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为本。......实修是理,
3-41.守戒是本,实修是理
分享网址: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39&tim=1679293631592
相关开示
守戒行为,要把它规范在自己的八识田中,时时刻刻守戒,不要忘记那些戒律。
“戒乃无上菩提之本”,大家想一想,戒就是无上菩提之本,所以时时地忆念佛为我们定的一些戒律。你看,菩萨叫我们不要贪瞋痴,不要杀盗淫妄酒,这些都是佛给我们定的戒律,我们大家都要遵守,要对照自身的行为。
......
时时刻刻要检查自己的行为举止,最重要的是起心动念。......念戒非常重要,时时刻刻守戒,分分秒秒在戒律中,你就能成功。
视频-开示 第82集 十念法(二)
记住古圣人都是菩萨下凡来救度众生的,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一个人要学会克制,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克制,怎么样恢复他的本性呢?从佛法上来讲这个“克”就是一个“戒”,只有持戒才能学佛法。
白話-佛法2-12 《 从六根、六尘谈境界的提升 》
要学会解脱。什么样的人才会真正的解脱。那就是舍去自我,成全众生,成全大我的人,那就是能够得到解脱之人。所以常把佛性放在心中,常把自己不好的恶习丢在垃圾箱里。这样你身上会越来越干净。大家知道学佛是学心呀,做人是做自己真正的佛呀。并不是你要把人间做到大家都说你好,而是一个真正的实实在在地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别人的人,这样才算一个真正的圣人。这就是为什么臺長有时候看见别人总要说他的缺点。
广播-讲座20150319
wenda20161211B 24:46
守戒律是奠定能否成佛的重要基础
问:师父,您一直在讲守戒律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您能给我们广大的同修再开示一下吗?
答: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弘法到人间。他走的时候,他的弟子跪在边上都在哭,说:“佛陀,您走了之后,我们怎么办?”佛陀就说了一句话“以戒为师”。也就是说守戒律是奠定一个人成佛不成佛的一个重要基础,一个人守戒律,这个人一定能成佛。
一个人为什么要守戒律?只有守戒律才会对人家尊重;只有守戒律才会精进;只有守戒律才会忍辱;只有守戒律,才会不停地改变自己,向菩萨奋进。守戒律就是我不该做的不能做,不该想的不能想,不该拿的不能拿,不该说的不能说,这种就叫守戒。所以守戒律非常非常重要。
一个法师讲的就是守戒律,他怎么能成为法师的?就是因为守戒。他不守戒能成为法师吗?我讲过,法师就像律师一样的,律师他本身就是守法律的,他不会做违法的事情,所以他才能做律师。对不对?(对的)
Shuohua20170818 06:19
如何理解“照见五蕴皆空”,怎样才能做到“照空”
男听众:心经里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师父在《白話-佛法》中说:“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把这五蕴从心里全都照空,空了就自然没有罪了。”师父说:“五蕴皆空是要从心里完全挖空,从心里战胜自身的恶魔,从心里战胜自身的孽障,这是多么高尚的忏悔法。”请问师父,怎样才能做到“照空”呢?
答:五蕴——色、受、想、行、识。你的意识一定不能乱想。我讲的最多的,“万恶淫为首”,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犯淫戒,他们要下地狱的,很危险的(嗯)非常肮脏的思维,意识当中如果有这种东西,人就完了,菩萨的意识还会在你身上残存半点吗?没了!“色”,看见这个有色世界的物,你去贪。“受”,享受,做坏事享受吧?喝酒、吸毒都觉得很享受,玩女人,都算。“想”,做不到的事情拼命去想,看着电视,看着那些东西,去想象着某一件事情,这种想是不是杂念?行为,很多人说:“我控制不住。”那么去行了,行了之后你意识当中就很肮脏了。色、受、想、行、识要照见,你照得见吗?因为阻碍了,你想了这么多,杂念这么多,享受这么多,你的物欲这么多,色、受、想、行、识都是这么阻碍着你,所以你怎么能“照见五蕴皆空”?你空不了,你空不了的话,怎么成佛啊?(是)就等于你的房间里堆满了杂物,人怎么住?(对)人家干净的人怎么到你这个垃圾桶来?
(那怎样“照空”呢,师父?)就是不接触,不能去接触。你不接触色,你就离开色;你不接触这种“色、受、想、行、识”,人间的一切欲望,那你就不会犯这个欲望的罪了(根本问题其实就是在于要守戒,是这样理解吗?)对了。我问你一句话你就知道了,在银行工作的人虽然没犯罪,但是他们想象着拿点钱,这个想象是不是比不在银行里的人要多?(对)他接触钱,他天天看着不敢拿,他心里就想:“我拿一点就好了。”(明白,谢谢师父的慈悲开示)
Wenda20200501 49:25
“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是境界
男听众:您之前在《白話-佛法》里面讲过“六根、六尘、六识”。想请教师父,“都摄六根”不受“五欲六尘”的染著之后是不是就是不造新业了?
答:应该是,你在改变,怎么会造新业呢?(“都摄六根”然后“照见五蕴皆空”了是不是并不代表他的旧业消了,只是说他不造新业而已?)你经常不造新业,你经常做善业,很快地旧业就消掉了(哦,其实还是要做善事,然后要守戒)那当然了,肯定的
(那从“都摄六根”到“五蕴皆空”,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吗?)是啊,“都摄六根”是守戒,“五蕴皆空”那是境界(师父《白話-佛法》讲的我们不是很懂,所以请教师父,您最近讲的《白話-佛法》都是非常深)对啊(师父讲到空性、三解脱门、无相、无作,还有最近您讲的止持守戒的问题,都很深很深的,很多都是大经里面的内容)对啊,要多看,大经里面的内容,要多看(真的很好很好,感恩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