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谈“宠辱”和“牵挂”
人活在世界上都会有感觉和感官,因人体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因此人活在世上都会有感觉和感观,因人体的结构,它是完全靠精神来控制的,人的精神可以控制人体所有的机能,精神一集中他的机能就全部发挥作用,如果精神松散,人体机能全部失去作用。
你们今天拜观世音菩萨靠的是什么力量?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有精神力量才能转为信心,没有信心什么事都做不成功,没有信心,你就永远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所以一个人的信心对修心非常重要,因为有了这种信心你才能勇往直前。当你没有信心时,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比如:当一个家庭面临崩溃时,如果这对夫妻不想解体,就要靠信心和精神来寄托支撑,认为婚姻一定会转好的,婚姻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种信心能否维持是要靠感观,感观就是看他的过去,靠他的将来,最主要的是看他这个人是不是在修心。若这个人今天在修心就一定会有信心和希望,若不修心,就没有希望,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
今天给大家讲“宠”与“辱”。宠与辱实际上都是惊恐的现象。比如:有人整天被宠爱,也会很惊恐,因他不知道哪天会被不宠爱抛弃了。又如:一个普通工人,老板忽然过来对他说:“我明天提升你做经理。”他会一下子吃惊了,会很开心。实际上这是一种惊恐。受宠与羞辱都是一种惊恐,这种惊恐是带给自身最大的忧患。常言道:“忍辱不惊”,“宠辱不惊”。今天被老板提升了,我不惊。明天被老板骂了,降职下台,我也不惊。这样的人心态好,不要今天上台,开心。明天下台,伤心。所以不要在心中留下忧患。当你受到宠爱和受到羞辱时,通常会给自己造成太大的反差。辱,在这里作一解释,“辱”并不是完全指羞辱,而是你想做一件事,没有做成,实际上没做成也就是一种羞辱。受宠一般是指比较低下的人或比较没有实质性的事情,忽然之间一下子提升,就会误以为是受宠,就会惊喜,而这种惊喜都是暂时性的。大家看过电影《百万英磅》,一张百万英磅让一个穷人拿到,最后这一百万英磅的支票还是被人家拿回去了。一个人碰到一件好事情时会吃惊,误以为世界上的东西真的给自身带来了惊喜,惊喜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失去,当你失去之后,又是惊恐万分。譬如:皇上说:今天提升你做宰相,因为某某宰相不好,不尽职。当你做了宰相之后,如果你没有能力做宰相,接下来你就会天天惊恐,不知道哪一天会下台?可能会比下台的前宰相还要惨,说不定还会有被杀头的危机。不要以为暂时得到的是好事情,这叫愚昧惊恐。
宠来了,就高兴。宠走了,就失落。辱来了,就伤心。辱走了,如释重负。一颗心在这世上永远飘来飘去不得安宁。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宁静的生活,而这颗心却每天漂浮不定,如何能宁静?比如:一个人没有病时,为工作上的事情整天烦来烦去,一会儿老板或同事对我不好了,一会儿工作上不顺利出问题了。如果生了重病工作没了,工作上不烦了,而身体上又开始烦来烦去,说说看,这个心哪一天才能安宁。没有宁静,喜怒无常,悲欢不定,人活在世上永远就像生病一样,看看你的肉身,虽然现在没有病,而你的灵魂已经生病了。为什么?因为天天怕啊,被人说好话怕,被人说坏话也怕,现在的人都很敏感,听一句好话,第一个想到的是会不会是在讽刺我?这不是心理有病吗?所以现今世界提倡人要身心健康,仅身体健康还不够还要心灵健康。对受宠和受辱都要平平淡淡地看待,今天工作没了没关系,总能找到,今天忽然查出身体有病了也没关系,总会治好的。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听起来不太好理解,会感觉不对,没有牵挂的人怎么会是无私的人呢?换个概念来想一想,不牵挂就是没有私心,没有我自己啊。如果整天为自己牵挂,工作啦,前途啦,家人啦,等等,这是不是存有私心?要学会反过来理解,一个人牵挂这个,牵挂那个,就是私心很重。观世音菩萨到人间来救度众生,如果整天牵挂天上的菩萨或想我到人间吃这么多苦该回去了,这样怎么能救度众生呢?多少和尚法师发愿,要救度众生,愿出家修行,以后再来救度更多的众生——乘愿再来。这也是无私奉献。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因为他奉献了,不牵挂自己,不牵挂家庭,不牵挂所有的事业、前途、钱财等,他这是在舍,因为能舍的人,才是无私的人,帮助别人要无私奉献。如果你帮助人家是为了利用人家,为的是将来也能帮助到你或你的家人,你们说这种帮助是不是自私的。因为你有牵挂,牵挂自己、家人,希望我今天帮助你之后,将来你也能帮助我,这叫有偿回报的帮助。雷锋帮助了那么多人,他想过自己没有?想过回报没有?这叫无罣碍的帮助,无缘慈悲,无私的奉献。
一个真正没有牵挂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首先,无私之后才能无畏,因为什么都舍的人,才会什么都不怕。多少电影里都可以看到,那些坏人绑架孩子,是因为他们知道你牵挂孩子,用这种方法来让你怕,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从人间的角度上来讲,自己的孩子或家人被绑架,你会没有牵挂?怎么还变成了大无畏?实际上你理解错了,当你有无私大无畏精神之后,当你修得好的时候菩萨会保佑你,你的孩子或家人就不会被绑架,你的家人才会很安定。家人不安定,实际上就是你修得不好,没有福报,才会造成家人的不安和痛苦。一个无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大有作为的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才能真正接受上天托付给的重任。
金言法语
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有精神力量才能转为信心,
“忍辱不惊”,“宠辱不惊”。......对受宠和受辱都要平平淡淡地看待,
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一个真正没有牵挂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相关开示
原文:人的精神可以控制人体所有的机能,精神一集中他的机能就全部发挥作用,
Wenda20180624A 07:32
为何每天很累,提不起精神
女听众:我这么年轻,怎么每天精神提不起来,每天都非常累,就是睡醒觉起来也是很累,是不是身体哪里出了问题?
台长答:身体上是肝不好,但是如果从灵界方面来讲,这可能就是你自己老有魂魄不齐的感觉,才会这样(一段时间精力不集中,精神提不起来,就是干什么事情就很累)对啊(我得吃什么药吗?)我看你不要随便乱吃药,是药三分毒,听得懂吗?(听懂了)你多吃药、乱吃药的话,会出事的。很多东西都是精神层面的(心理压力是吧?)嗯,精神层面的东西(也可能就是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是吧?)好好地念经,念心经,像这种事情念心经就可以了(师父,我的功课还要加强吗?)好好念经,就是这么念下去。有的人一辈子念一句经照样上天,明白了吗?要纯洁,要干净(明白了,师父。我好好改毛病)再见(我们家佛台没问题吧?)没问题。
新加坡法会问答20180518
意念越集中的人,能量是否越大
问:意念越容易集中的人,是否能量越大,而意念散乱、杂念纷飞的人,是否会消耗很多能量?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那当然了。你想一想好了,一个人杂念纷飞,思想不集中……你们知道精神病为什么叫精神分裂症吗?你问他这个,他回答那个问题,他分裂,他脑子根本不集中,思想不集中,人家问他:“你今天早上到哪里去了?”“我饭吃过了。”是不是叫分裂啊?思想不集中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很多让自己修正心态、改变自己的行为。人要懂得“我做错了,我忏悔”,那么一心一意忏悔。有一个老和尚从小和尚修到老和尚,他修成了,修成开悟了,悟性到了。小和尚问他:“师父,开悟之前您干什么?”“我吃饭、睡觉、念经。现在修成了,我也是吃饭、睡觉、念经。”“那您做一样的事情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呢?”“因为过去我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念经,念经的时候想着吃饭;现在我一心一意,开悟了,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念经的时候就好好念经,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那叫‘一心一意’。”所以烧一支香叫“一心一意”,烧三支香叫“供养三宝”(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原文:靠的是精神的力量,有精神力量才能转为信心,
Wenda20151016 55:07
观世音菩萨真的有求必应,一定要有信心
女听众:我在这里跟师父分享一件事情,如果我做得不对的话,请师父批评我。因为我从学心灵法门之后,确实有的时候对观世音菩萨信心不足,有的时候对师父也信心不足,总感觉观世音菩萨听不到我的祈求,感觉观世音菩萨不是太理我,有时候看观世音菩萨看我很严肃,觉得菩萨不喜欢我。我知道我很愚痴,这段时间我就想我要看一下观世音菩萨以前做妙善公主的那些故事,因为之前师父也说过很多次,菩萨以前修道的时候吃了很多苦。我说“我要看一下菩萨的故事,学学菩萨那种大慈大悲的胸怀”。我看了一部分以后,就真的觉得观世音菩萨就是有求必应。所以师父一直强调我们,让我们对菩萨有信心,真的有这种信力,然后你很多事情都可以改变。观世音菩萨修道的时候,就是凭着这颗对佛菩萨的信心,相信才最后成功的,所以我现在才能够体会到师父说:“一定要对菩萨有信心,要相信观世音菩萨是非常非常爱我们的。”我就想跟师父分享一下,我还没有看完,还剩一点点,但是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好。
台长答:你“真有出息”啊(对不起!师父)讲完了是吧?你还要我表扬你啊,还帮你鼓鼓掌好吗?(没有没有,不用不用)好好念经了!没出息啊。听得懂吗?(听得懂)
【视】112.菩萨一直在保佑我们,只是我们感觉不到!问答20200807_05分04秒
每日佛言佛语27. 精神力量 20210515(选摘)
我们学佛人拥有精神上的力量,不但能够提高免疫力,还能让神经系统调动人体潜能,使细胞恢复能力加快。人体潜能的力量非常强大,而我们一旦体验到佛菩萨一直在保佑我们、慈悲我们,所生起的法喜,这种潜能是任何人间的信心所不能相比的。
因为菩萨的感召力,所以才能获得菩萨的加持,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原文:若不修心,就没有希望,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
澳门法会问答20160213
如何理解“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里说:“学佛靠的是精神力量,有精神力量才能转为信心。这种信心能否维持,是要靠感观,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请师父慈悲开示,如何正确理解“感觉和感观也是虚空无实的”。感恩师父。
答:嗯,厉害啊,她把我《白话佛法》看得蛮仔细的嘛。“感观”是什么?今天你们坐在这里,感觉,就是一种感观。“感观”就是我今天感到了、观察到了事情,叫“感观”。“感觉”,今天我感到了,我觉得这个事情怎么样,叫“感觉”。先要理解这两个,听得懂吗?“虚空无实”很简单,你们今天看见这盆花很漂亮,一个小时之后,你们看见这花在哪里?卢台长现在在你们面前,你们感觉卢台长在,对不对?一个小时之后呢?这里没人了,对不对?是虚空的吗?你现在看到好像是台长在这里,好像是实实在在,对不对?但是一个小时之后呢?你也是实实在在看到这里没有卢台长,这就叫“虚空无实”(感恩师父)
原文:“忍辱不惊”,“宠辱不惊”。
“受辱不怨”,受到别人的侮辱不发怒,这个人就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是学佛人。受到别人的侮辱,动不动就跳起来,以为自己不得了了,那么这个人绝对不是学佛之人。“受宠不惊”,这句话我们经常讲,被人家说几句好话,被人家捧几句,不要惊诧,以为了不起, 要谦虚谨慎:我做得还很差,我还要努力啊,我太差了。这就叫道理。
——白话佛法8-24. 《真修是“智慧和慈悲”》
【故事】一个人唯有真正地把自己看得低低的,才能做到宠辱不惊
wenda20160325 25:09
台长开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宠辱不惊”
男听众:师父印尼法会开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宠辱不惊,戒骄戒躁”,请师父开示一下怎样才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吧。
台长答:“高调做事”不是叫你吹,高调做事就是做事情很认真,就叫高调,拼命地做,就叫高调;“低调做人”还要讲吗?无相布施,不要争名争利就叫低调做人。“宠辱不惊”,好了也觉得这是很正常,倒霉了也是很正常,这世界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都是菩萨给你的。吃苦了,也是让你考验;享福了,更应该懂得吃苦来之不易的幸福,就更珍惜。
中场视频
宠辱不惊的运粮官—— 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原文:对受宠和受辱都要平平淡淡地看待,
【视】32_同修忏悔贡高我慢、争强好胜;要接受有,承受无!
原文: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
智慧故事~凯撒大帝的遗言——无牵挂才能超凡入圣
wenda20160828A 26:43
心系众生和牵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話佛法》中提到:“一个没有牵挂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无私的人,不牵挂就是没有私心,没有我自己,而观世音菩萨和师父心系众生。”师父有时候也提到牵挂众佛友。那么,这种心系众生和师父说的牵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牵挂自己和牵挂众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你为了自己和为了别人,都是一个“为了”,为自己,为什么就变成自私了?为众生,为什么就变成大公无私了?(对对)那就是一个你面对的对象的问题。你对象是个人,那你还是牵挂;你对象是众生,那你不成为牵挂,而是那种付出和慈悲了。
(哦,明白。师父,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无私、不求回报、心系众生;一个是执著于自我得失、利益造成的牵挂和挂碍。有两种,是这样吗?)是这样的。“无私”,它不叫牵挂,它已经是胸怀众生,心系众生。那观世音菩萨慈悲众生,心系着我们人道,你说观世音菩萨有牵挂吗?当然有牵挂,但是他这个牵挂又不是他自己,他是为众生的(他有牵挂是无私大爱的)就是这个道理。
wenda20181021B_1403
老年同修应抓紧时间修心,放下牵挂
听 众:师父辛苦了,这次从美国弘法回来,真的是非常辛苦,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感恩师父、感恩菩萨给我们这么好的法门,在全世界弘扬我们佛法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能够破迷开悟,受益匪浅。现在有很多老年人学佛都非常努力,念经、念小房子都是非常努力的,也拼命地放生、做功德,但是家里牵挂的事情也挺多,整天为了子女忙碌,自己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就感到有点力不从心。请师父慈悲开示,对于老年同修应该怎样修行,以后能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臺 長:首先,他应该知道他的时间不多,这是现实。每一个人的时间都不多了,还要去忙家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干吗?为什么不能学学法师?一心一意学佛念经啊!你这辈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家里都是假的,你一切虚幻的物质都是假的,你还记得你重爷爷叫什么名字吗?(不记得了)过去爷爷对你好过,你什么都忘记了。我告诉你,现在的人这么自私,现在的老年人为孩子付出,能够得到什么?你现在好好修心的话,得到的是能够到天上去。还要怎么修啊?赶快放下了,还要“力不从心”,力不从心你就把其他的都放下,吃饭、睡觉、念经,就这么简单(我们平时共修的时候,给老年人多讲这方面,慢慢地放下孩子还有人间的牵挂,然后慢慢地培养这种出离心,可以吗?)可以。出不了就自己走掉,以后死的时候一无所成。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想读成博士,他要放下多少?感情什么都要放下,他没时间啊,明白了吗?(明白)
原文:一个真正没有牵挂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
要懂得,学佛要做个没有牵挂的人,就是无罣碍之人,无罣碍的人就是没有私心的人,就是无私的人,一个真正无私的人,才会无畏。为什么这个人无畏啊?因为他没有私心,无畏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一个人如果自己有大无畏的精神,就是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着想,无所畏惧,这种人就是有智慧,这种人会得到别人的爱戴和关心。这种能够替别人着想的人,他活得有意义。
——白话佛法11-24. 《缘分就是牵挂 本性才是真空》
wenda20151011B 01:39
如何做到内心坚强,拥有菩萨的大无畏精神
男听众:有时感觉自己的内心软弱无力、怕吃苦、缺乏毅力,怎样才能拥有菩萨的大无畏精神,像师父一样内心坚强有力、无私无畏呢?
台长答:很简单,要有信力,要有信德相信观世音菩萨,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相信不会因为外界的环境所感染,就是说“心不被境转”,这是学佛人的一个境界。外面不管发生了什么,你的心不要被转动,你这个人就永远会成功。很多人为什么会缺乏信心?因为听了别人说了。本来对自己婚姻很有信心的,因为听人家说她老公外面花花的,她开始失去信心了,天天闹啊、吵啊、跟老公搞啊……最后婚姻就结束了。你要相信,再怎么样人家有女人喜欢你老公,你也要坚持“他是真的爱我的,我不相信他会离开我”,所以你就活在自信当中了,你这个人当然天天有力啊。你还是像过去一样对你老公这么好,你说说看你老公会随随便便发神经离开你吗?就这么简单(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30510 01:11:46
学佛人的功德是如何庇荫家人的
女听众:您在《白话佛法》里讲“一个没有牵挂的人、精神无私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无畏的人”,如果放下对家人的牵挂,好像看似没有管家里人,但实际上因为他做功德可以庇荫到家里人,那要多大的功德才能庇荫到家里人?因为我们有另一种说法就是个人修个人得嘛。
台长答:那是小乘。先是修个人,然后才能够救度众生。如果他不能成为菩萨的话,他怎么救度众生?反过来说,他想成为菩萨,他必须救度众生
(您不是说他做了功德可以庇荫到家里人嘛,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庇荫到的?他自己去求的,还是说菩萨知道他把很多时间花在了众生身上,反而会更多的……)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干部整天想着众生、帮助人民大众,他受到人民极大的关怀和关心,你说他的家人会不会得到人家的关心啊?(会)那怎么来的?人家怎么会关心他的?(就是他把爱给别人了,别人就会回报给他爱)好啦,爱屋及乌了(那这个是来自于众生,还是来自于菩萨呢?)菩萨就是众生,众生就是菩萨(那这种爱会不会改变他的因果呢?)不会的。你不要把这种爱当成爱,因为在人间的爱也是暂时的,菩萨什么都放得下,连爱都放得下。可你现在就是放不下,所以还在纠结在这些事情当中。雷锋他这么伟大,对世界上的人这么好,对我们大家这么帮助,大家都当成榜样了。雷锋走后,你说他的妈妈人家会照顾吗?雷锋的爸爸或者雷锋的老婆人家会不会照顾啊?(会的)那怎么来的?雷锋走了,为什么人家还会照顾?那就是光,那就是热,那就是一种无形的能量(懂了)那本身就是雷锋做的功德,让大家都这么爱他了(是)
结束视频
每一天要想,每一天要心无所住,那你的心处处才是净土。
视频106. 虚空物质的本相
很多人在众人面前很要面子,当时有点面子了,很快就没有了。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概念,一种体悟的感觉,只是在内心理念上形成的一个过程,有什么用?这个过程过了就没了。就像我们坐车的时候看见马路边“这草非常好看,这花非常好看”,开过了就没了。如果还去停留在那些虚幻的、明明知道它只是个过程的概念中出不来,用现代话讲,这个人叫死脑筋;佛法界讲,就是在内心已经存在这个障碍了——内心的障碍。所以要学会放下,心无所住。我不住在一路上看到的花的上面,也不住在今天要修心学好,一切都是以悟性出发,随缘出发,心无所住,没有对一件事情特别执著地放不下。经常问问自己,考验一下自己:“如果叫我放下这个,我行吗?”如果这个房子送给别人,你行吗?“今天这个单位,我这个职位给别人,我办得到吗?”“今天别人骂我,吐我一口唾沫,我能忍受吗?”每一天要想,每一天要心无所住,那你的心处处才是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