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使用智慧能量,认识虚假自我意识
智能证量,智能就是人的智慧和能量,证量是你的智慧的德能能够证明你所学佛的能量。越有智慧的人,菩萨离他就越近。什么办法都能想出来,都是正的思维,而且做得圆满,这个人就是很有智慧,菩萨就会在他身上。如果思维不正,什么坏点子都想得出的人,这个人就是魔。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而且越来越深广,越究竟,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怎样知道自己开悟了呢?是指你在某一点上,你想通了,而且这个是正念的想,然后明白了,这就是开悟,开悟是一句佛语。但如果在某一件事情上明白了,这并不等于你什么事情都明白了。
佛经上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就是我什么事情都没有作为,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无为,就是我没有思维,没有行为,什么都没有,而菩萨和它是什么差别呢?菩萨在人间不去有作为,他的境界超越了人间,表面上看无为法是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用智慧在处理人世间的事,处理完了,没事,犹如什么都没做,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无为法之差别,就是人和菩萨的差别。
每一个人的良心,是每一个人自己最公正的审判官,因为良心是很公正的,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的良心。你可以跟别人说,我没有做,我没有说,我没有什么什么的,但是你骗得了自己的良心吗?所以当一个人做错事情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表情都会出来,要记住一个人的良心是最公正的。要自觉自悟,自己来感觉,自己来学,自己来悟。想知道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首先自己感悟一下佛是在心中,然后自觉自悟。
要学会能够放下自己,能够放得下烦恼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一个人只有把烦恼真正地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所牵,你的心灵想获得解脱的话,千万不要被人世间的事物所牵住,就是什么事情都不要被牵住。比如,被情所牵住,被名利所牵住,被一切不好的东西所牵住,被孩子所牵住等等。要真正的摆脱,真正的放下,要面对现实。我们学佛就是要面对现实,然后要超越现实,因为你不面对现实,就无法超越现实。比如,孩子对我不好,我要面对孩子对自己不好的现实,我来超越他,不把他当回事情,觉得这是自己前世所欠的,这是自己的业债,不是他不好,而是我不好,前世自己为什么不多做点好事呢?为什么不像我的师父一样多救度人呢?如果能这样想,就能放下自己,就能解脱烦恼,心灵就能得以真正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为了代价而努力,往往会失败,当你对某一件事情追求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很容易失败。师父刚才给你们讲的学佛的第二个基本点“只管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教你们不要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一个人一定要明白,不要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实际上所追求的都是空洞的东西,是得不到的东西。去追求有代价的东西,这个人就是最傻的人。
自我意识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自我意识,还有一种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如果单单这样讲解给你们,你们会感觉很空洞,难理解,师父现在用实例来讲解给你们,让你们明白什么是自我意识。比如,我今天到图书馆去看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但是我没有钱,要不要拿呢?这时想起古人说过的一句话:“偷书不为窃。”就是说你偷书不算是偷窃,这时你脑子里就会想了:对啊,我拿这本书不算偷,古人都这么讲了,这就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在控制着你,以为自己能找出一个理由,来遮拦自己偷书的意识。今天做错了事情,就算找出千种理由、万种理由,目的就是让自己所做的错事来证实是一个假物。明明是一个假的东西,你非要把它包成是真的东西。举个不好的例子,你去饭店吃东西,这条鱼放了好几天,已经有臭味了,明明是臭的东西,厨师居然把鱼放在油里炸一炸,然后加上浓浓的调味料,端上来给你吃,当你吃到嘴里是不是臭的?
虚假的意识产生出虚拟的行为,人就是要面子,把这个面子剥掉,就是剥夺虚假的自我意识。学佛就是要把自己身上这些虚假的东西全部去除掉。为什么要念《礼佛大忏悔文》?就是要狠狠地挖自己身上的恶根,把恶根挖掉了,以后才不会长出新的恶草。不肯挖自己身上的恶根,就算把它保住了,时间长了还会长出毒草。学佛就是要改正自己身上的毛病,学佛就是要彻底挖出自己身上的恶根。虚假的意识,要面子,全是空的东西,坚决要改正。
学佛,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要没有我,因为有了虚假的自我意识之后,必然会萌增虚荣心。因为人有眼见,耳闻,还有迷惑与假相,所以每一天都被这些假相所迷惑,天天在做错的事情,活在错误当中,才会不断地滋生出无尽烦恼。如果我们不做错事情,我们就不会有烦恼,就能保持分分秒秒安详。
要记住一句话:有用之人,有所不用。如果是一个很有用的人,就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对很多事情就假装不做,他就听,学,不是什么事情都做的,这个事情明明知道能做,就是谦虚不做,什么事情都保留三分。而无用之人,无所不用,而无用的人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哎,找我,我能干,保证能做到”,到时就做不到了,就像有些人做生意,说满口话做到最后,欠一大笔债,逃之夭夭。满口饭好吃,满口话讲不得,学佛就是不要讲满话。
每一个人身上有多少坏毛病?做过多少错的事情?现在想一想,惭愧不惭愧?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改过自身的无明习气,要好好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好人,师父才能救你,才能帮助到你,如果你不是一个好人,就算你求菩萨救你,菩萨也不一定能救你啊。
你们一定要好好修心,要创造条件来修心,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道德和智能,全部发挥出来,来弘法利生。不然就对不起观世音菩萨,对不起师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金言法语
智能证量,.....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而且越来越深广,越究竟,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菩萨在人间不去有作为,......表面上看无为法是什么都不做,......犹如什么都没做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
自觉自悟,......一个人只有把烦恼真正的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所牵,
学佛,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要没有我,......如果我们不做错事情,我们就不会有烦恼,就能保持分分秒秒安详。......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道德和智能,全部发挥出来,来弘法利生。
相关开示
智能证量,.....如果智能越来越有能量,而且越来越深广,越究竟,他的悟性就达到了究竟正觉。
Wenda20200131 05:22
如何理解“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平等布施”;“正等正觉”和“无上正等正觉”的区别
女听众:师父在第八册《白話佛法》里讲过一句话:能平等布施的人是最慈悲的人,他能做到的事情,平等布施;他做不到的事情,也是平等布施。这样才能达到正等正觉。请问师父,“他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平等布施”,这句话要怎么理解?
答:他做不到事情,心里想的,做不到,但是心里在想,是不是平等布施了?举个简单例子,妈妈虽然身上没钱,但是妈妈说:“我如果以后有钱了,我要给大女儿和小女儿一人买一件最漂亮的衣服,或者以后一人买一辆汽车,或者一人买一个什么东西。买一样的。”这是不是一种“没有做到”的心理平衡?(明白了)没智慧(感恩师父。师父说,这样是正等正觉,这种情况和无上正等正觉差的是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是没有“我相”的,无我的。正等正觉就是你在处理什么问题都有正能量,都有正确的思维——正思维,有慈悲心、喜舍心,这种都是属于正等正觉(他做到的事情能平等布施,做不到的事情也能平等布施,这样的话,还需要……)那当然了,你做不到的事情,心里先平衡的话,你是不是正等正觉?(是的。我不太理解,这个和无上正等正觉还差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是开悟了,是完全开悟了。无上正等正觉就是一个人完全开悟了,涅槃了,已经觉悟了,完全知道这个世界一切是空无,这个才叫“无上”。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现在学东西不会学,为什么师父在这里写“正等正觉”?没写“无上”?就是达不到这个境界。达不到这个境界,你现在要拼命挂上去让我来解释……你想想看,你做一件小事,捡了一毛钱去交给别人,还给别人,你硬要说这是菩萨的行为,你说挂得上号吗?(谢谢师父)
wenda20151227B 55:04
如何理解“发无上菩提心”
女听众:我们学佛都知道要发菩提心,请师父开示什么叫“发无上菩提心”?
答:无上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说这个人完全觉悟人生了,对人间的一切都看破、看穿了、看通了。没有人间这种邪恶的理念在自己的思维当中了,非常的干净纯洁,完全不为自己为众生了,在人间的行为完全像菩萨一样,像佛一样,那就是“无上”了。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菩萨在人间不去有作为,......表面上看无为法是什么都不做,......犹如什么都没做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
wenda20170407 01:07:38
度人不求功德是无相布施,功德更大
男听众:节目中有一个同修分享,一个师兄病好后发愿度人不要功德,但有大功德,每天也能度成功很多人。请问师父,是否那些不求人天福报的师兄都适合发这种度人不要功德的愿?是否都有大功德呢?
答:度人不求功德,这个人一定是无相布施。我问你一句话,臺長度了多少人,你说我知道吗?我不知道的(没法计算)你说说看我现在好不好,菩萨给了我多少?所以从这个问题上就说,你要去做好事不要到处讲,你要想去帮助别人,你也不要到处去讲,对不对?你无相布施的话,功德更大。你暗中帮助了别人,人家怎么感恩你?人家帮你祈祷。这么多人帮我念小-房-子,帮我念经,不就是在帮我祈祷一样?“祝福臺長什么什么”。其实你想想看,我帮助人家,我自己不要命地这么去救人,但是人家在帮我舍命,人家在帮我求命啊,不是一样道理?
(对对对。师父,其实我们度人要无相布施,不要去那样想功德,是这样吗?)我经常讲,母亲照顾孩子,不要自己命地这么为孩子做啊做啊,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孩子个个轮班值班照顾她,花钱给妈妈买东西,这不是换来的吗?(是的)哪有自己不布施,整天还要人家来供养他,开什么玩笑?你这个想法本来就不是佛菩萨的想法。你接受人家的供养,你要想想你给人间带来什么东西,这是最重要的。
问:佛陀一生都在说法,可是临终前却说自己没有说到任何法,请问是不是因为众生闻法,也是得要靠自己的善根福德、悟性和智慧来理解?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法,而不同的人所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法不可说,只能靠悟。
答:是的。小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上课很多年,中学又这么多年,上过课吗?上过。现在没有了,都进入脑子里了,还有的忘记了。老师到底教育了没有?教育也进了你们的血液和智慧中了,但是现在,老师讲的话你一句都记不住了,都没有了。进入八识田中了吗?进入了。那到底说没说?说了,就像没说一样,因为被你消化了。你们五年前吃的东西,吃过吗?吃过了,又没吃过。吃下去长肉了,但这个肉可能又减肥减掉了。是名教育,佛陀说出来的四十九年的东西可能是几千年的哲学观,年份是计量单位,而无穷的智慧是无边无量的,怎么可以用计量单位来衡量?
所以佛陀说,我没说,我现在进入你们的智慧体,就是第九识田阿摩罗识了,第九意识本来就有佛性,我说的和你们的阿摩罗识连在一起,启发了你本身的佛性。你已经觉悟了,还是我说的吗?老师把你们培养出来现在会写字了,老师就像没有教过一样。
——开示解答来信疑惑(三百二十一)
Wenda20190208 23:29
菩萨不种恶因,而佛完全不种因;菩萨不动因果
女听众:请问师父,菩萨是不是完全不种因的?还是说只是不种恶因?
答:菩萨不种恶因,因为菩萨还不是无上正等正觉,只是正等正觉(那佛呢?佛是完全不种因的吗?)完全不种因的(善因也不会种吗?)不种,他没有善和恶的。人间看上去他种的善,实际上也是不善不恶,他只是寻找着一种真理、真谛而在这么生存的(就是说佛已经完全不处在因果之中了,所以就是……)对了,早就出来了,根本不在五行当中了,跳出五行了(明白了。菩萨有时候点化我们,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都是通过梦境或者什么事情让我们开悟)因为菩萨如果直接告诉你,他就进入因果了,所以菩萨不动因果,就是这个道理(师父也经常跟我们说,我们问师父什么事情,师父也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都是让我们自己去悟的)对啊。有的时候我们电台里秘书处的那些小朋友做错事情,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你跟他讲,他还觉得他很有道理。这个时候你只能不理他,自己去悟了,因为如果你过多地参与跟他的交流沟通之后,你就会进入他的因果当中(明白了)
自觉自悟,......一个人只有把烦恼真正的放下了,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想获得心灵的解脱,要能不为物所牵,
Wenda20180727 14:25
面对种种烦恼,怎样保持心不随境转和精进的状态
问:师父,您在《白話佛法》里多次讲到“心不随境转”和“无所住心”,还有“如如不动”。学习的时候大家也觉得特别入心,但是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的心很容易被境界所转。现实中,欠的债务,日子要过,信用卡要还,父母的脸色、责备天天要看,照顾、培养孩子过程中烦恼生起,家人阻碍学佛处处是压力,公司业务繁忙没时间……这些现实导致每天功课勉强完成,小房子也念不出来多少,听录音、看《白話佛法》的时间也不能保证,为众生付出、做功德的机会也因为各种原因多次放弃。
请师父慈悲开示,当现实的残酷无奈出现的时候,我们该怎样保持心不随境转,保持精进的状态呢?
答:只要有这些烦恼在,你这个心怎么能不随境转呢?你在五欲六尘里这么沉沦、染着,那你怎么脱离啊?为什么法师要出家啊?(因为他放下了,看破了)好了。问题是你们放得下吗?看得破吗?(要看破,要放下)对啊,很简单了。你讲得这么多,只是人间的亿万分之一的烦恼。你要是说一个人的烦恼,有无数个呢,你放得下吗?你放不下,你逃不出这个人间的“牢笼”,对不对?(对)
举个简单例子,在澳洲有很多人从东南亚被买过来做性奴,很多人在里边不敢越雷池一步,天天受折磨。但是有几个女孩子就比较坚强,逃一次抓住再打,打了再逃,逃了再打……她终有一次逃出来了(嗯)我们现在现实生活当中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天天要跟自己的私心作斗争,我们天天在跟贪欲作斗争,我们每天要逃出,要离开它,要出离。有时候被“抓”回去了,我们更痛苦,我们精神上被打击了,对不对?(对)但是你要不要离开啊?你有本事天天逃,你终有一天会逃出这些魔掌,否则你就会继续在这些魔掌里吃苦头,因为人的杂念——贪、瞋、痴、慢、疑,就像一个魔一样,把你紧紧地扣住,你根本逃不出它们手心的,你只有用菩萨的力量(嗯)
你要下狠心。很多人为什么能够解脱啊?法师为什么能解脱啊?他们没有父母亲?没有孩子?过去跟你不是一样?所有想象的这些烦恼他们全都有(对的)他们现在怎么没有了?(放下了)好了。那你放了吗?(我要放。对不起,对不起,我觉得特别忏悔,对不起师父,修得不好)很多人天天被老公打,人家劝她“你放下吧”,还要回去被他打,天天打,又打又骂,像奴隶一样的。人家跟她说:“你老公打你的时候……”老公已经跟她说:“你滚出去,不要在我身边。”那你借这个机会就“滚”出去了,她情愿再回去再被他打。你说你着急不着急?(是啊,有时候我们会受业力的牵引)那么好了,这叫放不下(明白了)
wenda20170312B 57:21
如何理解“誓成正觉乃至无上正等正觉”的愿力
男听众:师父,上次有一个小姑娘打通电话,她说观世音菩萨开示“如今末法末劫,修行的人多,执著的人多,真正入世成道的人少之又少。念你这次务必广而告之:欲成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子,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须知‘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既相出离,心念合一,破尘缘,悟真理,入定正觉,和合之道,为师必定加持。凡发心誓成正觉乃至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子,为师必定弥补人间所失,保平安吉祥,化千古恩怨,唯使早消业障,内心光明无量,大放光明。”师父,观世音菩萨说“凡发心誓成正觉乃至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子”,这个愿怎么发呢?
答:很简单了,放下一切!你敢发吗?放下一切,你放得下吗?像我们小朋友,有的人就放不下,碰到事情连一个“自我”都放不下,超越不了自我,难为情、没面子、要面子,什么东西都放不下,你有什么大愿?刚刚几句话绝对是观世音菩萨讲的,百分之一百的(师父,这个愿好大!)对啊。你放得下,有什么好大的?法师不就是这个大愿吗?(是的)他们不是放下了一切了吗?只是有些法师放下了又拿起了,他们出家心没出家,对不对啊?我们如果学得好的人,是身没出家心出家,不一样道理吗?如果你能身又出家心又出家,那你不就成无上正等正觉了吗?(是的)你们现在能放下吗?放不下的
(是的。这个愿只要一发,“菩萨,我会放下人间的一切,弘扬观世音菩萨的心-靈-法-門”,是这样说吗?)你知道观世音菩萨帮多少好的法师加持,观世音菩萨帮多少好的法师背业?你们想想看,观世音菩萨怎么说话?菩萨说话从来不食言的,不打妄语的!观世音菩萨帮好孩子,他们已经许下大愿了,他们身出家了,至少已经是说“我身放下了,我心也在放下当中”啊!我们现在连身都没放下,你说你想心放下,你怎么放啊?这开玩笑啊!
(如果发了这个愿,观世音菩萨说:“为师必定弥补人间所失,保平安吉祥,化千古恩怨,唯使早消业障,内心光明无量,大放光明。”)所以一朝开悟进入空门,心空、体空,人就“无上正等正觉”了,人就会在宇宙空间当中成为佛了。为什么出家的人很容易修成佛?因为观世音菩萨刚刚讲这句话,你还听不懂啊?你一出家她帮你消掉你多少前世冤结啊?多少业障全帮你消掉了!(是,菩萨说的“化解千古恩怨”,正如师父说的)所以很多人过去虽然有很多的大业障,但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还不懂啊?(明白了。实际就是通过这个愿力而菩萨帮你,用你这个愿力的能量来消你的业障,是这样吗,师父?)对对对,讲到最后还是你自己在解决你自己的问题,你没有这个愿力,菩萨也消不了你的业(说到底就是菩萨说的“信愿行”这个愿力)对啊,因为菩萨不动人因果的(明白了,师父。谢谢您的慈悲开示!)
把这个面子剥掉,就是剥夺虚假的自我意识。......学佛,首先要彻底放下自我,要没有我,......活在错误当中,才会不断地滋生出无尽烦恼。如果我们不做错事情,我们就不会有烦恼,就能保持分分秒秒安详。......要让自己所有的德能,道德和智能,全部发挥出来,来弘法利生。
Wenda20171027 33:05
如何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
女听众:同修这两天看了《白話佛法》第二册,“使用智慧能量,认识虚假自我意识”,里面讲到自我意识,分为真实的自我意识和虚假的自我意识,虚假的意识产生出虚拟的行为,人就是要面子,把这个面子剥掉,不然虚假的自我意识会控制着我们,要放下自我,没有我。
同修说,反观他自己,他觉得自己表面的那个壳太硬,对自我情感的体验太爱护了,内心中对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的执著与保护太重了,就是要面子。其实同修也很想彻底地改正,但有时候还是力不从心。他想请师父慈悲帮助,走出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学会处理自己的心魔,真正地解放自己。同修想请师父慈悲开示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
答:首先,用人间来讲,去除虚假的自我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低自己、放低自己(就是没有“我”)无我的话,你就必须跟大家在一起才会无我,你如果一个人在家里就只有一个你,对不对?(对)如果你今天跟大家在一起,人家不把你当回事,你就慢慢地无我了。很多人到了大家当中还要有我,还觉得“我是最伟大的,我是最重要的,所以没有我在就不行了”,听得懂吗?(听得懂)去除自我意识,最好的方法要有一个人不停地讲他,讲了就没面子,没面子了就改。什么面子?无我,无人相,无我相,必须把我执破了。
很多人到今天,觉得自己好看,这也是一个自我意识。“我这么好看,我被你讲啊?”好像难看的人不能讲好看的;或者有钱的人不能被没钱的人讲,这种都是自我的虚假意识存在,所以在内心当中失去平衡,就会散发出一种负能量,而这种负能量会造成自己对自己的伤害。
(如果长期生活在这个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不能自拔,我觉得就会陷入循环的自我否定之中)对,完全会的。你对这个意识理解还是蛮深的。自我否定时间长了,我们说,就是失去自我意识了,因为自我否定之后就会lost一个真我,丢失了自己的真我,就是没有自己的本性,丢失了本性良心了,所以这个人就自暴自弃了,听得懂吗?
(师父,像这种情况的话,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对佛法学得不够深、悟得不够深)对了,就是想不开,想不开就叫他多看一些《白話佛法》。我前天看到一个新闻,一个女孩子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被她家里的表哥强奸了,有这个阴影之后,她就破碗破摔了,这种就是已经丢失了自我的自尊,然后破坏了她的心理平衡点,造成她的阴暗面进入八识田中,所以造成她恶性循环。
(嗯。怎样在真实的自我意识与虚假的自我意识当中去建立和谐的关系?)和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平衡点,在心理学上也是讲的一个平衡点,你内心的平衡会造成你思维和语言和肢体行为的平衡。心里不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怪怪的,你看神经病,脑子想不通的人,动作怪不怪?(对)心理平衡的人做出来的动作都是那么温文尔雅。所以怎么样来让自己平衡呢?就是要想通想明白,想通想明白的最高意思是什么呢?无我啊。怎么样?因为你算老几,对不对?(对)比方说,你可以今天在家里成为老大,你跑到外面开会,人家谁买谁的账?(对)所以慢慢地让自己心里取得一个平衡,“我融入众生当中,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水分”,一条小河在当地大家都捧着它,因为每个人都要用河里的水,当你这条小河融入大海之后,你还牛得起来吗?(对)你今天是有一点钱,但是跟那些全部有钱人在一起,还算有钱吗?你今天很漂亮,你跑去选美,都是漂亮的(感恩师父)这个就是怎样来平衡自己的心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对。请问师父,就是我们有时候会顺从他人对我们的期望,努力地取悦他人,像这种是不是虚假的自我意识呢?)取悦他人本身就要看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你为了让别人开心,如果是正能量,为了让他学佛,他只要开心,他肯学佛,你就取悦他,那你是精进;如果他做错了,你取悦他,那你……讲不好听,你就是伤害他了。伤害他的什么?伤害他的本性了,破坏他的慧命了,就是拍马吹牛(好的,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200419 22:56
师父开示“无我的境界”
男听众:师父,您开示:脱离三界才是真正的解脱,实心是道场。修到后来,连你想修到哪里去都要放下。修到最后,连想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的欲望都不能有,这个就叫境界高,因为修到后来无我了。你求就有欲望,想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随缘去的,而不是“我一定要去”,到后来也会执著的。我们做好事不要去想做好事,而做出来的就是好事。请师父开示一下这个境界问题。
答:这个境界比较高了,就是说做了好事不讲自己做好事,有了这个意念,可以把它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九识田中,和九识田中阿摩罗识的佛性契合在一起。这里就有一个讲究了,举个简单例子,你做好事不留名好还是留名好?(不留名好)好。你做好事是想让人家知道好还是不想让人家知道好?(不知道好)好。当人家不知道是谁做好事,知道了之后是不是会对你特别好?(对)是不是会对你人格表示尊重?(是的)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也就是说菩萨救人不为自己,是为众生,他心中没有我相,不是“我”今天来救你,是你们本来就是很好的孩子。今天帮过你就像没帮过一样;做过好事,救过你就像没救过一样。这就叫无相,听得懂吗?
(听懂了。师父,有时候佛友去度人,就怕背业,如果无我了还背业吗?)这个理论就是成立的。你今天去帮助别人,你说帮助人的时候会背业,因为有“我”,有我相在,你肯定背了吧?(对)那么如果你没“我”了,你说你不背,我问你,你会没“我”吗?(修到无我的境界不就不背了吗?怎么理解?)你说你修得到无我吗?(修不到,努力去修)这个无我的境界,比方说,你只能在一天中保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对不对?(对)比方说,你在度他的时候,两个小时时间无我,你就知道帮助他,等到你回来的时候:“我刚刚度他度成功,我多开心啊。”好了,两个“我”了。接下来,他的业障就来找你了(明白了)你要无我可以啊,要保持一辈子无我,一世无我,或者24小时或者一个月、一年都不要有“我”,那你才叫菩萨。你们今天度人不是也在做菩萨?只是一个小时菩萨、两个小时菩萨,并不代表你们已经是菩萨了。听懂了吗?(对对,懂了)
白话佛法精选
《无为而为是般若》 广播讲座191106C(四十九)
跟大家讲《金刚经》,里面有一句叫“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告诉你们,如果你是一个菩萨,你不会有“我”做的事情,你不会执著于“我”,好人做了就做了。就像我们小时候学雷锋一样,雷锋为什么出名?因为他从来不讲自己做好事,所以他出名了;有很多人做了都跟雷锋一样的事情,因为他讲了,他就不出名了。菩萨的心中没有执著于“我”——对他人的执著。“我为你做的”——就是人相,他人的执著,“哎哟,我这件事情都是为你们大家做的”。妈妈为我们做了一辈子好事,我们还都还不清。她们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奉献,我们怎么样对她们的?想一想。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你不是菩萨,你才会去执著“这是我做的,我为你做的,我为大家做的,我做了之后也希望我自己怎么怎么”,对生死的执著就不是菩萨,对一切执著就不叫菩萨。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2016.07.06香港
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門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他说:“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在持佛号时,好像心和嘴巴念得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啊?”
朱慈目道:“我过去在持佛号时,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口中不念,而心中仍然觉得佛声延绵不断,好像菩萨在身边,只要一念,佛的声音像源泉自动得流露出来。现在我拼命想去念,也感受不到菩萨的慈悲和光。”
佛光禅师说:“这很好啊,表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说:“法师,您不要笑我,我很惭愧您的赞许,但我觉得不能接受,因为我很苦恼,我已经找不到我的真心了。”
佛光禅师说:“真心怎么会找不到呢?”
朱慈目道:“因为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相继没有了,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为此非常苦恼,请您告诉我,我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禅师说:“寻找你的真心,你应该知道,真心并不在任何地方,真心就在你自己的身上。”
朱慈目道:“为什么我不知道呢?”
佛光禅师说:“因为你一念不觉,和妄心打交道,真心就离开你了。”
意思就是说,因为你的一个念头没有觉悟,你的心就散了,就离开了菩萨的佛心。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正如永嘉大师曾经说过:“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君不见,你看不见吗;绝学,有学之人;
无为,做了一件事情心不动就是无为,人家说你做了好事,你说“我没做啊”,
“菩萨,你讲了49年的法”,菩萨说“我一天法也没讲过”;明白了吗?
闲道人,就是开悟之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如果去除不了妄想,怎么能够求到真的呢;
无明实性即佛性,无明就是不懂,不懂之后你看得到实性,你不懂你才学,学到了本性和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幻化,你本来在人间就是一个幻化世界;空身,身体有了,最后没了,生出来到死亡,身体有了像没有一样。举个简单例子,当昏迷过去的时候你有没有这个身体,当散架在床上手脚都不能动,你就是空身,就是幻化之身;
当你什么都空了,想明白了,就是一个法身,可以到处跑;
法身觉了无一物,当你拥有了法身,觉悟了空性,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我们到这个人间来走一趟,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连身体都带不走,就是了无一物,什么都没有;
本源自性天真佛,寻找内心的本原,那就是佛性,才会懂得什么是自性,当拥有了自性的时候就是天真开心像佛一样,因为当我们知道人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管别人对我怎样,不管这个世界再有好的欲望和名利,我只是笑一下,因为不属于我的,我不争不抢,才是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是因为虚妄覆盖了真心,真心没有了,自然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若不来人间,怎知人间之苦?若不去生活,哪知拥有和失去是什么,还未失去什么?最重要的有六个字,你想活得像菩萨,活得自在,要学会“接受有,承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