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有感即应,无愿不从
紀念观世音菩萨诞辰日 20200312
观世音菩萨为何称为“观世音”?因为在世间,观世音菩萨是“观”众生的声音,寻声救苦——寻着声音去救度别人,所以在民间普遍被尊称为“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全称为“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慈”,意思就是能够给予一切众生快乐;“大悲”,能够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救度众生。观世音菩萨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大菩萨,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有苦,我们就向观世音菩萨诉说。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当年玄奘大师所译的《心经》中,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心经》是一部能够开启我们智慧、启发我们慈悲心的经文,是能修持耳根圆通的法门,能够悟道成就。所以观世音菩萨也被称为“圆通大士”和“观音大士”。佛门中关于观世音菩萨有三个纪念日,是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还有九月十九,分别是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成道日,还有出家日。
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以前早就是佛了,只是观世音菩萨为了让我们更能够接近观世音菩萨,所以她就称为“观世音菩萨”,其实她是佛。可能大家都是知道她是“正法明如来”。大家知道,如来就是佛,佛就是如来,都是一样意思。所以,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心非常切——非常着急,有时候只要你们有一点点苦难了,菩萨马上就来救度大家,所以我们称观世音菩萨“救苦心切”。而且观世音菩萨不离西方寂光净土,化身千万亿,其实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只是一个比喻。观世音菩萨在寂光净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化身千万亿,所以才能在全世界,不管谁求,她都能够有求必应。然后“遍于十方无量佛国”,观世音菩萨在十方佛国中也是普现色身,然后度脱众生。观世音菩萨在天上、人间都度化了很多众生。
在《妙法莲华经》里,佛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就是你应该以什么样的身来得度),观世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你,观世音菩萨就现什么样的身而为你说法。观世音菩萨虽遍入十方佛国,但是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因缘是非常地深厚。观世音菩萨能够“寻声救苦,救苦救难”,只要你们有求了,菩萨就来了。而且“随类现形”,就是你是什么样类型的人,菩萨就会化作什么样类型的人来救你,来普度众生。而且“有感即应”,只要你有感应了,只要你感觉“我要求观世音菩萨”——很多人在做梦的时候,被噩梦所牵绊、抓住了,他只要在梦中有感“我要求观世音菩萨”,马上观世音菩萨就应了。“无愿不从”,没有一个愿力,观世音菩萨不会满足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心,到底信观世音菩萨信到什么程度。所以“古今感应事迹,多不胜数,无法尽书”,就是没有办法来诉说我们伟大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那些感应事迹。
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心包太虚,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特别有爱心、慈悲心,她的心量大得……很多人求菩萨的时候,“菩萨,我一定怎么样怎么样”,好了,等灵验了,他又反悔了。我们人如果有这些事情,我们会经常不开心:你看,开始的时候这样帮你,帮你成功了,你又改变主意了。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她的心量非常非常大,心包太虚,就是在宇宙空间中能够量周沙界,以众生之心为己心,就是你们的心就是菩萨的心,菩萨能够感应到你们的苦,感应到你们的心。“以众生之境为境”,也就是说,你们今天有苦难了,菩萨也会接受这个苦难,替你们一起来背,这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们跟观世音菩萨的感情说也说不完,而且观世音菩萨对我们的慈悲是“无缘而应”的。不是说因为你曾经在多少世以前拜过观世音菩萨,菩萨就来应你,你不拜她就不应——不是的;只要你现在拜了,不管过去有没有缘分,菩萨都会“因缘而应”——因为你的缘分而来应。所以我们普通人的那些世俗的智慧、凡夫的情感,无法和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所衡量、所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