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20|回复: 0

【课件】2-16、如实修心,真心供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53
发表于 2022-1-2 18: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6、如实修心,真心供养

 

     告诉大家,人不能受太多的刺激,受刺激一次,魂魄会离开身体一点,有时人受刺激太重,魂魄会离身。虽然魂魄可以回来,但是回来的速度是很慢的。比如,打一次麻醉,浑身会麻木,人会不省人事,等醒过来之后,人的思维受到阻碍,脑子转得慢,反应不敏捷,这些都是因为受到麻醉的刺激。所以人不能多受刺激,很多很聪明的人,如果经常受刺激之后,他的反应会迟钝。在生活当中要避免自己受刺激,怎样避免自己不受刺激呢?告诉大家很简单,就是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绕过来、绕过去就是这几个字,但是就是解决不了,就是消除不掉这贪瞋痴。要学会人家比我好,我不贪,人家对我不好,我不恨。脑子里要经常想到人家,要为人家好,要懂得布施,要学会舍,全部舍出去了,走时轻轻松松。

 

因为当人受过刺激之后,会转成念头,而这个念头会转变成业力。比如,有些人常常在脑子里会想:他为什么会对我这个样子,对我不好?接下来就是仇恨——我恨死他了。当这个恨的念头产生了,随之业力也就产生了,明白了吗?这时业障就会如潮水般过来,例如我恨啊,恨自己,我不想活了,死了算了等等,这时就会被业障的潮水所淹没。所以人一定要学会克制自己,学佛来化解自己,去除贪瞋痴。

 

人不发愿,没有关系;一旦发愿,阴阳两界均来找他们。没有发愿的时候,没有关系;若对佛菩萨发愿:观世音菩萨我要怎么怎么的,阴曹地府、人间,所有的都会来找,所以嘴巴不能乱讲话,不能乱发愿的。很多男人、女人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嘴巴乱发愿,都会有报应的,不论是阴间,还是阳间都一样。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修心供养。佛菩萨说要知道供养,供养是很重要的,供养佛菩萨,如磕头、给菩萨供水、给菩萨供水果等都叫供养,供养你们的父母也叫供养,因为他们是未来的佛菩萨。

 

修心供养要懂规则,也就是必须去理解的佛念。

 

第一,修行供养,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来供养佛菩萨,你修得好,像菩萨,你就是在供养菩萨,人家一看这个人这么好,像菩萨一样,就是用行动在供养菩萨。

 

第二,利益众生供养,就是帮助人家,人人皆具佛性,你对人人好,你是不是在利益众生供养?

 

第三,摄受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就是我来替众生受苦来供养,就是把所有的不好的事情,自己来受,我来替众生吃苦。我们要救度众生,必须用方便善巧的方法,随顺众生的根基来度化。要以忍摄辱;以大精进摄懈怠,控制住自身的懒惰;以智慧来抵制愚痴。

 

第四,代众生苦供养,就是替代众生受苦。比如遭遇到灾难,我们要去救灾救难,就一定会受很多的苦,而这些苦是代众生受的。诸佛菩萨为了救度众生,不惜累劫之苦,代众生受苦。我们现在修行是不是代众生苦供养?

 

第五,勤修善根供养,善根是本性,天天把自己的本性、良心拿出来看看,我是很善良的,我是很乐意帮助人家的,我是一个好人,也就是要常做好人好事,这叫勤修善根供养。

 

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什么叫不舍菩萨业?我永远不离开菩萨的业,菩萨的业果,菩萨的业道,我跟着菩萨好好修心修行,这也叫供养。

 

第七,不离菩提心供养,就是永远不要离开菩提心,就是慈悲心供养,就是在与观世音菩萨讲话的时候,在供水、供水果的时候,我的心永远不要离开菩提心。你是菩萨,不要离开菩提心,这也是供养。那是功德无量的供养。

 

第八,塑菩萨行法供养,菩萨在人间法供养,就是施法给我们,保护我们。今天观世音菩萨用这些好的法门,在师父身上,来教育你们,帮助你们,师父这叫法布施,让你们明白道理了,让你们念经了,让你们家里都好了,是不是法布施?如果你们学得像菩萨一样法布施供养,你们得到的就是供养如来。如来就是,如果没有来,本来就在,本来就在你们心中像来一样就是你们的本性记住供养如来就是要行法布施。

 

师父最后告知大家要培养慈悲心,严格按照佛法来修心,把自己的真如本性修出来。

 


 

金言法语

当人受过刺激之后,会转成念头,而这个念头会转变成业力。

 

人不发愿,没有关系;一旦发愿,阴阳两界均来找他们。

 

修心供养。佛菩萨说要知道供养,供养是很重要的,……修心供养要懂规则,也就是必须去理解的佛念。

 

要培养慈悲心,严格按照佛法来修心,把自己的真如本性修出来。

 


 

相关开示

当人受过刺激之后,会转成念头,而这个念头会转变成业力。

Wenda20180413   47:40  

碧霞元君问众生:几人看懂《白話佛法》?几人领会法会开示?

女听众:碧霞元君说道:“试问众生,几人看懂《白話佛法》?几人领会法会开示?”请师父开示一下,我们如何能够更好地看懂《白話佛法》,领会法会精神?

 

答:领会法會精神,开一次法会就是叫你们要出去度人,要向师父学习,要弘法度众,那就是大乘佛教。几个人懂的?以为来开开玩笑的?《白話佛法》深往深里看,浅往浅里看,几个人能看得懂啊?你看看很多人问出来的问题,一般学佛的人根本回答不出来的。师父问法师的问题,一般的人根本回答不出来的(是的,师父给法师或者是给弟子开示的时候讲得就比较深。读《白話佛法》的时候,读第一遍和读第十遍,同样的一篇文章,领会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对啊,你看我讲的都是白话,其实里边很多东西很深的。我随便举个例子,《白話佛法》第八册里有说人的色心和意识性,这个“色”不是男女之色。意识性,意识是什么?意识就是念头,多少个念头成为一个意识你知道吗?在心理学上讲,有多少个念头才能成全一个意识?是由很多很多的念头,这个念头慢慢地固定之后,它才会成为一个意识,念头会转换成意识。明白了吗?(明白了)意识已经在你的第六意识里面了,叫“意”;“识”就是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所以这个念头只是一刹那,有了就有了,没了就没了,无所谓的,它没那么快。但是你经常有这个念头,那就慢慢地变成觉知了——感觉和知道这个事情了。实际上用现代话讲,意识就是脑部的功能。“识”就是认识,就是通过你眼耳鼻舌身意,你对环境、现象……自我的感受,被你的脑意识汇总而产生的一种认识。因为意识跟自我与外界都有互动的,所以念头一念起一念灭,是生死相续的,这叫念头。但是你业力已经制造了种子了。我讲得够清楚了吧?就这么一个词“意念”、“识”,你们就学半天了吧。《白話佛法》里就来这么一句,你要看半天才能懂。

 

Wenda20171027   40:00  

意识分为外意识和内意识,用正能量的深层意识去淡化恶的业障种子

女听众:师父,之前您讲过八识田,我们知道都是阿赖耶识,以前师父在节目当中说过八识田分为内八识和外八识,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内八识和外八识。

 

答:八识田中有一个外和内,任何意识都有内和外,六识也有外和内的。举个简单例子,第六意识是你的感官,我现在讲给你听,你眼睛突然之间看见你的一个包放在那里,一个人拿了,你没看见这个人是谁,那你这个是第六意识——“谁拿我的包?”你突然之间一想,“这是我妈,她怕我包放在那里忘记了,拿走了”,那你这个就是第六意识的深层意识,明白了吗?(明白)那么第八意识同样是这样,比方说这件坏事你做了,那你恨、难受进入第八意识,就是第八意识的外意识,那么进入内意识是什么呢?“我恨的,我已经想不通了,我实在怎么想不通,一定要恨”,那么进入深层意识了。如果就算进入第八意识,很伤你的心,但是你慢慢地用你的深层意识——“我原谅他,这个人我过去也欠了他很多,他现在这个报复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我活该,谁叫我过去对他不好的”,你这么一想的话,你的第八意识当中就会把这个仇恨的种子慢慢淡化,那么就不让它进入你第八意识的深层意识当中,去积累这个恶的业障,明白了吗?

 

(明白了。师父,以前您在节目当中说过,就是只要我们在人间做一件善事、一件恶事,如果是在我们心中非常非常伤心,或者非常非常难过,这个心伤得越深的话,刺激越大,进入阿赖耶识就会越深越快;如果开心得不得了也会很快进入阿赖耶识)对(进入深层意识的话,他马上就会在我们心中存有一个档案了,就是有一个底了)对了(师父以前也开示过,身体上的业障永远是不可能清除干净的,就是人的阿赖耶识当中,业障也是不可能彻底地清除)对(师父讲这第八意识,是一种自然意识,是根本不可能彻底清理干净的。师父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就是我们在人间不要让自己特别高兴,不要让自己特别难过)对了(不要让外心迷惑住我们,因为一切都是虚幻的)对了,你这个理解是深刻的。比方说一件好的事情,开心的,这个人给你造成非常法喜的效果,你想想看进入你的深层意识了——你一想起他来你就会笑,当你一看见他,就想和他在一起,那不就是进入你的深层意识了吗?(嗯)

 

 

人不发愿,没有关系;一旦发愿,阴阳两界均来找他们。

wenda20161209  29:42  

有关许愿“把一切交给菩萨”的问题

问:有一个同修在佛前许愿:把自己交给菩萨,一切由菩萨来安排,自己苦一点、累一点没有关系,因为菩萨是大智慧,会给自己最好的安排。想问一下师父,同修许了这个愿“把一切交给菩萨”,是否就是无我,是否就不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遇到苦、遇到委屈也不能够有负面的起心动念,而是应该理所应当地接受,否则是不是就算违愿了?

 

答:像这个愿比较大一点,“一切交给菩萨”,实际上应该由两个概念上来说第一个,你把一切交给菩萨,也就是说你必须接受人间的一些苦难和一些高兴,都不要执著,因为“我已经信佛了,我已经跟佛走在一起了”,这是一个境界问题,所以这种不能随便许的;

 

还有一种就是说“菩萨,我有苦了。菩萨来救我了”“哎呀,我有难了,菩萨来救我了”也是交给菩萨。所以你要跟他说,一个是依赖性地说一切交给菩萨,一个是自觉性地一切交给菩萨。你要叫他重新发愿,最好是有依赖性的,就是说“观世音菩萨,我好好修,我一切交给菩萨了,菩萨可以提醒我、安排我”,这个可以的。比方说你很想做一件事情,菩萨给你托梦或者让你遇到挫折,不让你做了,你赶快要收了,不能这么执著地“我一定要”,这就叫没按照菩萨的意愿在做(明白了。那如果他发愿了没有做到,不属于违愿?)现在这么许愿应该不算违愿。

 

你要是交给菩萨,就诸恶莫作,自己知道什么是恶的,总不能做吧。你这里说“我把什么都交给菩萨了”,这里还犯邪淫、又偷盗,好了,你开玩笑(那如果他把这个愿力发在朋友圈,很多同修看到了也跟他这样许,这个愿还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境界来许?)一定范围内,要有境界的。没有境界不能乱来的,要害人家的,人家做不到就倒霉了(明白了,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境界来许合适的愿)那当然了,你敢发“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吗?

 

Wenda20171217A 06:22

发愿后梦考没通过,是愿力还没有进入八识田;发愿后应当念礼佛大忏悔文消除行愿的阻碍

问:我们很多人发愿后就会有梦考,梦考不通过,是不是发愿的那个意识还没有进入到深层意识?

 

答:这话完全正确。发愿是什么?“愿”是哪里来的?“愿”上面是个原来的“原”,下面是什么字?(心)“愿”会没有心的?没有心的话,你怎么会进入八识田中?所以愿力是原来你本性当中的善良,加上你的用心,才会成为一个“愿”

 

(如果梦考不通过,是不是业障阻碍呢?)梦考不通过,当然有业障阻碍了。比方说,你想帮助别人,家里老公不同意,饭没人做,家务没人做,“还跑出去帮助别人干吗,去弘法度人,你家都管不好!”这个不是业障啊?这不是阻碍啊?

 

(发愿之后引起的梦考,一般是在第几意识起作用呢?)菩萨本身给你的梦考就是在你的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当中,转来转去,第七意识不能通过,怎么进入第八意识呢?因为你睡着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基本上其他的都不动了,只是一个“意”动(换句话说,梦考就是看这个愿力是否进入阿赖耶识,是这样理解吗?)至少到阿赖耶识

 

(发愿之后能不能同时跟菩萨祈求,念一定数量的礼佛大忏悔文,来忏悔消除阻碍行愿的业障呢?)都可以,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发了愿之后你必须要消业障,不消业障你的愿力会越来越减弱的,很多人发了愿之后违愿,就出事了。

 

发愿,是等于用你的本性、佛性,会震动天庭的,为什么“愿”是原来的“原”——原本、本原,本原的心那就是佛性,你一发愿不就是佛心震动吗?所以你违背了,天神要不要惩罚?(明白了)

 

 

 

修心供养。佛菩萨说要知道供养,供养是很重要的,……修心供养要懂规则,也就是必须去理解的佛念。

Wenda20200119   28:34  

如何理解“用身口意供养佛菩萨有大功德”

女听众:您在《白話-佛法》中有一句话“用身口意供养佛菩萨有大功德”。请问师父,是不是我们身口意供养佛菩萨就会有身功德、意功德和语功德

 

答:对,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你赞叹佛法,法布施是嘴巴、语言,对不对?(嗯)身功德,你做善事,做大无畏的布施,不是大功德啊?意念天天想好的,跟菩萨接近,不是意念也有功德了吗?

 

(明白。比如我们度一个人吃素、学佛,他可能会犹豫一下,但是您要是亲自跟他讲,让他吃素、念经,他就会马上去做,这是不是因为师父的语功德很大,度人的效果比我们……)不是语功德,你只能说师父的能量大,没办法的,因为你们没有这个能量去度人。很多事情为什么有些领导出面就解决了,下面的人碰到事情就找领导?没有能量啊。量子时代,现在靠能量的,明白了吗?

 

(明白。师父一直告诫我们要口吐莲花善护口业,这个也属于在积累语功德吗?)对。你善德,善言善语,只讲善良的话,不讲恶话,时间长了会有能量体的(明白,感恩师父)

 

Wenda20201004  40:18  

如何理解“法供养”“法布施”

男听众:师父,《佛子天地游记》中观世音菩萨有句话“好好运用这个佛性去行一切善法、广修法供养、修习六度般若。”这个“广修法供养”是怎么理解?

 

答:我问你,法供养,你到处出去帮助人家度人是不是法布施?(是法布施)你今天出去大行慈悲愿力,度很多的众生,让他们懂得什么叫慈悲,让他们懂得观世音菩萨慈悲救度众生的心愿,你这个是不是广行法供养?(师父,这个法供养和法布施是一样吗?)差不多的,供养的话,实际上你就是等于遵照菩萨的指示在做事情,那么是不是叫法供养?法布施,只是你用菩萨的这个佛法去帮助别人,叫法布施(明白了)

 

 

问:师父在法會上开示过:过去有讲“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请师父进一步开示。

 

答:合掌,你的境界就高了。用自己的身体就是供养佛菩萨,给菩萨供花、供果、磕头,都是供养。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算不烧香也像是在烧香一样。有的人心里都是恶念,天天烧香又有什么用?经常讲别人好,赞叹别人“你学的真好,你很努力”,就如心中布满了供养菩萨的香。

 

经常说人好话的人,心中就像烧高香一样。一个人很苦的时候,大家都在讲你,突然有人来帮你讲一句话,你就特别开心,这就是赞叹。赞叹别人,能帮助别人,让别人想通、想开、想明白,就是心中有香可以供养别人。赞叹就是一种供养。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六十三)

 

 

要培养慈悲心,严格按照佛法来修心,把自己的真如本性修出来。

Zongshu20180320 06:25

学佛人要用平等心看人,对众生要有一样的慈悲心

臺 長 语:学佛人应该用平等之心看人,我们对众生要有一样的慈悲心。

 

经常对人家用慈悲心,你就是在供养自己的如来心,就是供养你自己的佛心,你就会得到圆满的法施。我们说“大法施”是什么?就是财施、法施、无畏施。

 


 

白话佛法精选 

修心供养。佛菩萨说要知道供养,供养是很重要的,……修心供养要懂规则,也就是必须去理解的佛念。

 

要培养慈悲心,严格按照佛法来修心,把自己的真如本性修出来。

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如果你们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的话,那就是真的修佛修心了,“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你就是真的在供养佛菩萨。想想看,你们学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是不是在供养菩萨?你们学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让大家获益,改变自我,弘法利生,每个人都在感谢观世音菩萨,个个都在求观世音菩萨救救我,这是不是在供养佛菩萨,观世音菩萨的誓愿就是闻声救苦,救苦救难,大慈大悲,你们这种行为就是法布施,就是在供养佛菩萨。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15、断除烦恼、化解业力、找回佛性
下一篇:【课件】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37 , Processed in 0.0398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