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金刚经》上讲“修一切善,离一切相”。 白話 佛法 1-2《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原文链接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51&tim=1688248919381
相关开示: wenda20140905 01:03:21 臺 長给jlp弟 子开示 作为一个学佛的弟子,就是要像佛,学佛就是要成佛,所以要多做佛的事情。每一天想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说什么话,全部都要以佛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嘴巴说出来要佛言、佛语;行为要像菩萨的行为,不能伤害别人,只能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脑子里想什么事情都要用心怎么样帮助别人,这样的话你才能越修越好。我们学佛不应该做的不要去做,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听的不要听,不该看的不要去看,要把自己的六根清静、封起来,这样的话,你就会越来越干净。 所以就像一个房间一样,靠马路的房间,如果你把窗户门都打开,很快地家具上都会有一层很厚的灰;如果你把家门、门窗都关起来,你房间里就很能保证干净。 所以我们做人学佛外在要行善、要多念经,内心要远离恐怖,一定要无恐怖。没有恐怖,它是有缘故的,为什么不会恐怖呢?因为我不跟人家争,我不会害怕人家搞我;因为我今天不去跟人家贪,我就不会跟人家争,所以你的心跟菩萨就在一起了。做人也是这样,无心即有心啊,有心即无心啊,无心加有心等于没有心啊,所以说来说去就是你这个心。 师父跟你们讲,修心即心、修心即佛,所以只要把心修好了,你就是佛心;如果你天天想着恶心恶念,你就是魔心。所以完全要靠自己,各净其意。一定要懂得,我在人间已经该有的都有了,我知足了,我要改变自己,我只要能够心里开心、放心,能够让自己没有烦恼,我就是能够解脱。 所以你们每一个弟子一定要听师父的话,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要想通。人间来的时候是一颗善良的心,走的时候也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不要去迷恋人间所有的东西,因为它都不实在的,都是心灵的拘留所。因为你的贪,你的心就会变狭隘;因为你的恨,你的心就会让自己越来越自闭;因为你的愚痴,会让你的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不要去做傻事,不要去做对不起别人的事,这样你才会学佛学得越来越好。 一切想明白了你就开悟了,一切想开了你就等于明理了,就是说,明心了见性。所以一定要懂得照顾好自己这颗心,要让自己这颗心永远摘出白莲花,摘出学佛的果子。以后到观世音菩萨这个地方,才能跟观世音菩萨说:“我很好地修行,菩萨,我来了。” 所以现在人间的受苦,要把它看成是一种快乐,因为让我精进、让我明白道理、让我懂得人间是暂时的。如果人间没有苦,你就会沉迷,觉得人间很好,你就永远脱离不了苦海。希望你们一定要懂得要真正地学佛,要真正地悟道,要真正地开悟,要真正地明白“我不生气了,我不执著了,我争来的一会儿就没了,我想来的都是空的,我真正的是自己的灵魂快乐就可以了”。 所以,“正念常存,邪念不侵”。希望你们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心态一定要慈悲、要宽恕、要理解别人,然后你的人生就会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人间。如果一个不能原谅别人的人,伤害的一定是你自己。所以,一定要好好地走出一条道出来,把自己彻底地解脱。谢谢你们(感恩师父!)你们一定要好好地努力,对得起观世音菩萨,对得起师父,多度人,听得懂吗?(知道了,师父)
wenda20160429 38:26 如何理解“离一切相” 问:佛菩萨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学佛人要修心补相,但是佛法又说离一切相。为什么我们学佛修心既要补相又要离相呢?请师父开示一下。 答:境界啊!开始修心的时候叫你离相,不要着相。开始修的时候,不要贡高我慢,什么事情要忘我,修到无我,那么就叫离相了。这个是境界问题,你离相了,离一切相,修到这个境界,你要把一切相、你做的功德也要忘记。这是什么功?不叫功德,不知道;你是谁?不知道,无我,一切都没有我了,心中只有众生了(师父,您解释得太好了)
“诸恶莫作是守戒”。 “众善奉行视为慧”。 “自净其意名为定”
白話 佛 法五-38 《学佛就是调心》
“世间一切皆属虚妄”,连你们拜的佛和菩萨,如果你只是去求菩萨、拜菩萨,则还是存在着虚妄之相;只有学习菩萨的精神,你才能了悟一切尽虚空遍法界。 真的菩萨在哪里,就在你们的心里。 见法身如来就是见诸相非相,……只有见到了菩萨的本性,才是见如来。……见不到菩萨的本性就是“非相”。如果你的慧眼所见到的空相,你的眼睛看见的实际上是空的,但心里见到了本性佛,就是“是相”。 “色即是空”,……见一切相,如同见空空寂寂的相
《无我相才知是相非相》
第一,不执着于我自己;第二,不执着于他人,第三,不执着于众生,第四,不执着于寿命和时间。……最后连达到空的境界都要没有,……才是真的空。……空掉了,……实际上他就是悟出了境界、悟出了空谛,他在天上就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四相即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