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54|回复: 0

修心是学佛的过程,要如履薄冰地勤修精进。1-33

[复制链接]

1565

主题

3

回帖

6893

积分

积分
6893
发表于 2020-6-26 11: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心是学佛的过程,要如履薄冰地勤修精进。

 

1-33   学佛的理念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683&tim=1688287741722

 


 

修心的基本起点就是修正心灵,达到心净心定的境界,

 

也就是着眼于实际,从我们身上的毛病找起,去除三毒“贪瞋痴”,去掉我执他执,

 

从而定下心来,一心修行,得到心灵的纯净,逐渐地明心见性。见到我们本来的佛性——包括良心、善心,使之培养壮大,发展成慈悲心。

 

1-4   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一个精进的人要懂得学无止境。…如果你是一个有精进心的人,你被高人指点说你身上有毛病,你要立刻修正,这个人就叫精进。很多法师讲法不是这么讲解“精进”的,而是说“精进”就是叫你要努力,永不懈怠。

 

凡是要精进的人,只要对众生有意义的事情,全部都要去做,尽力去做,彼岸自达,彼岸就到了。

 

180717   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 



 

 心不为相动,心不为戒动。


真正修心的人是心无罣碍,我没有一个心要用这个心来修,

 

要舍心修行,也就是说当你修行的时候,你要很自然的,不要觉得我在修心。

 

修心修到后来怎么样能够成道、怎么样能够得道?实际上就是看你的心。

  

视频开示 2  200221   控制思维 舍心修心 

  



法无定法而得法,

阿耨多罗三菩提。

修心无心菩提心,

万法皆空证菩提。

 

佛言偈语



 

 Wenda20180422A 01:57


梦见臺長开示“修心有七个层次”

 

问:因为同修这几天都在修心,他就想把自己的这颗心修好,把持自己的正念,保持住,自己就很努力说:“我一定要保持住这样的状态才能好好学佛修心。”然后晚上師父就来了,意念跟他说“修心有七个层次”。

 

答:实际上師父讲的“修心七个层次”就是七个要素(请问是哪七个呢?)一般来讲,修心要七个窍门,就是

 

修心的前行、

修心的菩提心、

恶缘的转化、

终生的修持、

圆满的标准、

修心的誓言、

修心的皈依标准。

 

修心的前行,然后修心讲的菩提心,怎么样再把恶缘转化为佛缘,再归结终生修持的方向,然后就是修心圆满的标准,修行的誓言和修心的学处——你修心到底是从哪里学的。

 

師父肯定是给这个人特别加持的,因为師父到梦中去跟他讲这个,我平时讲佛法还没有跟大家讲到过(明白了)

 


 

 Shuohua20140905 11:19

 

学佛必须要精进,任何偏差都可能前功尽弃

 

问:師父您开示过“修得越好魔越多,大家学佛修心必须要精进,師父也经常跟我们举“爬山”和“劳动模范”的例子。最近在重新看这些开示的时候,感觉魔分为“内心魔”和“外心魔”,像“爬山”就是要克服自己的内心魔“劳动模范”就是要克服外魔入侵

可是我又感觉到好像修得越高并不是魔越大,而是因为你站的高度。因为不管修行程度高低,我们都会有同样的各种魔考,任何一次修行上的偏差都可能会让我们前九次都对,第十次错的时候就导致修行全毁、前功尽弃。

再想到師父开示过“外因是起变化的条件,内因是起变化的依据”,所以追根寻底其实还是自己有不干净的内因,所以当因缘和合的时候,不好的种子就发芽了。

所以当自己感觉到有魔考的时候,大家就要反观一下自己,然后多念心经、多看《白 法》、多烧经文 组合消业。

请師父慈悲开示一下,这样子理解对吗?

 

答:对的呀,很对呀,没错的。因为当一个人能够不停地在往上爬的时候,像爬山一样修心。为什么很多人一下子不修了,马上就说前功尽弃呢?很多人说:“哎呀,那可能吗?我做了这么多,前功尽弃了?”我问你一句话好吗?现在很多贪官,做一个官多不容易,从一个小科长、正科长、副处长,再到正处长,在不断地往上做,像爬山一样。等到他位置高了,却关在监狱里了,是不是前功尽弃啦?(对)你如果爬山爬到差不多的地方了,一个脚、一个手没有拉住,一下子摔到谷底了,叫不叫前功尽弃啊?(哦)

  



Wenda202000510 51:43

 

如何才算精进;精进在于内心

 

问:师父,对于精进的定义,我们每天在佛事上花多长时间算是精进?除了念经,比如弘 ,还有学《白 話 佛 法》,就多长时间才算精进?

 

答:不是时间的问题,是你心的问题。如果你的心在精进当中,那你永远……就算你今天没有去做很多事情,但是你的心一直在精进当中,实际上你就在精进当中。它是指你的心精进(好的)“精进”,实际上佛教术语就是viriya,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明白。之前您对弟子的要求,是一周至少有一天要用来做佛事、做义工、弘法等等。对于想一世修成的人,他的要求是不是要更高一些?)对。你做每件事情都可以想的。比方说,我今天在洗菜,你洗菜为什么?你就想得深一点,行深一下:“今天洗菜我为了生活,生活为了度人,度人为了以后能够救度更多众生,为了能够这一辈子解脱,所以我要生活,我要活着,所以我现在洗菜。”就叫精进。是这么连的。你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跟菩萨的连在一起,不是找理由,而是真正地这样理解,有这么个概念,你就在精进中了

 

(就是把所有的事情尽量往佛事上串联,比如说洗菜是为了养活这个色身,色身好了……)错。把人间的东西来理解菩萨的东西,永远都搞不清楚(对不起,师父)没智慧。就在生活当中以佛法的概念来生活,不是串联,是真实的。比方说,我现在在广播里边跟你们讲话,我在救你们,我是在弘扬佛法。我还要去串起来啊?你今天很自然地想到:我今天要活着,我要吃,吃了之后我有时间更努力去弘法……就这么自然地联系的,不是把它串起来的,自然想到的(明白了)

 



问:六祖惠能佛菩萨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要怎么做才能把六祖惠能菩萨的话证悟呢?

 

答:六祖慧能这段话主要是对前面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讲,菩提也不是树,明镜也不是台,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一物,哪来的惹尘埃?不就是心中所造吗?一切唯心造。怎么证悟?无心做事,无四相,就可以证明“何处惹尘埃”,这世界本来就无一物的。

 

解答来信疑惑-307

 

 





上一篇:无欲自然心如水。1-33
下一篇:恶因通三世。1-33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5-22 01:33 , Processed in 0.02438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