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年向法师求教:“师父,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您看,我到底是天才还是笨蛋呢?”这个法师反问道:“那你自己如何看待你自己的呢?”青年一脸茫然,老法师说:“比如一斤米,在饼家的眼里那是烧饼,在酒商的眼中那是酒,在乞丐那里,就是救命的一顿饭。米还是那个米。”青年豁然开朗。
学佛人要明白,看待自己的方式决定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你把自己看成一个坏人,你一定不会多做好事的;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好人,你天天在行善;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个未来的菩萨,那你每天做的就是慈悲喜舍。所以师父让你们每个人把自己都看成未来的佛,你们就不会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间肮脏事。
佛曾经说过: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就是告诉我们,人间的苦并不是苦,快乐也并不是快乐,是你当时执著的一个意念而已。执著了这个意念,你觉得很开心你就开心了;执著了这个意念,你当时觉得痛苦了,你就受困于一念。所以佛经上叫我们万念放下,一念清净,清净、无念自然就会在你的心中发扬光大。
记住了,物随心转。举个简单例子:今天这盆花很漂亮,这是花,是一个物质。如果我觉得今天这盆花它可以永远开放,这么美丽,我就很开心;如果我想到它过几天枯萎了,扔在垃圾桶了,再去看到这盆花的时候,就会烦恼由心生。完全是你对这个物境的看法,所以境由心造。有些人、有些事情在人间要放下,又是可遇不可求的,遇到了就是你的,强求来的不一定是你的。既然这样,就要放宽心态,顺其自然。
有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柏拉图(后来也是个哲学家):“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你看,我们的物质,什么东西都会变的,几百年后都会没有的。)柏拉图就指着天上的太阳说:“老师,古人和我们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太阳。”苏格拉底摇摇头,说道:“太阳也有落山的时候。”苏格拉底又问他的另外一个学生小利斯神:“你有什么看法?”小利斯神淡淡地一笑,回答说:“老师,没有永恒的存在,只有永恒的意义。虽然太阳也会消失,但是人们对光明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所以,我们人的心态不追求物质,不追求人间拥有的会变化的任何事物,我们要拥有一颗安详自在的心,要保持一个不贪的心态,这样我们的境界才能和菩萨相应。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人生需要沉淀,常思己过,常忏悔,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荷兰・阿姆斯特丹19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