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64|回复: 0

【课件】2-20. 用助力把佛菩萨植入心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60
发表于 2022-1-2 1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0. 用助力把佛菩萨植入心中

 

上次和大家讲了相应法,其实相应法是要靠助力的,什么叫助力?就是帮助你,推动你的力量。比如你在修心的时候,有人来给你讲,“你不要修这个法门了,我告诉你有一个法门很好的”,如果你这时开始糊涂了,搞不清楚了,这个时候要靠一个助力,就是助动的力量,这个助力是坚信的助力。如果你把过去修心的点点滴滴汇总起来,就成为一个助力。比如当我念了这个经之后,我的运气转好了,别人念了之后,也转好了,过去的灵验和菩萨的慈悲,你把这些东西全部归总起来,你就会产生一种助力。人家说别的法门好,但是我坚信这个法门,我就修我师父的这个法门,这就是助动力。另外一个就是真实的力量,助动力引出了真实的力量。真实的力量就是,比如这个人的癌症好了,那个人的寿命延长了等等,这些都是真实的力量。这些真实的力量就会促使你有这种助力,来随你的缘分,相应地来解决你的问题。

 

徒弟们记住,任何的感应都要有真实的判断力,如果你在念经当中,在学佛当中,你有感应了,希望能用一种真实的感应来判断,什么叫真实的感应?是真实的不是虚幻的。比如,在念经时,看见观世音菩萨了,真的看见了,相应自己真实的感应来了,说明你念的经真的有效果了,念得真的好。而有些人在念经时,耳边上有人讲话,他好像听到,又好像没有听到,这是不是观世音菩萨讲的?可能是的,也有可能不是的,这就是不真实的感应。

 

在梦中什么是真实?什么是不真实?在梦中看见所有的相,都不要着相。但是,如果你看见的观世音菩萨相有金光闪闪,那可能是真的观世音菩萨来了。如果你在梦中看见的佛菩萨像,知道这个形象是菩萨,但是没有发光,那有可能不是菩萨。又比如,在人间许多演员扮演领导人物,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你们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人通过化妆会变,而灵界的鬼也会变的。所以这些虚幻的东西,你要看到它真实的东西,再去对照它,应用自己的智慧区别它,辨别它,你才能知道是真是假。

 

平常心看世间,要用非常平常的心看这个世界、这个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平平常常的。我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今天我有吃的,我谢谢,今天我没有吃,我也谢谢,什么都谢谢。真正聪明的人,一开口就是“谢谢”,“谢谢”成为一种语言,随时说出,成为一种意识当中的防护墙,这就是智慧,这叫平常心看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担心的,让我烦心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很平常的。

 

如果能把在人间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是正常的,你就不会难过,你就不会伤心,不会悲哀。平常心看人间,心能安止,只有平常心,心才能安定,才能心灵停止烦恼的运作。因为你把什么都看得平平淡淡了,都是自然发生的,你的心就平定了,就会平安了,就会止住不动了。心不动了,就叫安止。人在做事情之前都是心先动,而后行动,所以当一个人要冲动时,是心在动,而后是行为上的动作。

 

要学会识别那些不好的东西,不被幻相所惑,就是不要被那些幻相幻觉所迷惑。师父告诉你们,人的表面就是一种幻觉,人都有两面性,事物也都有两面性的,所以不要被人间的幻相幻觉所迷惑。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没有看到的也不一定是虚幻的,要靠悟性和智慧。

 

修法就是体悟的一种,修法是修你的人间之法,修人间的法门。人间的法门就是做善事,做功德,帮助人家,成全大我,克制小我,这都是人间之法。在人间要与人为善,要帮助人家,布施等等,这些都是在修人间之法。修法是体悟自己的感受和悟性,悟出这些人间的道理,去帮助人家,人家也会帮助你,开悟后会知道原来我念经,菩萨会帮助我,会保护我。

 

心被相转、被景象所迷惑的人,会本末倒置,也就是说很多人的心会随着境界转。比如大家都在做这件事情,那我也去做,明明做的不是好事情,你去做了,你不就是本末倒置了吗?你是被大家都在做这件事的景象所迷惑,你把你最好的良心本性的东西丢掉了,而看到的是表面上幻觉的东西,明白吗?所以心不要被环境转,犹如,大家都做的事,我也不一定要做,人家再怎么转我不转,记住不要被目前景象所迷惑,千万不要把假的看成真的。要学会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即灵不随业转。

 

师父告诉你们要记住:要把十方三世一切佛,植入你的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像种花一样,常年开放,四季如春种在你的心中。要把佛放在心中,要与佛合一,与菩萨合一,然后你就是佛菩萨了。你把菩萨的形象,菩萨的语言都放在心中,装在你的脑子里,从你的身体,从你的灵魂全都是菩萨,你说你是不是菩萨?这就是佛法讲的即身成佛。

 

教大家一个无念法门,就是表面上看上去脑子没有念,解释是没有念头,当一个人在念经的时候,没有念头出来,你说这个法门好不好?空了,这就是妙法。无念法门,就是说你已经没有念头了,你所有的烦恼都不是烦恼了。比如,当一个人烦恼的时候,不要去想它,忘记它,这就是无念法门。所有的烦恼,不要把它当成烦恼,不要去回顾它,不要去想它,甚至把它留在你的心中,这点很重要。永远要记住烦恼到了你的身边,就是不要再去回顾,不要去回忆,老年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总是喜欢回忆过去不好的事情。过去的事情不要回顾;现在的烦恼变成过去,把现在所有的烦恼,要把它化解掉,让它变成过去;未来的烦恼不要去想。要把自己挖空,要断尽自己全部的烦恼,你的聪明才会产生智慧。要把人间的聪明变成佛菩萨的智慧。

 

师父希望大家好好地精进学佛,好好地做人,千万不要把烦恼记在心里,千万不要把过去的事情记在心里。要学会当下放下,一切随缘。

 



金言法语

相应法是要靠助力的,......如果你把过去修心的点点滴滴汇总起来,就成为一个助力。......另外一个就是真实的力量,助动力引出了真实的力量。......任何的感应都要有真实的判断力,如果你在念经当中,在学佛当中,你有感应了,……说明你念的经真的有效果了,念得真的好。

 

只有平常心,心才能安定,才能心灵停止烦恼的运作。……要靠悟性和智慧。……修法就是体悟的一种,……不要被目前景象所迷惑,千万不要把假的看成真的。……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即灵不随业转。

 

要把十方三世一切佛,植入你的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像种花一样,常年开放,四季如春种在你的心中。……要与佛合一,与菩萨合一,……即身成佛。

 

无念法门,……没有念头出来,……空了……你所有的烦恼都不是烦恼了。……要把自己挖空,要断尽自己全部的烦恼,你的聪明才会产生智慧。要把人间的聪明变成佛菩萨的智慧。

 



相关开示

相应法是要靠助力的,......如果你把过去修心的点点滴滴汇总起来,就成为一个助力。......另外一个就是真实的力量,助动力引出了真实的力量。......任何的感应都要有真实的判断力,如果你在念经当中,在学佛当中,你有感应了,……说明你念的经真的有效果了,念得真的好。

wenda20150102  47:03  

关于修行中的一些感觉

女听众:师父,弟子有的时候念经,或者是礼佛……平常也是,总会觉得好像脑子在共振似的那种感觉,说不出来。

 

答:核磁共振,哈哈……(就是觉得好像有一种身体里面的东西要从头上出去那种感觉)你当心一点了,你不要打坐啊!(我没有打坐)打坐的话魂魄出去回不来怎么办?很多人打坐就回不来了啊(我从来没打坐过,师父。想到菩萨的时候就有这么一种感觉)没关系的,这种感觉正常的,念到后来慢慢慢慢菩萨到心里了,这种感觉就往内心深处走了(懂了)

 

shuohua20130913  07:42  

怎样正确理解“念念无念”和“有口无心”

女听众:您说“念念无念”和“有口无心”,念经的时候这两句话该怎么去和谐统一,应该怎么好好地正确理解呢?

 

答:很简单。“念念无念”是什么?就是念了像没有念一样。我问你,念经念到后来,你自己感觉在念不?如果你念到后来完全熟得不得了,根本觉得像没有念一样。一个好人做好事做到后来天天做好事,他做出来都是好事,像没做好事一样的。这就是到了一个境界,上升到一个不同的境界了。

 

(“有口无心”不是也是……)“有口无心”可以说是好的,也可以说是不好的,如果从好的来讲,就是说嘴巴在讲;“有口无心”嘴巴里在念,但是心没有动,那也是不好的。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好呀?“呱呱呱”念,心没有动也不行。“念念无念”的话,他虽然没念,但是已经有念,心里在念了,这叫“念念无念”“念念无念”像没有念一样,那有什么效果?“有口无心”也是这样的。嘴巴讲什么东西,但是心里没有去想,那就不行。

 

(师父是说“念念无念”指的是一种境界,不是说念的时候心里在发愿,一边念经一边在想“我是怎么怎么样”,而是说你的境界已经到了,已经融化在血液里了,是这个意思吗?)不是融化到血液里,是融化到你的意境里。就是说这个人肯定是好人,不可能做出坏事来的,这个人的意念是善良的,他出来的意念一定是善良的。“念念无念”这个念头,所有的念和他自己念书的念,其实从这两者来讲“异曲同工”,念头出来都是纯洁的,所以这个念头出来有时候想都不用想,他出来一定帮助人家的,听懂吗?还有一个念经念到后来,像没有念一样,明白吗?

 

(“念念无念”和“有口无心”这两种状态如果不考虑发心,不往深处去看,光看现象的话有可能是一样的,但要往深处去看的话就完全不一样了)对,就是这样(“念念无念”如果有人发心,真的境界在往上提高,真的就是那样想:发菩提心,向观世音菩萨学习。但是真正念的时候有可能修得不够好还有杂念,也是个正常的过程?)是这样,实际上就是像从开始读书到后来背出来一样的。

 

 

只有平常心,心才能安定,才能心灵停止烦恼的运作。……要靠悟性和智慧。……修法就是体悟的一种,……不要被目前景象所迷惑,千万不要把假的看成真的。……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即灵不随业转。

wenda20170528A   18:35  

智慧地对待得与失、有和无,是否属于明心见性

男听众:我们用感恩心、慈悲心和平常心智慧地去对待得失、有与无,这是否也属于明心见性?

 

答:是啊。这个人的境界已经无我了,已经没自己了,只有别人了,这个人的境界没有得和失的心了,你说不是一个菩萨吗?得到了也没有感觉,失去了也没感觉,觉得一切都是随缘的,你不是一个好人吗?人家在得的时候,你说“无所谓,我不要”,你说你是不是一个很干净的人?(对)人家拥有,你说无所谓,等到你失去的时候,你也能够放得下,这个已经是随缘了。得失从缘,这个人已经是菩萨境界了。人家在失去感情,失去身体,失去……我们学佛人在失去什么?我们在失去愤怒,失去嫉妒,我们在失去贪念,我们越来越干净了,就这个道理。

 

 

shuohua20170210  11:00  

.长法身的精彩开示

修心最重要的就是悟。悟其道理,改其行为,方为修心。修心就是把悟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去,用佛法去解决人生中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佛法生活化。当你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还没有悟出来修心的方法和方向,那就不是真的修进去了!连基本的问题都处理不了,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开智慧。师父有的时候说你们是傻姑娘,其实不是真的说你们傻,其实是说你们不开悟。修心要真修,表面的学佛人做不得,没有一点好处,自己看不清自己,以为自己学得很好了,大家都很尊重我,但是现实呢?师父怎么看你?菩萨怎么看你?记住:捧你的人就是要毁了你的人。这是真的,虽然你们听不懂。一个人被大家捧得习惯了,就会没有菩萨只有自己了。大家因为没有开智慧,看到别人很尊重你,都会跑来一起捧你,把你捧得忽忽悠悠的,然后完了,后悔的日子在后面呢!师父不是给你们讲过,一个企业的高管从来没有人说他,永远都是他说啥是啥,突然有一天他的决策导致了计划彻底的失败,结果见到师父,跟师父说:‘如果我的身边要是有像师父一样的人说说我,跟我不是一个意见,我也不会到今天!’所以,可见一个人的追捧可以害死一个人!不要骄傲啊,都是来学菩萨的,都是来修心的,要目标看着师父,看着观世音菩萨,看师父什么时候骄傲自满。记住,自满为溢啊!一个杯子,水已经满了就会往外溢啊,这样不行啊!多少优秀的共.修.组弟子,最后皆是因为大家的追捧错失了慧命,你们回不去了,不可以啊!

 

师父开示你们要如履薄冰,修行真的不可以马虎,开智慧是重中之重,不开智慧,度人也会伤了人家的慧命的。比如你根本就不懂这个道理,你以为你是学佛人,你热心肠帮助他,度化他,结果讲错了,人家看你们学佛人怎么这样啊,以后有修为的人再度都度不了了,所以必须要开智慧啊!白话.佛法是基础佛法,是融汇了菩萨的慈悲和愿力,虽然表面上是我在讲,但是实际上是观世音菩萨在讲,有的地方你们看不懂就多看几遍,千万不能糊弄。修心是给自己修的,不是给旁人修的,别人称赞你再好,但是你修不出去,也是白白来了人间一世,这一世你们要是出不去,就是真的可惜了。

 

过多的话我在这里不想多讲,师父是希望看到真修实修的好孩子,不希望看到大家骗我,我很慈悲不愿意揭穿你们的小心机,但是记住,你欺骗的永远是你自己的慧命。佛菩萨的神通都是用来救人的,并不是用来揭穿你们的。所以今天你们这些孩子记好了:从今天开始,你们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到底是不是真修。如果自己觉得你每一天的作为跟观世音菩萨的西方极乐世界匹配那我恭喜你,是我的好孩子、好弟子;如果谁还在做表面上的功德,天天被追捧而开心,那么下一个离开的可能就是你自己的慧命。好了,祝愿大家学佛精进,新的一年,重新好好修,修好自己的慧命,悟出佛法的道理让我们一起精进地登上观世音菩萨的大法船,我带着你们扬帆出海向西行,法船开到极乐上,哈哈哈……最后师父作首诗:法喜充满观世音,慈悲普度有缘人,人间多少烦恼事,心...门传佛音。哈哈哈哈哈哈。”

 

Wenda20171110   15:44  

如何理解“灵不随缘转”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第一句我们比较好理解,第二句的意思是什么?

 

答:灵魂,离开身体、离开肉体的才叫灵,分成主灵和分灵,你的本性是不是也叫灵啊?(对)你的本性、良心,第九意识当中的、阿摩罗识的这个本性,如果你能够常驻在本性当中,你这个灵魂永远在本性当中活着,任何缘分来了,你都如如不动,是不是“灵不随缘转”了?(师兄的理解说,我们本来就有一些我们应该修的方法,如果有外缘也不应该去改变自己本来应该修的方法。是这样吗?)对啊,他讲得比较浅一点。不是单单一个方法,缘分来了会骚扰你的心,但是你用如如不动的内心来控制好自己的缘分,那不就是“灵不随缘转”了吗?(感恩师父开示)

 

 

要把十方三世一切佛,植入你的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像种花一样,常年开放,四季如春种在你的心中。……要与佛合一,与菩萨合一,……即身成佛。

Wenda20200329   46:45  

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和“心佛合一”

男听众:师父,您在悉尼法会说:道家说“天人合一”,我们佛家说“心佛合一”。如何理解“天人合一”和“心佛合一”呢?

 

答:道家讲天的,天上,讲的是六道里边的天道,就是天意,所以他们叫替天行道。佛家讲“心佛合一”,佛陀告诉我们,人的第九意识阿摩罗识里面本来就有佛的,你要把自己的本性拿出来映照着你的人性,那你的人性和佛性合一,你不就是人间的佛吗?(明白了。人家说“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这个“天”是指这里的天吗?)是啊。天,每一个都不一样的,有的天是在天道的天,有的是超出六道的天(哦。“人有善愿,天必佑之”,也可能是超脱六道的菩萨来帮你,也可能是欲界天的菩萨来帮你)对啊。神仙、护法神在天道也有很多的。八仙过海,他管着天界,他就能帮你。过去有的道家拜祖先、拜仙人、拜神仙,就是这样(明白了)

 

 

wenda20170407  01:13:30  

觉得自己根基差怎么办;想成佛先好好修成菩萨

男听众:成菩萨的三点:一、根基;二、修为;三、愿力。您当时在录音中说这是天机。有同修觉得根基很差,对一世修成没有信心。请问师父,如何转变这种根基差的同修的心态呢?

 

答:这块土壤不好,并不代表种不出果实,把泥土翻新,种下好的种子,它就会长出好的果实。很简单,根基不好今世修啊,有什么办法?

 

(您说的根基、修为、愿力是成菩萨的三点,您当时说学佛是为了成佛,那成佛也是这三点吗?还是有更多的点?)真的有更多的点。以后讲吧,你们先好好做菩萨,连菩萨都做不了,怎么成佛啊?我在跟弟子开示的时候,经常讲到以后,我过去都跟他们讲一地菩萨,二地菩萨,讲到三地菩萨他们就上不去了,他们的境界接受不了了,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一地菩萨还能勉强,就是初地菩萨,讲到二地菩萨、三地菩萨,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我就不讲了。要讲到九地菩萨、十地菩萨就是佛了,九地菩萨已经完全是佛性佛,佛性菩萨了,听得懂吗?(哦,明白)

 

 

无念法门,……没有念头出来,……空了……你所有的烦恼都不是烦恼了。……要把自己挖空,要断尽自己全部的烦恼,你的聪明才会产生智慧。要把人间的聪明变成佛菩萨的智慧。

Shuohua20180126   17:46  

念念不生和念念无念的区别

男听众:请问师父念念不生和念念无念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念念不生是初级阶段,念念无念已经到高级阶段了。什么念头都没了,没有念头了,不出来念头了,叫无念。念念无念,就是说我在怎么想,想了一下,我把它克制住了,没有了。念念不生,“不生”什么意思?“不生”还是在“生”啊,有“生”的意念在里边,又把它克制住,这叫不生(念念无念是菩萨境界,念念不生是哪个境界呢?)念念不生自己在克制自己,还是在守戒阶段,应该至少是阿罗汉果吧,应该有的(明白了,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0205  01:49:54  

关于“无念”和“有念”;用佛的思维做事就是功德

男听众:师父,《白话.佛法》中说念大悲咒心里想着去救度众生功德更大。那我们在念经时,是心里想着救度众生还是无念呢,哪个效果更好?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其实两种方法都可以,一种是无念,“无念”是什么?无念实际上为了在你的心中把那种慈悲的本质的那种“有念”……这种念头是什么?都是出来的本性的慈悲,这种念头是原始的,所以他不称为“有念”。“有念”是什么?是人间的念头,叫有念头。“念念无念”是说你在人间搞来搞去,再多的念头到了最后还是空无一场,所以要本性的念头出来。是这个概念。

 

(明白了。就是说做一件事情没有用佛的理念去做,是不是念了功德宝山神咒转化为功德也不如用佛的理念去做功德大?)如果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用佛的思维去做,你功德就大(哦,明白明白。比我们念了功德宝山神咒转化还大是吗?)对。就是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已经用佛的思维去考虑了,那已经是功德,用不着转了(明白明白。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0327A 27:34  

关于“念念无念时所念经文会化成一种神秘力量”

男听众:师父,您在《白话.佛法》中说“我连念经的念头都没有,脑子里已经念到念念无念了,就是念经像没有念一样,脑子里全是经文了,不感觉到自己在念经了,这个时候,你念的经文会化成一种神秘的力量”,请问师父这种神秘的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呢?

 

答:功德。就是做好事做得自己已经不知道是做好事了,这个时候谁看见你,一种神秘的力量就是“哎哟,这个好人!”(就是说那种无求,就在那儿无私地奉献,就在那无求无我就成佛了)对啊,天天做好事,没人会说你……他自己都不感觉自己在做好事了。

 


 

白话佛法精选

相应法是要靠助力的,......如果你把过去修心的点点滴滴汇总起来,就成为一个助力。......另外一个就是真实的力量,助动力引出了真实的力量。......任何的感应都要有真实的判断力,如果你在念经当中,在学佛当中,你有感应了,……说明你念的经真的有效果了,念得真的好。

 

要把十方三世一切佛,植入你的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像种花一样,常年开放,四季如春种在你的心中。……要与佛合一,与菩萨合一,……即身成佛。

5-11相应佛缘 合佛道

 

相应法又称相对。如果你有佛的相应法,就是说你把你的身心全部成为佛菩萨一样,你再来感应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你所得到的都是佛的感应。也就是说你在用佛的心去对所有的人,你得到的反馈就是佛心。因为你布施出来了佛心,所以你得到的一定是佛心。要明白在用相应法的时候,你的意念就是佛的感觉。因为你那个时候都是用佛的意念来思考问题的,所以想出来的一定是为人家想的,你一定是佛念,你的行为举止就是佛的举止。因为你脑子里、你的意念里、你的概念里都是学佛,都是怎么样来救度众生,所以你出来的行动也是照顾人家、帮助人家、劝慰人家,你的动作出来一定是很高尚的,也是佛的举止,这就叫相应。如果你在梦中想要得到相应,你是能够控制梦境的。比如你在梦中能够想到:我要赶快念经了,有个灵.性来了。这个时候你能够马上想到菩萨,你马上就会醒过来,灵.性就会离开你。你们大家都做到过这样的梦,如果能够在梦中控制你自己的梦,实际上这就叫相应法。做任何事情我们要有感应,要相应气场,要懂得我们这个气场好不好,感觉好不好,实际上就叫感应。师父所以把这两个字“相应”先讲一个头,是因为想慢慢展开给你们讲。一个人运气好的话,他就不会怎么疲劳的,也是一种相应法。因为好事情来的时候,它是情绪振奋、开心、激动,所以他就不会感觉疲劳,这也叫相应法。

 

很重要一点,是怎么样来掌握这个相应法。大家说我们都很喜欢相应法,为什么?我能够用佛的心去照亮人家,人家马上用佛心回报我。哎呀,这个办法太好了。如果我好心,一定会得到好报。如果不相应法呢?你好心,人家就给你坏的回报,你就不开心了。但是你知道怎么样来保持你的相应法呢?很重要的一点是加持力,如果没有加持力的话,你得不到这个相应法。比如我想对人家好,如果你自己没有一种坚强的毅力和菩萨给你加持力,你能对人家好几天?就算我今天给你们讲了,你们很多人不笑的脸现在笑嘻嘻了,过一会儿走出去能坚持几分钟?告诉我,你们相应得了吗?走出去的时候全都是菩萨,五分钟之后全部都是你们自己本人了。加持力是很重要的。一靠加持,二靠本性,三靠本身的护持力。加持是什么意思呢?菩萨给你加持,我要坚定这个信心。护持力是什么?是巩固自身的力量。你们今天很多人做生意也好、做人也好,不就是靠着这三种力吗?第一个本性的力量:本性的力量是我很善良,我愿意跟你好。第二个加持力:我知道要对你好,你这个人才会对我好。有了这两种力了之后,还有一种护持力。护持力就是师父经常给你们讲的,犹如一个国家,夺取政权是容易的,巩固政权是困难的。这个护持力就是说今天有愿力:观世音菩萨我开始修心了,我明天就吃素,我明天就放生……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碰到事情,“我一定,我一定……”感动得不得了,痛哭流涕。过几天人都不见了,愿力也没了。他就是没有一种叫护持力,他不懂得根源,他没有真正从根上了解这些事物的本来面目,就是什么都不懂。

 

无念法门,……没有念头出来,……空了……你所有的烦恼都不是烦恼了。……要把自己挖空,要断尽自己全部的烦恼,你的聪明才会产生智慧。要把人间的聪明变成佛菩萨的智慧。

广播讲座二2、非有非空,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一定要用心观。当你在念经的时候,你要用心来看住你自己的心,你要用心来观想、来想象、来看到你这颗心是空的,感受到你的心已经融化在宇宙之中。

 

这样的方法,才能让你的心调解得当,这样就能够让你的心停止乱想,令你的心能够安住,让你的心不随着境转。

 

这样的话,你心空,才能达到性空,性空之后呢,你才会慢慢地开悟,这叫“悟空”。

 

这样的话,你念经的效果就出来了。

 

 

《证佛果  明心性》白话 佛法 视频第63集

要用菩萨的高境界去度化众生,用心空、意空、念空去度他们。

 

度别人的时候,如果有私心杂念,你的心就没空,别人看得出来,别人就不能接受你的观念。如果你今天意念没空,只是说“我今天度他,我来试试看”,有这种杂念,你度不了别人。你的念头有因为他曾经是谁、他曾经是你的谁,你的念头不空,你度不了众生。

 

师父需要你们用心空、意空、念空这个心去了解众生。菩萨了解众生,除了自己没有念头,没有私心杂念,而且将度人的慈悲心转成一种概念,去帮助你、成就你智慧的道业。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19. 控制念经心态,借假修真
下一篇:【课件】2-21、学习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弘法救度众生不二法门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42 , Processed in 0.0602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