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12|回复: 0

【课件】2-21、学习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弘法救度众生不二法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72
发表于 2022-1-3 11: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1、学习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弘法救度众生不二法门

 

     我们每天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这个圣号应该怎样念呢?真正的全称要这样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一般的人是这样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或“南无观世音菩萨”。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首先,从念佛经开始,就是说不能单单念圣号,必须要先念佛经,然后再称观世音菩萨圣号。师父现在教你们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平时念经加上称圣号,实际上相互大感应。

 

所以当你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来不及念大经,只念圣号也可以。要从内心发出“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求观世音菩萨救救我,救救我……”如果实在着急,就直接叫“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悲心深切,观世音菩萨救人的心很急切,你们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观世音菩萨马上就有感应。你们一定要记住,只要念“观世音菩萨救救我”,菩萨就会来救你的,因为观世音菩萨是闻声救苦,观世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与苦难的众生宿缘深故,也许你在前几世就拜过观世音菩萨,求过观世音菩萨。你们与观世音菩萨的缘分早已连在一起了,因此你们一求就会灵。

 

佛之慈悲,不及观音。因为观世音菩萨是代佛垂慈的救苦者,观世音菩萨是佛菩萨中大慈大悲救度众生的代表,因此真正碰到困难的时候,你求哪位菩萨都不如先求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救苦救难的代表。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让众生求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说: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观世音菩萨成佛在释迦牟尼佛之前,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仍然示现为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是众佛菩萨的代表和榜样。每位菩萨成道,都有不同的愿力,比如,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而每位菩萨的愿力不同各有其特点,千万不可以拿菩萨相互比较,切记!菩萨都具有圆融的智慧,只是愿力不同而已。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也令苦难的众生念观音,何况我们呢?

 

接下来师父给大家讲见地相等,用现在白話.佛法来讲,就是你的见识和他的见识是相等的。比如,你到美国留过学,他到英国留过学,这就叫见地相等。也就是说我们学佛的基础是相等的,只有相等了,你才能把这么好的佛法传给他。过去是佛传佛的,菩萨不是像你们现在这样上课的,是单传独授。现在是末法时期,如果一个传一个,必须这个人的见地和你的见地是相同的,就是你的文化水准和他的文化水准是一样的,也就是你信佛的程度和他信佛的程度是一样的,你的境界和他们的境界一样的,这就叫见地相等。只有见地相等才能传承,我们今天救人也是这样的。

 

如果你明白的道理多,而不是真正佛菩萨的真理,是人间的道理,这就像你这个心里面倒满了水,倒满了水之后,就无法再加进水了,也就是你不能接受更多更好的真理了。比如冬天想喝热水时,而杯子里有很多凉水,加进一点热水后,杯子里的水还是凉的,把凉水倒掉,然后加进去的水才是热水。你们必须把心里挖干净,不许留有已经学过的东西,不许在心里有这个法门学学、那个法门学学的思想,不然你们怎么样接受师父这么好的法门呢?你们都知道,只要杯子里面有凉水,加进热水后,这个杯子里的水就变成温的了,而不是热水。只有一点点凉水都没有,倒进去的热水才是真正的热水。东学学,西学学,实际上是在融会贯通那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对的东西。为什么修心要有一个境界?比如师父教授你们的是热水,每天往你们身上浇灌,而你们在这之前已经学了很多的法门,如果你们不把之前学的清空,你们将永远喝不到热水,喝到的永远是温水,这就是用白话讲解佛法。

 

那么怎样得到这个法门呢?记住要一门深入。如果你本身的意见很多,你的心已经很杂乱了,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还有社会上的是非纷争。那么神圣的、好的东西就不能进入到你的心里,就不能在你的心里扎下根。因为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有丝毫的杂乱肮脏在内,也就是说在你的心里,不能有丝毫的你所学过的不相称的法门、不相配的东西在内,这就是境界。所以要一门深入,一个人一辈子的时间只能专学一门,学多了不一定能精进,并且不能深入,也就是有可能不成功。

 

师父的法门之所以受人敬仰,是因为师父的法门是百姓最好的法门,是在家居士学习的最好、最方便的法门。弘法这条路我们要走到底,救人要救到底。只要你常去关心人家,人家就会关心你,你常去慈悲人家,就有菩萨慈悲你。

 

告诉你们一个道理,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慈悲人家就是慈悲自己。我们人就是这么糊涂,永远不知道对人家好,就知道对自己好。对自己好,实际上就是对人家不好,这就是唯物辩证法。要明白你付出后,得到的是无上的荣光,得到的是无上的喜悦,得到的是人生的真谛。布施就是真谛,慈悲就是真谛。而不知道布施和慈悲的人,永远得不到法喜,如从不赞扬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赞扬他,他就得不到开心的机会。

 

平等之后才能默付,否则就是妄传。什么叫妄传?今天你不相信佛菩萨,我跟你讲啊讲啊,讲到最后他还是不相信,你是白传了,这叫妄传。释迦牟尼佛当年所有的弟子,跟随释迦牟尼佛学佛修心,首先是相信佛祖,佛祖才能把法门传给他们。在今天,你们跟随师父学佛,就是因为相信师父,相信师父的法门,相信观世音菩萨,我们之间也是平等的,因为你们有悟性,前世有修,师父才能传授法门给你们,如果你们当中有一个不相信的,那我就是妄传。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次谈平等和妙法。

 



金言法语

平时念经加上称圣号,实际上相互大感应。......佛之慈悲,不及观音。......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仍然示现为菩萨。

 

如果你明白的道理多,而不是真正佛菩萨的真理,......必须把心里挖干净......只有一点点凉水都没有,倒进去的热水才是真正的热水。

 

一门深入。......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有丝毫的杂乱肮脏在内,......这就是境界。

 

你付出后,得到的是无上的荣光,得到的是无上的喜悦,得到的是人生的真谛。布施就是真谛,慈悲就是真谛。

 


 

相关开示

平时念经加上称圣号,实际上相互大感应。......佛之慈悲,不及观音。......由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愿力,为了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仍然示现为菩萨。

Wenda20190203A   11:06  

观世音菩萨是佛,佛号“正法明如来”

女听众:有一个同修想问观世音菩萨和正法明如来的关系。

 

答:正法明如来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佛号,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要叫“菩萨”?就是为了接近我们,让我们能够接受她。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这么受人家欢迎?因为观世音菩萨很了解我们在想什么,很慈悲啊!正法明如来——观世音菩萨,其实她是燃灯古佛的弟子,燃灯古佛是最老最老的佛了(明白)观世音菩萨成佛了之后就称为“正法明如来”,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她是“菩萨”,实际上她真的是大佛啊!(对,她是十地菩萨,已经成佛了)对了,她是十地菩萨,十地菩萨就是佛(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60110A  28:59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人能及

男听众:师父,有一个同修去妈祖庙去拜妈祖菩萨的时候,突然有个意念说妈祖菩萨就是鱼篮观音。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实际上他这种说法在民间很多都有流传。你去看,只要跟观世音菩萨形象很像的,实际上跟观世音菩萨都有关系。观世音菩萨不单单是显化三十二身,他千手千眼,显化百千万亿劫的各种各样化身来救度众生的。所以观世音菩萨为什么这么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家每一户啊?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在所有的菩萨当中最为上,是最大的,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无人能及的。所以慈悲能够感化人,慈悲能够让所有的人改变自己,天上人、天人、地人还有鬼都能改变。所以很多的鬼到了地府也是在改变,你不能跟他作恶,也要跟他好好地讲,他也会改变自己的。对不对啊?

 

(对对对。师父,观世音菩萨这么伟大、这么慈悲,那观世音菩萨每年的圣诞的时候,在天上是不是很多的各路神灵、神仙、菩萨都去到观世音菩萨那里给他庆祝啊?)有的是到他那里,有的是就在当地自己庆祝。他们很爱观世音菩萨的,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喜欢观世音菩萨的,呵呵。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个男身,他不是女身。他要是在天上的话,人家看到的他是一个男身相。但是观世音菩萨一到人间、天界现女身相,实际上就是为了让人家更能够接受他,因为女士的话更容易让人家感受到一种慈悲心(母亲的慈悲是吧?)母亲比较慈悲。父亲的话就不会让人家感受到一种马上就会……你看很多人一讲到母亲马上掉眼泪,一讲到爸爸很多人不会掉眼泪,哈哈……

 

(他们说师父是严厉的慈父)非常严厉,我非常严厉,我对身边的孩子、所有全世界的弟子,我只要看到了,我不讲的话是对不起他们,我有这个感觉。我如果不讲他们身上的毛病……就昨天一个女孩子在我身边,刚刚从海外过来到悉尼读书的,她舌头舔了舔牙齿、嘴唇,我就说了:“像什么样子,你看一看。”她那个手,一讲话,大拇指往后翘,我说:“你想想看,你像不像一个学佛人?”就这么一点点的事情都要讲的,不讲的话我觉得对不起她,人家父母亲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想跟卢台.长多学学,那你能不教吗?你不教的话本身就是自己对不起别人一样。师父就是这样的,我看到了我就要讲,讲了你不听那我也没办法,缘分,对不对啊?(是,师父对我们用心良苦,真的是这样。感恩师父!)

 

 

如果你明白的道理多,而不是真正佛菩萨的真理,......必须把心里挖干净......只有一点点凉水都没有,倒进去的热水才是真正的热水。......如果你们不把之前学的清空,你们将永远喝不到热水,喝到的永远是温水,

shuohua20130104  15:29  

见闻觉知开悟与直接开悟

女听众:在我们同修中,有的人真的有见闻,见到菩萨,或者见到一些异相,然后增加他的信心;有的人完全见不到,但他也一直精进地修。那么您说的这个悟性必须建立在见闻之上,他没有这个见闻,但他一直在修,您说坚持修心已经是开悟了,那这个是怎么回事?是来自前世的记忆吗?

 

答:哇,这个小丫头真的厉害,一个比一个厉害!好,台.长最开心了!我告诉你,见闻觉知是人固有的,等你感觉到了、听见了、看见了,你反应这个感觉,那么这是一种悟性,而这种悟性是靠你感觉之后才开悟的;而你自己专注修心,不去感觉,不去修,不去在人间这种见闻觉知,你马上能开悟,那是用你的心,心里的心意来修行,也就是说你用不着在人间沾染六尘,你直接开悟,从心里来明心见性,你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修行念经当中,做善事、布施当中已经明白这些道理了,用不着再去社会上碰壁才得到这个教训。

 

就像有些人不碰壁,因为学佛当中,他听前人讲,会开悟得到菩萨的加持,他直接不碰这个壁就知道这些事情不能做的,而有些人是碰了壁之后,见闻觉知,见到了碰到了,他才知道这事情不能做,就是有点不一样了。

 

(明白。是不是可以说,虽然他什么也看不到,见不到什么异相,但他一直都坚持修,就觉得这是他要走的路,说明他善根比较深呢?)对了,本性开悟视为觉。为什么和尚尼姑要到山上去修行啊?就是躲避尘世间那些污染,到了山上清净,才能修好心。他虽然清净了,没有这种见闻觉知,但他为什么能到西方极乐世界、能到四圣道呢?这就是他靠悟性完全离开了六道,所以能直接上超脱六道的地方。

 

Shuohua20170818   06:19  

如何理解“照见五蕴皆空”,怎样才能做到“照空”

男听众:心经里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把这五蕴从心里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没有罪了。”师父说:“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做到“照空”呢?

 

答:五蕴——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一定不能乱想。我讲的最多的,“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犯淫戒,他们要下地狱的,很危险的(嗯)非常肮脏的思维,意识当中如果有这种东西,人就完了,菩萨的意识还会在你身上残存半点吗?没了!“色”,看见这个有色世界的物,你去贪。“受”,享受,做坏事享受吧?喝酒、吸毒都觉得很享受,玩女人,都算。“想”,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去想,看着电视,看着那些东西,去想象着某一件事情,这种想是不是杂念?行为,很多人说:“我控制不住。”那么去行了,行了之后你意识当中就很肮脏了。

 

色、受、想、行、识要照见,你照得见吗?因为阻碍了,你想了这么多,杂念这么多,享受这么多,你的物欲这么多,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么阻碍着你,所以你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你空不了,你空不了的话,怎么成佛啊?(是)就等于你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人怎么住?(对)人家干净的人怎么到你这个垃圾桶来?

 

(那怎样“照空”呢,师父?)就是不接触,不能去接触。你不接触色,你就离开色;你不接触这种“色、受、想、行、识”,人间的一切欲望,那你就不会犯这个欲望的罪了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于要守戒是这样理解吗?)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在银行工作的人虽然没犯罪,但是他们想象着拿点钱,这个想象是不是比不在银行里的人要多?(对)他接触钱,他天天看着不敢拿,他心里就想:“我拿一点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一门深入。......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有丝毫的杂乱肮脏在内,......在你的心里,不能有丝毫的你所学过的不相称的法门、不相配的东西在内,这就是境界。

.灵.法.门是学密还是学禅

问:如果有人问我们是学密还是学禅的,该怎么回答?

 

答:我们是禅宗和净土宗相融合的主要是学人间的菩萨的智慧,来解决人间的问题,今后将来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修到天上去,一世修成,主要是学大般若智慧,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人间就人成佛成。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二十一)

 

Zongshu20181018   16:07  

不能乱看东西,要有识别能力,不能杂修

 

答:你不要乱看东西,因为你已经看了一些佛法以外的东西了。以为是一种辅助的,帮助的,实际上,这里边有一些东西它是有灵的,听得懂吗?

 

很多人清修,实际上还包括非常干净地修。清修,你跟着师父修啊,师父怎么修,你就怎么修,对不对?你自己去看,看了之后,网上的东西乱七八糟的,写什么的都有。包括佛法,不同的境界,不同的理解,他们写在上面,你一看,好了,你走偏了,明白了吗?你没有这种识别能力的。就像人在社会上要有这种识别能力的,听得懂吗?

 

(听得懂。最近师父在梦里提醒我,好像转发一个什么东西,不太如理如法。让我念诵35遍礼佛大忏悔文,还有18张小房子)看见了吗?师父在梦中把这个都跟你讲清清楚楚了。不要乱来,乱修叫杂修,杂修长杂草。

 

关于“一门精进”与“不二法门”的理解

问:白 話 佛 法有这样的开示:菩萨提倡的大乘佛教为什么有一个“不二法门”呢?我们经常听人家说“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不二法门”并不是说你学了这个法门之后,不能再学别的法门,而是要你懂得,十方法界、三世诸佛、一切有为法都是在法定的佛法里面的,是在宇宙当中的一个方法,“不二法门”就是要你学这个宇宙之法,而不要去学其他的法。很多人不懂,以为“不二法门”就是学了这个法门,就不能去学其他的法门了。还有些人动不动就说,我们不二法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实,“不二法门” 并不是指我们人间的法门,而是告诉你要学真正的佛法,要学到真正的十方三世诸佛的一切法,就是说,这样宇宙空间的一切方法都是因缘所产生的一种相,所以,今世法空,这个法门法空了,实际上就是没有了,这叫“法门消失”,其实没有这样那样的法门,只有这样一个宇宙之法,而且它是空的。大家明白了吗?——《出离小我,一门精进》节选

 

弟子迷惑,请师父开示,这里说的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法,是佛菩萨所说的经咒,还是佛菩萨的智慧?

 

答:是佛菩萨的智慧,就是般若。可以说一门精进,但是并不是说让你某一个法门一门精进。举个例子,大家都要学医学,要懂卫生,这是大的;小的就是戴口罩,保护自己不要伤风感冒,都是法门,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小的法门汇聚成大的法门,你只要心中拥有了这个法门,比方说今天学佛法门就学佛,念佛法门就念阿弥陀佛……任何法门皈依到最后就是宇宙之法,就是佛法,再高一点就是完全让人开悟觉醒的法门,这是一门精进。

 

分开来讲,心 靈 法 門 一门精进也是可以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就说我们这个法门学了就不能学其他法门了,也是偏。我今天大学里面读书学经济,难道不可以转到学法律吗?都可以学的。一个人要懂这些道理,但是有些人偏执,“我学法律才是大学”,其实大学中什么科目都有,但是总的来讲,你读大学也是一门精进,你要学科学、物理、化学、法律……也叫一门精进,所以不能定死的,哲学的东西永远不会一成不变。

 

问:我看到有师兄根据这段开示来印证自己念楞严咒、金刚经、地藏经的合集,符合一门精进的?

 

答:这个就看他的智慧了,讲个心里话,拿刚才的例子讲,今天进入大学已经在学医学了,你说学学医学又学法律、学经济,最后什么都学不成。总的讲是佛法,但是一门精进不代表什么都学,心中要有谱的。举个简单例子,法律没有规定的事情就都可以做吗?有些觉得不应该做的就不要去做,法律也没有规定所有的事情,不然为什么有些律师可以钻法律空子?

 

问:这里的宇宙之法是什么?就是空吗?

 

答:宇宙之法指的是空性。当一个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已经完全空掉了,没有自己了,佛菩萨有自己吗?有自己的人能成佛菩萨吗?自私的人能成菩萨吗?有我就是自私,我和自私是连在一起的。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五十七

 

 

你付出后,得到的是无上的荣光,得到的是无上的喜悦,得到的是人生的真谛。布施就是真谛,慈悲就是真谛。

Wenda20171015A  60:30  

许愿、放生、念经是否存在递进关系

问:师父开示过,“慈、悲、喜、舍”四个字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心中拥有仁爱、和善,容易产生悲悯众生的心,自身法喜了,容易生出布施的心。请问师父,心.靈.法.门三大法宝,放生、许愿、念经,这三者之间是否也存在递进关系?

 

答:对,当然了。许愿、放生、念经,许愿是什么?为了众生才许这个愿。放生是什么?慈悲众生。念经为了什么?自度度人。是不是有递进关系啊?而且这三个都有“慈、悲、喜、舍”。你想想看,许愿是不是有悲悯心,有慈悲心?放生是什么?也是慈悲之心,而且放生是不是欢喜?我把它们救了,是不是欢喜心出来了?念经需要舍掉,舍去自己很多的毛病,舍去很多自己的时间来念经,来成就众生,成就自己,这不是慈悲喜舍吗?(对)

 

想要安住自己的心,就要以菩萨的境界来慈悲喜舍

问:师父曾经回答,将心安住在慈悲喜舍中,怎么将心安住,不受业力影响?太过于观察念头,想安住这颗心,会不会也产生执著?

 

答:实际上,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你没有很高的境界,你经常是在执著当中的,没有办法的。你今天想做一件事情,你很想去做,那你可能就会进入执著的状态。一个人怎么安住自己的心?慈悲喜舍,要以菩萨的境界来做这个慈悲喜舍,而不是用人的智慧来做慈悲喜舍。人的智慧:我今天要慈,要对别人好;我悲,悲悯众生,为了想让自己修得好一点;喜,我欢喜,我做功德了;舍,我把东西舍出来,我把自己的时间舍出来,我舍出来,我一定有回报的,那是人间的。菩萨的慈悲喜舍,那是无私的,根本想都不要想。就像一个好人做好事,他想都不想,他做出来就是好事,因为他是好人;而不是一个坏人,“我要做点好事,我要‘想’做好人”。

——2019年5月12日新加坡提问

 


 

白话佛法精选

如果你明白的道理多,而不是真正佛菩萨的真理,......必须把心里挖干净......只有一点点凉水都没有,倒进去的热水才是真正的热水。

 

一门深入。......神圣的东西是不能有丝毫的杂乱肮脏在内,......这就是境界。

二《23、掌握法执,一门深入》

一门深入,也叫一法通。什么叫一法通?就是你学任何一个法门它都是通的,任何一个法门都是让人能够精进,让人做好事,做善事。找到最适合你的法门,你会越学越高兴越受益,这个法门就是让你通佛的法门。但是很多人学法门,明明学得不开心,又不通,还很执著的在里面,实际上这个法门你已经学偏了。

......

大家要懂得用一法通来修万法通,如果你对一个法门很精,其他的法门你会慢慢明白的。一法通之后,有一尊菩萨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就是会有专门一尊菩萨降临到你的身上保佑你、指导你。如果你学佛法,法门拜得太多、太杂,可能没有专门菩萨来加持你,你就不能一门深入,就很难圆成佛道。你们现在跟随师父修学佛法,如果有什么事情就会直接来找师父,师父就会帮助你们。如果你们这个学学,那个学学,当你有问题时,去找谁来帮助呢?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修学一门佛法,很精进的话,你就会有菩萨降临到你身上保佑你,又何必到处去求呢?佛就在你身上。当你一法通之后,身体上是虚空的,你身上一空,自然法就通了,菩萨就会降临在你的身上,很多时间当你在行菩萨道时,你就是菩萨了。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200411《白话 佛法》開示第39集

怎么样空?佛教到了后来,叫我们不思善、不思恶,因为人间的恶和善都不是我们能衡量的,那是一种因果。怎么样能够懂得这些道理呢?要产生无量的智慧。菩萨告诉我们,你要解脱,才会入“不二法门”。如果你今天“三解脱门”,就会入“不二法门”。空、无相、无作,随便由哪一个法门证入,只要一门深入,就会增长智慧,开悟明性。为什么这么说呢?空、无相、无作,这是“三解脱门”:你能够空,你就无相、无作;你今天能够无相,你一定会空,会不去作——无作为;你今天无作为,你一定是想通了、空了,你一定是无相,那你无相布施就开始了。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2-20. 用助力把佛菩萨植入心中
下一篇:【课件】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47 , Processed in 0.0544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