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57|回复: 0

【课件】2-6、借假修真,见证佛性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30
发表于 2022-1-2 01: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借假修真,见证佛性

 

见证佛性,就是说你看到这个人在做善事,是用佛的心在做善事,他是佛,是菩萨,我见证了,我证明了,你是菩萨。证明佛性,见到了叫见证,见到之后要证明是真的东西叫见证。感悟佛性,用自己的真心去悟出佛性。这三个加起来才叫功德,功德就是用心来做善事,行善事,说善言,用心发出来的东西,那才叫功德,做善事有人天福报。求福不见功德,因为当一个人求福的时候得到的是人天福报,而得不到功德。功德可以消除你的罪业,可以消除你的业障。真正的功德不但要看见佛性,还要应用佛性,还要感悟佛性,这才叫真实妙用。比如今天做功德是无所求地去做,去帮助人家,是真正的在帮助他,就见证了你的佛性,没有目的去帮助人家,做出来的就是佛性,你所做的事情能看见你的佛性,就叫功德。如果有目的的去帮助人家,就不是菩萨的所为,不是菩萨的所行,不是菩萨的所言,所以就没有功德。真实妙用就是真正的把这个佛法来妙用。

 

为什么不应用佛性等于不平等,做任何事情如果不应用佛性来做,就是不平等。不应用佛性去做事情,会有不平等?如果不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是为了某一原因去做,你们说这是平等吗?比如为了让你以后能为我做更多的事情,我现在才为你做很多事情,这是平等吗?这在理念上是不平等,而在人间讲起来好像是平等的,一报还一报,实际上偏离了佛法的广度有缘众生的原则。只有没有目的,全身心地去帮助人家时,才是真正的平等。不平等就是没有应用佛性,但是任何的不平等都有一个时效,这个不平等等到一定的时候,他的时效性过了之后,就平等了。举例讲,因为你所做的善事没有了,所以就平等了,例如不要以为我救过你一次,你就应该永远欠我的,受我之气,这就是不平等的道理,等这个人受不了离开之后,就平等了,这就是时效性过了。所以我们应该用平等之心对待众生,故应以平等心视人之,即用平等心看所有的众生。

 

身口意修心的快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身口意。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贪欲、瞋恚、愚痴。身口意的修心快法,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心法,一个以你本性唯心的法门,叫心中心法。因为你本身的佛性就是你最好的一个法门,你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心法了,把自己最善良的这个佛心挖出来,就是心中心法。

 

给众徒讲讲“以佛性印凡心”要接受佛菩萨的心,把佛菩萨的心印在自己的凡心中,要经常拿佛性来印照自己的凡心,反之再用自己的凡心去印佛心,犹如,今天想到某人曾伤害过自己就很气愤怎么办?能向别人发泄吗?如果是菩萨会这样做吗?要常用凡心对照佛菩萨的心。印佛心,就是用凡人的心去和佛菩萨的心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都要问问佛菩萨,我这样做对不对?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就在你的心里,所以要修假成真,用假的身体来成全你真的佛性,有了真佛心,随即身体也成佛,因为你假的身体所做出来的事情,全是佛菩萨所做的。比如,你合掌念阿弥陀佛,脑子里如果是空的,你假的身体是在拜真的佛,心里也是真的佛,你映照着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佛,这个你所拜的佛不就是借假修真吗?现在你是借这个嘴巴在念经,而许多年之后,你的身体没有了,你的嘴巴没有了,是不是叫借假修真?

 

以佛印心,必须要有几个条件:1. 心量大,福报大。如果你的心与菩萨的心相应了,你的心量(气量)越大,你的福报就会越来越大。2. 念经时,持诵菩萨住顶,就是当你在念经时,观想观世音菩萨在你的头上坐住灌顶。3. 菩萨心广结善缘,菩萨与众生结的都是善缘,如果你是菩萨,你把佛菩萨的慈悲带给了人家,结的就是善缘,你这个心结出去就有功德。如果你是坏人带给人家的缘都是坏的、恶的,结的就是恶缘。4. 以身作则,布施法。就是让你们要以身作则,做人要像个菩萨。布施法,能让你们开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开悟。布施法是无量布施,是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华所在。大乘佛法讲的就是利益众生,绝对不是利益自己的。大乘佛法利他利生,当你救人的时候,一定会付出的,等到人家好了之后,你得到的功德是无量的。比如当你拿钱去帮助别人时,其实自己本来也没有多少钱,等到人家好了之后,多感激你啊,会加倍地偿还,或会感激你一辈子。

 

要开悟,要明白自己真实的心,坚持修持能见你的本性,当一个人坚持修持自己的时候,你的本性才会显露出来,修到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境界,就是具有最高的圆融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

 

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所有跟随师父修持的人都要有一颗警觉的心,都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警觉,不要犯身口意三业,罪业越多,功德损失就越多。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像菩萨了,就基本上是菩萨了,这是借假修真的基础。

 


 

智慧法语

见证佛性,……证明佛性,……感悟佛性,......真正的功德不但要看见佛性,还要应用佛性,还要感悟佛性,这才叫真实妙用。

 

身口意修心的快法,......一个以你本性唯心的法门,.....把自己最善良的这个佛心挖出来,就是心中心法。

 

“以佛性印凡心”,...要修假成真,用假的身体来成全你真的佛性,有了真佛心,随即身体也成佛,

 

要开悟,要明白自己真实的心,坚持修持能见你的本性,......修到无上正等正觉,

 



相关玄问

见证佛性,……证明佛性,……感悟佛性,......真正的功德不但要看见佛性,还要应用佛性,还要感悟佛性,这才叫真实妙用。......无所求地去做,......只有没有目的,全身心地去帮助人家时,才是真正的平等。

shuohua20130208  24:59  

如何理解功德要见、证、感悟

女听众:您在《白话-佛法》讲过,“真正的功德不但要看见佛性,还要应用佛性,感悟佛性,见、证、感悟三个加起来才叫功德。”然后您在稍后一篇文章里又提到,“功德要善根、智慧、定力三个因缘具足的时候才可以成就大功德。”那么这个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善根、智慧、定力具足的时候就是我们之前应用、感悟到的那种佛性呢?

 

答:是的,善根是最重要的。上辈子做了很多善事,而且根基很好的人这辈子才能够成佛的基础。跟船坞一样,有这个船坞才能造船。实际上就是你今世不断地感悟佛法、领悟人生,然后不断地造善业,再加上过去的基础,今世就成功了。

 

(我们去東方台的时候,有师姐经常会做素餐给大家,那么可以理解她发心是她的善根,努力做得好吃是她的智慧,长期坚持是她的定力吗?)完全正确(您能不能用这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见、证、感悟?)

 

“见”是见证的见。比方说她每个星期给人家做菜,是不是一种见证?她看到人家吃了开心,她法喜充满,更努力地去做。“证”是人家吃了她这个东西,觉得原来素菜也能让我们吃得很好,慢慢证明吃素是可行的,不一定要吃荤,学佛学得更开心了,这不就“证”了吗?“感悟”是她自己得的,因为她见证之后有感悟“为了大家共修吃上好的素食,我必须要坚持,因为这样能度很多人,可以让很多人以后吃素。我现在感悟了,人生就是这样,我不要为自己,我要为众生,为众生就是学佛”。她感悟了之后做起来更努力,不停地给她坚持,给她恒心。“感悟”重要不重要啊?“见”和“证”重要不重要啊?

 

(明白了。请师父保重身体)好,谢谢你!小姑娘好好努力,我觉得你以后会越看越明白,越看越聪明,越看越有智慧的。以后跟人家解释的时候一套一套的,那就是为什么人家度不到人你度得到人了(谢谢师父)

 

Wenda20170820A   37:32  

如何理解“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

女听众:师父,有的时候我烧完小房子,意念中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句话:一切有为法皆属虚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烧完10次小房子,意念中得有8次自然而然就跳出这句话了。

 

答:这句话很好,意思就是教你,学佛、做人不要有目的,就是做好事不要有目的,要学会无相布施。什么叫“有为法”?求什么东西都有目的,做什么事情都有目的,有目的的东西当然是虚的了(是的)你只有无私地奉献,那你得到的才是真的东西。假的东西,为了自己的目的去磕头、拜佛、求,你求到了以后这个事情慢慢就没了,而且求过了就结束了,功德也不会存在你的功德本上,所以你不就是“一切皆属虚妄”了吗?(像我们这样参加法会,但是没有用这个功德去求任何事情,这个功德是给我们存着,等到我们临终的时候会统一用于上天、回家的一个资本;还是给我们先存着,有事情的时候如果你不求,菩萨也会帮你拿出一部分功德去抵那件事情呢?)傻姑娘,根本不是菩萨帮你拿的。我问你,你今天吃的东西,营养在你身上了(对)你不消耗掉,这个营养在谁的身上?(还是我)好了。

 

 

身口意修心的快法,......一个以你本性唯心的法门,叫心中心法。因为你本身的佛性就是你最好的一个法门,你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心法了,把自己最善良的这个佛心挖出来,就是心中心法。

问:師父说过心 靈 法 門 出世法依止净土宗,入世法依止禅宗。但是修到今天,我越来越感觉白話-佛法就是禅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感觉心 靈 法 門 就是心法,不止入世法,出世法也是依止禅宗,过去听師父讲天上的概念,还在追求一个心外的天上,想要到天上。现在感觉自己的心就是天啊,自心就是菩萨,不用去追求外面的天,如果在人间把心修到无生,还怕死了去不了天上吗?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

 

答:这个人很有境界,非常好,很精进,師父很开心,这才是学佛。很多人整天稀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知道念经、烧香、求自己的事情。心外有法,心内有法,当自己完全无人相、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人完全无相了,不求就是有求,不求就是有,不一定去要就是有了。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五十八

23-10-2020,西方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娑婆世界一切的名闻利养、钱财名色、男相意识、女相意识都是娑婆幻影啊。人间的环境造就众生迷惑颠倒的意识心行,在迷惑颠倒中又生出种种法界空相。众弟子们,若把心清空,把这些意识抛开,在虚空中没有你自己,无男无女,就好像你从未来过这个世界。那么,你们在这个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快乐、烦恼、忧伤都不存在,这就是心经里面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我是谁,谁是我?弟子们,你们要记住了,人只不过是人间过路客罢了。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人最重要的是在虚空当中积累功德,行菩提大道啊。放下吧,看破吧。”

 

弟子马来西亚23-10-2020

 

 

“以佛性印凡心”,...要修假成真,用假的身体来成全你真的佛性,有了真佛心,随即身体也成佛,......脑子里如果是空的,你假的身体是在拜真的佛,心里也是真的佛,你映照着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佛,

wenda20170526   01:19:34   

如何理解“以禅心印凡心”和“以佛心印凡心”

女听众:菩萨通过梦里发生在同修身上的事例,点化这个同修要以禅心印凡心。请师父开示一下,菩萨的这个“禅心”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禅心就是开悟心,开悟之心。你开悟的话,还会烦吗?还会整天在人间搞来搞去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里讲过“以佛心印凡心”,菩萨开示是“以禅心印凡心”,这两个意思应该都差不多吧?)因为禅心可以开悟你的佛性。举个简单例子,禅心是善心,那么佛心呢?就等于已经成为一个圣人了。我把它讲低一点你就明白了,你以善心去对付人间不好的心,和你做一个圣人去对付人间不好的心,有什么区别?(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70609   30:05  

臺長为何如此坚强能吃苦

女听众:师父,有一天我上香的时候,在佛台前我就嘀咕:“为什么师父这么坚强,这么能吃苦呢?”然后意念中就出现了一句话:“因为他的心在六道之外,万物唯心所造,一个人的心力非常重要,心有多大,道场就有多大。

 

答:谢谢菩萨把我的心里话都讲出来了,这都是我心里的(当时我就感动了)不管什么事情,我为什么愿力这么大?我为什么能吃苦?我根本不在五行中了,我把人间看得很淡。什么名闻利养,你的心不要在人间,你当然跳出来了,你当然就不会为人间很多事情烦恼了

 

(我们如何增强心力呢?)好好念经。心力怎么增强的?学习、做。信愿行,有信心、有愿力,要有行动,你不就是什么都好起来了吗?我问你,师父有没有信心?有信心,要救度众生。有没有愿力?天天度人、救人,是不是愿力。师父每天在行动吗?对啊,每天在救度众生,在行动。所以信愿行就行了(谢谢师父。是不是当我们用心做事的时候,佛性就会显现出来,用这些般若智慧、根本智做出来的事情就会比较正,比较如理如法?)对,你这句话讲得非常好,80%以上都是非常对的。

 

 

要开悟,要明白自己真实的心,坚持修持能见你的本性,当一个人坚持修持自己的时候,你的本性才会显露出来,修到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境界,就是具有最高的圆融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

Wenda20190614B   30:33  

明心见性的“见性”是指什么;觉悟靠自己修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上讲:要修成正果,就要明心见性。这里的“见性”是不是包括了见到“菩萨的本性”和见到“佛的法性”两种?

 

答:对,就是见到本性(见到菩萨的本性后,如果妄想放不下,说明还是不能见到真如本性,这样理解可以吗?)对啊,你有妄想的话,你怎么见到你的本性啊?(那见不到真如本性,就无法见到法性,说明还是修不成正果,是不是?)是啊,明心不能见性,你当然不能修成正果。这个正果就是说你要达到正等正觉,那就是菩萨的智慧啊(弟子在这里向师父深深忏悔,昨天一个人在读学《白话-佛法》时,因为读不懂,串不起来,生出了种种妄念,“菩萨为什么不直接让我们开悟?师父讲《白话-佛法》为什么不讲得更加直白些?”今天弟子想明白了,学佛学法要证悟,这是一个想通想明白的过程。想通了,表明在这一点上修心修好了;做到了,表明在这一点上修行修好了。想不通、想不明白就会自己把自己捆绑住,而不是被师父捆住了。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证悟佛法就是最好的一种办法。感恩师父慈悲,弟子知错)嗯,觉悟靠你自己觉悟的,也不靠别人的,对不对啊?(嗯,感恩师父)

 

 

Wenda20190208   23:29

菩萨不种恶因,而佛完全不种因;菩萨不动因果

女听众:请问师父,菩萨是不是完全不种因的?还是说只是不种恶因?

 

答:菩萨不种恶因,因为菩萨还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是正等正觉(那佛呢?佛是完全不种因的吗?)完全不种因的(善因也不会种吗?)不种,他没有善和恶的。人间看上去他种的善,实际上也是不善不恶,他只是寻找着一种真理、真谛而在这么生存的(就是说佛已经完全不处在因果之中了,所以就是……)对了,早就出来了,根本不在五行当中了,跳出五行了。

 

女听众:明白了。菩萨有时候点化我们,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都是通过梦境或者什么事情让我们开悟。

 

答:因为菩萨如果直接告诉你,他就进入因果了,所以菩萨不动因果,就是这个道理(师父也经常跟我们说,我们问师父什么事情,师父也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都是让我们自己去悟的)对啊。有的时候我们电台里秘书处的那些小朋友做错事情,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你跟他讲,他还觉得他很有道理。这个时候你只能不理他,自己去悟了,因为如果你过多地参与跟他的交流沟通之后,你就会进入他的因果当中(明白了)

 



白话佛法精选

“以佛性印凡心”,...要修假成真,用假的身体来成全你真的佛性,有了真佛心,随即身体也成佛,

7-9《照见自身佛性》

如果你不执著,你就能够达到涅槃,涅槃就在自己身当中。涅槃是什么?就是无我的境界,就是无私的境界。我们不执著人生,佛法本来早就存在宇宙之中了,我们有什么可以执著的?我们只要好好地遵照佛法去做,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佛的境界。佛法早就在宇宙之中了,它是无所不在的,无来无去,如如不动,那么你就是进入了如来的不二法门。也就是说,你的心已经和原来菩萨的心合二为一,如如不动,你的心才真正进入了涅槃精进,真正地进入了不二法门,跟佛法合在一起了。

 

要开悟,要明白自己真实的心,坚持修持能见你的本性,当一个人坚持修持自己的时候,你的本性才会显露出来,修到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境界,就是具有最高的圆融智慧。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佛。

《菩提心 菩提愿》 ——广播讲座200205A(十二)

要学会感知佛性,才能了解它。你要知道、感受到菩萨对我们的爱,告诉我们的真谛,要有离苦得乐的慈悲心,你才能了解空性。任何人,不能离苦得乐,没有了慈悲心,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空性,因为一切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佛性可以禅定在你的心中。只有当你自己觉悟了,才会明白什么叫空性。当一个人要走了,他才知道“我来这个世界干吗?我做了些什么?我做对了什么?我做错了什么”,一切如梦幻泡影,所以心里要真正地觉悟佛性。你看谁都是佛,心里美,看谁都美;心里丑恶,看谁都是丑恶。所以要引佛住心,把佛引到你的心里,来住在你的心里,合一无分,就是完全把佛放在心中。

 

真正学佛的人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力,正精进地延伸。什么叫正精进?一个人天天念经、学佛、放下、忍辱、精进,就会增加你的五力。五力是哪几种?第一叫信力,第二叫念力,第三叫进力,第四叫定力,第五叫慧力。一个人能解决问题,他就有慧力;一个人碰到什么事情,不贪不求,就有定力;别人不敢去做,别人很懒,不去做,你拼命地去做,就是进力;念头不去想,叫念力,坚强;相信菩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一切烦恼,这叫信力。精进地延伸,慢慢地加大,变成一种力量,因为你每天在学佛念经,每天在进步,所以你的力量是无穷的。

 

师父希望你们广发菩提心。愿菩提,愿就是愿力,愿力要和菩萨在一起;要行菩提,做的事情要像菩提。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要发菩提心。学会布施很重要。如果你今天布施,讲自己的功德,那么你就是入世;如果你今天布施,在帮助别人,忘记自己,你就在布施出世的功德。所以每做一件善事,不要心里去想“这是我的功德”,要学会放下。很多人做好事,早就把自己做的好事忘掉了,左手做善事,右手就忘掉了。没有解脱的布施,那是做善事。任何人必须要解脱,如果你做任何事情,想让别人知道,要出名,这个人做的布施不是功德,是人间的福分;如果是“成功”——成为功德,你就要有解脱的资本,就是开悟、醒悟。我们要学佛,做善事、做好人,不要做杂念四起的凡夫俗子。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5、学佛就是在学做人,光明灯要点在心中
下一篇:【课件】2-7、正见的性空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27 , Processed in 0.0569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