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0|回复: 0

【新课件】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20万

积分

积分
1203471
发表于 2025-4-16 18: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件】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接下来给大家讲,传法要平等,这个平等是我传给你,你传给他,就是说人与人在传法这个问题上是绝对平等,传法的信仰、概念也是平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菩萨都不信,你怎么与他平等呢?平等是说你的素质和我的素质是平等的,你的理解力和我的理解力也是平等的,你的概念和我的概念是平等的,你相信的东西就是我相信的东西,信念、信仰、概念是平等的,你才能给他讲法。当平等了之后,有一句话叫“默付”,就是默默地付出,救人要默默地付出,也就是默默地付出你的真情真意,这才叫真正的平等传法。

 

得到佛法后,才能讲到你的个人境界,你的境界必须靠学佛念经后,才能提高,提高境界后,才可以脱离烦恼。如果你每天想着烦恼,你的心里就会充满烦恼,因为烦恼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很多人在还没有烦恼的时候就开始想烦恼了。你天天想烦恼,烦恼就会想着你,来找你。心里充满了烦恼之后,人就不能清静。想想看,如果人不清静,怎么传法呢?平等是见地平等,就是见识平等,大家的见解见识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心和心是平等的,只有当你的心和心平等的时候,你才能传法,才能接受法。

 

在前世积累的因果中人身上的业障已经造成了,只要有人点火就会爆炸,如果把业障比作火药,因为人身上都是业障,而且已经存积了大量的有害的元素在身体里面,任何的火苗,业障就会爆发出来。如果你身上都是好的干净的元素,拼命地点火,也点不起来的。犹如,你天天讲发财,而自己没有发财的基础元素,是发不了财的。如果你身上都是不好的元素,人家一讲你不好,你就真的会不好。所以,自古以来说好的不灵,说不好的就灵。

 

平等修法就是修意念修养,当一个人意念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元素,那就是修养,境界越高,修养就越高。那些随地吐痰的人,乱拿公共财物的人,你们说他们有高的修养吗?他们的修养是很低的,见地也是很低的,因为境界不到,所以他们认为做这些事情都是无所谓的,这种见地的人,也会在心里产生一种基本元素,那就是垃圾。

 

师父现在给大家讲念佛的妙法,为什么同样是念佛,有些人念的就灵,而有些人念的就不灵呢?因为其中有个妙法。

 

首先,世出世间法,无不以诚为本,诚则消孽障,增长善根。修心念经的妙法在于诚,讲到底是一个“诚”字,一个人没有诚心怎么念经,修心?诚则消孽障,一个很诚心念经的人,一念经就可以消很多的孽障。念经的时候要用最诚的心来念,可以增长你的善根,增加你的智慧。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就是在念经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忧虑和顾虑全部息灭掉,忘记各种各样的缘分,不管这个人与你是什么关系,所有的缘分,要全部忘记。这样才能达到诚心净念,因为当你息虑忘缘沉浸于佛法的时候,你是一心净念,你的心只有一个念头了,是很干净的一个念头,叫一心净念。然后就像听到了圣音,亲聆圆音,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就像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声音,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脸在给你讲话一样,其实这就是亲自聆听。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就是你已经潜入通达,到了佛菩萨的智慧,并找到了这条道,念经念到和菩萨的境界合在一起了,这时你才能学到菩萨的智慧。修心修到和菩萨平等的境界,你才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这个暗合是正好,正巧的意思。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就是说你诚心念经的时候,脑子里完全相信佛菩萨,没有任何杂念,突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了。其实学佛就是讲究一个悟字。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这个人是正的,如果做了有些偏倚法门的事情,而他讲出来的东西也是正的。而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佛法是不是正的?为什么会有邪道出来?为什么会有邪魔出来?能明白吗?正道由邪人去做,会变成邪道。永远要记住,我们在修法当中一定要行得正,当你人不正了,就算学的法是正的,讲出来也会是邪的。比如邪人学正法,正法也成了邪法,因为心是邪的,是邪思说法,他的思维是拿菩萨的东西来打击别人,他可以拿菩萨的一条条戒律来打击某一个人,这本来就偏离了佛法。学佛法不应该去讲人家不好,更不应该拿菩萨的戒律来套这个人,套那个人。当你内心黑暗时,你虽然身处光明,但是你的内心还是黑暗的;当你内心光明时,你虽然身处黑暗,但是你的内心仍然是光明的。

 

未曾生我,谁是我?我还没有生下来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等把你生出来之后,你又是谁?你知道你的前世是谁?你的再前世又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长大成人就是我了吗?是我吗?我是谁啊?还是不明白自己是谁?到了最后,合眼朦胧,又是谁?快要死了,两眼要闭起来时,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时候,你又是谁?人从生出来到死,朦朦胧胧活了一辈子,人一辈子就这么快的结束了,想想这是什么感觉?所以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人来到这个世间是匆匆的过路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去寻找真正的东西。

 

学佛要学会沉默,沉默是诽谤最好的答复。当人家诽谤你的时候,你最好的答复就是沉默。学菩萨要学会沉默,不讲话,但是很多人就是不能沉默,哪怕是学佛的沉默也是装出来的,学佛的沉默是要把恶缘在心里化解掉,学佛的沉默是跟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大肚能容,随缘救度。你们看看菩萨沉默吗?菩萨看我们清清楚楚,知道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虽然菩萨不讲话,菩萨很沉默,但很威严,所以我们人要做得有威严,不要怕人家说什么,自己有威严,自己要沉默。

 

有一句话叫“沉默是金”,话越多失败越大。很多人在一生中的失败,就是失败在语言上面,很多人不能沉默,做事就是喜欢讲,不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喜欢讲。要记住学佛修心做功德,都要做在心里,大家都会感谢你。

 

要学佛菩萨的沉默,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在学佛当中处于乱中不动,顺逆境不逸,但是我们是很难做到的。要训练自己的定力,要能定得住自己,能使你在学佛当中处于乱中不动,要学会如如不动,心不要随境转。顺逆境不逸,就是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心都是很平稳的,这是学佛的基础之一。

 


 


金言法语

心和心是平等的,只有当你的心和心平等的时候,你才能传法,才能接受法。

 

平等修法就是修意念修养,当一个人意念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元素,那就是修养,境界越高,修养就越高。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学佛的沉默是要把恶缘在心里化解掉,学佛的沉默是跟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大肚能容,随缘救度。

 

 


 

相关开示


原文:心和心是平等的,只有当你的心和心平等的时候,你才能传法,才能接受法。

平等之后才能默付,否则就是妄传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零四)2018-01-25

问:师父在白话佛法里第二册里说“平等之后才能默付,否则就是妄传”,如果我们在慈悲他人时,他人无法理解我们的慈悲,是不是也是不圆满呢?或者说我们没有修好相应法呢?

答:平等之后才能默付:把人家看成菩萨,看成你的亲人,有平等心,然后默默的付出;妄传:传法弘法的时候,不是用真心本性在救度别人,而是用妄念传法弘法。如果我们在慈悲他人时,他人无法理解我们的慈悲,作为你个人来讲,你付出布施,是圆满的;但是对方没有接受你,当然属于不圆满,所以对整个弘法来讲,还是不圆满的。

 

Wenda20160826  58:05

菩萨和师父对众生的心是平等的

听众:师父,菩萨救度众生,平等、无分别心。但是菩萨和师父的法身也常常去有些同修的梦中点化加持,次数也相对较多。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菩萨的这种平等心和无分别心呢?

 

答:本身就是你有分别心,你才会问这些问题。你相信菩萨没有分别心的话,你就不会问这些问题了,对不对?你说说看,菩萨给这个人多加持,菩萨会有分别心吗?肯定这个人很努力啊!这个人不努力的话,怎么可能?(是的。师父,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点化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是外相,其实菩萨和师父对众生的心是平等对待的,这才是实相呢?)对。其实师父对每个孩子,我都很爱的,老妈妈、老伯伯我更爱。因为我看到老伯伯、老妈妈他们这么晚才开悟,他们更难能可贵啊。而且看看他们,我就心痛,因为他们活在人间的时间到底比年轻人要少(对对对)所以师父就是对他们特别好,很多年轻人还嫉妒呢:“为什么师父老对年纪大的人这么好?”他活得长还是你活得长啊?(不能这样想)对。他这么想,师父有平等心,他没有平等心。

 

以心传心,以法传法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五十九)2017-04-27

问:以心传心,以法传法是什么意思?

 

答:以心交心,用自己的佛性启发人家的佛性,用自己的诚心启发他人的诚心,以佛法帮助别人,让别人的心里也存在佛法。

 


 

原文:平等修法就是修意念修养,当一个人意念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元素,那就是修养,境界越高,修养就越高。

视频:1008.修行就是控制意念、由内而外改毛病!

 

有境界的人比较干净、业障较少

shuohua20130816_2026

:是不是有境界的人都是比较干净,业障比较少的人?

长:对。有境界的人,比方说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讲,一个教授有境界吧,他的档次高吧,那么你说没有文化的人,跟教授在一起,那教授是因为境界高,走出来教授就有教授的样子,他会跟人家去争吵吗?如果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动不动就要跟人家争吵,对不对呀?(对)所以看这个人境界好不好,高不高,首先看他修养好不好。如果这个人很有修养的话,这个人就是有境界,只不过他是哪方面的境界。你说这个人动不动就跟人家吵架,这个人有境界吗?动不动就骂人,动不动就说人家不好,这种人有境界吗?嘴巴里还说“哎呀,我们学佛人,我们要有境界”,动不动就骂人,行吗?(不行)好了,就是没境界。菩萨就是谆谆教诲,谆谆教导,谆谆什么意思啊?非常谦和地,非常耐心地,非常温柔地,叫谆谆啊(就是消除业障之后能够有效地、更快地提高境界?)对。

 

什么叫修养?

——法国・巴黎190905

一个学佛人首先要学会有教养,才能有修养。一个人对自己的要求程度显示了他的修养程度。什么叫修养?就是对人要温和,做事的时候很自然,不要让别人产生压力,就是要让每个靠近你的人都感觉到你的慈悲和爱。学佛后,我们学着管理自己的情绪。人要时常保持微笑,被人冤枉要学会忍辱,对一切烦恼要学会随缘化解。有时候我们修心时间长了,会发现,不让人难堪的修养比随意伤人的“真性情”更难拥有。

 

心中无我,才能有平等心wenda20151127

听 众:师父,在《白话佛法》中说,“没有念头,这个人就不会造业”。但是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有很多很多的念头产生,师父说的“没有念头”,是不是说要我们有“无我心”和对待众生的“平等心”?请师父开示一下。

 

台 长:对啊,就是要平等心。因为要“无我心”,没有自己了就有别人了。如果你心中都是自己,哪儿来的别人啊?所以很多自私得很的人,他根本不可能学佛的。很多人活了一辈子,他跟本不知道什么叫学佛,他学的佛是表面上、书本上的,他可以拿这个书本上的东西来装装自己,贴贴金而已,你要真正地学到自己身上。有些人虽然没有把佛法放在嘴上,人家一看见他,人家就尊重他,就觉得他是佛,对不对啊?(对)很多母亲就是这样,很多母亲没学佛,连一句“阿弥陀佛”都不会,她做的事情都是菩萨的事情,所以人家看见,“我妈妈像菩萨一样的慈悲”(对对。正如师父说的“要成佛、要成菩萨的人必须要救度众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地去帮助别人、真心地去救度别人)对啊,就是要救别人,不救别人、不帮助别人的人不算好人。想一想,如果隔壁邻居,你说“我也不惹你、不打你,大家相安无事”,你说你是好人吗?人家隔壁着火了,你说“你家烧,跟我家没关系”,那不算好人啊,对不对啊?(对对。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原文: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修心念经的妙法在于诚,讲到底是一个“诚”字,

心收住,不要贪、不要瞋、不要恨,把自己的心好好收住,念经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菩萨都在,护法神都看着。

——马来西亚•吉隆坡20151214

 

“念经的妙法在于诚”

弟子开示二

问 12 :师父说“念经的妙法在于诚” ,请问, “诚”是否包括:心要干净、要安静,意要迫切,感情要真实,行为要守戒?如果做到这些,关键是要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执念,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答 12 :完全正确,不贪的人是好孩子,经常贪心的人就是坏孩子。 一个人不贪就有福了, 一个人越贪越贫, “贪”字就是“贫”字加了一点,这一点就是他的心。 (末法时期,主要是持戒和消除贪瞋痴?)对,佛法界将贪瞋痴称为三毒,毒得不得了,会害死你的。

 

Zongshu20140419  12:26  

修心贵在坚持,念经时需诚心诚意

臺長语:臺長告诉大家,一个人修.心也好,做功课也好,贵在坚持,贵在诚,就是诚心诚意地念经,一定会成功;不能诚心诚意的,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努力,诚心诚意地佛、修心、度人。希望大家好好地用心来念这些经文,不要觉得好像就是做功课一样的。

 

念经的人要用心来感恩菩萨的慈悲。

问8:用心念经,大家通常都理解为认真念经。臺長在白话佛法里说过,心在胸腔,心在自然中,开心就是打开心门。请师父开示,如何把这些道理运用到用心念经上,从而脱离只用嘴巴念经的阶段。

 

答8:念经有两种,一般地很多人念经叫有口无心,还有一种是念经就是念心。如果你用心在念,菩萨就会听得到。如果你用口在念,那不是菩萨听得到,是你自己听得到。所以念经的人要用心来感恩菩萨的慈悲。念心经,我感谢观世音菩萨能够让我破迷开悟,让我懂得了人应该怎么样,我应该离苦得乐,我应该怎么样无罣碍,就这么想着,慢慢地念,思维就进入了心经之中。念大悲咒的时候,这么多菩萨的法号我就心中不停默默的感恩:各位菩萨,我以后要跟你们见面的,各位菩萨,我现在人间就在念叨你们,等到我在天上看到你们的时候,那么我们就无限地法喜了。

——来信解答问题八

 

视频:231.观世音菩萨开示,身心融入诵经质量更好(问答20151009)【真修实修】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

如何理解“放下万缘”与“一心净念”的关系

———20161007东京41:30

问:师父说过“一念贪心起,百万障门开”,现在有的同修有几个群,甚至几十个群,每天在群里游来游去,无暇静心修心念经。请问师父,这算不算是贪呢?应如何理解“放下万缘”与“一心净念”的关系?

 

答:如果你这个人只在群里游来游去,很开心,讲讲说说,自己不念经,那就是贪,那些人就叫懈怠。要看他自己是不是做功课,他不做功课,在群里游来游去,这个人就叫不精进,这是第一个;第二,放下万缘是叫你心要放下,并不是叫你把家里都抛掉——孩子不管,家里饭也不烧,你不饿死了?放下万缘就是“我知道今天这个只是生活,我的心要对着菩萨,将来我要修成菩萨”,是这个概念。放下万缘就是什么事情都不执著,老公骂你一句没有关系;孩子这里不好了,我慢慢教育。什么都放得下,心就不烦恼了,没有业障了。

 

Wenda20190712  27:49

师父开示“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



听 众:师父,有位同修念经时收到一个意念。第一句话是:一心净念处,无妄非之议;第二句是:心无垢行方圆,心慈悲行无碍。请师父开示一下。

臺 長:这绝对是菩萨在这个人身上跟这个人讲的。现在一句句帮你分析吧。
“一心净念处”,把这个心完全归到自己很干净的念头,每一个念头出来都干净。“无妄”,没有妄念了;“非之议”,你想想看,一个人没有妄念了,你在人间还有什么可以去想象的东西?“议”就是议论。“净念”,一个净念,一个干净的念头,你在人间还有什么是非可以讲?就是这个意思(第二句“心无垢行方圆”)如果你心中没有肮脏的东西,你做什么事情要方就方,要圆就圆,这不就是一切顺利吗?(是,下一句“心慈悲行无碍”)你想想看,你做什么事情,行为上做什么事情,“行”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人在行为当中、在运作当中、人的生命当中行,“行”就是行程,行的当中一切都无碍,没有阻碍的。心慈悲的人有什么阻碍?不跟人家作冤,你会有什么阻碍?(是,感恩师父慈悲)

 


 

中场视频

念佛最好、最妙的方法就是都摄六根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

Wenda20141219  54:12

“念佛三昧”,就是已经念到心里了,就是念经的智慧

听众:同修昨天早上梦见他在街上,碰到他推荐弟子的两个同修,他就对这同修说:“你在西方极乐世界已经排队了。”这个同修就很开心,一开心他就飞起来了,朝西方飞去。然后一想“自己还要念经呢”,就掉下来了(呵呵呵)掉下来的时候他就想“那要好好念经”,然后不知道为什么他就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念得很用心、很安静,整个人沉浸在里边很法喜,全身发热。念着念着感觉自己灵魂很清澈,旁边有个声音跟他说“这就是念佛三昧啊”,他梦里很开心、很法喜。

 

答:“念佛三昧”,就是已经念到心里了。如果你在梦中都能念的话,你就得到“三昧”,是什么?就是念经的智慧,“三昧”就是讲的智慧啊(因为以前《白-话-佛-法》里师父开示过,没太看明白)对。“三昧”就是说你对这个事情有个悟性,悟出来了(他自己在梦里念得那么清澈、那么法喜,就是说已经得了一个大智慧?)是说他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灵魂了。因为我们在梦中不是控制不住自己灵魂的吗?想干什么做不了什么,明明不想做的非要做。他这个是完全能够在梦中控制自己灵魂,那么他已经得到控制灵魂的法器了,实际上就是你完全有这个能量来控制。以后走的时候“我要控制上天”,那么就上天了啊(嗯。这个同修平时也很精进,经常做梦两个手一合冒金光那种,经常会这样的)哈哈……(因为他的来历也不是一般的,我也不敢多讲了,师父也知道了)

 

花开见佛悟无生,念经要连自己念经的意念都不要有

学佛修心首先要念经,念经要念到心念停止,就是念到心中没有想念、没有想象,要念到能念之心和所念之佛顿时解脱。

 

念经要连自己念经的意念都不要有,“我在念经,我要消掉我的业障”——你这样的意念都不要,那你就是“回光返照”,就是菩萨的光会照到你身上,你当下就觉悟,亲证如来本性。因为自己内心深处的佛性和所念的经合二为一了,而不是当中夹杂着那些肮脏的要忏悔的理念和事物。

 

这就是学佛人常说的“花开见佛悟无生”:花开见佛,悟就是开悟,无生,无生法忍,没有生出任何东西。念经要念到无能念、无所念,“我没有为某一件事情念经”,这才是念佛的三昧。

——第103集 心是本源 真如佛性 200708B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

Shuohua20130104  18:56  

悟道和念经的关系



听 众:悟道和念经的关系。有的人说他念经念得很多,但没有真正去悟道,就机械地在那儿念,应该先去悟道,想明白了再念,这样效果会更好;有的人说他悟也悟不出来,不如先念经,这样子念念念,也许慢慢就能够开悟。是不是因人而异啊?

臺 長:对了,完全正确。
第一、因人而异;第二、应时而生。也就是说,有一些人,你刚刚叫他念经,他不会念,你先讲道理给他听,然后他明白道理了开始念经。还有一些人,你跟他讲道理,他不要听,他就觉得念经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这么念的,他就这么念。念到后来,菩萨给他加持,他自己开悟,从经文当中悟出很多道理出来,然后他再开始学习。我们的《白话佛法》就是台长叫你们修心,不但要念经而且要看《白话佛法》,每天看一篇,实际上就是帮助你修心(是的,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对了。小丫头这么乖,台长真的很开心。你哪里的?(我是墨尔本的)聪明,非常好!

 

菩萨梦中点化,诚心念经是为释心道心

wenda20111230_2528

听 众:早晨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庄严的声音在我耳边讲“诚心念经是为释心道心”,这是让我好好念经吗?

 

台 长:这是菩萨给你指导了(那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肯定前世有修过, “释心”是什么?“释心”就是你现在所学的所有的东西,是从本性良心当中发出来的,是从你心中发出来的。“释心”讲的就是你的本性。“道心”是什么?你学了这个道,要坚定的走下去,这个“道”就是佛道,并不是什么别的道,而是佛的道路,这个道路你必须要走下去。“释心佛心”,在某个经文里菩萨就讲这几句,所以非常好。叫你诚心念佛,说明你念佛念得还不够,你念一段时间,“我儿子好了吗?怎么还不好?”再念段时间,“我怎么样了……”诶!你要用心啊!要坚持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捕不了鱼的(我念很多经的,可能就是诚心还不够)对了,那不是白念吗?“我读很多书的,我读得不好”(噢)

 


 

 

原文: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

自心所念必有所现,所有的法门由心造,心正则法门正,心邪则法邪。

——白话佛法1-34   人间学佛须知

 

光明和黑暗都在你的心里,心中有光明,你就拥有了光明WD20171124_3459心

臺 長语:世界一片光明,是你的心;世界一片黑暗,也是你的心。心中有光明,你就拥有了光明心;心中有黑暗,你就拥有了黑暗的心。所以光明和黑暗都在你的心里。怎么样控制自己的光明和黑暗呢?想把自己心中黑暗的东西变成光明,你就好好地学菩萨、学佛。一颗从小生出的光明心,不知不觉被五欲六尘的贪婪、瞋恨、愚痴……会变得别人不认识你了。为什么生意叫“名利场”啊?你一做生意就跟人家斤斤计较了,赚多少钱啊,搞什么事情啊……你跟人家一讲钱的话,那你的智慧、你的慈悲都会慢慢地失去。为什么不要做生意啊?人家说做生意“十商九奸”啊,真的。你要让做生意的人把自己赚来的钱做慈善,很难的。

 

心正佛做主,心不正魔做主

———wenda20170616_1714

台长语:“心正”,台长曾经跟大家讲,心正佛做主,心不正魔做主。你今天心很正,菩萨就在你心中;如果你今天心不正,那么你看什么东西都是歪的,你就像着了魔一样。

 

Wenda20150301B 03:09  

如何理解“心正即法”



听 众:台长以前也说过“心正即法,学佛要修心而不是去学法”,求法的话那就是不会……就是命中有很多事情,你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是去求法,求法反而不会有,应该是心正才能法围绕着你这个心去转,如果你要是去求法的话,你这个心就会被这个物所迷惑,然后围着这个法去转了,是吗?
臺 長:对,就是这样。

 

——每日白话佛法 2021-11-03 《长养身心正能量》选摘

“一念善”上天堂,“一念恶”下地狱,万法唯心造。众生的善念可以抵御心中不正的能量和疫情负能量,心中不好的染著只有靠慈悲来化解灾祸。

 

共业难违,要靠众生的慈悲心来化解,慈悲就是正能量的细胞源,慈悲是一种抗体。要躲过天灾共业,只能靠内心的“善心善念”,长养身心正能量,消除负能量。心中常有救度众生的慈悲意念,每天想救度众生、帮助别人,这就是大功德。一个人每天做不到实际的行善,但是意念每天想着做菩萨、做好人,就能做菩萨、做好人。如果连做好人的想法都没有,怎么做菩萨、做好人。

 

末法时期的灾难只有慈悲来化解。培养众生的慈心善念,转换心念气场,用心来改变自身恶气场,用慈悲心来改变人生的气场,改变一生的命运。希望大家珍惜。这是难得的菩萨因缘,末法时期只有慈悲才能解决问题,只有靠菩萨的慈悲才能度过一切苦厄。

 

慈悲在心可转念,

众生业力由心现。

正念长存无染著,

用心行善苦厄过。

 


 

原文:学佛的沉默是要把恶缘在心里化解掉,学佛的沉默是跟菩萨一样,大慈大悲,大肚能容,随缘救度。

沉默是金:多听多悟得到金子般的智慧

———wenda20170625A_0831

听 众:师父,您从佛法角度给我们解释解释“沉默是金”吧。

 

台 长:一个人沉默、不讲话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我问你,你不停地跟人家讲话,你能从人家身上学到什么?(不会的)一碗水,你不停地泼泼泼,泼完了,还是这一碗水,你把自己的水倒空,人家的水不断地往里边灌,你改变了自己的空间,你从人家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昨天我还看到有大庙里的法师在跟人家宣讲白话佛法(发微信朋友圈)为什么呢?他学啊,他学了,他就能够进步,他不学怎么进步啊?整天说自己一套理论,等到哪一天人家驳斥他了,他才知道“哦,我这个是错的”。如果他沉默,经常听人家讲,听了之后自己心中开悟,悟出来的道理,他就得到金子般的智慧了。要听啊,你去看好了,一个大法官不会轻易地判刑的,他要听,听双方不停地辩啊辩啊,到最后,“我明白了,这个事情是你错,是他错”,这不是“金”吗?到最后敲板的不就是“金”了吗?(古代讲“一言丧邦,一言兴邦”,是这样吗,师父?)是啊。“一言丧邦,一言兴邦”,讲的是在皇帝边上的人,给皇帝出个好点子国家过去叫邦国一句话,把皇帝讲得动怒了,一个国家就没了;一句话讲得好,把一个国家都弄得兴旺了。所以过去说皇帝边上的人特别重要,就是这个道理。佛陀身边也有阿难、须菩提……他们都是佛陀重要的助手,帮助佛陀的。包括包青天(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展昭、公孙策)就是,你懂就可以了,离不开的,就是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怎么可以没有人帮助你护法呢?所以韦驮菩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关帝菩萨为什么这么重要?是大护法啊。包公身边王朝、马汉离得开吗?(是的,公孙策就特别有智慧)一个文的,一个武的;一个很文静的,一个是比较冲劲十足的。都是这样两个人(明白了。师父,其实他们也做了菩萨,是这样吗?包青天身边护持的)绝对的,本身就是天上派下来的。

 

讲话多易造口业,漏气,漏精神,沉默才是金

———shuohua20131122_2451

听 众:有一句话叫做“女众修不成的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嘴巴上漏掉了”。最近看到师父博客也一直在讲这个漏的问题,师父您能不能帮我们再开示一下,女众在修的时候口业上特别特别要注意什么,因为我觉得好像有时候自己是会漏掉很多的。

 

台 长:漏掉特别多,因为女人喜欢不停地讲,说三道四。男人真的很少,男人如果整天说三道四,就不叫男人,叫“小男人”,小男人跟女人一样,讲这个不好,讲那个不好。男人应该沉默寡言,女人也应该沉默寡言,因为沉默是金。我不能乱举例子,我怕你们说台长有点重男轻女或者怎么样,我就不想举那些例子了。你去看看生肖里面有很多的雌性动物声音不停地发,雄性动物就不大有声音。你去听好了,公鸡就早上叫一叫,母鸡是不停地叫的,“咯咯……”,蛋不生的,整天叫。公鸡就早上叫完了,没声音了,一天没声音了。我就跟你说这个可能是跟人的生肖属性有关系,女人是喜欢讲,所以必须要克制好自己,不要去讲,少讲话,你看一个女人话多,马上被人家看不起了,疯疯癫癫的女人谁看得起啊?人家跑过来说:“总理夫人,你好,这是我的夫人。”“哎,你好呀……”喳喳喳“我们家……好久不见……”喳喳喳的你说谁喜欢?像不像总理夫人啊?吓死人了,不讲话的,很少讲的。讲话第一个漏什么?漏气。就算不漏功德的话,气漏掉了,人要靠着精气神来修心的,整天讲话的人气跑掉厉害了。台长是没办法,我要度人,我天天讲啊讲,你以为台长不漏气的?(肯定漏的)做完节目我累得……我漏气漏得比人家多啊。过去说书先生边上全部要放人参啊,喝一口讲一讲,讲到后来累死了,漏气啊,还漏神。一讲话精神就会漏,所以讲话讲得多,这个人难免会讲错话,因为神漏了,意念漏了。你说说看讲话讲得多有什么好处啊?造口业,漏气,漏精神。然后讲错话呢?跟人家讲的风风雨雨的事情,不管这件事情是你发表没发表,只要人家骂这个人讲给你听了,你在脑子里就会有这种概念了,不好的东西就进入你的意念当中了,你意漏了,你嘴巴里没跟着他一起说人家不好,你意念就漏掉了,听得懂吗?(明白了)师父真的很希望,我想我过去前几世如果是大出家大法师的话,我一定会在庙里跟人家讲的,我真的很希望来磕头、来拜佛的人一定要多多地懂这些东西,因为人生就是佛学啊。所以星云法师也说了,生活就是佛,生活要佛法化。人间的嘛,人间不学佛,没有现实意义,谁来学啊?所以为什么买保险的人少啊,死亡保险没人买的,你死后才能得到这笔钱,谁买啊?吓都吓死了,还没死呢就叫买保险,说以后死掉之后把这笔钱给谁,谁愿意买啊?你说说看,哪一个老妈妈说你现在就做寿衣吧,你看看她愿意嘛?还没走之前说先买口棺材,好一点的,把它放在家里,因为棺材正在降价,便宜50%,你就买一口棺材放在家里,说反正以后要用的嘛。人之常理,不能做的啊,有些事情没有到时间不能做的,没到时间怎么做,到了时间才能做的。

 

心要净空 ,掏空,生出光明,智慧 广播讲座20140814

所以希望大家要懂得:心要净空,心要掏空。把自己的心要生出光明,生出智慧。我们要把自己的心和菩萨的心合在一起,我们要明心见性,我们要懂得什么样的事情我们可以做,而什么样的事情我们不能做。而这个理解力就本身需要智慧。而我们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智慧就是靠我们在人间不停地行善、积德,不停地布施,不停地去除烦恼,而会得到我们人间这个智慧。

 


 

结束视频

【故事】1127.如何去除杂草




【PPT新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新课件】2-21、学习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弘法救度众生不二法门
下一篇:【新课件】2-23、掌握法执,一门深入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24 00:50 , Processed in 0.0566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