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卢臺長谈佛法与因果
今天给你们讲佛法与法力,很多人都知道佛法,法力无边,既然法力无边,但有些人或许会问,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天灾人祸,佛菩萨不发慈悲心去救度?为什么不去阻止这些灾难的发生?因为佛菩萨是不动因果的,自己种下的共业和个业,自己一定要受果报。佛菩萨的法力再大,而那些与佛菩萨没有缘分的人,佛菩萨就无法救度他们。佛菩萨有三种情况无法救度:第一,是无缘的人,如果与佛菩萨有缘,佛菩萨才能帮助你,救度你,法力无边。如果与佛菩萨无缘,佛菩萨就无法帮助你,救度你,当你求佛时,也就是说你只要求佛菩萨,成就了这个佛缘,佛菩萨才会帮助你,你不求佛菩萨,就是和佛没有缘分,佛菩萨是无法帮助你的(显灵的)。第二,佛菩萨不能消定业,定业,就是命,就是定下来的业,也就是你前世所做的一切事情,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叫定业。自己种下的因,佛菩萨是不能帮你消除的,即佛菩萨不动因果。第三,佛菩萨在人间,是不能度尽众生的,因为与菩萨没有缘,菩萨就无法救度你。比如师父今天让你来听课,你说没有时间,如何救度你?师父又怎样帮助到你呢?道理就是一个缘。
在世界上无缘与佛法者,称为大地土。就是与佛法和佛菩萨没有缘的人,称为大地土,大地土就是大地当中的尘土。有缘和菩萨在一起,能够一起救度众生的人,称为掌中土,掌中土就是菩萨已经把你放在手掌中了,与菩萨有缘,菩萨才可以救度你。人在这个世界上定业是不能转的,定业是前世所做的一切事情,造成了你命运的定数,是已经定下来的业,这叫定业。定下来的业是不能转的,人的运可以改,但也只能一年一年地改。佛法纵然无边,但是也要遵循因果定律,如果你做了很坏的事情,菩萨是不能帮你消除罪业的。不要以为今天做了好事,可以把以前做的坏事抵消,那是不可能的。因果是自己种下的因,自己尝受这个果报,他人是永远不能替代的。否定因果定律就是否定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因果在人生的宇宙真理当中是定下来,那是天律,是不能动的,是宇宙空间不能改变的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真理,众生界也是如此。比如当你做了罪恶之事,一定会得到恶报,受地狱之苦。地狱只是一个执行天律的地方。菩萨这么慈悲,为什么看见地狱里有那么多人受苦,而不能全部把地狱里的人救出?因为这是因果,谁都不能动的。要记住不要动因果,不要做坏事,不要种恶因,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受果报,造什么因一定会受什么果报的。佛法讲佛法无边,是特定所指,特定所指,就是这个佛法无边是救好人的时候佛法无边,救度有缘众生的时候才显出法力无边,有善业的人,对他们来讲,佛法是法力无边,对有重罪业的人,当然佛法也是法力无边,有句话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做了坏事,就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一个人只要诚心改过,佛菩萨一定会有感应的。世界上的一切灾难,都是共业所为。菩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好人,只有好人菩萨才会救,比如得同样病的人,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活下来,而有些人年纪轻轻就死了,而那些年轻人是因为与佛菩萨无缘。佛法必须按照天律,按照因果和业报来做,因果是不能动的,业报也是不能动的。
因果全在命中,修心的人,如果不修命是不行的,如果不把自己的命改变,就会有邪见,贪爱,无明。邪见是以为自己总是对的,无明就是不明白真相,什么都不知道,贪爱就是什么都喜欢,都想贪,人要学会舍,就能制止自己的贪。如果修行修心把邪见、贪爱、无明没有消除,他所修心一定会有漏。
师父跟你们讲,心态决定着你的将来,有好的心态就会有好的将来,心态不好就不会有好的将来,共勉之。
金言法语
佛法,法力无边,……佛菩萨是不动因果的,佛菩萨有三种情况无法救度......佛法纵然无边,但是也要遵循因果定律,......要记住不要动因果,不要做坏事,不要种恶因,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受果报,造什么因一定会受什么果报的。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菩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好人,……佛法必须按照天律,按照因果和业报来做,因果是不能动的,业报也是不能动的。
因果全在命中,修心的人,如果不修命是不行的,……如果修行修心把邪见、贪爱、无明没有消除,他所修心一定会有漏。......心态决定着你的将来,有好的心态就会有好的将来,心态不好就不会有好的将来,
相关开示
佛法,法力无边,……佛菩萨是不动因果的,佛菩萨有三种情况无法救度:第一,是无缘的人,第二,佛菩萨不能消定业,第三,佛菩萨在人间,是不能度尽众生的,
shuohua20130104 11:01
有关菩萨的法力
问:佛力、菩萨的法力是不是来自于菩萨的觉悟、智慧和对宇宙的洞察?
答:你这个小丫头真的厉害,非常好!臺長开心得不得了!菩萨的加持力,菩萨的能量体,因为菩萨的慈悲心,菩萨所做的一切事情,跟宇宙的天、地、人完全契合了。你想想看,宇宙的气场多大?宇宙的能量多大?跟宇宙能量合而为一了,你说菩萨法力大不大?
wenda20161021 46:11
如何理解“转定业为佛力”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話-佛法》中讲:菩萨不会帮你们改定业,也不能改定业,但是可以让定业转化为佛力。如何理解“由定业转化为佛力”呢?
答:定业就是你上辈子吃的苦。比方说你上辈子做错很多事情,作孽了,那么你这辈子受苦的时候,菩萨能改掉吗?改不掉的,你还得吃苦。但是菩萨会给你们改,改什么呢?改到后来就是你刚才说的佛力。为什么叫“佛力”?因为你虽然改不了这个定业,但是你有佛力,因为你修心了,你有佛的力量,佛的力量能不能改变很多?比方说有一个很臭的粪池在下面,被石头遮住了,你们家里天天臭得不得了,现在人家也不能帮你弄,但是人家给了你一把斧头,给了你一把铲子,再给了你一台抽水机,那你自己就可以把石头搬掉,抽水机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抽光,洗干净,从此就不臭了。这个抽水机和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力量。这个力量什么地方来的?就是菩萨给你的力量,来让你把自己身上的业障全部抽干净,现在明白了吗?(明白,这些斧头、抽水机也就是佛力,是吧?)你没有抽水机,没有斧头,没有木锹,你怎么来消掉自己的业障?(是的,明白了)
佛法纵然无边,但是也要遵循因果定律,......要记住不要动因果,不要做坏事,不要种恶因,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受果报,造什么因一定会受什么果报的。
wenda20150830B 36:31
什么叫“动人因果”;动人因果是否有果报
男听众:师父,什么叫做“动人因果”?
答:“动人因果”,本来人家夫妻两个人还没离婚,他跑到你这里来说他要离婚,你跟他说:“那就离啦!”好了,动他因果了(请问这样动人因果是否有果报呢?)有啊!你家里就会出事了。你把人家婚姻搅掉,你家里婚姻就会搅掉;你挑拨人家孩子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情,你家里的孩子就会出事(哦,感恩师父)
wenda20111104 01:20:38
关于因果及度人是否动人因果的开示
女听众:还有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您经常说菩萨是不动人因果的,菩萨教我们通过改运,来改我们的命运。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行业,医生、警察、军人、还有律师会经常动困果,那么我们生活当中什么叫动因果?什么叫不动因果?什么叫在帮别人的情况下不动因果?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呀?
答:这个事情我也很有兴趣,一定要跟你讲的啊!现在我告诉你什么叫动因果,什么叫不动困果。首先你要把“因果”两个字先搞懂,“因”是什么地方来的,你要搞懂。有些“因”和“果”,它是前世种的“因”,这辈子来“果”的时候,你以为是种“因”了。比方说前世你的孩子你是欠他的,这辈子他做你的孩子了,他是来讨债的,你如果不懂得上一辈子你欠他的,你一看这孩子“唉呀,怎么这样的孩子”,然后你打他、骂他,等于你在尝受这个“果”的时候又造下了“因”。有些呢,跟你这辈子、上辈子没有关系的,你这辈子去害人家了,你种了这个“因”了,那么你下辈子要还对不对?比方说做律师,做警察,他会不会动因果呢?那当然会的。得看这个因果动得多大?如果按照现实的正常的缘分来走,佛菩萨叫我们随缘,就是说什么事情不要过分,你随着缘,你的因果就动得不大
(是不是说我们救人,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动别人的因果了?但是我们不要惧怕这个动因果,对不对?)不要惧怕!实际上有“因”必有“果”。你就算不去救人,你活在世界上每一天都在种每一天的“因”,你逃不过这个“因果”的。“因果”这两个字并不是贬义词,它是一种自然的轮回,它是一种自然的发展。你今天吃得太多,种下这个“因”了,你明天胃不好,那就是“果”了。你今天去救人家,人家救不了的话,实际上你动了他这个“因”了,也是一样。主要是看,第一看你的出发点发心。第二你就算动了一点点“因”,因为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实际上这个“果报”就是善的。如果夫妻两个在吵架,你去动“因”,你说“你老公整天打你,你跟他离婚吧”从人间来讲,你是让她不要再被老公打,是好事情,实际上你动了她因果前世她打她老公打得厉害。如果你这么劝她,你说“你跟你老公念经呀,念结解咒,把这个冤结化掉”你这么一讲,实际上你也动因果让他们两个不打了,不是在化解吗?但是这个是动的“善因”,结的就是“善果”。因果怕什么?天天都有因果!你讲话都会有因果的,你连打喷嚏都有因果,你今天这喷嚏打出去,有细菌传给人家,人家接受这个“果”,也伤风感冒了,你是不是种了这个“恶因”了?不要怕因果!
(我明白了。因为很多事情比较畏惧,在度人的时候有点束手束脚)不要紧张。在你救的时候可能碰点因果,但是当你救好之后,你的果报非常大,是“善果”。就等于医生在帮人看病的时候,他会冒些风险的,因为人家伤风感冒、人家不舒服,给人家动手术可能会把人家这个地方切破或弄坏,当然是冒风险了,等到手术成功了,把人家身体看好了,这个“果”大不大呀?不救了人了嘛。难道就是因为怕手术动得不成功而不去帮人家吗?臺長喜欢跟你们讲人间道理的(明白了,谢谢臺長,感恩臺長!)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菩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好人,……佛法必须按照天律,按照因果和业报来做,因果是不能动的,业报也是不能动的。
Wenda20180302 12:29
如何理解“菩萨不动因果”和“菩萨替众生背业”
女听众:请问师父,如何理解“菩萨不动因果”和“菩萨替众生背业”这两点?
答:菩萨不动人因果就是菩萨不能帮你直接消除业障,要靠你们自己。菩萨教你们方法——种西瓜的方法,不是说把西瓜种出来给你们。所以菩萨不能动因果,因为因果是天律,这是每个人的因自己背的,这是不动因果的道理。菩萨帮人背业,你说帮助人家种西瓜,是不是也要被太阳晒?(嗯,对)也要教人家。要付出吗?付出不叫背因果啊?(明白了)
Zongshu20190803 05:49
念小房子要用心,真正地忏悔;学佛修心不是数字游戏,要靠诚心和恒心
女听众:师父,请问一个1983年属猪的,男的,他妈妈给念了3500张小房子,放生了十几万的鱼。他现在三年来每天有声音在他耳边骂他,说他是金钟[音]的师父。您给开个功课、小房子和放生的鱼数。感恩菩萨,感恩师父。
答:你给我记住了,你们都是这个毛病,不要以为数量多,放生多,就可以把人家赶走,要用心对人家,听得懂吗?(听得懂,知道了)你说3000张、4000张、5000张……你不用心对他好,不想真正地忏悔,他不会走的。你叽里呱啦、叽里呱啦,讲得这么快有什么用?(感恩师父,我错了)你以为学佛修心都是数量的问题?我问你,你生病的话,医生说两年会好起来的,你把两年的药全吃掉,你会好吗?真的开玩笑!好像多少鱼放下去就会好了,“多少……多少……”这是数字游戏啊?那是用心的!用心在感动,让菩萨能够帮你,然后一边再还债(嗯)你前世欠了这么多冤结,“我念多少张多少张……”那有钱的人全部没有业障了?听得懂吗?(听得懂,感恩师父,感恩菩萨)不要这么没出息,它不是一种数字,不是数字游戏,要用心忏悔,念经的时候“我忏悔,我过去曾经伤害他了,请观世音菩萨原谅我”。你这样才灵的,否则你修不好的。
(三年来他耳边有个声音跟他说,他是金钟[音]的师父)有可能的,过去是师父,投人了,现在变傻子了。也就是说,他自己的业障自己背,背了就背成这样了(他自己念不了小房子,他妈妈给念)妈妈念的效果绝对不如他自己一起念好(是的,师父)没有话讲的,好好念,老老实实每天就这么念,水到渠成,个人业障自己背,没有捷径的。给了你这种药,说长期吃会好的,那就是一种方法了(嗯)我问你,一口吃得成一个胖子吗?(感恩师父,知道了)“我念了5000张小房子,放多少生了……”就好了?你把人家杀了之后,弄点钱就不要枪毙了?你把人家杀掉之后,你说“我赔你点钱”,人家家属就放过你了?
(好的,师父。那小房子叫他慢慢念,21张一拨、21张一拨,是吧?)对(放生叫他随缘放,不停地放?)对,你就慢慢地慢慢地,用不着很多的,一次放个100条、50条都可以,主要是靠坚持。我跟你们说了,任何修心成功,任何在人间的成功,靠的一个“诚”,一个“恒”,一个是诚心,一个是恒心。恒心就是时间很长很长……一个人的成功,光有诚心“菩萨你保佑我”,没有恒心,没有用的。像你们学佛有恒心没有诚心也不行(感恩师父)
Wenda20200126 30:53
师父解“诚”和“能”字
女听众:师父,您给大家用中国传统文化解两个字吧,一个是“诚心”的“诚”,还有一个是“能力”的“能”。您在意大利观音堂开光开示中提到:在于对观世音菩萨的诚,而不在能,因为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
答:“诚”是什么意思?你看看,“诚”字,信,左边是一个“言”,语言(是)语言变成你的声音,不是诚信吗?本身就是告诉你,诚的人就远离了阴谋和诡计(对)一个人诚,他就能成功,因为语言能够让你成功,语言变成你的信心,是不是能够成功?(对对,是的)这个字是不是言字偏旁一个“成功”的“成”?(对,明白了)“诚”字是道德方面的
(那“能力”的“能”?)你能够驾驭这个事情,能够做这个事情,只是你能做。比方说你能开车,你会开车,但是你能开到目的地吗?“能”是什么?其实,“能”就是能量。现在不是量子时代吗?energy[能量](对)基本单元在空间当中的运动范围的测量(对)很多的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其实就是等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²。实际上这个是什么?一种能量转换单位,也就是说,你今天能做,你就会产生能量(是的)这就是空间的转换,四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一种转换的动量。量子学里边就讲维度空间不一样,那么代表的性质就不一样。这个“能”再跟你讲字体,两个“匕”,什么意思?就是在能量上面的能量,你看看能够在“日”“月”……上面这个像“吆喝”的“吆”一样实际上代表“白天”,下面一个“月”就是一个“月亮”,白天黑夜你的能量上面的能量就是一个“能”字,就是你能够接受它(哇)四维空间的东西
(这么厉害!师父,是不是就是说我们有对观世音菩萨诚心诚意的时候,那我们就能够接收到日月的宇宙的能量?)对啊,学佛就是接受宇宙之能量,很厉害的。我不能跟你们很多老妈妈讲这些的,像你的声音,就知道你是有点文化的,所以我就跟你讲一点文化的东西(感恩师父)引力、电磁、时间它都是分布于不同的物质世界当中,质量分布的话,会产生能量的微粒子变化过程的(哦)所以物质的运动是多种多样。举个简单例子,你一跑步,跑了之后汗出来了是不是人有能量了?(是啊)好了
(听懂了,感恩师父。您看诚那么重要,那怎么才能发出那种至挚至纯的诚心呢?)至挚至纯,找到你的本性,你的本性(那诚心发不出来是不是就是业障所碍?)业障所碍,还有自己的小爱,还有自己的嫉妒心,你有这种负能量的话,你就发不出这种正能量的诚心(就是因为负能量太强了,所以我们这个能力出不来?)对了。举个简单例子,你说“我去帮助他吧,帮助这个邻居一下吧。”你马上就想到“这个邻居曾经害过我,万一我帮他,他觉得我有什么目的呢?”“这邻居怎么样怎么样……”你想得太多了,最后你决定不帮助他,是不是你诚心就被负能量盖住了?(是的,感恩师父)你好好学学了(好的)你们师父不简单的(真的,师父真厉害!)否则全世界这么多人跟着臺長学啊?
(是的。那是不是我们多看《白話-佛法》才能从心里破迷,然后从内心破迷了,那至挚至纯的诚心就能出来了?)至少能挤出来一点,因为你破迷开悟了,你就挤出来很多了(明白了。感恩师父)
因果全在命中,修心的人,如果不修命是不行的,……如果修行修心把邪见、贪爱、无明没有消除,他所修心一定会有漏。......心态决定着你的将来,有好的心态就会有好的将来,心态不好就不会有好的将来,
Wenda20180225B 22:50
动人因果会改变别人的因果吗
男听众:当我们动人因果,我们就会承受因果。那么当我们动人因果后,会不会改变别人的因果呢?
答:是他自己在改变自己的因果,不是你在改变他的因果,因为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因果,只有他自己可以改变。自己的锁由自己的钥匙来开,他自己的钥匙就是他的佛性。他自己的因果他自己背,你动不了的。而且如果你去劝他懂因果,结善缘,你算动因果吗?不算的(好,感恩师父)
wenda20160619A 47:57
梦见菩萨给了四个字“看观因果”
女听众:一位佛友在做梦时候,菩萨给她了四个字“看观因果”。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
答:观世音菩萨的果是什么,还不懂?佛啊。叫他“看观因果”就是叫他成佛啊。“看观因果”,观音的因是什么?慈悲。种下慈悲的因,成就菩萨的果。
白话佛法精选
定下来的业是不能转的,人的运可以改,但也只能一年一年地改。佛法纵然无边,但是也要遵循因果定律,
三-20、《转定业,改共业》
共业、定业虽然很难改变,但是共业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佛菩萨虽然不能改变定业,但是佛菩萨能够让它转变。大家听得懂吗?定业不能改,但是可以转。什么叫转?转变实际上就等于改变,但是不能说没有。
......
菩萨到人间来不是来惩罚人的,是来帮助人脱离苦难的,是来转化人的思维境界的。所以要明白这些道理。那么怎么样来改变这个业呢?第一,要拜佛。第二,要里忏。里忏就是懂得从心里忏悔。懂得忏悔的人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你们一定要学会懂得里忏,懂得忏悔的人才能改变业;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忏悔,这个人就没有救了。
第三,要有加持力。你们知道定业是很难改变的,如果要想改变就一定要有加持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师父、没有佛菩萨的加持,这个人是转不了他的定业的。
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菩萨救度那些在共业所为中受到伤害的有缘众生,而且都是好人,……佛法必须按照天律,按照因果和业报来做,因果是不能动的,业报也是不能动的。
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师父现在给大家讲念佛的妙法,为什么同样是念佛,有些人念的就灵,而有些人念的就不灵呢?因为其中有个妙法。
首先,世出世间法,无不以诚为本,诚则消孽障,增长善根。修心念经的妙法在于诚,讲到底是一个“诚”字,一个人没有诚心怎么念经,修心?诚则消孽障,一个很诚心念经的人,一念经就可以消很多的孽障。念经的时候要用最诚的心来念,可以增长你的善根,增加你的智慧。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就是在念经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忧虑和顾虑全部息灭掉,忘记各种各样的缘分,不管这个人与你是什么关系,所有的缘分,要全部忘记。这样才能达到诚心净念,因为当你息虑忘缘沉浸于佛法的时候,你是一心净念,你的心只有一个念头了,是很干净的一个念头,叫一心净念。然后就像听到了圣音,亲聆圆音,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就像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声音,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脸在给你讲话一样,其实这就是亲自聆听。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就是你已经潜入通达,到了佛菩萨的智慧,并找到了这条道,念经念到和菩萨的境界合在一起了,这时你才能学到菩萨的智慧。修心修到和菩萨平等的境界,你才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这个暗合是正好,正巧的意思。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就是说你诚心念经的时候,脑子里完全相信佛菩萨,没有任何杂念,突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了。其实学佛就是讲究一个悟字。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