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消除业障,返本归元,脱离轮回
接下去给你们讲怎样去化解业障?人因为过去这六根造业迷惑你身体的器官,你就一定会轮回,师父讲的是已经进入到你的意识当中的业障。比如,你只要做过一些坏事情,一般都能记住,不会忘记的。人家害你,你不会忘记,那么你害人家,你也不会忘记的,就是都进入到了你的意识当中,因为在你的潜意识当中,你过去所造的业,让你必须轮回。只有一种根性不受到轮回,那就是你的佛性,你的佛性是不受轮回的。如果你不想轮回,那你就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不管在人间什么事情发生,犹如没看到,不要听,嘴巴不讲,身体不去做,意识里根本没有什么事发生,这就是在脱离痛苦。
讲讲容易,怎么脱离呢?师父先给你们举个例子,你的佛性比方说是金,是挖出来的金子,这个金挖出来时,周围都有石头沙子等杂质,你要想让这个金子放亮,就必须先把边上的杂质用水冲掉,处理干净。同样你要把做过的不好的事情像淘金一样用水冲洗掉,处理干净,你的这个本性、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了。
师父教你们在生活中,要利用你本来的佛性,去化解。如念经,念小-房-子。念经的时候是不是在用佛心念啊?念出来东西是不是金子啊?小房子烧掉之后,是不是把你的业障消除了?你的本性是不是越来越干净了?必须把心里的尘埃洗干净,去除,才能脱离六道轮回,怎么脱离呢?以后不再造业,过去已经做过的,用师父教你们的方法,去修补你们的心灵,即念经忏悔。你们的心灵如果修补好了,心就会很干净,很纯洁,就是性空了。如果你性空了,到哪里都是空的,想想看,色界天、无色界天不就都可以去了吗?现在你身上这么多尘埃、污垢,你这个金子是不纯的,所以一定要洗净自己的心灵。
什么叫放下?什么叫放不下?放下有好几点,一个是心里放下,一个是行为上的放下。这个心能否放下,有赖于许多种的因素,才能让你的心放下。再说放不下,比如,你担心孩子,心就放不下,心里总是在想孩子今天去上课好不好啊?会不会出什么事情?等等。想想看有多少因素造成了你的放不下?不是一句“放下”,就能做到真的放下。能否放下要靠你自己去悟,如果你什么都不学不懂,能悟得出来吗?只有懂道理了才能悟啊。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念经学佛都不知道,怎么悟呢?要明白什么经是让你修今世的,什么经是让你开悟的,这点很重要,千万不要迷乱念错了经。
印证佛性,实际上是摆脱性空当中的劫难。记住,性空就是你精神上是空的,这个空是超脱的空,是超脱人类的空,就是说你的脑子里已不想什么事情了,没有牵挂的空。但是为什么在性空当中会有劫难呢?任何在脑子还没有完全空的时候,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意念,担心、害怕等等,都是你制造性空当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比如,一块玻璃很干净,这个干净是性空,你把墨水点上去,点一个点是乱想,点一个点是口业,点一个点是牵挂,再点一个点是求不得苦……你们说现在这块玻璃肮脏不肮脏?这每一个点就是这块玻璃的劫难,也就是说每一个点就是这个性空的劫难,能明白吗?
开悟证道后就不受轮回的影响,如果你把这块玻璃擦干净,你就不会轮回了,怎么擦干净呢?师父现在已经把这么好的法门教授给了你们,让你们懂得了如何擦干净,去除人的业障,连网上的有缘众生也都知道如何去做。这说明了真正的佛法,开始降临到我们这个人世间了,过去的很多法门早就降临在人世间了,但是过去的法门是按照当时的天地人(即天时、地理、人)来修为的,而现在天地人都在改变,现在救人的速度恐怕不能太慢,也不能完全用过去的一些修法,犹如得了重病,过去都是用中医慢慢调理治病,而现在是直接动手术。告诉你们真正好的东西到了关键时刻才会出来,比如,电脑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在古代的时候发明出来呢?如果古代就有电脑、电 话、手机等,要省多少事情啊,五教圣人也不用奉天之命到世间,千辛万苦,因人因地,而设其教,教化一方众生。从另一个角度讲,各宗派虽然名称不同,而理念皆同。
要记住,悟道就是要改变你的过去,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当中,就会在迷茫中造业,在迷迷糊糊中讲错话,做错事情,在不平等的心中,行为中犯罪等等,你就一定会在六道中轮回,而脱离不了苦海,所以要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师父总结的“十因法”,希望徒儿们开悟之。
金言法语
只有一种根性不受到轮回,那就是你的佛性,
在生活中,要利用你本来的佛性,去化解。......即念经忏悔。......心灵如果修补好了,心就会很干净,很纯洁,就是性空了。
印证佛性,实际上是摆脱性空当中的劫难,......任何在脑子还没有完全空的时候,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意念,担心、害怕等等,都是你制造性空当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
开悟证道后就不受轮回的影响,......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师父总结
的“十因法”
相关开示
只有一种根性不受到轮回,那就是你的佛性,......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你要把做过的不好的事情像淘金一样用水冲洗掉,处理干净,你的这个本性、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了。
Wenda20170915 01:35:53
念礼佛大忏悔文不仅可消除业障,还能让人开悟
女听众:我感觉礼佛大忏悔文一方面可以直接清洗业障,另外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开悟,就是能够悟到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是吧?
答:完全正确。因为当你消除业障了,你干净了,本性显露啊(如果我们在什么都不明白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我们就这样狂念礼佛大忏悔文,慢慢清洗业障,然后就有一点开悟,能够想明白了,就是它两个目的都达到了。但有的时候,我们没念礼佛大忏悔文就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在这个问题上就开悟了,这个时候礼佛大忏悔文的遍数是可以相应减少的吗?)是的,是可以的。实际上念礼佛大忏悔文就是要你开悟啊,因为你忏悔了之后你就不会失误了,忏悔之后你会慢慢懂得这个道理。当然了,你懂了之后,老师说:“懂啦?”懂了就不要了。比方说罚你,一样的,罚到后来,你说“我懂了”,老师说“好了,不罚了”
(明白了。就真的是要明白,而不是机械地去求念多少遍,是吧?)现在的人念经都是……我现在听得最多的是什么话——“哎呀,生病了,查出来癌症了,卢臺長啊,念多少张小房子啊,放多少条鱼啊……”你为什么早点不好好弄啊?你非要等到生癌症才来找我啊?明白了吗?(明白)
wenda20121028A 14:05
如何消除大业障和无明习气
女听众:师父,前世带来大业障还有比较严重的无明习气是不是主要靠礼佛和小-房-子来彻底地根除呢?
答:单单靠念经是彻底根除不了的(嗯)要靠菩萨给你加持、帮助你,还要靠自己的努力。举个简单例子,菩萨是我们的老师,老师给我们做功课对我们好,学生自己不用功有什么用呢?(嗯,对)除了靠自己消除业障最好还要有老师指点,所以你们念经之外还要看臺長的白話-佛法(噢)因为这个是生活化的佛法,看了会消除你们人间的很多烦恼、很多习气。很多人牛得不得了,不听臺長讲话怎么知道谦卑啊?三千大千世界有三千个星球,人多么渺小啊!很多女孩子不知道青春一去不复返,她还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漂亮的,眼睛都不朝人家看(嗯)你说她可怜不可怜、可悲不可悲啊?(对)所以要明白这些道理
(对。消业障就是靠礼佛加小房子,再看师父的白話佛法,还需要多做功德去抵消业障?)对,你这个理解是完全的。心靈-法門叫你们修心和修行并做。比方说学了这么多的佛法,如果不用到生活当中来改变自己,嘴巴里还满口骂人,你说这种人能让人家心服口服,他能修得成菩萨吗?对不对?(对)
Wenda20181116 23:00
如何才能修成佛性
问:有一个佛友反馈,他学习进度很慢,又有退缩的心理,那天他没学习,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本来想放半天,但中午从师兄那里回来,一直静不下心来,反思自己总是匆匆忙忙的,但什么也没弄好。
晚上上香时,意念中出现:“好好学佛念经,好好修心修行。万法、万物、万事皆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每分每秒都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才能成就佛性。有阻碍,是因为没有应用佛性,珍惜分秒,应用佛性,才是把握当下,才能成就人生。”请问师父,这句话是菩萨说的吗?
答:菩萨说的(“万法、万物、万事皆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每分每秒都要应用佛性修心修行,才能成就佛性”,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修成佛性,就是要以菩萨为榜样,每一天做的事情、讲的话、想的事情都要以佛为准。不能吵架,不能嫉妒,不能小气,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要欺骗别人,那你才能成菩萨。你想想看,你讲的话、做的事情都像菩萨一样,那你还会怎么样啊?(明白了)
在生活中,要利用你本来的佛性,去化解。......必须把心里的尘埃洗干净,去除,才能脱离六道轮回,......即念经忏悔。......心灵如果修补好了,心就会很干净,很纯洁,就是性空了。
wenda20170430A 27:18
念经过程中心佛合一就能消业障
男听众:您在《白話-佛法》里说“念经可以消业障”,那么在念经消业障的过程中,菩萨经文中的慈悲愿力和我们念经的身口意的状态是如何结合在一起运作的,从而达到给众生开悟、消除业障的目的呢?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就是心佛合一。心里想的都是佛,你心里就会有佛,你用佛的意念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也叫“心佛合一”。你只要能够把自己的心和佛放在一起,你就是叫“心佛合一”。
Wenda20200904 56:03
求“早日明心见性”和“化解灾劫”,哪个更好
问:请问师父,对于有许大愿不求人天福报的同修,烧送小房子和放生的时候除了求开智慧、消业障,是加一条提前化解命中的灾劫好,还是求早日明心见性好?
答:你早日明心见性,你就有智慧,就能化解灾劫。你化解了灾劫,你不明心见性,你下次又造因了,是不是果报又来了?(是的)你说哪个好了?(明心见性好)。
shuohua20140103 04:40
光修心悟到“五蕴皆空”时业障是否也空了
女听众:您说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字。其实修心修行、念经消除业障都不是分割孤立的,是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看《白話-佛法》,它注重的是修心;平常做一些好事是在修行;我们念经是在消业。假设如果念经念得少,就是好好地读《白話-佛法》,好好地去悟、去修心,那么最后心体会到“五蕴皆空”的时候,业障也空了吗?
答:“五蕴皆空”是慢慢地开悟的,这个问题主要讲到一个人的悟性。修行修心也好,修的思维也好,“信、愿、行”也好,所有修的一切到了最后就是归于一个“悟”字。等你有悟性了,就见到本性了,见到本性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不管你做多少好事,到最后没有悟性,那这些好事只会变成善业。像我对你这个人好得不得了,天天请你吃饭,最后嘴巴里讲“这种人怎么对他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是不是人啊”好了,没有开悟,你所有前面做的善事全部变成善缘了。你要开悟“我今天对他好,是救度众生,是学观世音菩萨,我并不是为自己的”,这样的话你就在开悟之中了,开悟之中的人不会有怨恨、不会有贪念,“我不会为了某种利益去帮助他,我是无私地奉献,没有任何回报地奉献”,这样你不就有悟性了吗?
(我有个朋友是修其他法门的,他以前念经念得也很多,觉得业障很深要消业,后来慢慢地他就变得比较注重于读一些经典,要修心,消业这一块就放了。他觉得因为业障也是消不完的,通过修心最后什么都是空的,到最后把这些都看淡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业障也都是空掉了)你说这个概念对不对?我们把业障视为罪业,一个人如果犯过罪的话,你说会空吗?这个罪在他的心中会不会彻底结束?没有!这肯定的。而且他的理论是“这辈子修不完”,这辈子修不完的话更要修,因为这辈子修不完下辈子还要再来受苦的,所以这辈子尽量要修完,不能说不管自己的业。比方说一个人有坏习惯,喜欢在家里骂人打人,那首先要把骂人打人改掉。如果说“我这里在做好人,那里在骂人打人”,你说这个人修得好心吗?我举这个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我拼命地去做好人,但是旧业我不消,因为我觉得慢慢地会没有的”,你说这种理论能不能够成立?
(他的意思也不是说这个业没了,这些报他还是要受的,但是他把它看通了)实际上不叫看通,而叫看淡。“看淡”并不是没有,学佛里面的理论,它的哲学、文字非常讲究,“看淡”还是存在的。当一个灾难来的时候,我看得淡一点。“我知道这个我必定要受的”,叫看破。很多人看不破:“为什么是我啊?”那就叫看不破。明白了吗?(明白了)他以为拼命地修心就能把他过去的业全部修掉,那是不可能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功德,然后要彻底地忏悔自己过去的业障,才能慢慢地消掉你的业。如果你根本没有重视自己过去犯过的罪,只重视“我将来应该怎么做”,你过去的罪业还是残留在你的身上(明白了)
印证佛性,实际上是摆脱性空当中的劫难,......任何在脑子还没有完全空的时候,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意念,担心、害怕等等,都是你制造性空当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
Shuohua20180427 25:19
修行几年后发现自己有新的缺点是何因
男听众:修了几年的老同修发现自己开始有原来刚学佛时没有的毛病了,比如嫉妒同修做了很多功德、对自己没有自信等等。请问师父,这是因为我们修得越久产生的心魔越大,还是因为修得越久,八识田里会干净,把原来不好的心态的根显露出来了呢?
答:一般地,只要你心里想过,就有根在你的心里。所以很多人曾经讲过的话不会忘记的,因为已经进入他的八识田中了(明白了)
Wenda20200724 55:31
臺-長开示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字
男听众:师父,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就是照看你的心。这个心经里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字,您能讲讲吗?
答:“照”,就是你自己要观,观就是管住自己。照见五蕴皆空,是让你管住自己,不要有蕴想,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乱想。讲得简单一点,用现在的白话讲,就是管住你烦恼的心,管住你杂乱的心(明白了)
wenda20130428A 44:58
帮别人念经是如何起作用的
问:我们在帮别人做功课,如帮别人念大悲咒的时候,不知道大悲咒是怎么起作用的。比如我想求这个人的身体好,是因为我自己念经有功德,用这种功德来保佑身体好?还是我一边念经一边佛光照在他身上,直接请菩萨加持?
答:是菩萨加持他,并不是你的能量,你有什么能量啊?(因为总说念经有功德)念经当然有功德啦,念经之后跟天上气场接通了(那我帮别人做功课的时候脑子里怎么想啊?)念经就是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念经,什么都不要想,所以叫空,空了之后本性才会空,叫性空(那我念小房子超度的时候也是什么也不想?)对,用不着想的,越想越麻烦。
开悟证道后就不受轮回的影响,……如果你把这块玻璃擦干净,你就不会轮回了,……真正的佛法,……真正好的东西到了关键时刻才会出来,……各宗派虽然名称不同,而理念皆同。……悟道就是要改变你的过去,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当中,就会在迷茫中造业,……你就一定会在六道中轮回,而脱离不了苦海,……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师父总结的“十因法”,
问 17 :师父说: “只要脑子还没有完全空,都在随时制造性空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 ”现实中很难做到真空,就先“因戒守本,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人施法,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 ,这就是师父总结的“十因法” ,请问十因法有没有先后顺序?
答 17 :没有先后顺序,是靠着意识的反弹。今天出来了一个意识,就用另外一个意识把它反过来。比方说“因净得空” ,心想空,本性想空,就要净,你今天贪了,就要用“净”去治你的贪。什么意识出来,就用相应的方法来对治,没有先后顺序。举个例子,你没有达到阿弥陀佛的境界,天天想去西方极乐世界,上不去怎么办?
弟子开示二-25
十因法里面的含义
问:白 話 佛 法第二册《消除业障 返本归元 脱离轮回》里有讲到十因法:“要记住,悟道就是要改变你的过去,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当中,就会在迷茫中造业,在迷迷糊糊中讲错话,做错事情,在不平等的心中,行为中犯罪等等,你就一定会在六道中轮回,而脱离不了苦海,所以要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師父总结的十因法,希望徒儿们开悟之。”能不能解释一下十因法里面的含义。
答:因戒守本,持戒是根本,持戒了才能守住佛心本性。因人施法,根据不同人的根器用相应的方法来度化。因心归静,守住心的根本,才能达到寂静的状态。因空而行,世间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是空的根本,我们要去行动,要以空作为基准,不要看得太真,看得太真会有烦恼出现。因缘而生,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分而生,因缘而灭的。因正舍偏,当一个人内心有正信正念就会舍去偏差。因悟得智,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种种经历,能够有所感悟、觉悟,慢慢能够沉淀、沉积,通过佛理佛法,让自己开启智慧。因果得悟,字面上解释是从果上得悟,但我们要从根本上,从因上开始开悟觉悟。因意收念,自己的意念来了,不管好的意念、不好的意念,要把自己的念头收起来。为什么要收起来?要心空、果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不要让自己的意念乱飞,不管善的意念、恶的意念,因为你不知道是善的恶的,因为人间本来都是虚无空无的,你以为是真实的、好的意念,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好的。小时候认为对的事情可能现在认为是错的,小时候认为错的事情现在认为是对的,意念要收起来,因为在虚幻的世界中,得不到,一切归空,必须把意念收起来。要无念而念,念念而念,没有念头,空了。因净得空,干净了就空了,不干净怎么会空呢?里面东西都搬完了,就空了。
心 靈 法 门 不单单是组合,要学佛法佛理,要有明心见性之悟,明心见性的开悟的自心,你就是菩萨,就是佛。什么事情都能辨明真伪,在人间脱离人间的思维,用佛菩萨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就像一个大学生做小学的科目,怎么会做不出来?怎么会有烦恼?就是因为你是小学生,所以才做不出来小学生的功课。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九十
白话佛法精选
只有一种根性不受到轮回,那就是你的佛性,......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你要把做过的不好的事情像淘金一样用水冲洗掉,处理干净,你的这个本性、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了。
10-9《心空一切,何处惹尘埃》
不要渗透人间的一切事业。也就是说,对人间所有的事情都不要执著,我一定要怎么样,觉得这个事情一定应该是我做的,最后你就受到污染了。要用空去对待所有的烦恼。空是什么?就是把自己的心掏空,就是不去想,没有瞋恨,也没有爱,一切都没有,空了。只要你用空去对待所有的烦恼,你的烦恼也没有了。你说你今天烦恼吗?明天就没了。你说你今天痛苦吗?被人家诽谤,如果你想不通,心灵就会受到折磨,你想得通了,那就空了。想想过去很多事情过不来,时间一长,全部都过来了。要懂得,烦恼、障碍、诽谤、心灵折磨,人世间的一切苦痛一定要运用佛性的空性来对待,不染着,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不去想障碍,虽然有烦恼来了,很快就会过去。人家讲你不好,一个月之后说不定就没事了。一定要空,才会不染着。
改习性就是要去除污染,这就是修行。习性是什么?就是习惯,去除污染,就是没有坏习惯。一个人有一个习惯,但是污染了,那么就是恶习,如果一个人的习惯没有被污染,那么就是修行。学会空性是什么?要懂菩提心,就是佛子因。就是要学会懂得菩提心、慈悲的心,那就是我们佛子种下的因。当一个佛子拥有慈悲心的时候,他就种下了菩提心。
印证佛性,实际上是摆脱性空当中的劫难,......任何在脑子还没有完全空的时候,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意念,担心、害怕等等,都是你制造性空当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
白話佛法2-7《正见的性空》
性空等于正见,即正确的见解。从事物中领会出最真实的东西,就是性空。
......
转来转去都在十二因缘之中,而十二因缘均不属于正见,犹如闻到香味之后,产生一种快感,过一会儿没有了,那就不是正的,正的东西是永远存在的。唯有性空才算正见,只有性空了,你的本性全部空了,才是正见,也就等于时正空,没有时间概念的空是正空。世界上任何的东西没有时空的时候,你才不会带有偏见。有了正见,才能看开世界上的一切,才能对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产生正确的观点。有了正见,看开世界上的一切,并得到性空,而且能用这种性空在人间契合真理,才会“悟正见”在人间,因为人的本性是空的,所以能契合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