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67|回复: 0

【课件】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42
发表于 2022-1-2 19:4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如果你们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的话,那就是真的修佛修心了,“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你就是真的在供养佛菩萨。想想看,你们学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是不是在供养菩萨?你们学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让大家获益,改变自我,弘法利生,每个人都在感谢观世音菩萨,个个都在求观世音菩萨救救我,这是不是在供养佛菩萨,观世音菩萨的誓愿就是闻声救苦,救苦救难,大慈大悲,你们这种行为就是法布施,就是在供养佛菩萨。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讲讲,修行必须要有的十大行愿。

 

1.礼敬诸佛,就是对诸佛菩萨要非常的尊敬,有礼貌、礼节,用心来恭敬佛,这是行愿。

 

2.称赞如来,如来菩萨犹如是所有的菩萨,你要有一种称赞。如拜观世音菩萨时,你的心里要称赞观世音菩萨:您这么伟大,救苦救难度我们众生,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感恩您,我们赞颂菩萨。就如你们看见师父,“师父好”,那种向师父的问候感受不是假的,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是一种内心存在的由敬重产生的法喜。

 

3.广修供养,也就是前面给大家讲的八种供养。要多修多供养,供水果、供鲜花、布施功德费、供油、叩拜等,都是供养,要供养佛法僧,就是大喜舍,喜舍的功德很大,能开智慧,去烦恼,积功德。

 

4.忏悔业障,要经常忏悔自己的业障,才能进步,明白道理才能修得好。如果认为自己什么缺点都没有,你说能修得好吗?业障如影随行,丝毫不差,只有忏悔,才能消除。

 

5.随喜功德,就是随喜他人做功德。就是不强求别人做事,一切随喜。如果你今天经济上不好,多做些法施,三施里面法施为最。如果你有钱可以供养一点,随喜功德,一定会有功德回报的,但也不要说自己连饭都没吃,把钱全部拿出来供养,那也是不可以,是执著。

 

6.法物常转,师父给你们讲的法物常转,比如佛珠、念珠,是不是法物啊?要不要转?念经的时候佛珠是不是随着你的手在转?法物,如法器、念的经文等,你在念经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在念,是不是随着你的眼睛和大脑在转?善念一动,消灾吉祥。

 

7.请佛住世,恭敬菩萨,见到各种形式来世间救人的菩萨,供养他,做一个好护法,为了救度众生,请菩萨常住在人世间,帮助人们找回本性。

 

8.常随佛学,就是要紧跟着佛菩萨来学,这就叫常随佛学,学佛的行为,学佛的思维,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悟性。你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9.恒顺众生,顺着众生来修学佛法,就是要不厌其烦地去教化众生,以慈悲喜舍心去救度众生。比如这个人很喜欢讲话,我度她的时候,首先我要学会讲话,要顺着人家的缘才能把人家度上来,师父现在就是恒顺众生,顺着众生的要求来救度,如现在人需要健康,平安,学业,生意顺利,师父就顺着众生的需求来度化他们,等他们一切顺利的时候,境界提升,增长佛菩萨的智慧,自然修心修性,圆成佛道。

 

10.普皆回向,我修心,我修行,我将功德、善业普遍地回向,我对谁都爱护,我把大爱回向人间,叫普皆回向。

 

人要常存正念,要经常有正的念头,不要有邪的念头,人很可怜的,如果没有正念,犹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不定,找不到自我,这个人就没有办法礼佛了。如果心中想的都是歪的,不正的东西,就是跪在这里磕头都是假的,所求的均属虚妄,做功德是让人家看的。

 

人间的常理、伦理道德犹如是一种人间的烟云。比如,儿子对我不好,用人间的常理来说,只不过像烟云一样是假的,迷惑一下,不要以为是儿子真的对你不好,其实这一切都是你与儿子前世的冤结有关系,而你看到的是今世儿子对你不好,所以用正常的伦理是不能解释,你也是不能解脱的,因为都是前世的因果,等时间到了就没有了,像烟云一样,会变的,会过去的,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学佛就是要让你们看开,放下,随缘。师父给你们现在讲的这些道理就是要让你们看开,放下,随缘。

 

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金言法语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

 

十大行愿...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 4.忏悔业障,…… 5.随喜功德,……6.法物常转,……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

 

人要常存正念,...如果没有正念,犹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不定,找不到自我,...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

 

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相关开示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

wenda20150306 14:24

怎样算真修实修

问:师父经常在节目里说,现在很多人在学佛,但是真修实修的人不多。那么真修实修的标准是什么?只要每天坚持念经就算真修实修了,对吧?

 

答:不一定的,形式上也没有用。真修实修的人就是时刻以菩萨为榜样,每天用菩萨的思维、行为、语言来对照自己在生活当中所有的行为、思维和语言,这样才叫真修实修。

 

wenda20160327A  42:44  

用最真诚的心供养菩萨,功德不可思议

男听众:看观世音菩萨视频,世尊多次说,要一切众生包括讲法时对菩萨也说,要多礼拜观世音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功德不可思议,福德不可想象。视频中,无尽意菩萨当即解下璎珞,请求观世音菩萨收下供养,观世音菩萨起初不收,世尊对观世音菩萨说:“观世音菩萨应当怜悯众生,收下供养。”弟子感觉那不是璎珞,而是无尽意菩萨的功德,因为影片中说那个璎珞价值百千万。请问师父是这样吗?

 

答:是这样的。实际上,大家用最真诚的心去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们现在一样的,我们大家用很崇敬的心。很多人为了观世音菩萨的圣诞日,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请花,请了最喜欢的花来供养菩萨,就是用一颗最真诚的心,所以菩萨都能感受到的,像这种都是修得比较好的。所以,当一个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供养一个人的时候,一般人家都是不收的,但是人家收下来你的心意,实际上就要帮你担很多业的(当我们哪怕以一担米一元钱来供养观世音菩萨的时候,是不是把我们过去微不足道的福德汇集到观世音菩萨那里,和观世音菩萨无边无际的功德聚集起来,从而让我们得到百千万倍的回报呢?)你这个叫做生意,这种思想是小农经济思想,完全是狭隘的。比方说你现在供养观世音菩萨一元钱,你嘴巴里这么讲,你要看的。如果这个人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他能够有一元钱供养观世音菩萨,他就是能够有百千万亿的功德;如果你今天富得流油,你供一元钱,那就叫吝啬,那就叫小气

 

(感恩师父。当我们行善、说好话、生善念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以整个身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所以说“身口意”的供养为大供养。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点点功德,如果顾着自己,怕功德用掉,其实功德真的很快就没有了;而我们以这个功德供养观世音菩萨可以让我们身心转换,得慧命永存,是这样吗,师父?)应该是这样。这是指当你有一定的功德的时候,你才能这么做,当你一点功德都没有的话,举个简单例子,人间的例子,你一听就明白了。你今天家里有点攒存的剩余的钱,你可以存到银行里去拿利息,可以存到互助社里边去,到时候大家分红,道理是一样的。问题你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你这钱怎么拿得出来啊?

 

Wenda20200308   12:58  

如何理解“行佛之愿者”

男听众:普贤菩萨说:“观音怜悯天下苍生,特派你师父下界广传佛法经典奥义。普天佛子莫要辜负观音心愿,真正行佛之愿者又有几人?”师父,这最后一句话“真正行佛之愿者又有几人”,什么叫“行佛之愿者”?

 

答:行佛之愿,普度众生啊。佛的愿力就是要救度天下苍生,离苦得乐。这个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愿吗?有求必应啊。有几个人,人家求他,他会马上帮忙的?不骂人家几句已经蛮好了(对)这个才叫愿。你看看有几个人肯舍出自己的时间的?“我没时间,我没时间做功德,我没时间念经,我还有很多事情呢”,你看看他这种就叫不布施,时间都不舍得布施。叫你笑一笑,“我笑不出来”,你连这种脸庞的笑容布施都没有,你还讲什么?(明白了。真的要帮助别人,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事情。师父告诉我,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对啊,就是这样。

 

 

十大行愿...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法物常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Wenda20181125   07:44  

如何理解“佛后行佛”

男听众:师父,如何理解“学佛人凡事不极端,什么事情佛后行佛,就是内在的觉悟

 

答:“佛后行佛”,学了佛之后要不要再去行动上像佛?(是的)学了佛之后你不动,能成佛吗?(不能)“佛后学佛”,就是看见了佛之后你也要学佛,学了佛之后更要行佛。过去和尚走路到庙外面的其他地方,叫“行脚”,就是要“行”。“行”就是你的行动(就是师父讲的“信愿行”的“行”?)行动啊(明白了)

 

Wenda20170728   19:26  

圣人就是整天想着众生的人;学佛不单单学佛理,而要行愿

台.长语:很多人以为出家就是因为不开心了、难过了……人的这种劣根性,能够找到一个圣人的境界,什么样叫圣人呢?你整天想着众生,想着帮助别人,你才叫圣人。出家不是这么简单的,为什么一出家,人家就叫他们师父啊?因为他们是觉悟者,他们是为人师。他不觉悟,他怎么能够成为人家的师父呢?真的学佛学到佛理上的话,不是单单的佛理,而要行愿,你的愿力要用行动来成全。师父跟你们讲的这些,你们要好好地学,因为真正的佛是一种觉。

 

Wenda20180909A   39:52  

愿力和修成正果密不可分

男听众:每一位佛菩萨成就正果都跟愿力密不可分,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观世音菩萨有十二大愿。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师兄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发下种种大愿,利益众生之行,应该也能更早地成就正果,也可能本来是成罗汉果的,因为愿力就成了菩萨果位。这样理解对吗,师父?

 

答:对啊,就是这样。大乘经中的一切大菩萨,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他们所示现的在家相、白衣大士、天人相,文殊师利菩萨现的童子相,普贤菩萨现的在家相,地藏王菩萨现的是出家相。所有的相,实际上就是告诉你们,菩萨的境界在内心,修是修内心,不是为了外表(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人要常存正念,...如果没有正念,犹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不定,找不到自我,...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

Wenda20170604B   06:54  

观世音菩萨开示

你师父在人间吃了很多苦,你要多帮帮他啊,很多苦是你们根本不能想象的,不是菩萨心没有那个愿力没有那个决心的话,他怎么走到今天啊。你师父早已放下一切,心里装的全是众生,没有小我了。你们不要看他平时那么严厉,他一个男人,为受苦众生而求的时候,流泪的时候,你们是没有看见啊。

 

如今末法时期,人间恶魔当道,人为名利财色所迷,很多人人行畜生事、恶鬼事,将人间变成人间地狱,这正是魔之所愿啊。正邪势不两立,心靈.法門队伍越来越壮大,但是魔也越来越多,稍有不慎就会被外道所利用,堕入恶道。佛菩萨是为救度众生脱离苦难,而魔是蛊惑人心,腐蚀人的正气和正能量。徒儿要和众佛子抵御魔道,修正道越是贪求什么,那就是魔。徒儿在念诵礼佛大忏悔文时,可曾记得,‘应堕地狱、饿鬼、畜生,诸余恶趣、边地下贱’,你们在念诵经文时只知道消业,却不知体悟其中深意,对于过去所犯罪业一定要深挖忏悔,更重要的是忏悔之后不能再犯,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道啊。

 

光求我加持是不够的,就如一颗种子,如果是坏的,那么即使生长在地下,有阳光、有雨水的滋润灌溉,阳光雨水就如佛菩萨的加持,它还是长不成。只有痛挖自己的劣根性,找到根性,成为一颗优良的种子才是根本啊。难舍要舍、难戒要戒,学佛修心就是要悟,人间不过幻像而已,钱财如果善加利用就能造福众生,可是如果处理不当,它就是一堆废石。徒儿,另谨记因果定律是铁律,佛菩萨都不能动人因果,你们在修心修行中更不能动人因果。

 

如何理解“要有念经行愿的这个愿力,否则的话会伤及自己”

问:师父《白话.佛法》视频讲座27集中开示“我们做人也好,学佛也好,第一要行善,第二要有念经行愿的这个愿力,否则的话会伤及自己”,请问要如何理解?

 

答:如果行善但没有愿力的话,进不了佛门。你一直在行善,最终换取的是福报。福报为什么会伤害自己?因为你下辈子又来做人了。我们学佛人修到后来想上天,不想再做人了。

 

——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七十七) 2020-04-19

 

 

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wenda20150724  01:15:22  

如何视挫折为增上缘,跨越阻碍

女听众:同修遇到挫折,有的人被困难打倒伤心难过,有的人却以此为增上缘、勇猛精进跨越阻碍。请问这是什么缘分因果?如何成为后者?

 

答:成为后者,第一,根基要好;第二,在今世要有善德、善念、善缘。

 

比方说你们一直在师父身边的,看了师父经常吃苦、被人家冤枉,你们知道了,你们碰到什么事情了,一想:哎呀,师父吃的苦比我们多了,我这点算什么!好了,有这个善德你不就能够有增上缘了吗?看你跟什么人在一起。如果你跟一个从来吃不起苦的人在一起,碰到事情他就颓废,碰到事情他就忧郁,然后你碰到事情的时候马上比他还忧郁,你不就受他影响了吗?你不是这个根基、缘分就不足了吗?(嗯)

 

你看师父怕吗?什么事情都不怕的(不怕)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萨你还怕?(不怕不怕,有观世音菩萨,还有师父在)你想想看坐飞机都不怕,对不对?(对对,是的)你上天了,上天之后万一出什么事情呢?你怕吗?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萨!(不怕)好了。很多人出门就怕被车子轧死,还有很多人动不动就怕生癌症……你现在有观世音菩萨,你怕什么?胆小鬼啊,呵呵呵(不怕不怕,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1216  01:21:51  

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

男听众:师父,成佛者皆内心清净,无量功德,而从人间修成佛不易,尤其是清净意念最不易,有时候觉得自己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而要做出适当的妥协,有时候清净修行却自觉苦累,有时候又担心自己太执著,修偏了,所以掌握修行的程度实属不易。请问师父,针对这些情况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

 

答:要紧跟明师,不是有名的“名”,而是明白的“明”。跟着师父最重要,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个小孩子如果学好,他的父亲是好人,小孩子紧跟着父亲后面,这孩子绝对不会变坏孩子的;如果这个孩子,就算他父亲再好,但是他远离他的父亲,边上的人不是稀里糊涂就是搞不清楚,这孩子很快就会稀里糊涂,搞不清楚。

 

所以学佛的人要怎么样保持?第一,要跟着自己的师父,必须紧跟你看过去,没有一个徒弟离开师父的,到哪里就跟着,死跟着的;第二,必须要常念佛,保持自己心中的佛性常存;第三,要常行善,保持心中的德性、道德,有道德的人不会走偏差,不走偏差就容易找到佛性。你念经、行佛、思佛思念佛,或者说佛,就是嘴巴里讲佛,这叫什么呢?这叫功。然后你在人间做慈善,不停地积福积德,这叫什么?叫德,有道德。这个功和德放在一起,就叫功德。因为你在人间正在做善事,然后你又是学佛人,你用佛的思维在做你的善事,这就叫功德。

 

 


 

白话佛法精选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

 

5-25、《众生是佛,佛即是众生(一)》

我们学佛的人,要用身口意来供养佛。什么叫供养啊?以为买点水果,做点功德啊?不是这个供养。身口意都要供养。就是说,你的身体如果做出来佛的事情,你就是在供养佛;你今天嘴巴里说出来的话,是像佛一样的,你就是在供养佛;今天你的意念想出来的事情,像佛一样,那你又是在供养佛。所以身口意要供养佛。比方说我们身体做一切佛事,我们做很多的佛事,我们磕头,我们换水果,我们换花等等一切,就是身体供养;那么开口就说菩萨好,说佛好,劝人好好念经,好好修心等等,那叫口供养,就是嘴巴在供养佛;那么意念上呢,要随时地忆佛,也就是说,在意念当中随时都想到佛菩萨,随时都想到我是一个菩萨,我是一个佛,那么你意念当中也是在供养佛。因为你在任何的意念当中,你没有忘记佛性,实际上你就是在意念地供养佛。所以,要身在做佛事,口在念佛,意念要集中不散失,你这样才念得好佛,才做得好菩萨。

 

 

《见、修、行是证悟的纲领》白话.佛法视频 第52集

要真正发起行愿心,你才拥有慈悲心。我有这个愿力,我要去做,我要做好人,我从今天开始就要学菩萨的正等正觉,以后才能成为无上正等正觉。你要有愿力的。如果口口声声说“我要帮助别人,我要慈悲别人,我要度别人”,嘴上这么讲,天天睡懒觉,叫他起来念经都不愿意,一天能念几张小房子?一天能念几遍经?更不用说去帮助别人了。帮助别人全部要付出的,要付出自己宝贵的时间吧?要付出自己的慈悲心吧?要舍去自己很多休息的时间、玩乐的时间,或者本身自己应该有的安逸生活,全部都要打破,你才会有愿力。所以有时候讲起来容易,却很难办到。你单单说修行,没有用的,要有一颗功德心,在愿力上一定要建立起一颗功德心,“我今天行这个愿,我一定要做功德,一定要对众生好”,否则你根本没有去行这个愿,没有这个功,也没有这个德。

 

佛法在世间,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人要见地。见地是什么?要看到事实,理解这个世界的事实,就是在行愿。当你能够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善与恶,你就是在行愿。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16、如实修心,真心供养
下一篇:【课件】2-18、找到自身的菩提心,不让恶缘转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34 , Processed in 0.04283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