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绪年间,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江苏有一个先生姓贾,在上海租界的一个洋行里工作,深得老板的信任。在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上海的城南一带去收欠款,他带上了皮带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到了中午,他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早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来到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有一个茶楼,匆匆忙忙地喝了点茶,急忙赶回去交差。贾先生回到商行,突然发现皮袋子不见了,顿时如五雷轰顶,大汗淋漓,吓蒙了。慌乱当中,话也说不清楚。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认为其中定有诈,厉声斥责他:“你辜负了东家的信任!还不赶快归还,就送你去见官。”1800多块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贾先生又怎么赔得起呢?他有口难辩,感到这辈子完了,绝望地大哭起来。
在当时的浦东,有一个人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因为运气不好,他赔了个精光,于是买好了那天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离上船的时间还早,就来到了十六铺码头喝茶,恰好是贾先生刚离去的时候,这个义先生就到了。义先生刚刚坐下,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一个小皮袋,他没多加理会,继续喝茶。很久没有人来取,他提了提,感觉里边很沉重,打开一看,他的眼珠子差点掉出来:竟然全是光闪闪的银元!义先生惊喜交加!这可是一笔大财啊,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穷困潦倒的状态,而且后半生衣食也有余了。但是他转念一想:“不行,钱财是各有其主的,这钱我不能要,要是因为我把钱拿走了,失主因此而丧失名誉,甚至会丢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太大了。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我就应该尽到责任,物归原主。”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茶楼的客人只剩下八九个,看他们的神色,没有一个像是丢了钱的,他只好饿着肚子继续等下去,一直等到茶客都回家了,只剩义先生一个人,他还在等着。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踉踉跄跄地朝这里奔过来,来人正是贾先生,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贾先生就指着这个茶桌对着那两个人说:“就在那里,我当时就是坐在那里。”三个人径直向贾先生的桌子走去。义先生看得出他们就是失主,笑着对贾先生说:“先生,你是不是掉钱啦?”贾先生不可置信地盯着他,一个劲儿地点头:“是!是我掉钱了!”“我等你很久了。”义先生说着拿出那个皮袋子给他们看,贾先生感激得浑身颤抖,说:“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哪,没有您今晚我就会上吊了。”
原来,主人怕他潜逃,不准他出门,他费尽了半天口舌,主人才叫两个人陪他出来寻找。两个人互报姓名之后,贾先生一定要拿出钱财的五分之一作为酬谢,义先生说:“我不能拿这个钱。”贾先生说:“不谢,我心怎安呢?明天早晨在下在梅龙镇酒楼恭候,恭请恩公大驾光临,不见不散。”说完扭头就走了。
第二天早晨,义先生居然来了,贾先生正要施礼在先,没有想到义先生抢先道谢:“哎呀,先生,多亏您昨天丢了钱,让我捡回了一条命。”贾先生一头雾水,正要细问,义先生说:“我昨天原定渡江回乡的,我已经买好了午间一点钟的船票,因为等您来取钱,我把船耽误了,回到住处得知,那条船行驶到半途被急浪打翻,船上的23个人全部被淹死了。我如果上了那个船,我也是一命归西了。反过来,是您救了我的命啊!”两个人相互感激。
贾先生三人回去之后,把事情一说,老板也觉得非常惊奇,感叹说:“这么好的人真是难找啊,我非要见见这个义先生不可。”结果两人见面之后,老板和义先生非常投缘,经过一番长谈之后,老板极力地挽留义先生,并高薪聘请他做主管账目。几个月之后,老板就招义先生当了上门女婿,把生意全部交给他打理。穷困潦倒的义先生拾金不昧的故事,当时在上海滩传开了。他的诚信、仁义赢得了人们的赞叹,他的家族生意越做越大。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善恶报应一点不假,一点不会错的。我们关键时候的一个善念、一个恶念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每个人境界的高低并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而是自身的一种修养。换句话说,境界高的人不一定有钱,而有钱的人不一定境界高。红尘社会都有一个误区,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所以相对比较精神层次,物质层次就不会有那么重要。我们学佛的人和自己的慈悲是成正比的,遇到事情我们用正信正念传递着自己的慈悲和大爱,这比有钱更重要。这些并不是他们刻意去做的,而是内心最本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