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70
108万
【文字】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大智慧的成就。我们好像没有去做,实际上你已经做了。别人问你:“这个事情你发表点意见?”“我没有什么意见,听大家的吧。”你没有做吧?无为吧?但是这么一个谦虚的语言、举动,虽然你没有表达,实际上你已经表达了“大家说了算”——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你有为的。但是这种无为是建立在一种高贵的内心境界上的,这就是师父开始给你们讲的境界。就像打坐,你坐在那里好像没有坐,你没感觉(打坐坐到后来人没感觉的,不觉得自己坐在那里),其实你得到的是能够接到菩萨的气场,让你整个气脉打通,能够让你修练自己的精气神。打坐,做了没有?没做。是啊,做到后来像没做一样。但是你做了吗?是做了,坐在这里没感觉了。你到底有为还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有为。到底有为还是无为?其实无为而无不为,这就是佛法跟我们讲的,看似没做的事情,实际上你就是在做。人家说:“感谢你,做了很多。”“我没做什么。“”做了很好。“”我没做什么。”举个简单例子,当你把一个报告递上去,你就没事做了吧?看似没有事,实际上你是在等这个福报的到来,因为报告递上去之后,你希望得到一个回报、一个福报。而在等福报到来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烦恼,觉得时间怎么这么长,浪费时间;有些人在等的过程中“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好像“我没有做什么事情,在等报告,其实我天天念经、许愿、放生,我在做——我心里在做,我希望这个报告能够快点批下来”,你说他有为还是无为?犹如求递上去的报告早点批下来,我用我自己的心念来求得这个报告快点拿到。 菩萨告诉我们,人一旦真的有了清净的时候,可以不烦恼的时候,你就得到清净了,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好不容易自己安静一点了,人却放不下了。“哎呀,我的孩子离开我了,他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他会挨冻受饿吗?会不会别人欺负他?”你放不下这个、舍不得那个,整个自寻烦恼,哪有清福啊?人家说“你不烦恼了,你应该享受清福了吧?”仍然难以清净。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76 三心不可得
菩萨告诉我们,人一旦真的有了清净的时候,可以不烦恼的时候,你就得到清净了,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离开你了,好不容易自己安静一点了,人却放不下了。“哎呀,我的孩子离开我了,他到了这么远的地方,他会挨冻受饿吗?会不会别人欺负他?”你放不下这个、舍不得那个,整个自寻烦恼,哪有清福啊?人家说“你不烦恼了,你应该享受清福了吧?”仍然难以清净。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76 三心不可得
——摘自白话佛法视频开示76 三心不可得
使用道具 反馈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2-21 01:15 , Processed in 0.0485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