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部分:
好了,佛陀讲的这一段结束了,師父继续给你们讲,无争——不跟别人争,那是我们修行人的最高美德。修行人不跟别人争,我们不会生起贪瞋痴的烦恼。我们要让无争的智慧止息他人的烦恼,唯有佛陀以及阿罗汉才有这种修心的功夫,这也是其他有情所不能及的殊胜功德力。就是告诉你们,因为当你能够不争天下事的时候,你就拥有了阿罗汉的果和菩萨的境界。这就是师父经常跟你们讲的——不争人间天下事,试看天上谁能行。有本事我们在天上见,在人间争的名、争的利都会没有,有什么用?(掌声)
我经常讲的一句话,凯撒大帝当年征服了欧洲、非洲和亚洲,称为大帝。他跟下面随从的人讲:“我死的时候,你把我两个手放在棺材的外面。”侍者就问他为什么,他就告诉他们:“因为我要让全世界自以为能够征服这个世界的人看一看,我凯撒大帝离开这个世界也是两手空空啊!”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我如果得到了不跟别人争的三昧。三昧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神平静,那是一种智慧。“人中最为第一”,就是说不跟别人争,那是我们做人当中的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什么意思?就是自己高境界的修行那就叫阿罗汉。离欲就是离开了人间的欲望,指的就是在佛弟子当中最能通达空性意理的须菩提。
就这句话讲给你们听,就是说在佛弟子当中,最能够通达,最能够贯通和掌握佛的意理的,就是一切皆空的佛理的人——须菩提。须菩提是什么人呢?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在佛的弟子当中,是最具有智慧的。回到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师父说,今天你们跟着师父学佛法,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佛教精髓,你们就是最有智慧的弟子。(掌声)
在埃塞俄比亚——你看我又讲到外国了,要拉回来,因为一直讲佛法,很多人会听不懂的,所以为什么叫“白话佛法”,我一定要讲讲过去,讲讲现在——在埃塞俄比亚的叫阿鲁西高原上一个小村庄里面,有一个小男孩很可怜,他每天胳肢窝里夹着一本书,赤着脚跑步上学和回家。你们知道他离学校有多远?10公里。而且他的家境贫穷,不可能有坐车上学的奢望,这孩子因为家里很穷,根本没有办法坐车。
于是这个男孩子为了上课不迟到,他就选择每天跑步上学,每天都一路奔跑,与他相伴的除了清晨清凉的朝露和高原的晚霞,还有耳旁呼啸的风声。这个孩子很可怜。如今,这个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的比赛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他的名字叫海尔·格布雷塞拉西。由于当年他夹着一本书跑步,所以他在后来每一次的跑步比赛中,他这个手总是喜欢这样跑,因为这本书夹在这儿,习惯改不过来。
这个青年如果不是贫困和苦难,他成就不了今天世界田径运动员的骄子。当年他回顾少年时的情景,他总是无限地感叹说:“我要感谢贫困和苦难,其他孩子的父母有车,可以接送他们去上学、电影院或者朋友的家。而我因为贫困跑步上学,我别无选择,但是却为之感到快乐和幸福。”
可见,我们人间苦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啊!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上受苦,我们不要怕,因为人的吃苦就是消业,因为我们吃了苦了,我们才会去寻找一条解脱吃苦的路。很多人家里很富有,什么都不缺,他不会想到要去学佛、要去拜佛。而我们吃了苦了,我们现在明白了,我们才知道要寻求佛法、追寻真理!(掌声)
師父告诉你们,生命,如果你认为它是一道减法,那么它的答案你已经知道,这个生命将减去你在人间所有的一切,包括你最后的生命;如果你认为这个生命是一道加法,那么你人生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境界,会创造出人间奇迹。佛教讲,吃苦就是消业。对待吃苦,我们要改变心态。心态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我们的态度;态度改变了,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习惯;习惯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就会改变;性格改变了,我们的人生就会改变;人生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才会彻底地改变。(掌声)
人生像挤公共汽车一样,你没上去之前你觉得人很苦,挤得这么累,但是你只要愿意努力地挤上公共汽车,挤来挤去你总能找到一个不挤的地方,偶尔你还有一个座位,这就是生活。
—2016-07-04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