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5|回复: 0

[修心修行] Ⓑ0600_RB1如履薄冰|05.34如履薄冰|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复制链接]

10万

主题

228

回帖

35万

积分

积分
356109
发表于 2023-6-29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返回目录 

Ⓑ0600_RB1 如履薄冰|《心灵百科》专题【文字·畅听】

    №:05 修心修行_34 如履薄冰
  ———《心靈百科》專題畅听

☟手机版点击相应标题阅读☟

♪03873♪RB1.01 菩萨开示:修心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过程

♪03874♪RB1.02 学佛修心如履薄冰,走错一步,前功尽弃

♪03875♪RB1.03 学佛“如履薄冰”,要三思而后行

♪03876♪RB1.04 学佛如履薄冰,做人要谨小慎微

♪03877♪RB1.05 修心学佛如履薄冰,需一门精进;嘴不能馋

♪03878♪RB1.06 学佛阳奉阴违突然病故,一定要真修实修,如履薄冰

♪03879♪RB1.07 生活中要如履薄冰,不能自己不注意全靠菩萨保佑

♪03880♪RB1.08 修行如履薄冰,先找对方向,然后大胆去做

RB1 如履薄冰【专题】


.

♪03873♪ RB1.01 菩萨开示:修心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过程

———wenda20170210_6533

听 众:感恩師 父,感恩观世音菩萨!帮同修分享一个菩萨给他的意念:“修心是一个如履薄冰的过程,很多的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为。不管你说你修了十年二十年了,但是张口闭口都不是学佛的人说的话,那么就是没有在学佛,尽管你觉得自己学了很多年,但是只能算你是披着佛法的外衣在做事情,真正的佛弟子是非常低调和有内涵的,他们不会因为小事情而发脾气和烦恼,因为他们开悟了。简单地讲,就是修为到了什么程度就做什么事情,别人看你像不像菩萨并不是看你嘴上说的,所以要实实在在,本本分分,淳朴自然,返朴归真啊!地藏菩萨在本愿经里有一句话: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惡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惡道,何况本造惡者。这句话说出了学佛的真正含义,那就是你学佛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想往生西方,还是想在六道过一个好日子,这些都是你应该想好的事情。佛经上讲,一个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惡道众生接引堕惡道,何况我们身边不学佛不懂法的人呢?所以一个人的慈悲是发心的,是从内心出来的,学佛的真正目的是改变自己,不让自己再受轮回之苦!所以看透了这些之后,要坚定自己的决心,加速消业障,不断地念 經、放生、许愿、度人,化解劫难,提升境界,记住自己的目标是要回到天上西方极乐,所以人间的这场备考,要努力地去加紧修行,争取直接通过回天考试,否则业障不消,烦恼不减,回家之路都被障到了,那么家门口都找不到了。况且临命终时,诸多家人眷属接引,早已迷失方向,回家无门了,所以珍惜吧。实际上无论好人还是坏人临命终时,都会接受一次大考验,就是境界考试,那就是是否放下了你家里的亲人。不管你修得好坏,如果临命终时,还是不能看破这场缘分,那么只能送你两个字白修。所以修心之上如履薄冰啊!要想脱离六道必须要提前学会放下。放下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拿起容易,放下不容易啊,外表可以放下,但是心里真的能放下吗?所以要提前练习。越是喜欢的我就越不能去碰,因为碰了会伤了自己道行。比如,我就看这个小伙子好看,那你就不要去看,免得伤了自己。自己的家人也是一样,孩子对我这么不好,但是我还是得关心他,因为他是我生的,关心是一定的,但是还是要从心里放开他,让他成长,让你放下。修心不是这么简单的,很不容易的。師 父曾经讲过要学会每天布施,言语的布施,行为上的布施,身体上的布施等等,都是学佛人每天都要做的,要身体力行,全身心地为众生做事情,想着菩萨,这样才是一个学佛人。现在的法门都是天时、地利、人和才会出现的,非常好,能够遇上佛法都不知道是多少辈子的福气了,还能碰上灵验的法门,简直就是福气绵长了,所以要珍惜。人人都如此,人人都需要用佛法解决人生中的道理,佛法家庭化,家庭佛法化,就是你们最现实的目标,努力向这个目标去前行。骗人的人是最傻的人,永远懂得,你能骗到他也是因为前世他欠了你,萍水相逢永远不会被你盯上,被你盯上的都是你的缘分!该还的用什么方法都会还给你,但是你却想了一个最不靠谱的方法讨要,很傻很可惜。礼佛大忏悔文是大经,可以帮助人们消业障的,非常好,忏悔自己前世今生的错事,灵验得很,所以礼佛大忏悔文要天天坚持念诵,持咒和配合礼佛,二者缺一不可。忏悔分两种,一种是事忏,一种是理忏。把自己的真心交给菩萨,用真诚心忏悔,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忏悔之后自己的身体就会空了,就是观想空了,业障从中也消除了,这样人的意识就干净了,烦恼就少了。这个过程还是在于“悟”,只有悟道了才会懂啊,才能忏悔得干净,这都是方法。所有法门都是殊途同归,万教归一的,只是时间不同、方法不同而已,以后还会有更新的方法出现,那会是在久远劫之后,也会随天时下降新的法门,但是这些都是天命,天时所在。妄想和执著是连着的,只有妄想自己有了什么,才会去执著,才会走不出来,所以看破人间的妄念即是破除执著,不着相,就不会被困住了。念 經需要的是真心,否则叫做小和尚念 經有口无心。真正的开悟念出来的经文都是法喜,都是fo光,而且都是霞光万道啊,非常地殊圣啊!懂得了学佛修心的道理就要好好地去修,自己多多地总结修行的经验,提高自己的修为,让自己成为一个刮目相看的学佛人!再见。”读完了,感恩師 父。

臺 長:他没说是哪一位菩萨讲的吧?(对,他就说是一位菩萨给他的意念,他就把它全部整理下来了)你看,我早就跟你说,末法时期,真的,龙天护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下来拼命地救自己的有缘众生啊,明白了吗?所以他们讲得都非常好,你看跟師 父讲的一样吗?都讲得一模一样。所以大家要好自为之了。像这个话意思就是让我们要开悟啊,不要假的,披个衣服没有用啊!好像看见人家一合十,“哎哟,我是学佛人”,有什么用啊,真的,简直是骗天骗地啊,好像菩萨都不知道,脑子坏掉了,这些人(菩萨提到:“真正的佛弟子是非常低调和有内涵的,他们不会因为小事情而发脾气和烦恼,因为他们开悟了。简单地讲,就是修为到了什么程度就做什么事情。”请師 父为这个开示一下好吗?)讲得这么清楚还要开示?你修为到什么程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你今天修为只是做点善事,你是个好人;你今天是做菩萨了,你现在境界不是人的境界,是菩萨的境界了,怎么还会吵架,丢脸吗,这种话还讲得出口?(好。佛经上讲:一个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惡道众生接引堕落惡道,何况我们身边不学佛、不懂法的人。请问師 父,修到什么程度可以避免被堕惡道?)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在《地藏经》里面也有这样引述过,就是说当一个人在修得不好不坏的时候,他走的时候,那些惡道的人也来找替死鬼,他也来接你。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开一个招聘展览,什么样的公司都去招人,里边有很多是骗子公司,也有很多是正规公司,那你不知道轻重,你走错了,你可能这辈子就白修了。因为他是骗子公司的话,他会告诉你“我高薪啊,我可以随便你啊,不上班都没关系的,只要你把这个事情做好”,他会用各种理由,那不就是贪瞋痴吗?如果你在人间贪瞋痴没修掉,你死的时候,那些鬼就用贪瞋痴来把你勾走啊(对的)我问你,学佛人为什么少?难啊,要吃苦的。为什么那些流氓阿飞、那些鬼这么多?因为鬼随便做啊。做鬼事,想干吗就干吗,邪淫,贪瞋痴慢疑,什么都有。所以你要做好人难吗?做坏人容易啊。所以你走的时候,那些鬼来勾引你,你心中没有不好的东西,他勾引不了你。等到你修了已经没有贪瞋痴慢疑了,你不贪了,那鬼来勾引你,你怎么会跟他跑呢?而且他这种魔道最后来把你带走的时候,他勾引你,他不会穿得那种样子让你害怕的,他穿得漂漂亮亮,很光鲜的。你看《西游记》里面那些妖魔鬼怪,他就穿着非常漂亮的衣服来了,甚至他还用一个草屋搭一个像庙一样的,他在里面放一尊菩萨,唐僧跑进去一拜,他就“哈哈哈哈,拿下!”就是这样了(那如果临命终时达不到脱离六道的境界,菩萨或者护法神能接引上天道或者三善道吗?若不能,这时候如何避免临命终时被这些众生接引到惡道去呢?)这里边有两种,一种你在人间少接触魔道,你就不会入魔;还有,你在人间少欠人家的债,最后魔道的债主子就不会来问你要。这是两种很重要的。所以我就跟你们说,你在人间千万不能学偏,比方说你在人间学偏了之后,他知道你学偏了,你走的时候,魔道就来了,明白了吗?比方说你是个不好的人,人家不好的人就会来找你。你一个女孩子穿得规规矩矩,流氓不会来找你;今天你一个女孩穿得那种样子,人家流氓就跑过来找你了。还有,你这辈子欠了人家太多的债了,那些人都是在鬼道的,他不来拉你谁来拉你?你想想看现在谁不欠人啊?你们一辈子没欠过人吗?(欠很多)没有害过人吗?没有伤过人家吗?我不说你们被人家害,我就说你们没害过人吗?(都害过)好了。那么人家死了,人家怎么不来拉你?(对的,感恩師 父。菩萨开示:“实际上无论好人还是坏人临命终时,都会接受一次大考验,就是境界考试,那就是是否放下了你家里的亲人。不管你修得好坏,如果临命终时,还是不能看破这场缘分,那么只能送你两个字白修。”请師 父开示一下,这个有两种理解,一个是就算业障消到10%以内,如果对人间的事情还有所眷恋,是不是也脱离不了六道轮回?)10%以内,并不是说你一定能够脱离六道,就是说你今天去应聘,你有这个条件。比方说30岁以下的人可以来应聘,你已经30岁、29岁了,说明你符合这个条件,但是并不代表人家一定能够把你招到公司里(哦,只是符合基本条件)師 父说你今天业障已经消到9%了,那你以为你就一定能上去?还要看你其他的努力呢。业障是9%,那还有你功德做了多少呢?度人多少呢?你是不是吃全素?(就是还有其他的附加条件,只是这个是最基本的,业障比例)对,你业障还有10%之外,你根本不能脱离六道,就是你根本天都上不去(明白。師 父,业障消到10%以内,不是说没有眷恋了,还是有眷恋的,是吧?)那当然了,只是你符合条件申请了(明白了,感恩師 父慈悲开示。开示里面说:“放下看似简单,其实很难,拿起容易放下不容易啊,外表可以放下,但是心里真的能放下吗?所以要提前练习。”请師 父开示一下,何为外表放下,何为心里放下?)这么简单的问题,好好修啊。外表放下,“哎呀,我不记仇了,我不会记你的”,做错事情,人家对不起你了,“没关系,我不记,我早就忘记了”,心里还是“你这个混蛋,这么害我”,这样不叫外表放下了吗?内心不合一(对的)内心放不下,嘴巴里说“我不要吃了”,这里吃得比谁都多,不是表里不一?“我学佛了,我有境界了,我不会这样了”,心里想“哎呀,我怎么放得下这件事情啊”。法师也是的,穿着袈裟,满脑子都是“孩子,我过去的孩子,我怎么怎么,我要造个更大的庙,我要怎么样弄更多的供养,我来怎么样把自己怎么怎么弄好”,全部都是有欲望,都不行(感恩師 父。菩萨开示“骗人的人是最傻的人……该还的用什么方法都会还给你,但是你却想了一个最不靠谱的方法讨要,很傻很可惜”,師 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比方说一个女人她嫁给你,她是来还你债的,她帮你做啊,她应该还你20年,你在这20年当中,用个最不靠谱的方法,觉得女人应该被男人欺负,天天骂她、讲她,她会一直做牛做马还啊还,在20年当中你会觉得“她是完全听我话的,她没有一丝一毫会违抗的,她不会离开我的”。等到20年一过,债还完了,因为你劣根性这么重,你一直骂她、讲她、打她,你从来没有怎么真正善良地对过她,她只要有一个男人出现,她的另外一个缘分来了,她一下子就离开你了。如果你这20年当中,你还是对她很好,对她表示感恩,其实这个女的也是在还你债,但是你一直在感恩她,那等到20年,她就算一个外缘来了,她心想“我为什么跟你好啊,我老公对我这么好,我情愿就跟他这么过下去,我情愿吃苦的”。现在知道了吗?最不靠谱的就是“你应该还我的”“你女人就应该生孩子”“你女人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人家理你呢,你是谁啊?“你这个男人,你让我吃好的、住好的?你让我变成皇后了?你让我荣华富贵了?我跟着你吃了20年的苦,我还跟着你啊?你还天天打我骂我,你连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我跟着你过啊?”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讨债的过程中又造了新的因了)对了。他加快了造新业(師 父,开示里讲:“忏悔之后自己的身体就会空了,就是观想空了,业障从中也消除了,这样人的意识就干净了,烦恼就少了。”師 父,如何理解观想空了,业障就从中消除了呢?)哎,你们以后少问,自己好好理解、开悟,真的,什么都不懂,我看看你们这些孩子真的是……你空了,你脑子空了,没有杂念了,你是不是就干净了?你一个房间没有东西,打扫得干干净净,是不是房间就干净了?这还要解释?这样的问题问出来,“一加一等于几”,你来问我啊?(師 父,弟子错了,弟子愚痴,这个开示就问到这里)好好听话,在问问题之前先想,问我问题先要把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让師 父看,就说明師 父知道你在用功,你在学习。拿一个问题就问,拿一个问题就问,你至少说“一加一等于二,師 父,对不对?”你让我来评论啊,你跑过来“師 父,一加一等于几?”(我错了,没有智慧)什么事情都依赖,依赖就不行,要自己先用功,要学,要把自己的观点先拿出来,让師 父来辨别,我就知道你学习过了(明白了。師 父,我错了,我以后不这样做了)你以后把什么问题先想好,把自己想好的观点拿出来,“師 父,这样做对不对?我这样理解对不对?”那才叫好学生啊。功课叫老师来做?你自己先做好,老师说对不对,那你可以问为什么不对(明白了,師 父,我错了)

♪03874♪ RB1.02 学佛修心如履薄冰,走错一步,前功尽弃

———wenda20130503_4758

听 众:您说修心路上每一次正确运用佛法,心境就会提高一分。但是也有可能前九次都对第十次错的时候,就导致修行全毁、前功尽弃。我不大明白为什么第十次错了,前九次就都白做了?还是说他的果还在,只不过他最终的目标没有达到?

臺 長:举两个例子给你听听,我都用不着讲其中的奥秘,你把例子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孩子小时候是三好学生,中学里是个好学生,大学里是个好孩子。他最后贪污、腐败犯罪了,抓到监狱里了,是不是过去好的全部前功尽弃了啊,结果在那里放着呢。今天跟着臺 長学佛的人开始很努力、很精进,度人啊什么都很好,到最后自己学偏了,以为自己不得了了,叫人家都跟他学了,而且以为“我要怎么样怎么样跟人家讲”,你说说看他过去的功德还有吗?(明白了。学偏了太可怕了)非常可怕。就是大楼你已经造到十楼了,只要这个顶没盖好,全部都倒下来了(是。尤其有时侯我看到身边有人……我都不太明白他们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我觉得更可怕,如果我知道他们是怎么怎么回事……)非常可怕。现在有很多人自以为是,冒着臺 長的名义。刚刚就在前面讲的,用着臺 長心 靈 法 門的名义宣扬自己的法门、宣扬自己的东西,非常可怕(怎么避免?)如履薄冰,要有正念、正信、正法、正道、正识。他连这些东西都没学好,就乱来了。以为自己想像出来的,他都不知道啊,他们稍微得了一点点小神通,你知道这些都会害死他们的(師 父,我每天都祈求观世音菩萨让我不要学偏、让我不要迷失,我想菩萨一定会慈悲我吧)绝对会,我告诉你,你要认准了。所以为什么叫一门精进,认准了这条道,要好好地走下去。很多人自成一派那就完蛋了(明白了)

♪03875♪ RB1.03 学佛“如履薄冰”,要三思而后行

———shuohua20140905_1031

听 众:師 父是否可以开示一下“如履薄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怎样才可以做到如履薄冰呢?

臺 長:“如履薄冰”就是做一件事情要想半天才敢做。在薄的冰上你敢乱走吗?走一步你下面就要踏一踏会不会掉下去,因为这个薄的冰一下子踩空,你就掉到冰水里了(明白了,就是说做什么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深思熟虑,“一看、二慢、三通过”(好的)

♪03876♪ RB1.04 学佛如履薄冰,做人要谨小慎微

———wenda20131124A_1028

听 众:師 父上次说过我跟菩萨有沟通障碍,让我加心经,我的心经是从49遍加到78遍,除此之外还要做什么?

臺 長:没什么大问题。第一,要谨小慎微,学佛如履薄冰。度人的时候讲话切记不要造口业(好的)因为当你度人的时候护法神或者菩萨在你身上,你只要乱讲菩萨就会不开心的,护法神会惩罚你。所以很多人拿着佛教教义到处去跟人家宣讲的时候再加进自己的东西,然后再要骂人,说人家法门不好,这种人很快就会走偏的。所以“邪教”怎么来的?就是拿着菩萨的教理去整天地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这个法门不好那个法门不好。因为佛陀说过:“佛教是无争的宗教。”所以,他违背了佛教的教理,整天讲这个不好,讲那个不好,那一定不是正统的佛教了(明白了,谢谢師 父开示)

♪03877♪ RB1.05 修心学佛如履薄冰,需一门精进;嘴不能馋

———wenda20150424_0945

听 众:上海那个老爷爷参加共修分享了六点:第一,许愿愿力一定要大;第二,学佛要一门精进;第三,一定要吃全素;第四,天上已经有一块净土留给心 靈 法 門,里边需要很多的菩萨、罗汉、护法,大家要好好地修上天;第五,邪淫的果报是投狼、狗等畜生,男女关系一定慎重;第六,修行如履薄冰。请師 父开示一下他的分享吧。

臺 長:修心学佛如履薄冰,很简单,每一步走错可能你一世修不成,每一步走错可能你就误入歧途,有多少人误入歧途你们都知道。所以要真的如履薄冰,不能走错一步路。修行实际上就是一个改变自己的过程,如果你在修行过程当中改变得非常好,你可能就变得非常地完美;如果你修行当中左看看右看看,不是一门精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很快地就会堕落。而且嘴不能馋,一切都不能馋,这样的话你才会慢慢地好起来,明白吗?(好的,谢谢師 父开示)

♪03878♪ RB1.06 学佛阳奉阴违突然病故,一定要真修实修,如履薄冰

———wenda20180624B_1310

听 众:師 父,有一个同修的分享,我给您读一下,我读得不好,请師 父原谅。“敬爱的師 父,您好,您辛苦了。有一位已经在2月1日往生的师兄杨田[音],我们现在分享他的真实情况,以警示全世界的师兄们,修心学佛一定要真修实修,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对菩 薩和師 父不能有半点的妄语和谎言,对佛法不能有任何轻慢,否则果报来临,后悔莫及。今年1月2日,这位师兄为了看圖 騰,把自己说成了肠癌,但是他和某些关系很要好的师兄说是肠炎。他本人肠胃确实非常不好,当时圖 騰节目中,師 父针对他的肠胃不好作了一些开示,并开出了小房子、放生的数量,但是小房子和放生他都没有去做。大概过了半个多月,这位师兄突然昏迷不醒,医生确诊是肺结核、乙肝、脑积水、阑尾炎、艾滋病。这位师兄的老家只来了弟弟一个人照顾,家里条件很不好,在医院的所有费用都是共修组师兄们帮助的。师兄们在他昏迷期间,一直在帮助助念、放生、烧小房子。正如師 父告诉我们的,能靠得住的、能帮助我们的是我们共患难的佛友,是观世音菩 薩和師 父给我们的这些善缘。大概昏迷后十天左右的时间,也就是2月1日,他还是走了。那个时候师兄们已经帮助放生了大概2000多条鱼,烧送了300多张小房子。直到现在,师兄们还在继续帮助小房子和放生。到现在为止,小房子一共烧了有八九百张了。这位往生师兄修了五年多,去了法会多次,也曾帮助过共修组的师兄们,刚好今年是33岁一个大关。之前他就和师兄们说过,如果不是修习心 靈 法 門,早就没命了。師 父梦里加持他、救他,也有师兄前几年就梦到过他死了。在大关来临的时候,他如果能够如理如法,真修实修,用三大法宝消业,我们相信他一定能够渡过这个关,消掉学佛前造的惡业。可是他业障深重,大关来临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努力用師 父教我们的三大法宝消业,还做了如此欺骗菩 薩和師 父的事情,导致业障激活与惩罚,失去了在人间宝贵的生命和修行的慧命,得不偿失啊!以此警示全世界的师兄们,学佛修心来不得半点虚假,一定要真修实修,如履薄冰,不要炫耀,不要攀缘,抓紧一切时间精进努力,好好消业,多多度人,改毛病,提升自己的境界。以上分享如有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祈求观世音菩 薩妈妈和師 父慈悲原谅。”

臺 長:现在看到了吗?你不听我的好了,你不听師 父的话,吃苦在眼前了吧?跟他讲,不听,阳奉阴违的人多得很!所以我现在跟他们讲、跟你们讲,全都是说“要真修,要真修,假的是骗人,没意思的,你还不如在家呢”,对不对?(是)你这样骗人的话,菩 薩保佑不了你的。33岁,很年轻啊(是)还参加法会,还做义工,怎么这样啊!真的,很心痛啊!我告诉你,他不应该走掉的,33岁这种生命力还很强,他只是一个劫。“艾滋病”,人家多少艾滋病都好了!多少癌症都好了!(是)

♪03879♪ RB1.07 生活中要如履薄冰,不能自己不注意全靠菩 薩保佑

———wenda20180225A_2855

听 众:以前听師 父说过,比如師 父走在路上,您会很注意看看上面会不会有花盆掉下来,您开车会很小心。但是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同修也是做很多功德的,他们就不会特别在意现实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开车,他们甚至可能会打瞌睡睡着,他们就会觉得“菩 薩肯定会保佑我的,没问题的”。请问師 父,为什么您这么大的法力和功力,却很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呢?

臺 長: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听好吗?有一个村庄发大水了,这个人相信上帝,结果水慢慢地淹上来了,人家说:“赶快走了,要淹的!”“不行,我相信上帝。”过一会儿一个船开过来了,“赶快走了!”“我不走,我相信上帝。”最后淹死了。他跑到上帝这里气呼呼地说:“为什么我这么相信你,你把我淹死啊?”上帝说:“我给了你好几次机会了。”也就是告诉你,人在人间,菩 薩保佑是菩 薩保佑,但是你作为人来讲,你还是要懂得自己觉悟的,你不觉悟人家怎么保佑你啊?老师上课不停地教你,让你功课考得好,你自己不努力学习,不做功课,回家不做作业,你考试考得好的?明白吗?(明白了)師 父越是当心,越有功德;越在人间如履薄冰,越能成功(是的。有时候同修会想,反正他要出去做功德,护法神肯定会保佑他的,所以他开车什么就不会特别特别地当心)不可以(这样的话也是会消耗的,是吗?)消耗功德,而且他这样是对菩 薩不尊敬。也就是说菩 薩法力这么大,为什么很多信fo的人还死掉啊?为什么还会出车祸啊?菩 薩不保佑他?(保佑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如果这样的话,菩 薩叫动因果了,你一信fo,你有业障,菩 薩也帮你开后门,不让坏事发生啊?是因为你自己要改正了,你做了功德之后菩 薩加持你,让你没有车祸,是这个概念(明白了)瞎搞了,真的。这就叫偏见,这叫执著,执著于我见(明白。就是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靠菩 薩,首先自己能做的就要做好,对吧,師 父?)靠菩 薩是心里靠,但是在人间实际上你还得靠自己,因为你现在本身就是fo啊,你为什么不激发出自己内心的fo啊?你开什么玩笑啊?一求就好,这个叫迷信。一求就好你从楼上跳下去,“菩 薩一定会救我的”,你去跳啊?愚痴,这叫见浊(感恩師 父开示)

♪03880♪ RB1.08 修行如履薄冰,先找对方向,然后大胆去做

———wenda20150927A_2705

听 众:師 父开示学佛要如履薄冰。所以修行过程中要事事谨慎,有时就会给人感觉放不开,过于小心。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到恰到好处呢?请師 父慈悲开示一下。

臺 長:做一件事情方向先找对,方向找对了就好好大胆地去做。方向找错了,你才会觉得“哎哟,这个事情会不会对啊?”“会不会错啊?”你这个时候就要如履薄冰了。当你没碰到过的事情,你当然要如履薄冰了,这就不叫“小心”了。当你碰到过的事情,“啊,大家放生……”你说你会如履薄冰吗?放生是对的;今天大家来念《白话佛法》,你说你会“哎哟,要当心哦”,“哎哟,如履薄冰啊,今天《白话佛法》可以念吗?”“今天放生可以放吗?”那不可能了嘛。方向正确,你就好好大胆地去做;方向从来没有碰到过的,你就要如履薄冰(明白了,谢谢師 父慈悲开示!)




上一篇:Ⓑ0599_ZA9破除执著|05.33修行障碍|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下一篇:Ⓑ0601_RB2防止走偏|05.34如履薄冰|05修心修行|《心灵百科》【文字·畅听】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18 19:51 , Processed in 0.0369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