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73|回复: 0

【课件】2-4、修佛中要坚持“四不”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36
发表于 2022-1-2 0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4、修佛中要坚持“四不”

 

     今天给大家讲四个“不”。

 

不喜,不许有贡高我慢之心,就是自己感觉自己很了不起,贡高就是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功德很大,自己以为很了不起,就轻视人家,看不起人家。

 

不惧,就是不要惧怕,不要乱想,有平等心,就不会惧怕。比如你有钱,你有名,你有利,那是你的功德所为,我因为有人人平等心,当有平等心的时候,你就不会惧怕任何事情,为什么很多人会怕?是因为自尊心在作怪,要知道人活在世上自尊心是菩萨让你有的,这个自尊是你从心里发出来的,就是提醒你在人间,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自尊心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有了分别心,就没有自尊心了。比如当感觉自己很穷,感觉人家比我有钱时,你自尊心就会来了。解决方法之一是要把他看成没有钱的,看成和自己都是一样的,如果把自己贬低了,就没有自尊心了。

 

不执,就是误认为究竟之地,究竟是认为我这个事情是对的,肯定是对的。执著于我认为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办法解决也一定要去做,这就叫执著。比如,去赌场自己执著的认为一定会赢,为什么会执著?就是因为自己认为究竟了,肯定是对的,所以才会钻进去,这就是没有思维的人,没有智慧的人。

 

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如果你脑子里什么都空了,就不会掉进这个假的世界里,只有修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境界。

 

师父曾经给你们讲过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要知道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证悟就是证实它的存在,悟出它的佛理,佛性,也叫开悟。当一个人真正开悟的时候,就会有神通,当没有开悟的时候,去追求神通,都是不对的。法术,业报,持咒,而取得的神通,是可以的。但是,法术,基本上是从下面(地府)而得的,鬼灵上身之后,就会得到很多的法术,所以法术是可以帮人,也可以害人,看你修的什么法术。持咒,是比较正确的一种。还有一种,是业报,业报是业力所报,但是这个业力并不代表孽力,是善业所报,你今生今世能得到这个神通,是你前世善业修为所造成的,业报和持咒都会得到神通。神通里面,层次非常的复杂,种类是不一样。

 

神通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力量,神通是不能依赖的,为什么叫中性?因为神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是中性的,是不可完全依靠的,所以菩萨让我们不要去依靠神通,追求神通,让我们修的是真正的,能修出悟性来,而一味追求这些神通没有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用。师父有神通是为了让人家相信后,通过念经修行、修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师父是在救度有缘众生,如果所有的人都真正的觉悟了,而这个神通对我来说还有什么用?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师父一样开悟,念经修心,你们说还要神通有何用?神通的目的是救人,但是也救不了人,所以叫中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中性的,比如钱能让你幸福,也能让你痛苦(给你带来灾难)。刀能让你痛苦,也能让你幸福,杀人的刀是让人痛苦的,而手术刀是让人幸福的(帮你解除病痛)。任何事情在发生的时候,有好也有坏。比如当一个人昏倒的时候,就预示着身体不好了,从此以后就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如果没有这次的昏倒,怎么会引起注意自己的身体呢?这就是中性,用现代话讲叫唯物辩证法。唯物就是我所看到的这个物体,唯它是问,能看得见的东西是唯物的,而看不见的东西想象出来的就叫唯心,唯物辩证法就是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就是把事物看成两面性,所以看事物一定要看它的两面性。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

 

神通是以何种的心态来应用的?师父有神通是以什么心态来应用的?这是很重要的,当你用一个好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菩萨。如果用一种不正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魔。比如,这世上有人会催眠,如果是一个好的催眠师会让人放松,忘记过去,松弛身心。如果这个法宝落入一个坏人手里,他可以利用催眠术做一些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事情。神通应用在谁的手上就会起不同的什么效果(为谁服务),就像钱一样在好人的手上,可以布施,可以帮助人做善事;当钱在坏人的手上,他可以去买凶,可以去赌博等,钱就变成了罪恶。但是钱本身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金言法语

不喜,......不惧,......不执,......不空,

 

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

 

神通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力量,......修的是真正的,能修出悟性来,

 

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

 



相关开示

不喜,不许有贡高我慢之心,......不惧,就是不要惧怕,......不执,就是误认为究竟之地,......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

如何理解“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

问:白話-佛法二讲四个“不”:一、不喜;二、不惧;三、不执;四、不空。书上说: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如果你脑子里什么都空了,就不会掉进这个假的世界里。只有修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境界。“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是什么意思?

 

答:我只能举例子,你说我们现在脑子里空不空?不空,什么杂念都有,“哎呀,我的孩子,我的家里,我单位里……”脑子里杂念很多。师父叫你们要空,把它排空,空了之后是不是干净了?干净之后干什么呢?装什么东西进去?装菩萨的慈悲,装菩萨、佛的智慧。我问你,脑子里空不空?不就是“不空”了吗?那是不同的境界。先要空,以后才不空。你现在全是杂念,那不叫不空,那叫“乱空”。

——20170925意大利

 

Wenda20171222   27:33  

如何理解“了缘”;空无之后才能空悟,不空不能开悟

女听众:同修对另一位师兄说他的婚姻不好,然后另一位师兄念经的时候看到观世音菩萨,就问那位师兄的婚姻状况,观世音菩萨说让那位师兄在人间好好了缘。同修对这个“了缘”不是太懂,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了缘”还不懂啊?我们每一个人今天到了这个世界是不是有缘分啊?(是)比方说你欠人家的,现在人家整天在欺负你,你学会忍辱精进,你不就在了缘吗?把这个缘分了了。很多人说:“我一辈子欠他的。”你自己心里都很明白你欠他的,欠到最后,还完了,不欠了,这个缘不就了了吗?恶缘不就了掉了吗?善缘也了,恶缘也了。很多人跟师父过去缘分很深,他们也是的,学的时候特别认真,特别好,到了缘分尽了,他一下子跑了,了缘了,我跟他的善缘也了掉了(师父,您给他开示两句)第一,要随缘;第二,碰到人间任何的事情都要懂得这是因缘;第三,我讲的,菩萨也跟他讲的,要把这段善缘、恶缘都要了清,那你就心无罣碍,叫了缘,你的心中没有罣碍,你就变成空无了,空无了之后才能变成空悟。因为你空了才能开悟,你不空永远开不了悟,所以叫悟空。

 

问:在《白話-佛法》第二册中《修佛中要坚持“四不”》中有这样一句话:“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如果你脑子里什么都空了,就不会掉进这个假的世界里,只有修到一定层次的人才能进入这个境界。”

 

对这一段话弟子是这样理解的:我们学佛,不能一味地去出离,一味地出离就进入了顽空,就是什么事情、什么东西都与我无关。离开众生,我们不能在顽空当中成为菩萨。既然要空,还对众生有爱,这个爱要控制好,这个情要控制好;帮助别人要懂得怎么样去帮助,要有妙法,所有的东西全部要适可而止,轻重缓急全部要当心;空还不能空到底,实而不能完全的实,一定要中庸,这样才能在人间救好众生。就是不能顽空,也就是出离而不完全断灭,慈悲众生而又心无挂碍。

 

答:基本对的,80%。他讲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最后人死了就空了,没死之前有没有色?在有色世界中,一切都是像真实一样的。摆着的花是不是真的?五颜六色多好看,一个礼拜之后这些花在哪里?没了,这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说没有花吗?毕竟还在这里。我们人也是这样。中庸与色空还是有些不同的,心中要真空、悟空,要开悟空性,但是在行为上,在修行中,要懂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法是辩证的。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六十七)

 

 

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当一个人真正开悟的时候,就会有神通,......业报和持咒都会得到神通。

wenda20130510  01:07:14  

如何判断修行程度和神通来源的问题

女听众:如果把学佛比作爬台阶的话,如何判断自己处在哪一级台阶?随着修行,有的人就开始出现感应啊甚至神通,那对于有神通的人来讲,怎么判断自己的神通来源是哪里呢?

 

答:就像一个人爬山一样的,爬到一半不知道爬到哪里,你必须往下看,往后看。所以一个学佛的人要走一步看三步,看看自己是不是进步了?是不是不发脾气了?是不是天天在念经、天天在学佛、天天在度人、天天在做功德?那就是看自己是不是在进步最好的一个标准,一个方法(明白)至于你怎么样知道自己有了这个神通对不对、好不好?很简单,如果这个神通让你知道了之后无所畏惧、不恐怖、感觉到菩萨在心田,那你这个正的如果你看了后感觉非常恐怖、非常害怕,或者经常觉得有人在你耳朵里跟你讲话,叫你看这个看那个,那你已经走偏了,已经GUI上身了,叫鬼通,不叫神通了。

 

(这种正的神通,是不是修行路上必然会显现呢?)会的,很正常。当一个人前世修得非常好的时候,他会有正神通显现。实际上有的人不一定看见,但是他用其他的方法照样跟看见一样,那就是他的灵感。有的人灵感准得不得了,他只要一想到这个事情,脑子里突然之间有人提醒他,这个事情他做了就成功,这就是灵感。实际上灵感跟你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都是一样的。有的人眼睛看不见,耳朵经常听见菩萨跟他讲话,而且讲出来的话他照着去做他就成功了。

 

(那您的意思是说,这种正的神通多半来源于前世的修行结果)完全正确,完全是前世的,今世想修出神通出来很难的(那就是说对于修了很长时间一直有点纠结这个事情的同修来讲,也没必要纠结,就是前世修得不好呗,是吧?)不是修得不好。有的法门是不给你开神通的,有的法门是有神通的。你没有去读数学,那你当然不会算账了;你不学文科的话,我说个成语,会数学的人他也讲不出来啊。比方说有的人是修神通的,这辈子他就会有神通;或者有的人是乘愿再来的菩萨,那么菩萨本身就拥有大神通。并不是你修了半天没有神通,你就觉得“哎呀我怎么这么不行啊”,因为你没学这个科目(明白了。经常会有人这样想)这个不可以

 

(新的同修说梦到这个或看到那个了,有人会觉得我怎么修得这么不好啊,好像修半天什么也看不到)有的人看不到,人家阿弥陀佛一念照样上西方极乐世界;有的人什么都看得见,看到其他地方去了;还有的人眼睛看见了,开始敛财、开始做坏事,好了最后下地狱了。什么都有,看到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佛法不宣扬神通的(对)它只是一个方法师父也是的,我让你们相信这个方法,让你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所以你们相信了师父,才会念经啊。我不是说教你们每个人都有神通,如果这样的话,我周围的人都会有神通啊。不能执着这个(我们不执着这个,您放心)

 

wenda20120909B  47:56  

修为与神通的问题

女听众:有的人可能这一世已经修到可以出六道了,那么他是不是一定会有神通?

 

答:修到能够出六道的人,这个人一定会有神通。但是如果这个人是假的神通,他以为自己有神通了,以为自己修得出六道了,那他就惨了。

 

(那么假如这个人他想知道自己修到什么程度,如何来验证啊?有没有办法)修到什么程度,很简单,修到自己没烦恼了,这个人基本上就能够修到很高了。

 

 

神通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力量,......菩萨让我们不要去依靠神通,追求神通,让我们修的是真正的,能修出悟性来,

Wenda20190721   55:09  

哪些原因会使境界和悟性神速提升

女听众:师父,博客《盧臺長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一十五)》里说,有位师兄提问,时常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功德,只有在法会时做做义工,平时都是网上法布施,可是境界和悟性却在偶然之间提升得很快。除了前世的根基、今世的修为、菩萨的加持,还有什么原因会造成他如此神速地提高?

 

答:精进啊,他度人的时候很精进(和精进度也有关系,是吗?)精进,努力(懂了。是不是也与上辈子这个时间有关系?比如说上辈子开始修心了,修上去了,这辈子到了这个时候忽然间就醒悟了,有这种可能吗?)是,肯定的。

 

Wenda20190811   28:10  

判断力缘于悟性;念经越多,判断力越精准

问:同修问,一个人的判断力是不是缘于他的悟性?

 

答:是。他的悟性好,判断力就强;悟性不好,判断力就不强(明白了。这个悟性跟他的根基还有业力都有关系吗?)对啊,都有关系,还有今世不造业也有关系的。你看师父悟性强吗?(强的)跟根基、今世修为都有关系吗?(有的)遇到事情总能有办法,那就是悟性(我们就多念心经,有的时候也会让判断力更精准一些?)那当然了,念经念得越多,判断力越精准,越正常。

 

 

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当你用一个好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菩萨。......神通应用在谁的手上就会起不同的什么效果

Wenda20180126   54:33  

第九意识就是回归本原

男听众:请师父开示一下,第八意识与第九意识、第十意识和四圣道的声闻、缘觉、菩萨、佛道有没有对应的关系?

 

答:应该是两种说法。但是一般从佛教的经文传承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讲的“阿摩罗识”,第九意识就到顶了,所以不存在第十意识的。实际上,真的到了“第十”,它不是意识了,就是你已经到了超脱人的境界,完全进入佛的境界了,因为第九意识就是回归本原了。本原是什么?佛性、本性,那不就回归到佛性了吗?就回到佛菩萨那里了。

 


 

白话佛法精选

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

《善恶都是因果》200304A 白話-佛法视频开示第7集

要学佛的第一件事情就要学会空。脑子里杂念太多,学不好佛的。空性就是找到你的本性,空性就像这间房间一样:空了,别人才能坐进来; 如果这间房间坐得满满的,其他人就进不来了。空是什么?我们学佛,要找到内心的本性,必须要空性。因为我们心中已经是“有”了,什么都藏在自己的心中,贪瞋痴慢疑全部都在自己的心中,已经有了,要把这些贪瞋痴慢疑全部挖空,要修到空。就像一个人很烦恼,修到最后不烦恼,就是空了。本来跟别人闹意见,想通了,空了。

 

我们从过去不认识佛法,到今天能够运用佛法,要了解佛法的意义。我们现在已经是跟普通人不一样了,我们现在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做善事都不要去想得太多,如理如法地做就是一种自然的行善。在本性中空的, 去行善,这个人就是善行。你今天去想了“我要行善”,这就不是净善。真正地行善和执著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今天逼着自己去思善不思恶,你可能是执著;如果你今天善恶都不去思,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做出来一定是好事,你不会去想“我今天是不是做坏人的事情?”因为你是一个好人。

 

善恶它是相对的。有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你认为是一件善事,但是到了最后它是一件恶事;有时候你认为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你恰恰帮了别人。举个简单例子,有人在做坏事,你认为“我不应该去告诉别人”,你就害了他。有的事情要告诉师父,师父教育他、帮助他,把他拉回来; 你不说,他做坏事了,最后断了他的慧命。你们很多人认为“我不说是对的,我帮他保密”,实际上你是害了他。

 

打破人间的“空”和“有”很重要。你们到底心中有什么?有贪瞋痴慢疑,还不如没有,还不如空的。你们如果今天心中有的都是佛性、好的东西,那当然“有”是好的。问题是一般人心中都是贪瞋痴慢疑,佛性的东西很快就会过去,但是那些贪心、肮脏的东西不容易洗去。举个简单例子,你白衬衫上沾染了墨汁,你要洗掉,如果衬衫本来就是白的,一洗就干净了,善的东西它还保留着;恶的东西只要在你衬衫上、在你心中,它不容易洗去,所以你才会痛苦。空和有:有,你把它洗掉了就是空的。本来人的心就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们不要以为这个人好、这个人不好,实际上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你有两个眼睛,他有两个眼睛,长得好看或难看,近视眼或远视眼,这是另外一个概念,但是总体来讲人是平等的,靠努力都能成功。

 

 

佛法之妙,就是让你在人生中悟人生,从人生中醒悟,达到开悟,所以佛法是万事万物之灵魂也是人的真正本原。......当你用一个好的心态来应用神通时,就是菩萨。......神通应用在谁的手上就会起不同的什么效果

4-42《分解生命的本质,化解人间的欲望

所以师父教大家要明白,要经常看看自己的心灵,关注自己心灵的成长,要回归本真,就是回归本原。回归本真,我们本原真心实心,我们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就像很多人在写诗的时候,经常写到看见自己两鬓苍苍,看见花园里那些孩子在天真地跳舞唱歌,我多想回到我的童年。这就是回到本真。因为你的童年没了,你才去想;因为你的童年找不到了,你才想去寻找它,才去追求它。我们现在的本原已经找不到了,已经被肮脏的灵魂,被人间所有的污垢所遮住了,所以找不到自己的良心和本性了。师父曾经看过一个电视剧,就是在打抗战中缅边境之战的时候,日本军队被打得一塌糊涂,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了。这个日本人自己在海边唱日本歌曲,唱了一个晚上。那些中国军队就守住他,守了一个晚上,不忍心去杀他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穷途末路了,到了海边没有办法回到他的家乡了,所以他唱的都是那些家乡的歌,他在回忆、他在寻找他年轻时候的生命,寻找他失去的灵魂,最后他倒下了。当那些中国军队冲上去看到他的时候,实际上他早已经在唱歌之前用刀把肚子剖腹了,就这样一直流着血唱了一个晚上,等血流尽了,他倒下了。人的本真在哪里?就是当他走到穷途末路的时候、绝路的时候,他才想到我要找找我原始的本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他才能想到我要找回我的老家。这就是师父今天第一句话讲的“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你们听得懂吗?

 

我们对人间所有的看法都是偏执的,没有一个不是执著的。世间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空的,没有真的东西在里面的,听得懂吗?这是第一个。第二,它是似是而非的。也就是说让你们不要看得太重,不要认为这是真的东西。要知道,你认为这个世界上的东西和你自己所感受的东西,与真相是不同的。因为你认为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真的,其实它是假的。真相的东西和你认为的东西,那完全是南辕北辙,根本不是一样的。

......

这个世界犹如江河一样终归大海。江河它一定会回归大海,这是一个规律。我们人总会要走的,我们的灵魂总有一天不是上去就是下去。要明白归入大海实际上就是归入原始,原始的本性。所以人生太渺小了,像过眼云烟一样。今天我给几个青年团的小朋友讲,师父看你们就像看蚂蚁一样,看到你们叽叽喳喳地讲来讲去,就觉得你们像是蚂蚁在讲话、忙啊。如果你们不相信,哪一天你们蹲下来看看那些蚂蚁在下面忙啊。搬一根火柴,搬过来,搬过去,巢筑好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被打扫卫生的人清理了,全部家底都没有了。就跟我们人一样,天天在忙啊、讲啊、说啊……师父看你们可怜、可笑、可悲。明白吗?有些人跑到我这里来,讲讲这个讲讲那个,可悲啊,可笑啊。我就笑笑。就像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一样,这里在学佛要懂得慈悲予人,那里又叽叽呱呱讲人家不好。这种人你们说能学得好佛吗?没有智慧啊。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3、性命双修,智者遇缘
下一篇:【课件】2-5、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30 , Processed in 0.0540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