——非无想,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去想。这都是哲学啊,哲理啊。我又要举例子给你们听了:比如一般开party(聚会),很多菜已经放好了, 当你肚子饿的时候,人家都还没吃,这时你很想吃对不对?但是我不去想。因为大家都没有吃,我不可能一个人先吃的。这叫“非想”。而“非无想”就是说并不是说我没有想过要去吃啊,我想过了,但是我没有去想啊。你到底想了没想啊?想过了,但是我后来又没想,等于没想。佛法的理论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讲得明的,都是哲学, 非常深奥。你必须对人生的哲理有一定高度的认识,你才能听得懂佛法。不是谁都能听得懂佛法。以前师父给你们讲得不深,因为你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佛法。
我们有时候去想了,好像又没想一样。比如你们有时候吵架,对方骂你一句话你在心里会反骂他一句。但是你想了吗?你想了,可是你没骂出来,又不去想了,叫“非无想”。而实际上你心里已经骂还他了,你已经过去了,你已经舒服了,你就不要嘴巴里再出来。不可以吗?你为什么非要骂出来呢?有的人心里骂过就算了。一般境界比较高的,比如你要是对他有什么不好,他嘴巴里“没关系,没关系”,但心里说不定在骂你呢,但是他嘴巴里永远不会骂出来。人家这就是叫守口,把自己的嘴巴守得很紧的。这也是一种修为。如果这个人憋不住就叫没修为, 嘴巴里一定要讲出来,那这个人就是档次很低的人。你有本事心里想了不要讲出来。你不讲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想是非想”。我是想过了吗?我想过了,但是我没讲出来等于没想,你这个事情就能过去啊。你嘴巴里出来的话,人常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比如吵架的时候一句话泼出去了你就拉不回来了,然后就是打自己—— 后悔呀。你们有的人现在完全能理解师父讲的这个概念, 因为你经常嘴巴出门不认货,“啪”一句话出去了, “啊,我是这么讲的?对不起,对不起”,但是你这个嘴巴讲出来的话已经出了门了,拉都拉不回来了。你有修养以后对于谁不好在你心里想想就好了,“这个女孩子怎么这样?”你笑一笑不要讲话可以吗?等到你意念一过,是“非无想”。实际上你并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是非想”——我没有去想啊,没有讲出来就是没想啊,我没有行为、我没有举动啊。这就是做人啊。如果把学佛真正用到做人上,这个人一定做得好,这个人佛一定学得好。如果这个人做得不好,他学佛一定学不好。这就是为什么让你们每一个人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只有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人才学得好佛。在这里油腔滑调、不好好做人的人能学得好佛的吗?因为很多人在念头里面想过一句话之后,人家再问他,“我讲过吗?”好像有,好像讲过了, 又好像没讲过。实际上就是讲过了。但是他想过了之后他又没讲出来,好像有,又好像没有过,让你是想非非想。比如老公在家里骂你,你心里就想:“这个老头子怎么毛病又来了?灵性上身了?”你想过之后你讲了吗?你心里讲过,但没讲出来,不就是“是想非非想”?
你们要记住:要平等,要无分别心。什么叫平等?什么叫无分别心?无分别心就是把人家都看成平等的。师父现在把你们坐在下面的人都看成是平等的——你们的年纪都是一样的,你们的性别都是一样的,你们的品格都是一样的。这个就叫平等心。菩萨在救人的时候是先把你们全看成平等的。但是在具体操作当中如果你们做错了很多事情,你们求了菩萨之后还要做坏事,那对不起,这个平等心是你自己打破的,而不是菩萨打破的。菩萨要救人的时候都是平等的。举个简单例子:师父今天救你们,把你们都看成平等的,都是好人。但是如果你们不尊重师父,不好好修行的话,实际上你们就是在打破平等心,你们就是在损害菩萨所讲的平等心。所以要没有分别心才能达到有平等心。也就是说,我今天看到女的男的我都是一样的; 我今天看到老的少的我都是一样。因为你们都是佛心,都是菩萨,“我没有什么想法”,这样才是无分别心。怎么样来克服自己的分别心呢?就是要感觉人人平等。你要觉得今天在座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样,人人平等。
金言法语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有的受想行识皆不异空,
“ 五蕴皆空” 实际上叫“ 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无想”。
要没有分别心才能达到有平等心。
相关开示
wenda20130405 48:45
关于空的理解
女听众:还有一个关于空的问题弟子不是很理解,师父常常举例子,说一个人出生前什么都没有,是空,那出生以后就有了,死了以后又没有了,也是空,台长每次举例子,都让我觉得这个空,在有色世界来讲,它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呢,还是说任何事物他从无到生再到灭,它本身其实一直是空的,连这个过程也是空的呢?
答:这是你一个理解力,心经八个字送给你就可以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很多人看电影看完了还沉浸在电影里边的,那么这个人就是把色当成真了,很多人电影看完了就忘记了,那色即是空了。那你在人间看见这么多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存在的?是存在的呀,那么你知道百年之后会没有的话,你不就把他看成空了吗?但是你说他是不是存在的,他是存在的呀(嗯)存在的短期,也叫存在,但是短期没了,他也是不存在,这个是菩萨让你们看穿这个世界本质的问题(嗯,是)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肚子饿的时候,那么多菜给你吃,你看见是不是有色的?我们说有色世界,这是不是一个物质啊?吃完了呢?盆子里还有吗?(没了)第二天你还有吗?不就结束了吗,不就是色即是空了吗?对不对呀?那你说空即是色为什么?你看看盆子空了,第二天又要吃了嘛,盆子里不又有了嘛?(嗯)
修行中,是否要同时有色又有空?
解答来信疑惑:六十三
问101:师父说“人修行中,不能偏色,也不能偏空。偏色就是太注重物质,偏空就是觉得世间都没有意义。”修行中,是否要同时有色又有空?
答101:对,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太多了也不行,也要看见色界的一些事物存在;但是看到色界的东西,也要知道这些都是空的,不要去贪。
(那我们度人的过程中是否也要注意不偏色不偏空?)对,如果一个人物欲追求很厉害,你就告诉他这些都是空的;如果有人觉得活着都没意思,那就要告诉她,在人间还要有追求的,否则以后走的时候无功而归,上不了天。其实就是一个平衡,人活在世界上就是阴阳调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入空但不完全空,修出你们的德性智慧之光,懂得行智
解答来信疑惑 385
问:17-05-2020,魂体被带到心灵净土世界。净土世界已经有一些变化,变得更为庄严清净。
观世音菩萨:“孩子,你们在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时,知道里面的深意吗?为师给你们浅谈一下般若。般若即为空性的智慧。”
观世音菩萨:“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们明白吗?”
观世音菩萨:“简单说起来,娑婆世界一切有色现象在佛菩萨眼中是虚幻不实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色相都会因为因缘生灭而成、住、坏、空,都会没有。钱,你死掉后,还有吗?名闻利养带得走吗?屋子一百年后会年久失修而推倒重建吧?你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会长久吗?一千年后,还有你某某某的公司吗?你吃的食物,转天消化在肚里也没有了。说起来,连你这个人,这个身体到最后也会死,也会没有。所以人间一切的有色现象都是属于空相。”
观世音菩萨:“入空但不完全空,就是叫你们看破这个红尘世界,修出你们的德性智慧之光,即佛菩萨的原灵。佛菩萨的原灵就是慈悲之光。修出原灵后就要懂得行智。这个智就是六度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了。”
所有的受想行识皆不异空,人是五蕴和合而成,本来就是空的,所以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空的。
在很多地震中,很多夫妻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砖瓦埋掉了,昨天还有孩子在身边,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孩子已经不见了,不是空了吗?要懂得人间的一切都是幻觉,不要把人间的一切看得这么实,因为均是色。我们以为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实际上你只是看到一种颜色,你只是看见了色相。这个“色”不是男女之色,而是指你看到的这个世界、这个颜色——这个有色世界,你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的东西不就是在色里面吗?没有色,何来的空?
——白话佛法12-22. 色空都是幻觉
shuohua20170818_0619
色、受、想、行、识,照见五蕴皆空
听 众:心经里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把这五蕴从心里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没有罪了。”师父说:“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做到“照空”呢?
台 长:五蕴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一定不能乱想。我讲的最多的,“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犯淫戒,他们要下地狱的,很危险的(嗯)非常肮脏的思维,意识当中如果有这种东西,人就完了,菩萨的意识还会在你身上残存半点吗?没了!“色”,看见这个有色世界的物,你去贪。“受”,享受,做坏事享受吧?喝酒、吸毒都觉得很享受,玩女人,都算。“想”,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去想,看着电视,看着那些东西,去想象着某一件事情,这种想是不是杂念?行为,很多人说:“我控制不住。”那么去行了,行了之后你意识当中就很肮脏了。色、受、想、行、识要照见,你照得见吗?因为阻碍了,你想了这么多,杂念这么多,享受这么多,你的物欲这么多,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么阻碍着你,所以你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你空不了,你空不了的话,怎么成佛啊?(是)就等于你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人怎么住?(对)人家干净的人怎么到你这个垃圾桶来?
(那怎样“照空”呢,师父?)就是不接触,不能去接触。你不接触色,你就离开色;你不接触这种“色、受、想、行、识”,人间的一切欲望,那你就不会犯这个欲望的罪了(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于要守戒,是这样理解吗?)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在银行工作的人虽然没犯罪,但是他们想象着拿点钱,这个想象是不是比不在银行里的人要多?(对)他接触钱,他天天看着不敢拿,他心里就想:“我拿一点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wenda20170409A_4959
五蕴皆空和四大皆空
听 众:有个同修问五蕴皆空和四大皆空地水火风空,是不是有关联性?人体内的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也会随着人死亡而变空,只有佛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会随着轮回投胎转世?
台 长:是啊,四大皆空地水火风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讲的是人身体所产生的物质,人死了这些东西都没了(那四大皆空和五蕴皆空有联系吗?)五蕴皆空就是说色受想行识,你感觉也是空的。眼睛看见的颜色也是空的。你的感受你当年感受特别开心,你过了就没了。想,你想过了不就没了吗?行,一个行为做过了,就没了。识,意识里,进入你的深层意识,法喜充满,当年很多人说“我要去旅游了”,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哪有这种感觉?“哎呀,人家请我吃饭,这顿饭好得不得了”,吃完了就没了。就像有些人,上去的时候开心得不得了,现在住在监狱里边,这种不是“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吗?当年什么样的感觉?现在怎么样?(直接大起大落,转眼之间天壤之别)不珍惜,不是真正地……以为天上没眼睛看的,做坏事肯定要受到惩罚的,所以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并且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周恩来总理有一个徽章,“为人民服务”,所以我们一定要为众生服务。师父多自律,你看任何时候我自律吗?一个人要自律的,不要贡高我慢,不要以为怎么样,不管什么情况要放下自己。很多人被人家捧了几天,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wenda20180223_5519
认识虚空世界的空性,就不会有罣碍
台长语:跟自己的思维作斗争,在虚空世界当中认识到它是一个空性,这样的话,你就不会把世界上很多事情挂在心中。要无罣碍,一个人有罣碍了就会出麻烦。新年到,喜洋洋,我们出来晒太阳。你念经,我念经,大家一起来念经。
“五蕴皆空”实际上叫“非想非非想,非想非无想”。我没有去想——非无想,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去想。我们有时候去想了,好像又没想一样。
Wenda20170409B 10:11 如何理解“非想非非想”
听 众:请师父开示一下“非想非非想”,请师父详细解释一下,我还是不太明白。
臺 長:“非想”,“非”就是“不”,不想。“非想”,就是不想;“非非想”,不是不想,就是还是想的。又想又不想,人不就是活在又是虚空、又不是虚空当中啊?(还有一个“非有非非有”也是这个意思?)一样的。其实因为过去翻译的时候,这些讲得有点像字体上一个转换。很多事情是“非想非非想”,我这个人“非想非非想”,我不去想它,但是并不代表我没有完全不想它。很多人说“看见财,我不去想它,不想财”,但是并不代表你心中不要财,并不是你不想。你知道这个财不是你的,你想过了,并不代表你没有去想;但是我现在不想它,不想它不代表你一定没有去想它。“非想非非想”(还是存在的)
wenda20130224A 44:00
佛教经典中的有和无怎么理解
男听众:我以前看佛的经典,看过地藏经,也看过金刚经。地藏经里面说有,而金刚经里面说无,就是破一切相,为什么佛又说有又说没有?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答:我问你,你说这个世界是有还是无?英国的大科学家霍金说这个地球终有一天会没有的,那我们人生出来是有吗?是有了,但是我们从无到有的。你站在哪个观点上、站在哪个位置上看这个问题,你就会说出有和无。如果这个人还没有生出来之前,你说他有没有啊?他无的啊。但是生出来之后他有了,有了之后他死了,他又无了。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的就是有色世界里面有无,就是慢慢会没有的,没有的东西慢慢也会有的。
创造了不就有了吗?买回来一个点心,看见有吗?等吃完了,不就没了吗?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在空无一物、在有无中有,所以说似是而非、非有非无当中的。这是一个辩证法来看问题的,你不能说拿这个问题来贬那个问题,拿那个问题来说这个问题。因为站的观点和站的时间,和过去说法的位置、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讲出来的理论是针对哪一层人的理解力和哪一层的开悟力来讲的(哦,我彻底明白了)所以很多人经常说台 长有神通还怎么怎么样……你知道菩萨在哪个年代讲的这个话?是对什么事情讲的这个话?你不能把他某一句话拿出来,专门针对现在的某一个事情的。
Wenda20200124 24:49
不能想太多,也不能不想,要中庸
台长语:每一个人都要好好地学佛,好好地改变。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思维当中存活,每个人都会想很多。想得过头了——神经有问题;想得太少了——没智慧。所以,又要想,又要不想,叫“非想非非想”,你就到了“非想非非想”天了。你想过头了,就神经出问题了,钻在里面,出不来了;你什么都不想,那你是呆子啊?人家说你脑子有问题。不动脑子的人能活在世界上吗?也不行。想过头不行,不想也不行,那么只能选择中庸了。该想的时候想,不该想的时候不想。又像想,又像没想,那么“非想非非想”。
Wenda20170108B 12:42
南京菩萨的开示
听 众:师父,我继续转达一下同修关于南京菩萨的开示。
南京菩萨慈悲开示:“现在人们的人际关系真的很差,大家不懂得都是缘分,好的坏的都是缘分,所以不要太过为在意。现在学佛了,就应该懂得快快念经还债消业障的道理,不要再跟众生结恶缘、犯口舌了,没有意义的。现在学佛了,很多人都是这关过不去,就是看人家不顺眼,看别人不顺眼是你的修为不好,这样是不对的,要真正地从心里懂得都是因果,都是轮回的道理。今天世界这么大,你们之间能成为同事、成为一家人,都是久劫以来的缘分,你以为是今生吗?不是的,都是往世缘分的汇聚。大家喜也好,悲也罢,都是梦幻泡影,都是非想非非想,都要懂得化解它,不要跟缘分纠缠,后果只是越来越糟,用不着这样地烦恼。今天学佛了,心灵法门就是治病的良药,什么苦难通过佛法都可以化解。放生、许愿、念经、度人,都是大家修行的增上缘,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懈怠,好好改正自己的毛病,争取未来之时我们都在天上见。好好努力,关爱你们的师父,他是我值得称赞的弟子,你们跟好他,他说你们的话你们一定要往心里去,不知不觉你们就会成长的。你们好生努力,我们加持大家,祝福大家。合十。”师父,这是南京菩萨的开示。
臺 長:是啊,南京菩萨,这些大菩萨都不是轻易到人间来讲的,因为现在真的是末法时期一个普度众生的良机,所以菩萨都下来帮助我们了。所以我们更要抓住这个契机,千万不要丢失自己的慧命了(嗯。师父,南京菩萨的每句话都句句入心,非常深刻。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又难以将佛法很好地、随时随地地用到生活中而不起烦恼,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是不是因为我们的修养不够、境界不够呢?)因为你们是业余修心,因为你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你们今天修修,明天烦恼心来了,过两天又忙了,又不修了……你要是天天这么坚持,努力精进的话,你怎么会懈怠?你天天学佛,二十四小时学佛,做梦也在学佛,你不就是一个佛吗?
(是的。师父再给我们慈悲开示一下,我们学佛人如何更好地将佛法的圆融智慧运用到人际关系当中呢?)自己去做,“人成即佛成”。不要害人,不要伤人家,不要讲人家坏话,你就是菩萨,你就是在学佛。你把自己当成菩萨在人间,你就成功了
(好的,感恩师父。师父,像我们遇到恶缘时,从缘分和因果的角度来面对增上缘,是不是修持忍辱的一个妙法呢?)这个就是缘分,不管是恶的、善的,你都要善待。比方说,你今天碰到一个好人,是正的,你也是正的,正正得正。就是负面人,对你不好的来了,你也是正面对他,你要把他的负能量压下去,你还是正能量就可以了(就像师父一直说的,把恶缘转善缘,善缘转佛缘)对啊。举个简单例子,他来骂你,你不骂,就是邪不压正;他今天来骂你了,你也骂他了,那么你们两个人一路货色。你今天,“我就不骂,我是菩萨,我怎么可以骂他?他是凡人,他心中有烦恼,我就学佛,我就不骂他,我就好好地规劝,我做得如理如法。”他慢慢就觉得难为情了(明白了。感恩师父开示,也感恩南京菩萨对我们这些佛子殷切的期盼、教导)
要没有分别心才能达到有平等心。要感觉人人平等。
《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十四篇《谈受戒与开悟》
大乘佛法讲的是救度一切众生,菩萨非但知道自己很苦要救度,还要救度众生。例如当一个灾难来临时,当一个人去救人的时候,他会想到先救谁后救谁吗?菩萨是不分这些的,当然不管什么人都要救。然而在人间学佛,像这种大乘佛法救度一切众生的非常少,因为人有分别心。菩萨说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犹如恒河的沙子一样,即没有数量。而且菩萨救人在大乘佛法里叫平等普度,即在普度众生时是平等的,不论任何情况,不论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比如今天在这里听师父开示的人,每个人的道行不一样,理解的程度不一样,接受的能力不一样,而师父是平等地给每位弟子讲解,但是每位弟子所接受的能量是不一样的,是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是你们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师父造成的,师父给了你们同等的能量,而你们是否都能接受,取决于你们自身接受的能力与修为。
wenda20171231B_1013
超出五蕴空间的爱,是真正的慈爱
听 众:弟子看到一句话,感觉特别好,就是“超出五蕴空间的爱,就是真正的慈爱”,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 长:“超出五蕴,真正的爱”,很简单,五蕴皆空。菩萨让我们五蕴皆空,色、受、想、行、识,对不对?你想想看,你在心中都是善的,你没有自我意识,你没有自私的心,没有业障,你想象出来都是好的,感受都是好的,想的都是好的,行为都是好的,意识都是好的,那你已经超脱它了。超脱它之后,其实讲到底,这句“超出五蕴的爱”其实就叫“大爱”,大爱是没有自私心的。师父对你们孩子各个都喜欢,你们好,我就喜欢得不得了,很爱你们;你们不好,我就痛恨你们身上的毛病,脏得不得了,就像个孩子不洗澡,臭得不得了一样(师父,您也难过)对啊,难过,逼着他们洗澡,洗完了,干净了,“哎哟,好宝宝,香喷喷的”(呵呵)比方说,你们身边有个小胖胖洗得干干净净、香喷喷的,你们喜欢不喜欢亲亲他、摸摸他?(喜欢)一样道理。如果一个脏得不得了的臭宝宝,浑身都是屎尿,你怎么喜欢得起来啊?(是的)好了,道理就是这样。“超出五蕴的爱”实际上就是大爱,没有自私的爱。不要说“我今天想跟你好,你跟他好……”你对所有的人都爱(都平等)都是平等心,然后没有对哪一个人特别地爱、自私地爱、私欲地爱,那你这个人就会超脱,那么得到大爱,那才是真正的爱(感恩师父,您太慈悲了,您对我们都是那么关心,那么一片苦心)对啊,我把你们都当孩子啊。我看看你们真可怜,不懂啊,有些人问出来的问题,到今天还在吃苦,“哎呀,我怎么办,我解脱不了啊……”我问你,一根绳子绑在你身上靠谁解脱啊?人家来帮你绑啊?靠你自己啊!你不想解脱,就像你今天吸毒,你不想戒毒,你永远戒不了毒;你自己知道身上有惡毒,就必须要戒掉,你想戒了,医生才帮得了你。否则医生叫你吃药、打针,你又不肯吃药,又不好好配合打针,你的病怎么好啊?(是,这需要信心)对啊。
Wenda20180112 29:15
如何理解“破除相,无众生相”
女听众:《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十章《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提到“破除相,无众生相”,请师父慈悲解释。
答:这是《金刚经》里边的,“破除我相”就是不要有自我,看别人要平等,破除众生相。你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多看看师父的《白话佛法》,好好悟一点。你要想想看,一个能为别人做好事的人会有自己吗?一个人发脾气就是自私,这句话你承认不承认?(承认)因为你发脾气,你伤害了别人,你不管人家的感觉,你说说看,你是不是自私的人啊?(是)好了,所以学佛的人能有“我”吗?(不能有)无我的人才能为人民服务啊,无我的人才能为众生献身啊。整天为自己的人,我没面子了,我丢脸了,我怎么怎么的,为什么说我,我我我……为什么我没有啊?他为什么能成正果,我成不了啊?这些全部都是无明习气,明白了吗?(明白了)
白话佛法选摘
白話佛法 1-40《三界视为虚幻,烦恼即为菩提》
三界轮回均属虚幻,一念善,会上去,一念恶,会下去,菩萨是无碍的,所以菩萨不会趣入,也就是菩萨不会加入其中,什么境界都会得到解脱。就是只有当你不趣入,不对这三界存有想法,你才会什么样的境界都能解脱。见解是一切无碍,如果每人在见解上对某一事情认知没有障碍,就会事事顺利无碍,也就无对立故。要做到无滞无碍,当你脑子里真正破除了这些杂念,就不会有障碍了。
视频开示 第97集 《自性当空 真空妙有》
菩萨让我们何必去造作空色法呢?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不要去逼着自己做某一件事情。因为这个意识逼着它,也有色在里面。 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让你去执著,让你解脱不了,让你在空色中造作诸法。什么叫空色?本来人本性是空的,但是又有色,想“我今天一定不能乱想”,就是有色。空到底的真空的话,“我不要想”——连这个都不想,连这个都没有想过。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难道走过银行门口,你说“我不能像坏人一样偷东西”?一个好人走过银行,从来不会想到去偷东西的,这就是本空。 所以佛法界讲,实际上一切色空皆隐藏着妙法。妙法就是怎么样转换意识。唯识论就是讲转换意识,让意识能够成为大乘佛法的一种境界,能够超脱自我,能够境界提升,能够忘我,能够无我,能够去除我相的人,才称得上大乘境界。 何为空?我们经常说“空了”,那么什么叫空呢?你过去的思想曾经想过了,想过的思想现在不去想它了,把想过的东西已经忘记了,已经成为过去了,在你的八识田中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就是过去了,就是我们说“何为空”——就会空。【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菩萨让我们何必去造作空色法呢?一切自然来,一切自然去,不要去逼着自己做某一件事情。因为这个意识逼着它,也有色在里面。
这个有色世界,就是让你去执著,让你解脱不了,让你在空色中造作诸法。什么叫空色?本来人本性是空的,但是又有色,想“我今天一定不能乱想”,就是有色。空到底的真空的话,“我不要想”——连这个都不想,连这个都没有想过。你想什么?有什么好想的?难道走过银行门口,你说“我不能像坏人一样偷东西”?一个好人走过银行,从来不会想到去偷东西的,这就是本空。
所以佛法界讲,实际上一切色空皆隐藏着妙法。妙法就是怎么样转换意识。唯识论就是讲转换意识,让意识能够成为大乘佛法的一种境界,能够超脱自我,能够境界提升,能够忘我,能够无我,能够去除我相的人,才称得上大乘境界。
何为空?我们经常说“空了”,那么什么叫空呢?你过去的思想曾经想过了,想过的思想现在不去想它了,把想过的东西已经忘记了,已经成为过去了,在你的八识田中已经不复存在,那么就是过去了,就是我们说“何为空”——就会空。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使用道具 反馈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4-11-30 08:50 , Processed in 0.05941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