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20|回复: 0

【课件】2-30、真正了解佛法,成为人间菩萨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18万

积分

积分
1186364
发表于 2022-1-3 14: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0、真正了解佛法,成为人间菩萨

 

     任何凡人的境界进入色界天与无色界天,被普通的人称为天仙,他们的境界很高,定力也很高,而且是极高。什么叫定力极高?就是他们坐得住,站得住的那种定力,在人间,菩萨表现为:你再怎么样对他们,他们是不为所动还是那样,定力极高,境界极高,这种人不会想不开,不会吵架,不会发脾气,不会嫉妒等等,他的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超越了无色界天的境界,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为什么?因为在菩萨界他们是用菩萨的化身,也就是说这位修心人的境界超越了色界和无色界天,已经是菩萨的化身了。又比如,我们在人间常常说某某某是菩萨,实际上指他们的境界已经是在菩萨界了,都是菩萨的化身,化出来都是菩萨的身体,是菩萨的成就。

 

许多人都问为什么菩萨在天上不享福到人间来吃苦救人呢?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因为你在人间度化众生,并且在人间有了一块修为的地方,以后回到了天上就会有十方净土。观世音菩萨在天上是佛(南海古佛)菩萨(观世音菩萨),他为什么要下来救度众生呢?他的任何一个愿力,他在人间任何一个地方的道场,在天上就会有同样的一片净土。比如,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道场,回天上也会有一个如普陀山一样的观世音菩萨的净土世界。

 

在佛经里有一句话说:一念阿弥陀佛,念到最后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里就会生出一朵莲花来。师父今天在東方臺有这么一个道场,在天上也会有这么一个道场。所以一定要学啊,不论是做人也好,做佛也好,必须要有一个愿力,有了愿力,才能下来救度众生,圆成佛道。要记住在人间把这块佛地耕耘得越大,你成长的果实就越大,在天上的果位自然也就越高。比如,只有多做功德,你的功德才多;多做善事,你才会有一颗善良的心;多为人家想,大家才会为你想,才能成就你的功德。很多人就是为自己想,不肯付出,能有功德吗?所以这个果位是靠自己做出来的。

 

一定要用报身才能成就自己的佛国土,才能在你的佛国土上开花结果。报身就是我们来受这个报业的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报不是报在你的灵性上,而是报在你人间的这个肉身上。你有这个报身,一定要受这个果报,在人间的这个土地上,你做善事,受善报,做恶事,受恶报,因为是在你种下因果的这块土地上来承受因果报应。比如,在师父这个道场,如果种下的都是善因,师父所受的功德果报,就报在这个土地上(道场)。所以什么都不要想,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不要做错事情,该你圆成佛道的时候自然就成了,等于说你这个饭在还没有煮熟的时候,你拿出来吃,就是夹生的饭,你一定要等到饭煮熟了之后吃,才有香味,佛法也是这个道理。

 

有众生问师父,如果是真正的菩萨能用法力去制裁人吗?如果是坏人,就可以。但是原则问题是你的心要正,而不是说是邪的,菩萨是慈悲度众生,但护法神一定会惩罚坏人。比如,你今天吃苦或受惩罚,一定是你种下了恶因;你今天享受,一定是你种下了善因。不论何因你只能平静地来承受,很多人说“我不买账,不公平”,什么叫不公平?你能看到你的前世吗?你前世所做的孽,人家前世所布施的法,很多东西你今世能够看到吗?苦难到了你身上时,自己就感觉不公平了,那么到了人家身上时,你怎么就很开心呢?这公平吗?

 

十法界中,第七界是已经超脱了六道轮回了,那么六道里面有没有菩萨?六道里面当然有菩萨,例如在人道有乘愿再来的,就会有化身、法身。告诉你们每一道都有菩萨,但是到了第七界就不一样,就超脱了六道轮回。菩萨就是觉悟,当你觉悟了,你就是菩萨,一定要明白这些道理。第八界是缘觉,第九界是菩萨界,这个界的菩萨是大慈大悲,大智大慧的菩萨,到了十界,也就是最高的境界——佛界,统称为六凡四圣道。

 

师父给你们讲过很多,要有化身成就功德,才能有法身成就,你的化身已经像菩萨一样救度众生了,你的法身在人间才是菩萨,也就是说你的灵魂很干净,因为化身就是你的灵魂,你的灵魂已经成就了佛菩萨的智慧,那你的身体就是佛菩萨。

 

你的身体不做坏事,是因为你灵魂不想去做,那你的身体一定很干净。当一个人的身体想去做坏事情时,他的灵魂一定肮脏的。比如,这个人去偷东西,一定是思维先想的,一定是他的脑子先想的,他的身体才动的。智慧到了一定时候,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无所谓,就是没有痛苦了;反之,等到什么事情都有所谓时,就痛苦了。如果一个人的概念,理念,灵魂都修成菩萨了,你的行为,你的人生就是菩萨。当你没有修成自己的化身的时候,那你的法身一定不是菩萨。

 

师父继续给大家讲,佛的智慧,佛菩萨的智慧。用一个人所有的聪明智慧,所有的思维填满了,也没有佛菩萨的智慧。师父给你们举个例:一头象走到海边去喝水,象的肚子这么大,可以吸很多水,你们想想看一头象的肚子再有多大,能把这个海里的水吸得完吗?佛法浩如烟海,你学得再多能把佛法学完吗?同样一只蚊子吸血,也喝水,蚊子跑到大海里去喝,首先,象和蚊子的区别已经很大了,但是蚊子喝满了水和象喝满的水是不是一样,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个概念,都是饱了。有些人学佛像大象喝水一样喝的多,学佛法学的多,而有些人像蚊子一样喝一点点,就以为学到全部了,而你们就喝了这么一点点水,认为饱了,因为你们的肚子感觉饱了。实际上用佛法来讲,佛法这么多你学这么一点点,怎么可能够呢?佛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怎么可能把它全部学完呢?

 

你怎样来学佛法?有一个方法,你可以把所有的佛法基本上都学到。这样想,因为这个海水本来就是你的,你就是佛菩萨,只有你是佛菩萨,你才能享用这么多佛的源泉,因为你已经明白水中所有的物质了,它有多少分子结构,有多少矿物质、碳水化物等等,如果你什么都明白了,这个水到你这里就自然变成你的了。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喝了一口海水,然后说:这个水怎么是咸的?其实海水本来就是咸的。就像很多人学佛法一样,嘴巴里吃着糖,去喝海水,认为海水怎么是甜的,这就是为什么佛法学到后来,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道场,每个人的讲法都不一样了,都以为自己是正法,偏激地认为自己的都是正法,其他都是邪法。师父从来不讲别的法门的对与错,师父告诉你们跟随观世音菩萨走,师父讲出来的话,大家用佛心衡量能接受的就是正法。

 

为什么正的东西大家都能接受,因为正的东西是和你本性,心心相印的,能让你的本性去接受它的,而且这个接受是非常的重要。比如,学佛法能求钱财吗?学佛法应不应该收人家的钱呢?学佛法应该不应该救度众生?现在有多少修行人,能走出来给人家讲解佛法的?如果你去问他们,他们不多讲话,其实他们学的也不少,但是他们学了,也不一定能讲得出来,也不能责怪他们,因为有个理解的问题,明白了吗?

 

要记住我们学佛学法,要把自己融入佛海里,想想看,这个大海不就归你了吗?否则你只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还以为自己吃得饱饱的呢,开心得不得了,太少了,佛法太深奥了,你只学到的是一点点皮毛而已。有一句话叫瞎子摸象,瞎子从来没有看到过象,一个瞎子跑过去摸这个象,摸到象的鼻子,然后说,象是一条长的。另一个摸到象的肚子,然后说:不对,象是圆的软软的,像皮球一样。你们想想看,他们所想象的只不过是接触佛法的一点点,而不能宏观地去看问题,用现在话讲叫做“宏观”,就是全面的来看这个事物,学佛学法要全面的来看事物,而不是片面的。

 

报身佛,就是说这个人在人间已经拥有了佛的智慧。必须有佛菩萨的忍耐,师父是忍辱精进,你们不要因为自己做了一点点事情,人家讲错你一点点话,就感觉难受啊,受不了了。一定要学会忍辱,要记住,人总会被人家讲的,你做得对了,人家会讲你;你做得错了,人家更要讲你的;你不说不讲,人家也要讲你,这就是现在这个“社会现象”。要坦然处之,讲就讲了,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做得对,人家讲过你之后会悔悟的,以后人家还是会对你好。你有本事给人家讲不倒,证明你是真的;你被人家讲了之后倒了,我不做了,你就是倒了,你就是被人家讲着了。自古以来谁人不被人说?许多有卓越贡献的领导人口碑再好,也会有人讲出他不好的话。要做好心理准备被人家讲,人家讲你是给你机会,让你来进步。如果没有人家讲你,你就进步不了。如果师父不讲你们,徒弟们怎么会努力精进呢?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自身也是佛,自身是佛,才能做到像佛一样的行为;如果心不正,就做不了佛。师父告诉你们,报身佛就是人间佛,是正定的享受。人能够定得下来,而且心很正,这叫正定享受。只有当一个人很正,心能定得下来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得到真正的享受,实际上是享受境界。犹如有高尚境界的人,帮助了别人,感觉是自己的快乐,因为到了这个境界,才能享受;同样,帮助了别人,觉得自己吃亏了,失落了,就没有到这个境界,就得不到这个享受。

 

做一件事情,如果你没有做到,大家都没有做到,这个事情没有做成功,有些人会很痛苦,而有些人就很开心,为什么?很痛苦的人认为这次失败了,没有下一次了,因为他不想再做了;而开心的人,“哦,原来这次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道理,哎呀,下次我肯定会成功”。同样一件事情,心正能定得下来,就会继续努力,不被困难所压倒,这个人才能成功,这是真正的享受。

 


 

金言法语

在人间,菩萨表现为......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化出来都是菩萨的身体,是菩萨的成就。

 

在人间把这块佛地耕耘得越大,你成长的果实就越大,在天上的果位自然也就越高。......果位是靠自己做出的。......菩萨就是觉悟,

 

要有化身成就功德,才能有法身成就,.....一个人的概念,理念,灵魂都修成菩萨了,你的行为,你的人生就是菩萨。当你没有修成自己的化身的时候,那你的法身一定不是菩萨。

 

用佛心衡量能接受的就是正法。......正的东西是和你本性,心心相印的,能让你的本性去接受它的,而且这个接受是非常的重要。

 

报身佛就是人间佛,是正定的享受。……实际上是享受境界。……心正能定得下来,就会继续努力,不被困难所压倒,这个人才能成功,这是真正的享受。

 



相关开示

在人间,菩萨表现为......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化出来都是菩萨的身体,是菩萨的成就。

wenda20160122  30:55  

人间菩萨的标准

男听众:师父经常叫我们做人间菩萨,人间菩萨的标准是什么?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人间菩萨就是虽然肉体是人,做的都是菩萨事情。明白了吗?菩萨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做,菩萨不做的事情你不能做。比方说“贪瞋痴”你不能有,呵呵(对对对)第二,比方说偷懒,你不能偷懒,你做菩萨怎么可以偷懒呢?你做菩萨可以跟老公吵架、跟老婆吵架吗?再讲了,你做菩萨,你就不能有婚姻了,实际上你挂名可以的。讲到底,你看看那些高僧大德,他们能够成为人间菩萨的人,他没有什么,都是挂的,没有办法的。听得懂我意思吗?像师父基本上已经是跟和尚……比和尚还要严格,我是完全跟和尚一样,一模一样(是的,真的是,在人间做一个人间菩萨真的是好难啊)你不要说做个人间菩萨,做个唐僧难不难?(难难难)你看看猪八戒,他整天看见一些色相就比较喜欢;你看唐僧他不能有的,对不对啊?(真的是这样)

 

要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所以一个人做菩萨,要人成即佛成。你怎么克制啊……这没有办法的,所以你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必须要好好地像菩萨。所以“人间菩萨”就是说虽然你是肉身,但是你做的行为、你的思维和你的语言出来,全部都要像菩萨才行(是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在人间把这块佛地耕耘得越大,你成长的果实就越大,在天上的果位自然也就越高。......果位是靠自己做出的。......菩萨就是觉悟,

wenda20131027B  55:25  

功德与果位大小的问题

女听众:做功德不求任何东西,储存着,到了天上超脱六道的时候,是天上的果位。但是有的人临终前把功德都用完了,求事业求婚姻……我想问一下,如果他也能以业障只有15%超脱六道往生四圣道的话,那天上就没有功德了,是不是就没有果位了?

 

答:如果能到四圣道,说明他本身就有果位,他才能上去,只不过果位大小的问题(业障只有15%就能到四圣道了?)上去是上去。投在非洲也是投人,你去看看非洲那些孩子,也叫投人吧(对,那就是上去了之后还是要凭功德的,对吧?)那当然了,你在人间功德做得越多,在天上的果位越大为什么菩萨要到人间来度人呢?度完之后他上去成佛了(那上去了没有功德,是一种什么情况?)普通的菩萨,小菩萨。

 

wenda20161125  01:27:21  

业障在10%以内和证得果位有何区别;佛法是最坚强的,因果不虚

男听众:师父,业障在10%以内和证得果位有区别吗?

 

答:当然有了,业障越少证得的果位越大就是你这个人的缺点越少,你越是个好人;你没有缺点,你是个大好人(师父,如果在人间已经证得果位,是不是已经证得漏尽通呢?)应该是已经有漏尽通了,只是量的问题了

 

(师父,那证得漏尽通还会在人间造业而回不去吗?)会。所以佛法是最坚强的,不管你是谁,做得对,因果不虚;做得不对,还是报应。就是这样。

 

 

要有化身成就功德,才能有法身成就,.....一个人的概念,理念,灵魂都修成菩萨了,你的行为,你的人生就是菩萨。当你没有修成自己的化身的时候,那你的法身一定不是菩萨。

Shuohua20181116   09:06  

关于“肉身之光”与“智慧之光”

男听众:有个同修问,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有肉身之光和智慧之光,结合在一起就是佛之光,这就是佛法界讲的“知行合一”,是这样吗?

 

答:是啊。肉身之光,我问你,很多受人尊敬的人,走到哪里,人家看到他的身体是不是肃然起敬?(对对,比如师父)不是师父。不要说肉身之光了,菩萨的瓷像,我们尊敬不尊敬?(尊敬)其实就是他的身体之光,他的身体之光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他的灵魂之光。他没有灵魂,哪来的身体?他的灵魂让人家受益了,所以他的身体也受到尊敬。其实讲到底还是灵魂——精神上的问题。

 

(这里的“智慧之光”是不是就是指的灵魂之光?)对啊。灵魂是泛泛的所指,智慧就是说经过一般人的灵魂之后上升了,提高到一个境界了,才产生智慧的(明白了)

 

Wenda20180729A   26:16  

学佛人不能骄傲、看不起人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 佛法》中讲述“有智慧的人,普见化身”。请问师父,为何不是智慧之人法身自由自在,无滞无碍,而是自在化身呢?

 

答:什么叫自在?就是大自在(就是无滞无碍)为什么叫“观自在”,明白了吗?(明白)听上去你好像很开悟,所以我就跟你讲得少一点,让你自己去有悟性吧。

 

(对不起,师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化身能够让我们的报身觉醒,让我们的脑子能够清楚,然后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做坏事了,这样就能见到本性了,所以“普见化身”呢?)一样啊,讲的某一个方面是对的,你现在讲的化身的这一方面是对的(哦,理解得比较片面。对不起,师父)

 

研究这个,你什么学历啊?(我就本科)呵呵(对不起,师父)本科倒是本科,你这个人就有点骄傲了,然后两个眼睛往上翻。一个“本”字上面加两个眼睛是什么?(“本”上面加两个眼睛……)不就“笨”吗?哈哈……以为自己很聪明,还一套一套的(对不起,师父,我错了)放下“我慢”,好好修心。你这个孩子就是要放下骄傲之心,因为你看不起人的(明白,感恩师父)

 

同修问:我对报身佛,化身佛,法身佛的理解是,我们要修行成佛,是成为不生不灭的法身佛,而不是成为报身佛或者化身佛。所谓报身佛和化生佛,仅仅是为了普渡终生的示现身而已,报身佛和化身佛都不究竟,因为报身佛和化身佛都有寿命,涅盘和灭度,只有法身佛是永远不生不灭的。

 

答:60%是对的,不够精确。报身佛是因为你有这个肉身来受报的,也是假的、空的、不圆满的,这辈子用完了报身佛,这个身体再像佛,也会灭度,只有法身佛才能上去。

——《台.長开示解答来信疑惑 (九十三)》

 

 

用佛心衡量能接受的就是正法。......正的东西是和你本性,心心相印的,能让你的本性去接受它的,而且这个接受是非常的重要。

wenda20140905  01:03:21

臺長给吉隆坡弟子开示

女听众:师父您好!这里是吉 隆 坡共 修 会总部,现在这里有很多弟子,所有的弟子向师父请安,师父您等等啊……[众同修齐声]师父您好!(谢谢,谢谢!师父很好,谢谢大家)请师父给我们吉.隆.坡弟.子.开.示,现在很多弟子都在这里(呵呵……开示啊)我们有四个女寿星今天生日(太好了)

 

答:作为一个学佛的弟子,就是要像佛,学佛就是要成佛,所以要多做佛的事情。每一天想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全部都要以佛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嘴巴说出来要佛言、佛语;行为要像菩萨的行为,不能伤害别人,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脑子里想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怎么样帮助别人,这样的话你才能越修越好。我们学佛不应该做的不要去做,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看的不要去看,要把自己的六根清静、封起来,这样的话,你就会越来越干净。所以就像一个房间一样,靠马路的房间,如果你把窗户门都打开,很快地家具上都会有一层很厚的灰;如果你把家门、门窗都关起来,你房间里就很能保证干净。所以我们做人学佛外在要行善、要多念经,内心要远离恐怖,一定要无恐怖。没有恐怖,它是有缘故的,为什么不会恐怖呢?因为我不跟人家争,我不会害怕人家搞我;因为我今天不去跟人家贪,我就不会跟人家争,所以你的心跟菩萨就在一起了。

 

做人也是这样,无心即有心啊,有心即无心啊,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啊,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你这个心。师父跟你们讲,修心即心、修心即佛,所以只要把心修好了,你就是佛心;如果你天天想着恶心恶念,你就是魔心。所以完全要靠自己,各净其意。一定要懂得,我在人间已经该有的都有了,我知足了,我要改变自己,我只要能够心里开心、放心,能够让自己没有烦恼,我就是能够解脱。所以你们每一个弟子一定要听师父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要想通。人间来的时候是一颗善良的心,走的时候也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不要去迷恋人间所有的东西,因为它都不实在的,都是心灵的拘留所。因为你的贪,你的心就会变狭隘;因为你的恨,你的心就会让自己越来越自闭;因为你的愚痴,会让你的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不要去做傻事,不要去做对不起别人的事,这样你才会学佛学得越来越好。

 

一切想明白了你就开悟了,一切想开了你就等于明理了,就是说,明心了见性。所以一定要懂得照顾好自己这颗心,要让自己这颗心永远摘出白莲花,摘出学佛的果子。以后到观世音菩萨这个地方,才能跟观世音菩萨说:“我很好地修行,菩萨,我来了。”所以现在人间的受苦,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快乐,因为让我精进、让我明白道理、让我懂得人间是暂时的。如果人间没有苦,你就会沉迷,觉得人间很好,你就永远脱离不了苦海。

 

希望你们一定要懂得要真正地学佛,要真正地悟道,要真正地开悟,要真正地明白“我不生气了,我不执著了,我争来的一会儿就没了,我想来的都是空的,我真正的是自己的灵魂快乐就可以了”。所以,“正念常存,邪念不侵”。希望你们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心态一定要慈悲、要宽恕、要理解别人,然后你的人生就会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人间。如果一个不能原谅别人的人,伤害的一定是你自己。所以,一定要好好地走出一条道出来,把自己彻底地解脱。谢谢你们(感恩师父!)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努力,对得起观世音菩萨,对得起师父,多度人,听得懂吗?(知道了,师父)

 

 

报身佛就是人间佛,是正定的享受。……实际上是享受境界。……心正能定得下来,就会继续努力,不被困难所压倒,这个人才能成功,这是真正的享受。

wenda20160108 01:03:40  

开示“禅定”“三昧”“正受”

男听众:您曾经在《白 话 佛 法》里讲过禅定、三昧,“三昧是梵语,称作为正受”,请师父开示何谓“正受”?

 

答:正受,就是说你在人间不管做什么事情,三昧就是一种智慧,禅定也要有智慧。否则那个人坐在那里打瞌睡也叫禅定?所以师父经常讲他们的,入定了叫“昏沉大定”,你不叫禅,禅是有智慧的。三昧就是进入一个另外一个境界了,已经修成另外一个境界了,所以你刚才说的正受,很简单了,就是说你不管在人间接受什么东西,你也要用正信正念。正受什么意思?什么东西你能够接受下来的,必须要正的,邪的东西不要去接受它。比方说我请你吃顿饭,然后你帮我做件事情,你帮我去偷一样东西,你说你这顿饭能吃吗?你受到了就是邪了,邪魔了,邪的东西上身了,明白了吗?(明白。感恩观世音菩萨!感恩师父!)

 

 

问:师-父在佛言偈语中开示:

 

“戒定慧: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请问,关于“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弟子有以下理解是否正确?“身去身来本三昧”中的“三昧”意思为正受,即以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来达到自然的承受。“身去身来”告诉我们,我们的这个身体是有生有灭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自我,要以本性的智慧来理解人生,从生灭的幻象中悟出永恒的佛性。“不增不减”是已经证悟了本性的境界,得到了没有感觉有什么可以增多的,失去了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可以减少的,心中已经对生死已经完全看破放下,如金刚般如如不动,彻底解脱而得自在。

 

答:回答挺好的。三昧就是正受,有了智慧才能正受。

 

——解答来信疑惑(三百零三)

 


 

白话佛法精选

在人间,菩萨表现为......境界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并能用菩萨的化身度众......化出来都是菩萨的身体,是菩萨的成就。

 

在人间把这块佛地耕耘得越大,你成长的果实就越大,在天上的果位自然也就越高。......果位是靠自己做出了的。......菩萨就是觉悟,

 

要有化身成就功德,才能有法身成就,.....一个人的概念,理念,灵魂都修成菩萨了,你的行为,你的人生就是菩萨。当你没有修成自己的化身的时候,那你的法身一定不是菩萨。

白話佛法2-6 《 借假修真,见证佛性 》

身口意修心的快法,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身口意。身业:杀生、偷盗、邪淫。口业: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业:贪欲、瞋恚、愚痴。身口意的修心快法,在你的心中有一个心法,一个以你本性唯心的法门,叫心中心法。因为你本身的佛性就是你最好的一个法门,你心中已经有了这个心法了,把自己最善良的这个佛心挖出来,就是心中心法。

 

给众徒讲讲“以佛性印凡心”,要接受佛菩萨的心,把佛菩萨的心印在自己的凡心中,要经常拿佛性来印照自己的凡心,反之再用自己的凡心去印佛心,犹如,今天想到某人曾伤害过自己就很气愤怎么办?能向别人发泄吗?如果是菩萨会这样做吗?要常用凡心对照佛菩萨的心。印佛心,就是用凡人的心去和佛菩萨的心放在一起,也就是说你做任何事情,都要问问佛菩萨,我这样做对不对?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就在你的心里,所以要修假成真,用假的身体来成全你真的佛性,有了真佛心,随即身体也成佛,因为你假的身体所做出来的事情,全是佛菩萨所做的。比如,你合掌念阿弥陀佛,脑子里如果是空的,你假的身体是在拜真的佛,心里也是真的佛,你映照着自己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佛,这个你所拜的佛不就是借假修真吗?现在你是借这个嘴巴在念经,而许多年之后,你的身体没有了,你的嘴巴没有了,是不是叫借假修真?

 

用佛心衡量能接受的就是正法。......正的东西是和你本性,心心相印的,能让你的本性去接受它的,而且这个接受是非常的重要。

 

报身佛就是人间佛,是正定的享受。……实际上是享受境界。……心正能定得下来,就会继续努力,不被困难所压倒,这个人才能成功,这是真正的享受。

广-播-讲-座 180623 《善心归于一处,解脱三昧》

佛教中“三昧”实际上就是“三摩地”,就是要定得下来,叫“正定正受”——就是说你正好在你的心行处——就是在你的心里的正当中。人家就说了,你用良心来衡量一下。“三昧”实际上是一种安定的状态,不要令自己的心散乱,四处散乱,要成为安定的状态,保持任何事情把自己的心归一处,这种状态下就称为“三昧”。

 

所以“善心一处住不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只要善的心——就是好的心放在一个地方不动,把它如如不动,你就是“三昧”,对不对呀?所以其实就是讲一个,一切的禅定摄受你的心啊,就是三摩地,实际上就是三昧,对不对啊?就是你的良心放在当中来处理问题,来解决问题,来好好地理解问题。善心归于一处,那就是你的三摩地,就是你的平等心就出来了,你就心定得下来。所以这个心定得下来,智慧就出来了,智慧出来你就会消掉你很多的业障。

 

 


【PPT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课件】 2-29、弘法修善,离欲得乐
下一篇:【课件】2-31.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0 21:45 , Processed in 0.0583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