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业障之后你才能修好心……然后你用什么样的心去修心,就得什么样的回报(果报)。如果你用很慈悲的心去修心,你得到的就是很慈悲的回报
白話-佛法3-22 《舍弃人间恶习,专注人间修为》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20&extra=&tim=1679556088502
相关开示
佛心就是无我地想着众生的苦,菩萨就是慈悲喜舍,这都是极高的境界。所以是我们的榜样和修订的终极目标。修心的基本起点就是修正心灵,达到心净心定的境界,也就是着眼于实际,从我们身上的毛病找起,去除三毒“贪瞋痴”,去掉我执他执,从而定下心来,一心修行,得到心灵的纯净,逐渐地明心见性。见到我们本来的佛性——包括良心、善心,使之培养壮大,发展成慈悲心。
——白 話-佛 法1-4、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证悟空性就是我们非常珍贵的无上菩提心。为什么学佛人经常说要证得无上菩提心?其实《金刚经》说“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境界就是菩提心。你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利益,都没有想法,不为什么而去做,就是一种慈悲心——无缘大慈的慈悲心。无所住与慈悲结合的境界,那就是菩提心。 《金刚经》里面讲到这一点,就是让我们懂得,要学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要学菩提心。如果我们只能无所住而没有慈悲心,那你可能就是学的小乘的独觉士;如果你只有慈悲心而不能无所住,那你就是世俗的有为法。所以学佛人要懂得,有目的地去求,有目的地去做,就会跟慈悲离得比较远。要无所住心,要无缘大慈,要为了众生而能献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包括自己的一切,这样才有真正的慈悲心,才能成就心中的菩提心。
——視 頻 開 示 第 27集《无所住而生其心》 200328C
观世音菩萨:“什么事情你都是想到这是我的缘分,不管善缘来了,我也是好好对待,让善缘来延续;恶缘来了,我也是去善待,转恶为善,你师父的白話-佛法里面早就提到如何用智慧去化解恶缘了。不懂得运用才会让自己今天这般的痛苦。跪在菩萨面前的时候,为师会不知道吗?为师看得清清楚楚。慈悲可以化解一切恶缘、一切烦恼。你心里总是慈悲别人,恶缘也会被你感化的啊。”
——来信解答疑惑 403
Wenda20180422A 01:57 梦见师父开示“修心有七个层次” 女听众:因为同修这几天都在修心,他就想把自己的这颗心修好,把持自己的正念,保持住,自己就很努力说:“我一定要保持住这样的状态才能好好学佛修心。”然后晚上师父就来了,意念跟他说“修心有七个层次”。 答:实际上师父讲的“修心七个层次”就是七个要素(请问是哪七个呢?)一般来讲,修心要七个窍门,就是修心的前行、修心的菩提心、恶缘的转化、终生的修持、圆满的标准、修心的誓言、修心的皈依标准。修心的前行,然后修心讲的菩提心,怎么样再把恶缘转化为佛缘,再归结终生修持的方向,然后就是修心圆满的标准,修行的誓言和修心的学处——你修心到底是从哪里学的。师父肯定是给这个人特别加持的,因为师父到梦中去跟他讲这个,我平时讲佛法还没有跟大家讲到过(明白了)
Wenda20180422B 观世音菩萨开示: 修行要先修心,只有心中无有罣碍,无罣碍故,修行境界才能提高。 告知众弟子, 修行要有一颗慈悲隐忍之心, 心在哪里你的境界就在哪里。
Wenda20170820A 37:32 如何理解“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 问:师父,有的时候我烧完小-房子,意念中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句话: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烧完10次小-房子,意念中得有8次自然而然就跳出这句话了。 答:这句话很好,意思就是教你,学佛、做人不要有目的,就是做好事不要有目的,要学会无相布施。什么叫“有为法”?求什么东西都有目的,做什么事情都有目的,有目的的东西当然是虚的了(是的)你只有无私地奉献,那你得到的才是真的东西。假的东西,为了自己的目的去磕头、拜佛、求,你求到了以后这个事情慢慢就没了,而且求过了就结束了,功德也不会存在你的功德本上,所以你不就是“一切皆属虚妄”了吗?(像我们这样参加法会,但是没有用这个功德去求任何事情,这个功德是给我们存着,等到我们临终的时候会统一用于上天、回家的一个资本;还是给我们先存着,有事情的时候如果你不求,菩萨也会帮你拿出一部分功德去抵那件事情呢?)傻姑娘,根本不是菩萨帮你拿的。我问你,你今天吃的东西,营养在你身上了(对)你不消耗掉,这个营养在谁的身上?(还是我)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