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师父总结的“十因法” 白 話 佛 法2-10 《 消除业障,返本归元,脱离轮回 》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75&tim=1688113275791
开悟就是把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转成佛性。就是往你的佛性里转,佛法讲叫都摄六根。 —白 話 佛 法2-9 《 妙法修行的程序 》
学佛人要懂得把相应法放在心中,把自己内心的佛性化为人间生命的真谛,去理解它,去了解佛法真正存在的真谛,去应用它,在人间用佛法的真谛,能够理解一切相不可得,幻中修真。…幻中成道。 —视 频 开 示 第90集 《 拥有佛性 自然解脱 》
问 17 :师父说: “只要脑子还没有完全空,都在随时制造性空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 ”现实中很难做到真空,就先“因戒守本,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人施法,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 ,这就是师父总结的“十因法” ,请问十因法有没有先后顺序? 答 17 :没有先后顺序,是靠着意识的反弹。今天出来了一个意识,就用另外一个意识把它反过来。比方说“因净得空” ,心想空,本性想空,就要净,你今天贪了,就要用“净”去治你的贪。 什么意识出来,就用相应方法来对治,没有先后顺序。举个例子,你没有达到阿弥陀佛的境界,天天想去西方极 乐 世界,上不去怎么办? 弟 子 开 示 二-17
问:白 話 佛 法第二册《 消除业障 返本归元 脱离轮回 》里有讲到十因法:“要记住,悟道就是要改变你的过去,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当中,就会在迷茫中造业,在迷迷糊糊中讲错话,做错事情,在不平等的心中,行为中犯罪等等,你就一定会在六道中轮回,而脱离不了苦海,所以要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这是師父总结的十因法,希望徒儿们开悟之。”能不能解释一下十因法里面的含义。 答:因戒守本,持戒是根本,持戒了才能守住佛心本性。因人施法,根据不同人的根器用相应的方法来度化。因心归静,守住心的根本,才能达到寂静的状态。因空而行,世间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是空的根本,我们要去行动,要以空作为基准,不要看得太真,看得太真会有烦恼出现。因缘而生,世间一切都是因缘分而生,因缘而灭的。因正舍偏,当一个人内心有正信正念就会舍去偏差。因悟得智,是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种种经历,能够有所感悟、觉悟,慢慢能够沉淀、沉积,通过佛理佛法,让自己开启智慧。因果得悟,字面上解释是从果上得悟,但我们要从根本上,从因上开始开悟觉悟。因意收念,自己的意念来了,不管好的意念、不好的意念,要把自己的念头收起来。为什么要收起来?要心空、果空。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虚幻的,不要让自己的意念乱飞,不管善的意念、恶的意念,因为你不知道是善的恶的,因为人间本来都是虚无空无的,你以为是真实的、好的意念,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好的。小时候认为对的事情可能现在认为是错的,小时候认为错的事情现在认为是对的,意念要收起来,因为在虚幻的世界中,得不到,一切归空,必须把意念收起来。要无念而念,念念而念,没有念头,空了。因净得空,干净了就空了,不干净怎么会空呢?里面东西都搬完了,就空了。 心 靈 法 门 不单单是组合,要学佛法佛理,要有明心见性之悟,明心见性的开悟的自心,你就是菩萨,就是佛。什么事情都能辨明真伪,在人间脱离人间的思维,用佛菩萨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就像一个大学生做小学的科目,怎么会做不出来?怎么会有烦恼?就是因为你是小学生,所以才做不出来小学生的功课。 —解答来信疑惑 1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