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61|回复: 0

知行合一。2-1

[复制链接]

1565

主题

3

回帖

6893

积分

积分
6893
发表于 2020-8-1 1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行合一,……佛法不是纯理论,佛法是实实在在要去做的, 如果学了佛法之后,不实实在在地去做,就不会相应佛菩萨。


2-1 《 谈佛德与知行合一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66&tim=1688155902414




相关开示:


在佛经里“解”道紧要,就是理解佛法固然非常重要和要紧,但是我们修的行为更重要。


很多学佛人嘴巴里念经念得很好,心里明白佛理也明白得很好,但是做出来的事情都不像人,没有去好好地“行”,最后还是白修,一场空。


所以佛法里讲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知识和行为要合成一样),行解并重(修行和理解佛法的能力要一样)。真正理解佛法是在内心之中,真正地懂得,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56  知行合一是为道 




如果学佛人,学佛归学佛,碰到烦恼依然显现出凡夫相,…根本没有菩萨相,这就是修行没有修到火候,学佛人讲就是还没有修出真功夫,出真功夫是什么?就是修到内心了。

……

我们今天所学的一切法理,都是在帮助我们凡夫转化心态


11-28   转换无明 调养身心 




能解决现实问题就是妙行。很多人念了很久的佛经,学了很久的佛法,天天还是烦恼,天天还是痛苦,他就是没有妙行,那么,行为上能够解决你的烦恼就叫妙行。所以,实相念佛、自性真佛,如果你是实实在在学佛的人,你自己的本性流露就是真佛出来了。


如果你们天天真的很善良,很愿意帮助别人,那你是不是像菩萨一样慈悲?你内心的真佛是不是出来了?你是不是再不愿意跟别人去争斗、去吵闹了?天天跟别人去争斗、去吵闹,其实这个不是实相,因为你看到的是虚假之相。

修心的“修”非常重要,因为这个“修”字会引出另外一个字“证”,佛法界经常讲证悟,证悟是很重要的,“证”就是证得,因为我验证了、我得到了,然后悟性就出来了。对于学佛人来说,想证悟也是非常的难,只有实证妙行,才能证悟佛性



200414  证悟佛性 实相实修 




“见地、修证、行愿”三大纲要行愿是最重要的,今天愿力来了,要去行。师父相信你们在座的各位全部都有愿力吧?你们曾经跪在菩萨面前全部许过愿吧?“行”了吗?


要行愿。你行到了,你的见地才会圆满。因为你去行了,你才会懂得真正的见地(就是见解),你的修证才会得到证果。古时候证果的人很多,能够证果的全部都是因为他们行愿。所以希望大家学佛人好好地去行,在行上下功夫,就离出离六道越来越近了。


  53   静定是观照 




Wenda20140727A 42:52


看《白 法》要理论结合实践,多看多做


问:《白 法》写得很好,我看得也很好。看的时候很懂,但是一到实际的时候怎么好像就做不到了呢?


答:很简单了,因为实践和理论是有个距离的。一个人理论上看得懂了,并不代表他实践就好,就像为什么大学生读完书出来之后到公司里面什么都做不了(对,就是当时看得挺好的,心里挺明白)


要记住,心里挺明白之后马上要去度人,去跟人家说、去救人、去做,理论加上实践你就会得到真的知识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时候想不通)对,想不通就看,就解决了,这个书就到你心里去了


(哦,明白了。我现在第六册看完了,回头从第一册开始看)对,非常好非常好,你好好看(有时候……)说明你的理解力是行了,但是你实践力还不够(就是一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好像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马上拿出来看,马上解决,马上气消了,你就成功了。




Wenda20200228 01:09:55 


何为“大行智慧”


问:《 佛子天地游记 》提到一位弟子自私固执,没有佛弟子的大行智慧。请问师父,佛弟子的“大行智慧”具体有哪些?


答:大行智慧: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大行普贤菩萨”就是叫你们平时的所有作为、善的东西全部要放在现实的行为当中。嘴巴里讲得再好,你行为上没有,有什么用?


“大行”是什么?你自己要行为的,你要去做的,所以人家说“大行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大行”就是说你要去众善奉行,不但嘴巴说“我要做好人”,你去做啊!“我要做好事”,你去做啊!“我要做善人”,去做啊!“我要慈悲”,去慈悲啊!就这样“大行”


(明白。这是不是应该作为我们佛子的一个标准?)肯定的。修行修心,修你的行为。因为你的心在指挥你的行为,你没有善的心,你哪来善的行?所以叫善行善心。一个人嘴巴里讲得再好,天天在菩萨面前求、念经,不出去做,你没有大行啊!(明白,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Wenda20130906 09:40


关于与菩萨相应的问题


问:您讲“相应”的时候说“知理去执行就和菩萨相应了”,是不是说学佛要行佛,要“身口意”一致


有时我们许个愿,不是像吃素、放生可以量化的愿,这个愿就是一种心灵的愿望,比如说“我想把菩萨给我的爱传递给身边的有缘人”,但是在做的时候必须要量化才可以。比如我可能存了几张經 文 組 合,同修需要的时候,我有时心里就会想:“我应该给他几张呢?”这个是不是我就不应该想?


答:从内心深处发出慈悲之光跟菩萨也会相应,所有慈悲善良的东西都会跟菩萨有一种相应感(考虑、判断给同修结缘几张經 合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做得不对、违愿了,心里特别难过。但是如果真的什么都不考虑,有多少就给多少,又感觉自己是不是没有这么大能力去担呢?有时候就会矛盾)尽自己能力办事情。我们做人也是这样,有时候尽自己能力去做,并不一定每件事情都做得好,但是只要你用心了,用自己的情去做,你就跟菩萨相应了。没有私心的布施那是真爱、纯爱,如果有私心的布施那不是纯爱、不是真爱。


所以当你有这些想法、有压力的时候实际上说明你不是纯爱,如果你真的愿意帮助别人,你连这些执着都没有,你连想都不要去想,很自然地就出来了,那才叫真正的摩尼珠,真正地让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能够相应(是的,过后就觉得自己又执着了,想多了,觉得很难过)你不能完全钻在佛理上的,否则你要去佛学院了,你一辈子也行不了。如果你在佛学院,那就好好修你的心了,就没有修你的行为。但是也有很多的法门,叫人家做的,比方说叫人家做好事,不停去帮助别人,这是修行的。实际上应该修心和修行融为一体,那才是比较完美的。






上一篇:肉身之光加上智慧之光,合二为一,就是佛之光。2-1
下一篇:用你的佛心去做善事。2-1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5-19 23:37 , Processed in 0.0230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