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67|回复: 0

【课件】2-8、寻找性空-越过十二因缘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42
发表于 2022-1-2 01: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寻找性空-越过十二因缘

 

     任何一个人对事物的追求和看法都有两面性,对同一事物可以把它说得很好,也可以把它说出很多不好,主要是看你的心往哪边偏了。比如,老人家好不好?好!老人家经验丰富,老人家懂得关心青年人等等。反过来讲,老人家有什么不好?走不动,浑身骨头痛,脑子老僵化,什么事情都搞不清楚等等,同样一件事情可以想出它好的方面,也可以想出它不好的和坏的方面。佛法就是让我们把坏的思想全部转化为好的思想,学佛就是转换思维去劝导人家,去安慰人家,去帮助人家,去解决困难,这个叫正思维。能把人家全部都看成好的,因为你的思维正,把别人都看成正了,你就开悟了。你把人家看成坏的,就是没开悟。开悟的人,看见谁都是好人,没有好坏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悟性,当这个悟性在人的思维中产生了正思维的时候,就是开悟了。

 

开悟之后,会引来一种叫证量,也就是说一个人开悟之后,明白道理,证实了很多事情,他的能量就出来了。明白道理了,什么都不怕了,不明白道理时什么都怕,就像很多人在没有学佛之前,告诉他生命短暂会死的,他就会很怕死,等到相信了观世音菩萨之后,他什么都不怕,连死都不会怕,因为他知道人是不会死的,而且会有一个信念产生,观世音菩萨不会让我死,一定会救度我们的,这时思维会产生出一种很强的能量体,这就叫证量。拥有证量的人,是觉悟者,觉悟者又称为觉者,觉者就是你在生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意识当中已经产生了一团光,只有开悟之后才会有这团光。开悟之后就是觉者,觉者就是觉悟的人、聪明的人和有智慧的人。知道人活着应该为人家着想,你自己的问题就容易解决,而愚笨的人,就知道想自己的利益,结果害人家,就是害自己。常言道:害人就是害己。脑子里思维杂念越少的人,身上才会越干净,对事物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脑子思维杂念多的人,对什么事物都看不明白,搞不清楚,所以就没有了自身的智慧之光。只有当杂念没有了,有了这团光之后,就可以用这团光来化解和照耀你前进的方向,让你的方向越来越明确,这团光称为神光,也称为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又等于悟性之光。

 

一个人从小生出来,叫无明,无明就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一直到老死,最后什么都没有和不知道就走了,人生匆匆来匆匆去。在这一生当中经过十二个层次的循环,也就是有十二道关,这十二道关不断地在你的生命中循环。这十二循环是从心理和生理循环上来讲的。

 

无明。人要克服无明,无明是不明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一个人明白了就不会做错事情,一个人不明白才会做错事情。无明引申出另一个观点,就是这个人虽然是无明,但是自以为有明,就是自己以为自己什么都明白了。

 

色。色就是我们在人间所看见的有色的物体,有色的灵体。并不完全是指男女之色。

 

声。声音,声音好听的要听,不好听的不要听,喜欢听好话,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听声。好听的话或声音传到你的耳朵里就会让你心动,这叫精神转化为物质。因为讲出来的话叫精神,物质的东西就是已经变成行为了,变成行为的东西才称为物质。比如好话听进去的时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听了之后在你心中引起一个共鸣,自己感觉很开心了或感觉不开心了,就会反映在你的脸上,变成了物质。

 

香。人间的香有很多种,有多少种香味在人间回荡。你要躲过这十二个循环,必须要克制自己不受各种气味的诱惑。比如闻到香味了,要没感觉。看见有色的东西,要没视觉。克制是找到你真正性空的根据。

 

味。味道,从你的意识当中,可以用精神来品尝味道,常言说:人生苦味,人生的味道苦啊,正是用意识和心来体验的。

 

触法。就是能摸到,能感触到,要知道人间所有的物质让你有一瞬间的感应,感受,感想,但这都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这些东西都是十二因缘的循环。

受。就是感受,感觉,受苦就是受的那种感觉。

 

想。认识与辨别,是你心里想的种种好的、坏的念头。

 

行。是心所体化出由身体造作的行为。

 

识。是分别种种境界的意识,这种意识在你八识田中会种下因果的。

 

爱。人的一生就是围绕着爱,这个爱并不是专指男女之爱,包括亲情之爱、亲友之爱、师生之爱等等,是各种各样的大爱。人的一辈子离不开爱,到最后死的时候还是这个爱。人活着从爱开始,到爱的灭亡,短暂的生命连爱都变成空的假的。

 

别离。爱的人离开你了,喜欢的钱用完了,一个好工作没了等等,这些都是离别。每一个离别,都是痛苦,感觉很难过。

 

这十二循环中有六根,也有六尘。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人在这十二循环中不停地受苦,受难,一直到老死。

 

师父给你们讲的这十二层次的循环,它会给你们造成心理的负担,所以想要性空很难。只有把这些因缘全部去除,你的本性才能空。下次再和徒弟们谈六根六尘。合十

 


 

金言法语

把别人都看成正了,你就开悟了。

 

开悟之后,会引来一种叫证量,

 

只有把这些因缘全部去除,你的本性才能空。

 



相关开示

把别人都看成正了,你就开悟了。开悟的人,看见谁都是好人,没有好坏的概念,其实就是一个悟性,当这个悟性在人的思维中产生了正思维的时候,就是开悟了。

wenda20160115  01:33:34  

断掉人间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问:因为我们有人间思维导致在人间不断造新业,请师父开示一下,断掉人间思维的好方法有哪几种?

 

答:断掉人间思维的方法,从人的外界条件和内心的变化都要当心的。外界条件,为什么法师要到山上去修?就是想不食人间烟火,就是说要脱离人间的烦恼,他就不想跟人间打交道。实际上,一个人不想烦恼应该守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要让自己脑子里有这些杂念,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会让你变得非常烦恼;所以这个环境是很重要,如果你在一个环境非常优雅、非常干净的地方,鸟语花香、干干净净、清清新新的,每一天没有烦恼的日子里,那你可能会修得更好一点;那么还有一种断除烦恼就是“烦恼即菩提”,因为烦恼一来的话,你马上有智慧把它解决掉,那就说明你心中已经有一块防火墙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你电脑里有块防火墙,不管什么样的病毒来,你都能把它挡掉。你心中有个佛了,所以不管人间碰到什么事情,你都能用佛的思维去把它克服住,这样的话你也能阻止自己的业障在身上爆发(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80427   01:17:10   

如何理解十二因缘中的“无明”

男听众:师父,《白话-佛法》十二因缘中说到无明,无明真的让人做错了很多很多的事情。请师父您再开示一下,感恩师父。

 

答:实际上,无明因为有它的基础。比方说你上辈子的根基不稳,或者做错很多事情,会造成你这辈子的无明习气。因为有时候人就是活在无明当中。我们刚刚生出来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是不是无明啊?什么都不知道,对不对?(对)无明,就是一种不理解、不了解。无明实际上用高深的佛法来讲就是我们不知道这个意识的心,我们没有了解自己本身意识的心的虚幻。因为无明就是无始无明,没有开始无明实际上就是一种轮回的意念。师父举个简单例子,对于盲人来说,无明就是看不到光明,对不对?(对)如果他看不到光明,但是别人告诉了他光明,别人告诉他太阳是怎么样的,电灯是怎么样的,你看到前面一片光明的时候,他虽然眼睛看不到,但他的心看到了,那么他就脱离无明了。明白了吗?

 

(明白了。真的很可怕,一个人的无明会断送自己很多很多慧命的)实际上无明就是你把自己的心关闭住了,因为你无明的话,你会堕落,你会阴暗,你就会没有悟性,会没有一种光明。无明实际上在我们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有,很多人执著、不买账,觉得自己是对的,实际上在呼吸之间你都有无明啊,对不对?(对)呼吸都不会呼吸。所以佛陀说过,一切痛苦都产生于无明(对,因为十二因缘之中的第一个就是无明)人由于无知而产生的偏见和执著,因为我们人不知道、无明,所以才产生了“我对他有看法,因为他怎么样”,你不知道如果你了解他,你会讲他偏执、固执吗?所以苦就由此产生了。你不了解,因为你无知,所以你产生了偏见和固执,苦就产生了。所以佛陀说一切痛苦产生于无明。实际上这个无明就是贯穿于我们三世轮回,我们不理解,所以我们才在三世轮回当中不停地投胎、在无明当中转换,所以这个真的是很可怜(是的,明白了)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无明,见知佛性,要见到自己真正的佛性(对,我们要跟着师父好好去修)

 

Shuohua20180907   23:51  

本性与智慧是什么样的关系

女听众:小孩子的本性是最好的,但是没有智慧。等我们长大了,有了智慧,但是本性就被人间的污染遮了一部分。我们学佛就是去寻找自己的本性、佛性,用人间的话说,就是善良。当我们回归像小孩子一样的纯真之后,但是也会因为智慧不够,断除不了烦恼。想请问师父,我们的本性与智慧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实际上本性就是佛性,智慧是佛性里长出来的,你想要回归到本性,你必须要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你要有智慧,能够理解什么叫本性,相辅相成的。

 

你真的要纯洁,就是回归本性,所以人家说修心修到后来的人,说他“看到你怎么这么傻”,他不傻,他才是真正的智慧之人。你看有些人在人间好像很聪明,上窜下跳,最后被抓进去;稳得住的人,看看他好像在单位里傻傻的,最后大家都选他,局长抓进去了,他升为局长了。你说他傻不傻?不傻的,定得住啊,要有定力。

 

(如果他好心帮助别人,但是不懂得善观因缘,别人会有烦恼心……)没智慧,他还是没智慧,不懂善观因缘就叫没智慧。你明明知道这个人不修的,还要拼命去度他,最后你度了一身业回来;明明知道这个人应该度的,你不去度他,你损失了一个度人的机会。你身上会感觉到很多的欠缺的——功德不够,功德不够是不是欠缺?

 

(是的。是不是有智慧的人就一定有本性,但是有本性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本性是永远有的,每个人都有的,但是有本性的人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有本性吗?肯定有本性。本性是在八识田以内的九识田中的,阿摩罗识当中的(启发本性就是在启发我们的智慧,是吗?)完全正确,这句话讲得完全正确(感恩师父)

 

 

开悟之后,会引来一种叫证量......觉者就是你在生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意识当中已经产生了一团光,只有开悟之后才会有这团光。......只有当杂念没有了,有了这团光之后,就可以用这团光来化解和照耀你前进的方向,让你的方向越来越明确,这团光称为神光,也称为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又等于悟性之光。

Wenda20180603A   06:51  

不要被人间是非缠绕;如何破无明

师父语:一个人学佛,最重要的还是师父经常跟大家讲的,就是不要把自己缠住。我们在人间总是有是是非非,被是非所缠绕。被是非所缠绕的人就是不懂得珍惜啊,因为你没有珍惜自己这么短的生命,你还在是非当中搞来搞去,想想看,你的生命多短!要知道,以后还有未来,心胸要怎么样地宽广,像大海一样,那么就要随缘了。是非只能让你增加烦恼,不能让你增加智慧。

 

破无明就是一种智慧,就是一种般若,怎么样能够破无明呢?就是心要正。师父经常跟大家讲,心正佛做主,心不正魔做主。一个人怎么样能够心正呢?正能量永存,就是菩萨的思维在你心中比方说,菩萨的思维,尽量用慈悲心去对待人家。

 

wenda20111209  15:48  

关于能量体的开示

问:您好,师父!谢谢观世音菩萨,请教两个问题,在《白话-佛法》当中,我看到您说“智慧就是一团光”,我就想,智慧是不是也是一种能量?

 

答:智慧当然是能量了(那我们平常说一个人修心修行,修的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也是不断地来源于个体的开悟是不是?)一般是这么讲的,智慧是一种能量体,比方说按照物质上来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体能。从灵界上来讲,是一种超物质的东西,就是一种非常非常的比方说,开悟了之后人有智慧了,什么事情都能够解决实际上就是他的灵性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比方说读了大学了,你对小学的课本、小学的功课不是都会了吗?(对)道理是一样的。一个是境界的问题。还有呢,具体的来看,就是比方说分成小学、中学、高中、大学,这个就,看成一个境界是一个光速或者一个能量体

 

(我经常在节目当中听您对某一位听众说:“诶,你这个人能量挺大的,可以度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功德。”往往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说这个听众比较有智慧?)因为有能量体的人不是完全有智慧,但是至少,能量体的增加,这个人有能量体的增加,他里边一定有部分智慧,或者有聪明,比方说他拥有10%的能量,他一定有30%的聪明和智慧(那一个人的能量体由哪些构成部分呢?)一个人的能量体有很多的,比方说,这个人能做很多事情(对)但是他做得好吗?(不一定)对了,但是他有冲劲,他拼命地做,他做每一件事情都冲得很厉害。但是很多人做事情就是缺少冲劲,没有冲劲也做不好,对不对呀?(对)但是有冲劲就有智慧吗?(不一定)

 

就这么简单咯,所以这个能量体的形成,是根据不同的物质所涵盖所混合夹杂在一起才成为一种体能,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手行吗?没有头行吗?没有身体行吗?没有脑子行吗?(不行,都重要)所以这个人的形成,就是说,像臺長指的这种能量体一样,是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一种体能,明白了吧?

 

(那您能不能开示一下,我们做为一个修心修行的人,应该在哪一方面做,可以增加自己的能量体?)不是跟你们讲了吗?读了大悲咒会增加自己的能量,利用菩萨的能量体能够增加你的勇气。大悲咒念了之后能够增加能量、增加自己的力量;心经增加你的智慧;消灾了,你经常没有灾的人,心地就比较平安,所以你的身体就会好,就是由各种经文的组合,你念出来的经文实际上就是在补充你的能量体,明白吗?

 

(明白,那您说我们平常做功德,包括把自己的良心、本性擦得干净,是不是对增强自己的能量体也有好处哇?)那当然了,这个本身不是有好处,这个本身就是在聚积能量体,能量体让你能够聪明,让你能够开智慧,能够去度人能够做功德,你心中就很少有污垢,很少有嫉妒,很少有磨难,很少有嗔恨,只有少了这些东西,才能成为一个能量体,你明白了吧?(哦,明白)

 

Wenda20180408B   26:37  

如何理解佛陀讲的“真法不可说”“智慧不可赐”

男听众:伟大的佛陀虽然拥有宇宙间最广大的神通,但是他仍然说自己有四件事情做不到:“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真法不可说,无缘不能度。”请问师父,如何理解“真法不可说”呢?

 

答:“真法不可说”,碰到没缘的人,佛有很多话讲不出来的,因为不是讲的,是靠悟的。真法怎么说啊?真法是靠悟出来的,讲不出来的。我跟你们开示了半天,最后还是靠你们自己悟的(对对,明白了。那“智慧不可赐”呢?)智慧不是赐给你的,智慧也是靠自己用悟心,你不断地做功德、做善业,慢慢地积累的,智慧是积累的。有一个人写信给爱迪生:“您怎么这么聪明?听人家说吃鱼能够补脑子,您是吃什么鱼?您能告诉我吗?”他回信给这个青年人:“我觉得你应该吃鲨鱼,你可能脑子就好了。”讽刺他呢(对对)不是赐给你的,那是一种锻炼、磨炼。智慧是靠着自己的积累,经验的积累再加上智慧的辨别。第六意识不停地去碰,第七意识不断地去辨别,第八意识不断地储存,你靠这三个意识才能长成聪明和智慧。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只有把这些因缘全部去除,你的本性才能空。

wenda20151018A  41:49  

如何去除六根意识;不要把人间事情看得太重

男听众:臺長在《白话-佛法》里说过,“人因为过去六根造业,迷惑我们身体的器官,我们一定会轮回,如果你不想轮回,就要把很难解脱的六根慢慢脱离意识,把它去除掉”。请问师父,“六根慢慢脱离意识,把它去除掉”是什么意思?

 

答:慢慢地把意识脱离就是说,你眼睛看见好的,慢慢就脱离掉,不要觉得它是很好的;鼻子闻到很香的肉,不要觉得它很香;耳朵听见人家说不好的话,好话不好话都不要去把它当回事;嘴巴脱离意识就是说,不要去感觉,“我该讲一定要讲,该骂一定要骂,该说一定要说”。那这样的话慢慢脱离意识,你就会去除六根。“意根”就是说脑子里想什么,明白吗?

 

(就是说不要把人间当成真的,可以这样解释吗?)不要把人间当成真的,就是说把人间的一切都不要太当回事,太当成真的,因为人间一切都是假的嘛。当然人家说的话,并不是指每件事情,你不把人家当回事,人家也不把你当回事啊。他是指泛泛地在大的问题上来讲,你把人间的事情不要看得太重。明白了吗?(明白明白)

 

wenda20131018  39:26  

思维简单的人越容易往上走

问:越是思维敏捷、脑筋比较灵活的人,他的妄念可能会比较多。反应比较慢的人什么事反应都慢半拍,这样的人妄念会相对较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妄念多并不是坏事,首先要让所有念头都是正思维;第二,放任自己的妄念不要去理它,而不是学反应慢半拍的。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

答:前面半句话是对的,后面半句话是错的。反应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反应快的人妄念多。人必须要学会控制,不能让妄念去自由行动,这样的话你会失控的,因为妄念是控制不住的。当然如果学佛学到后来呆一点没什么不好,因为思维简单的人很容易上去的,凡是能够到很高天界的人都是脑子转得不是太快的。因为你是在人间转不是在天上转,天上转得快是因为你有佛的智慧了,在人间转得快那是动小脑筋。所以在人间要呆一点,以后到了天上成了菩萨,你的智慧自然会开的,不是说学佛学到后来都发呆

 

(其实真正的智慧是要多用心而不是多用脑,对吧?)对,你的心动你的脑子才会动,你的脑子是个指挥部,但是心才是下命令的地方,到了指挥部之后由脑子开始指挥你全身的语言、思维、行为。但是你的心不动,脑子没有用的,它不会动的(明白了,感恩师父)

 

Wenda20140815 01:23:22

-長开示“用空性的智慧破无明”

问:如果说有这些不好的念头,就是说明心灵不干净,师父曾经在一期录音开示中说可以多念心经净化心灵,其中的原因是否用空性的智慧破无明呢?

 

答:对了对了。用空性的智慧破无明,也就是说用你本性的慈悲和佛性来破除你对世界上什么事情都不明白然后去做错它。明白了吗?(哦,只有这样才可以来根治我们杂念多的问题,是吧?)对了。

 

为什么要空性呢?因为这个空性,是你拥有智慧之后的空性,因为拥有智慧了你才会产生空性。举个简单例子,人家都在争这个名、争这个利,你不去争了,为什么你不争呢?因为你知道这个名和利是空的,今天有了明天没有。

 

所以你不争了,你是不是心中空了啊?那怎么会空的呢?因为你懂得这个道理,因为这个东西争了也不能存在很长时间的。那是一种智慧,当你拥有这种智慧,你看清这个事物的本质之后,你心中放空,这个时候才能破除你的无明,因为那些争名争利的人,他还是为名为利,他觉得这个事情是真的,“人间我要这个名”,明白了吗?(明白)

 


 

白话佛法精选

开悟之后,会引来一种叫证量......觉者就是你在生活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意识当中已经产生了一团光,只有开悟之后才会有这团光。......只有当杂念没有了,有了这团光之后,就可以用这团光来化解和照耀你前进的方向,让你的方向越来越明确,这团光称为神光,也称为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又等于悟性之光。

佛言偈语

虚幻人生行无知,执著欲界贪嗔痴。娑婆世界即无相,无形无相破无明。

 

5-20、《“无明习气”是什么?》

一个人自己什么都不明白、还以为自己很明白的时候,他的佛性是进不到他的心里的;而只有当自己什么都不明白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个仓库把它掏空一样的时候,那么你才能装进真正的佛性。心要净心,要空。只有把自己的心掏空,你才能接受一些更好的东西。很多的佛法都有流派,你跟哪个法门学的,你跟哪个法师学的,就犹如唱戏一样的。梅兰芳唱梅派,但是如果梅兰芳不是继承了他的老师王瑶卿的王派,他怎么会成为梅派啊?你必须接受新的佛法,你必须接受每一位法师、每一位高僧大德、每一位善居士的忠告,但你必须把自己过去的无知全部清除。就像电脑里面把它全部清除(delete)了,你才能接受新的东西。当你能够把无明去除之后,你的心就会生明、生光、生慧。生明是什么?是你才能生出明白的心。因为你过去不明白的东西已经没了,你现在才能生出明白的心。当你生出明白的心,你就不会做错事情。你所做的一切因为是对的、是符合佛法的,你就会产生出光。当你有这些光的时候,实际上你的心已经和佛的光合在一起了,你跟佛光合在一起你就会产生出智慧,所以叫生明、生光、生慧。师父希望你们先不要追求生慧,因为心中没有光的人,他就不能明白真正人生的道理,先要生明啊。先要把心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白,“这个事情我走的是对的,我走的是佛法的道”,然后才能生出光。你什么都不明白,你哪里来的光啊?所以学佛我们说生智慧(般若智慧是最高的境界),而智慧是靠着什么生出来的?不是靠你在人间乱闯乱跑所生出来的,而是靠着你不断地修心修行、不断地念经、不断地寻找一种在自身的本身早已存在的而被我们遗失的本性,你才能找到这个智慧啊。

 

1-42《用净心来开发自身的宝藏》

要开发自己身心的宝藏,要开发自己身体上的宝藏和心灵上的宝藏。你们跟随师父学佛法,我要开发你们身体上的宝藏就是开启你们灵魂上的智慧,开发你们的六通,但是六通是不能硬开发的,要自然的开发这些功能。如果有了偏差,就是精神上出了问题;精神上出问题,就是思维上有问题。开发身体上的宝藏,如:手巧、弹琴、编织、打字等等。这些都是身体上的宝藏,还有一个是精神上的宝藏,就是心灵上的宝藏,心灵上的宝藏慢慢地开启之后,就会得到很多的显化,这就是师父今天给你们讲的很重要的一个特点,通过念经修心,你的心灵慢慢地开始显化,你的心灵要非常的干净,要非常的慈善,要非常的悲悯。如果你的心灵,上升到了佛菩萨的境界,就是佛性开了,佛性开了就是能悟了,能悟就是有智慧,有智慧了,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有了智慧就慢慢地能感受很多东西,例如:能闻到香味,眼睛看到一些东西,知道菩萨来了,但是一定要修到心里不着相,就是不能在缘未成熟时,硬要神通。你们要用出现的一些神通来医治自己心灵和身体上的病,慢慢出来的神通就是悟性,用自己慢慢开发的功能来显化自己的佛性,第一,要无我,要真正改掉自己的无明习气;第二,用自己显出的神通来医治自己的灵魂和身体上的病。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7、正见的性空
下一篇:【课件】2-9、妙法修行的程序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34 , Processed in 0.0400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