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2|回复: 0

【新课件】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70

回帖

120万

积分

积分
1203465
发表于 2025-3-13 20: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件】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2-17、学佛的十大行愿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如果你们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的话,那就是真的修佛修心了,“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你就是真的在供养佛菩萨。想想看,你们学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是不是在供养菩萨?你们学观世音菩萨讲经说法,让大家获益,改变自我,弘法利生,每个人都在感谢观世音菩萨,个个都在求观世音菩萨救救我,这是不是在供养佛菩萨,观世音菩萨的誓愿就是闻声救苦,救苦救难,大慈大悲,你们这种行为就是法布施,就是在供养佛菩萨。

 

接下来给大家简单讲讲,修行必须要有的十大行愿。

 

1.礼敬诸佛,就是对诸佛菩萨要非常的尊敬,有礼貌、礼节,用心来恭敬佛,这是行愿。

 

2.称赞如来,如来菩萨犹如是所有的菩萨,你要有一种称赞。如拜观世音菩萨时,你的心里要称赞观世音菩萨:您这么伟大,救苦救难度我们众生,我们无法用语言来感恩您,我们赞颂菩萨。就如你们看见师父,“师父好”,那种向师父的问候感受不是假的,不是做给人家看的,是一种内心存在的由敬重产生的法喜。

 

3.广修供养,也就是前面给大家讲的八种供养。要多修多供养,供水果、供鲜花、布施功德费、供油、叩拜等,都是供养,要供养佛法僧,就是大喜舍,喜舍的功德很大,能开智慧,去烦恼,积功德。

 

4.忏悔业障,要经常忏悔自己的业障,才能进步,明白道理才能修得好。如果认为自己什么缺点都没有,你说能修得好吗?业障如影随行,丝毫不差,只有忏悔,才能消除。

 

5.随喜功德,就是随喜他人做功德。就是不强求别人做事,一切随喜。如果你今天经济上不好,多做些法施,三施里面法施为最。如果你有钱可以供养一点,随喜功德,一定会有功德回报的,但也不要说自己连饭都没吃,把钱全部拿出来供养,那也是不可以,是执著。

 

6.法物常转,师父给你们讲的法物常转,比如佛珠、念珠,是不是法物啊?要不要转?念经的时候佛珠是不是随着你的手在转?法物,如法器、念的经文等,你在念经的时候,一遍一遍的在念,是不是随着你的眼睛和大脑在转?善念一动,消灾吉祥。

 

7.请佛住世,恭敬菩萨,见到各种形式来世间救人的菩萨,供养他,做一个好护法,为了救度众生,请菩萨常住在人世间,帮助人们找回本性。

 

8.常随佛学,就是要紧跟着佛菩萨来学,这就叫常随佛学,学佛的行为,学佛的思维,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悟性。你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9.恒顺众生,顺着众生来修学佛法,就是要不厌其烦地去教化众生,以慈悲喜舍心去救度众生。比如这个人很喜欢讲话,我度她的时候,首先我要学会讲话,要顺着人家的缘才能把人家度上来,师父现在就是恒顺众生,顺着众生的要求来救度,如现在人需要健康,平安,学业,生意顺利,师父就顺着众生的需求来度化他们,等他们一切顺利的时候,境界提升,增长佛菩萨的智慧,自然修心修性,圆成佛道。

 

10.普皆回向,我修心,我修行,我将功德、善业普遍地回向,我对谁都爱护,我把大爱回向人间,叫普皆回向。

 

人要常存正念,要经常有正的念头,不要有邪的念头,人很可怜的,如果没有正念,犹如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不定,找不到自我,这个人就没有办法礼佛了。如果心中想的都是歪的,不正的东西,就是跪在这里磕头都是假的,所求的均属虚妄,做功德是让人家看的。

 

人间的常理、伦理道德犹如是一种人间的烟云。比如,儿子对我不好,用人间的常理来说,只不过像烟云一样是假的,迷惑一下,不要以为是儿子真的对你不好,其实这一切都是你与儿子前世的冤结有关系,而你看到的是今世儿子对你不好,所以用正常的伦理是不能解释,你也是不能解脱的,因为都是前世的因果,等时间到了就没有了,像烟云一样,会变的,会过去的,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学佛就是要让你们看开,放下,随缘。师父给你们现在讲的这些道理就是要让你们看开,放下,随缘。

 

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金言法语

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

 

十大行愿...1.礼敬诸佛,……2.称赞如来,……3.广修供养,…… 4.忏悔业障,…… 5.随喜功德,……6.法物常转,……7.请佛住世,……8.常随佛学,…… 9.恒顺众生,……10.普皆回向,

 

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相关开示

原文:佛曰:如实修行是真供养故。......用心以佛菩萨为榜样修行......“如实”就是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的用真心修,

白話佛法 5-25 《 众生是佛,佛即是众生(一)》

身口意属于大供养。不要以为出了一点点钱,不要以为 做了一点好事,不要以为今天我稍微做了些布施就是大供养。

实际上,大供养是你自己真正能够用你的意念,用你的行为,用你的嘴巴讲出来的话让人家感受到你是佛,实际上你就是在供养佛。

因为你出来的样子让人家 看到了佛菩萨,让人家想到了佛菩萨,那你就是在供养佛了。

 

wenda20150306 14:24

真修实修就是时刻以菩萨为榜样

问:师父经常在节目里说,现在很多人在学佛,但是真修实修的人不多。那么真修实修的标准是什么?只要每天坚持念经就算真修实修了,对吧?

 

答:不一定的,形式上也没有用。真修实修的人就是时刻以菩萨为榜样,每天用菩萨的思维、行为、语言来对照自己在生活当中所有的行为、思维和语言这样才叫真修实修。

 

菩萨是做出来的,要实实在在度人修心wenda20170205A_0945

听 众:有一个弘法小组的负责人年初二的时候做梦,梦里出现两张白纸,说这个是师父专门给这个弘法小组的同修消业障的。梦里这个负责人在第二张白纸的后面写上“感恩师父,感恩师兄们”。请问师父,您给两张白纸的寓意是什么?

 

台 长:首先这是他做梦做到的(对)第二个,如果说师父的确是去给他们加持过,两张白纸,叫他们好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说明他们里面已经有不如理不如法的事情(是不如理不如法,不是代表消业障?)不清白。清白是什么?清白是干净。今天不干净了,是不是不干净?叫你干净一点,是不是你不干净?我今天给张白纸,是不是叫你们像白纸一样干干净净?心灵要干干净净,是不是说明他们心灵不干净?(是的,明白了)你们身上有业障,听话都听不懂的(对不起师父,最近是修得很差)我跟你说,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我跟你讲话,你看你这种反应,说明你脑子根本不在那里,你这怎么修啊?真的(师父,对不起)你现在知道了吗?不要贡高我慢,自己不要觉得“哎呀,我来帮人家问”,不要觉得自己修得很好。你告诉我,你度了多少人,你付出了多少?整天在理论上问啊问啊,你实实在在度了几个人?(度得很少的)


有什么好问的?自己实实在在去行、去做。菩萨都是像你说出来的?菩萨全部自己做出来的,听不懂啊?(听懂)不要自己觉得“哎呀,整天在研究理论了”,自己好像研究研究跑来跟师父探讨探讨,不要这么做,否则你一辈子都成不了菩萨的!我告诉你,真正的菩萨是实实在在地做,救人,在救人当中碰到问题再来问(嗯,弟子明白了)好好修了,你这种不叫贡高我慢啊?你自己都不知道。整天跟师父来讲理论、来问,就觉得你修得很好了,这不叫“贡高”啊?(弟子错了,对不起,师父)我跟你们说,现在多哭哭,上天不会哭,等到上不了天的时候再哭就来不及了(嗯,弟子最近是修得很差)你跟我一讲话,我气场就不舒服。杂念纷飞,你还好意思问这些高尚的问题?你连菩萨都对不起(对的,最近是很多很多杂念)自己想一想了,真的,好好努力了!实实在在修,一步一个脚印,你修一辈子都不一定修得出来,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你以后上不了天,到哪个地方去?你再来投人啊?再来投人你投一个男的,再吃喝嫖赌,你哪一天能够上天啊?!把今世修的福德再全部用光,再去投畜生,这就是六道轮回!放下自己一点吧,人间的东西都放不下,天天还要问怎么脱离呢,想一想就知道了。什么叫慈悲?慈悲那是无私的。什么叫罣碍?罣碍是私心。好好修了,好好地忏悔,身上业障很重(感恩师父,师父再见)

 


原文:十大行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 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法物常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Shuohua20180406  00:55  如何理解普贤菩萨开示的“爱是轮回的种子”;关于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力

听 众:师父好,弟子给师父请安。今天是普贤菩萨圣诞,您在2016年台湾台北法会开示:“普贤菩萨开示‘爱是轮回的种子’。他说的‘爱’就是轮回,因为你爱进去了,你就要轮回了。想一想,是不是这样?我们很多人爱到里面搞不清楚了。普贤菩萨说‘欲爱是堕落的根源’,欲爱就是有欲望地去爱,那更不好,是堕落的根源。普贤菩萨说‘贪是地狱的毒蛇’,欲海难填,就是说人的欲望像大海一样,根本填不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菩萨的智慧深广如海,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才能共攀四圣,早登极乐。”请师父开示一下,普贤菩萨说“爱是轮回的种子”,师父您也开示过,同修之间如果缘分很深,看看彼此,心里开心就好了。为什么不要有过分的行为?天人之间的爱都是心里的爱,也没有行为的。您让我们看看彼此,心里爱他,是不是“放下”的初步阶段?是否不和对方接触才是更好的办法,才能不造新业呢?

 

臺 長:对啊,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要造新业。爱要怎么爱?要高尚的爱,不是人间的那种爱,那你就脱离了那些低级趣味了。普贤菩萨实际上也是称为“十大愿王”啊,所以普贤菩萨和很多大菩萨都是一样的,主要是不受一切烦恼魔障的侵害。我跟你们讲了,想延寿的人要多求求普贤菩萨(哦,这是天机吗,师父?头一次这样听说)也不算天机。反正普贤菩萨管寿也管得很厉害,延寿(那怎么跟普贤菩萨说呢?请师父慈悲开示)“普贤菩萨,我要护持心靈法門,请普贤菩萨给我延寿。”延寿,他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一般延几年啊,师父?)你看,贪了吧?又来了吧?马上就贪(我是问问,呵呵……)普贤菩萨因为是礼德和大行愿的象征,智慧、礼德,他有十个忍耐,所以普贤菩萨实际上具足无量大行,他也是四大菩萨(对)所以我们要拜他的话,实际上也就是要学会他的十大愿力,明白吗?他的愿力里有一个很重要:“忏悔业障”,还有“请佛住世”(对。“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对啊。如果你请佛住世,你是不是变成护法神了?(是的)菩萨叫我们不要把人间的情爱罣碍在心,因为你罣碍情爱,就脱离不了苦海(是)我最近跟弟子开示说,你只要在人间动这种情,你就是在六道里轮回转脱不出来的。只要你跟异性有这种事情,就算在人间是如理如法的,对不起,你永远在六道轮回(师父,这种情要上升到大爱,是这样吗?)对啊。上升到大爱的话,你就把比你年纪大的看成父母,比你年纪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把差不多年龄的看成你的兄弟姐妹,那就是大爱(明白。您刚才说的这个“情”不是私情,是不是这样理解?)私情绝对不能搞的。菩萨讲的话里都有智慧,他说要把所有年纪大的都看成你的爸爸妈妈,你跟你爸爸妈妈会有这种私情吗?你把平等的男男女女都看成你的兄弟姐妹,你会去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搞吗?(不会的)你把所有比你小的看成自己的孩子,你又不会跟自己的孩子去动这种邪念,对不对?(对)这种事情就是告诉你,菩萨的智慧融在里边(明白了)所以人的感情不能乱用,人的感情要庄严清净,要把人间变成无垢世界,就是没有污垢的世界。天上的世界都是无垢的

 

(明白了。师父,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称赞如来”如何理解呢?)称赞如来就是称赞佛啊,你天天在外面说佛怎么好,你不就是在弘扬佛法?师父每一次法会不就是说佛怎么好啊!(是的。三者广修供养,“广修供养”您解释解释)广修供养,就是说供养佛法僧都是好的,你自己修就是叫你多做供养(对。四者忏悔业障,就是刚才师父讲的“忏悔业障”)对啊(明白了。师父,十者普皆回向,如何理解这里的“普皆回向”?)做好事都要为别人,就是“普皆回向”(哦,这个理解是无相吗?)无相有相还没讲到。实际上“普皆回向”至少说你做好事都是为别人,不为自己。你怎么不说“九者恒顺众生”呢?(哦,师父您讲讲“恒顺众生”)恒顺众生就是随缘,不要跟人家闹别扭。人家说什么,“好好好,可以可以”,“哦,好好”,“恒顺众生”多好。师父有时候到一个地方去弘法,人家跟我说:“师父,请您坐这个车。”“好好好。”“师父,您住这个酒店。”“好好好。”我又没什么要求的,这不叫恒顺众生啊?(明白了)

 

Wenda20180304A 31:47 在家居士许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的前提是要能做到

听 众:普贤菩萨十大行愿,我们在家居士可以许吗?有同修把第十行愿“普皆回向”改成“上报四重恩”了,因为师父以前开示过,第十行愿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在家居士这样做如理如法吗?

 

臺 長:也没什么不如理不如法。你做得到就许;你做不到,你许这种大愿就叫撒谎,就叫不圆满。做不到的事情你许出来,做不到,那你算不算撒谎?(对,打妄语)打妄语了。你开什么玩笑?地藏王菩萨就是在地狱里去救人啊,整个都在下面救人(明白了,感恩师父。要脚踏实地)

 

礼敬诸佛

Wenda20200920  31:25  

带着真诚恭敬的心去拜菩萨就是在“礼敬诸佛”

听 众: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其中有一个叫“礼敬诸佛”,如果带着真诚恭敬的心去拜菩萨,是不是属于在行“礼敬诸佛”的愿力?

台 长:那当然了,就是礼敬诸佛。生活中就是愿力,生活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你的愿力所为(师父在《白话佛法》视频开示中也提到,在观音堂真心拜菩萨也能庇荫到家人。真心礼佛、恭敬菩萨,功德很大吧?)对啊。你尊敬师父和不尊敬师父,哪一个功德大?(尊敬)

 

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

11-12、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第二大行愿是称赞如来,就是称赞佛。如者就是如如不动,就是指我们不生不灭的心体。你们知道心有一个体性,称为心体,亘古至今而不变。你们想想看,从古到今,师父问你们,人的心真正有改变吗?变来变去还是个人心。来即是去,去即是来,这个心能生起万德,也能生起万恶,所以很多坏人生起万恶就完了,很多好人生起万德,一万个德行,所以“无去无来中,能去能来”。

师父跟你们讲,“称赞如来相,以身业礼,以口业赞,以意业敬”,就是三业供养如来。就是说,你身体做出来的都是有礼貌的、有礼节的,“礼”就是很有规则、很尊贵;你口业出来的都是称赞别人;你意念出来的都是恭敬,不会动坏脑筋。身业、口业、意业三业供养如来,就是说,一个人其实不单单是用水果供养菩萨,实际上你的心也在供养。心是什么?身业、口业、意业三业供养如来、菩萨、佛。换句话说,你们只要不做坏事,你就是如理如法了,就已经是在供养如来佛了。 

做好人是不是在供养佛啊?好人是不是菩萨喜欢啊?你们对师父好,是不是在供养师父?师父一看见你们这么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学佛这么好,师父就很开心,师父是不是等于接受了你们供养了?

 

Wenda20190816 37:47  如何理解“所有礼赞供养福”

听 众:礼佛大忏悔文中有一句话“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通常都是供养佛法僧,为什么这句话里面“所有礼赞供养‘福’”呢,这个有什么讲究?

 

臺 長:你没有“福”哪来的“佛”?你闻到佛法有没有福气?你在人间先要有福气,你才能闻到佛法(是的)

 

忏悔业障

Wenda20201011  01:05:13  忏悔本身就是一种愿力

听 众:关于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同修发现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行愿,比如,恭敬地拜菩萨、礼敬诸佛。普贤菩萨还有一个愿力就是忏悔业障,师父一直在教导我们忏悔的重要性。请问师父,我们在忏悔是不是也是在行愿呢?

 

台 长:是啊,你一边在忏悔……忏悔本身就是一种愿力,因为人到这个世界上来,做人了你总有业障,忏悔就是你要改正,改正不就是个愿力吗?你说“我这个人不想改毛病”,那说明你这个人没愿力。你说“我这个人想改”,这不是有愿力了吗?(明白了)

 

Wenda20200809  36:10  可否把礼佛大忏悔文翻译成外语版

听 众:师父,最近才发现礼佛大忏悔文的后半段讲的是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就是比较展开写的,讲得非常好,像懂中文的师兄他们就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现在越来越多的西人佛友他们念经学佛,但是不知道礼佛大忏悔文的意思,能不能把礼佛大忏悔文翻译成外语版,让西人在念诵的时候能够同时理解?

 

台 长:可以的,都是大愿力(对)菩萨就讲的,比方说,“今诸佛世尊,当证知我,当忆念我。”我在诸佛世尊前作如是言,我实事求是地讲,我许愿(对)“若我此生,若我余生,曾行布施,或守净戒,乃至施与畜生,一抟之食;或修净行,所有善根……”我要成就众生,我所有做的善的我要修行菩提,所有善根,还有我的无上的智慧,我无上的善根,一切合在一起,包括所有的,“皆悉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都要能够回向到无上正等正觉。回向就是“我要能够成功,无上正等正觉”。这个都是行愿的,明白了吗?(明白。感恩普贤菩萨,感恩观世音菩萨)

 

随喜功德

理解“随喜功德”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五十九

问:感恩师父慈悲给我们讲授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感恩普贤菩萨。弟子每天对照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检查自己的毛病,非常受益。弟子先前不懂得“随喜功德”,心想着:做功德一定要么是出钱,要么是出力,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就是随喜一下,怎么会有功德呢?现在似乎有点明白了“随喜、赞叹”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种没有嫉妒、没有瞋恨的心态,是一种平常心的心态,学佛修心修的就是我们的心,如果有好的心态,就是把我们贪瞋痴的心修好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随喜、赞叹他人的人,他的心就是修好了,这样的人就是有功德。请师父慈悲指导,弟子的这种理解是否如理如法?

 

答:非常好。很有悟性。

 

提问12.如何更好地做到随喜功德

———20150119沙巴19:32

问: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到随喜功德?

答:随喜,就是说只要众善——你们在做善事了,我也做一点功德;做这个好事了,我也做一点。能出力就出力,能布施就布施,这就是随喜。不要说家里已经穷得饭都没吃了,还要拿出这个饭钱去做善事,那这一定是做错事情了。随喜功德,就是随自己的愿力、随自己的心愿、随社会的大环境来做功德。

 

法物常转

第六,法物常转。就是说很多我们的法物、法器、书、佛书要拿在手上,不能放在家里,经常给别人结缘,给别人,让别人也能够得到佛法的庇佑,这就叫“法物常转”。

马来西亚·吉隆坡 170829

 


中场视频

视频:540.念《礼佛大忏悔文》要行愿!

 


请佛住世

Wenda20180302  46:57  什么叫请佛住世


众:请问师父,具体什么叫请佛住世?今天是个大日子,如果同修想发愿请佛住世,请师父久住人间,这个愿具体该怎么发呢?

長:请佛住世的话,实际上有两种概念,一种,请佛住世可以请佛法永存在人间。佛法僧,僧人是菩萨的一种代表,是佛性的一种代表;法,就是请佛法住世;还有就是请自己的佛住世。佛是什么呢?佛就是你自己的本性。另外一种,比方说你认为的、你知道的,或者你感受到这个人像菩萨一样、像佛一样在人间,他在帮助别人,你希望他活得长一点,就叫请佛住世,住在世间长一点(明白了)

 

“请佛住世”的愿力wenda20150710_8436

听 众:师父,普贤菩萨十大愿里面有一个愿望是“请佛住世”请求佛菩萨常住在人间。佛菩萨在人间他有使命,时间到了他就会走。如果众生都请求他在人间多活一段时间,他是不是因为众生都许过这个愿就不会那么早就走了?

 

台 长:这个就是要看的。如果这个天时真的有大灾大难的时候,比方说这个愿力已经差不多了,或者这个使命差不多了,他可能还会是这样。一般的要人间的这个菩萨自己发愿,如果菩萨乘愿再来的到了人间之后可以自己发愿,“情愿吃苦在人间度更多的众生”,因为很多菩萨到人间来受的这些苦的确不是人所能受到的苦,他这个压力,还有他所承受的这种痛苦……就像很多病人要医生看,医生会崩溃的,但是如果这个医生很坚强,他愿意……下来一次不容易,他能够尽自己的所有的心,把世界上所有的众生能够度尽,度尽他认为有缘的众生,这样的话菩萨还会让他继续在人间的。主要是保护好身体,肉身保护好。其实这个寿,只要你如理如法,菩萨一般都会成全你的。明白了吗?(明白,感恩师父!那一般的小菩萨他这样求的话没什么用的是吧?)大菩萨和小菩萨差得太远了。举个简单例子,一个大官和小官一个小科长和一个部长是什么概念你自己知道就好了。

 

常随佛学

第七,“常随佛学”,就是与时俱进。跟着佛陀的理论学佛经、学佛法、学佛的意念。

马来西亚·吉隆坡 170829

 

恒顺众生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之“恒顺众生”

———wenda20170604A_2752

听 众:普贤菩萨的十大愿力中,其中有一个愿力叫做恒顺众生。请问师父,“恒顺众生”跟“随顺众生”的区别是什么呢?

台 长:“恒顺众生”实际上就是平衡和众生的关系,就是包容,就是圆融。“随顺”基本上道理是差不多的,就是这个事情顺着大家一起来,不要去跟人家拧着干(嗯)你想想看,你要救人,你要先听他讲,他怎么讲,你先要听,你就是叫随顺。“随顺”是开始,“恒顺”是一个结果。恒顺是什么意思?开始他发牢骚,你就随顺他,先听他讲,等到他发完牢骚之后,你来平衡他这个心,为什么讲错了。那么“恒顺”是不是比“随顺”应该高一个级别啊?(对的对的)好了,就这样。

 

解答来信疑惑一百八十四

问:恒顺众生的人,是否比随缘的人境界要高?

答:恒顺众生,恒,就是自古以来;心里平衡了,平衡是经过修心了,他能调整自己的心,平衡自己的心,来顺着众生,已经有忍辱的心在里面,境界当然比随缘的人高。随缘是说无所谓、没关系,但是说不定心中还有气。恒顺众生的人当然比随缘的人境界要高。

 

普皆回向

第十,“普皆回向”。普贤菩萨十大愿力的最后一个叫普皆回向,就是说我今天学佛,我今天拜佛,我今天得到了佛法,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是为了救度众生,为了回向。你们记住了,心灵法门的回向是更具有针对性,念多少经回向给爸爸、回向给妈妈、回向给自己过世的亡人,等到你功德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以回向给更多的众生,不是单单自己家里,这就是回向偈里的“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马来西亚·吉隆坡 170829

 

关于回向

——解答来信疑惑(二百三十九)2018-07-16

问:白话佛法第二册 里有关修行必须要有的十大行愿里中的第十项:“普皆回向,我修心,我修行,我将功德、善业普遍的回向,我对谁都爱护,我把大爱回向人间,叫普皆回向。”佛学问答里的第77问《有关“回向”的问题》中说:“我们平时做功课、念小房子是否要回向,最好是随缘。回向是一个大的布施模式,凡是说了回向给我们自己累世的冤亲债主或者有缘众生,就是把我们所有诵经的功德,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给一切天地人的生灵,愿力很大。”请问。两者如何理解?

 

答:回向就是给人家,你们现在磕头给家人念经之后,祝愿家人身体好、过劫、学习好,是不是回向?普皆回向是境界更高,忘记小我、成全大我。举个人间的例子,有的人赚了钱养家糊口;有的人赚了钱情愿自己很节省,出去救济别人或交给红十字会,这些境界很高很大。但是作为你自己,还没有赚多少、功德还不够的情况下,你的回向如果选了这么大,就付出去了。付出去会不会有回报?有,但不是马上的。你给家人求,这种回向是马上就能得到回报的。不是不让你们回向,你们其实天天在回向,给自己念经、给家人念经、给亡人念经,不就是回向吗?回向给谁了?保佑父母身体好,不就是回向给父母亲了吗?不是念给自己而是给别人的就是回向给别人。如果连自己家人都保佑不了,你说要回向给全世界的受苦人,你能救度他们吗?你能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吗?你上不去,也下不来,把自己也牵连进去了。要有能力才能帮助别人,自度度人,先度好自己,才能度别人。如果自己天天想不通,天天难过,穷得苦得不得了,还要说接济大家?

 


原文:人要常存正念,......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

视频:086.如何保持正信正念的道心?【真修实修】

 

提问39.面对诽谤,如何护法弘法;如何引导新佛友正信正念

———20180520新加坡72:08

问:面对诽谤,如何护法弘法,特别对于刚修不久的佛友,面对诽谤,怎样去跟进他们更加如理如法?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这个世界上被人家讲,那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在家里都会被人家讲,兄弟姐妹也会嫉妒。被人家诽谤,尤其现在网上什么都有。自己首先要坚持,要正信正念;第二,不要怕被人家讲,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别人退转了,那么说明缘分还没有到,但是作为我们来讲,要多给他看一些正面的东西,多跟他讲讲道理,像我们今天晚上的法会视频、录音,多给他看看、听听,正信正念。你们为什么没有被人家的诽谤所退转呢?你们不就是因为有坚强的道心?你们就是因为知道师父在弘扬什么法,对不对?(对)让你们改变成一个非常受人欢迎的人,一个能够传承中华文化和传承佛教精髓的人,我让你们每个人都爱国爱民、遵纪守法,让你们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慈悲善良,这样别人知道了,别人就会很尊重我们。要记住,不要怕别人讲,只怕自己真正做得不好,所以坚持努力好好地学,多给人家释放一些正能量,而不要去跟人家争,跟人家辩。因为当一个人执著于一方的时候,很难解决对方现实的一些执著的观点。就像夫妻吵架,为什么会吵架?先生以为他永远是对的,他才会骂老婆;老婆觉得她是对的,她才会骂老公。两个人各执一词,所以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夫妻两个只要有一个人比较冷静,坐下来不跟他吵,对方很快就会冷静下来想一想“我这样对不对?”所以不跟别人争吵,学会忍耐,多给人家释放正能量,这就是正果啊(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业障爆发时心要坚定,正信正念

wenda20151009_9627

听 众:师父,业障爆发时心要坚定,虽有逆境困难,但心要忍得住,更要生大惭愧心,请求忏悔,不怨对方人事,只反省自己的不是,水到渠成,业障自消……

 

台 长:是啊,这个是很高的境界了。你就想一想了,你自己跑到人间来干吗?你投个女人啊!你已经犯很大业障了。跟老公吵架,自己来还债的,你想一想了!你有本事不要到人间来做人,你有本事在天上做天人,你有本事在天上做菩萨啊!谁叫你到人间来的?到人间来你还有什么道理好讲啊?举个简单例子,再伟大、再有名的人,关进监狱之后算什么,对不对啊?你不就一个犯人嘛,好了,明白了吗?(明白)所以有什么好吵的?你在吵架,在人间讲道理,就等于你已经在监牢里了,还要跟犯人吵架,还要跟犯人说:“你对,我对……”你丢死人啊!你连人都不是了,基本的一个做人的原则、道德都没有,进了监狱了你就不是人了,是像一个囚犯了。你听得懂吗?(明白,所以我们现在只可以好好忏悔)就下辈子有本事不要来!(对)所以师父经常跟人家讲的,人家欺负师父,我心里在想,师父是下辈子不会再来的,他们来不来我不知道,他们欺负我有什么好处了?对不对啊?(对啊,所以我们要跟师父一起回去)天上都知道,让他们欺负好了,天会给他们惩罚的,不管是谁,我告诉你,欺负正法不行的!明白了吗?(明白)


师父做出来的所有的事情光明磊落、干干净净,所以一定要护法,一定要好好的,心要正,明白了吗?


(明白。我们每次遇到困难什么,都会先想到观世音菩萨,想到师父,师父吃的苦比我们更多,受的委屈比我们多,但是师父还是坚持弘法)救人多不容易啊!大家都在贪瞋痴,你跟人家说:“哎呀,不要贪,不要瞋,不要痴。”人家骂你“神经病”啊;人家都在吃东西,你说:“不要吃啊,胃会吃坏的。”人家马上把你赶出去了;人家都在喝酒的时候,你跑去:“不要喝酒,酒会伤肝。”人家把你赶出去了;人人都在贪,每个人都为房子,要大房子,你跟他说:“不要了,小房子可以了。”人家不骂你的?现在听得懂了吗?(嗯)

 


原文:任何的缘分都是促使你修好的增上缘,是坚定你上进的一个源泉。永远要时时刻刻生出慈悲心。随缘修心,随缘结缘,随缘布施,随缘成缘,这个“缘”就是佛缘。

wenda20150724  01:15:22  

如何视挫折为增上缘,跨越阻碍

女听众:同修遇到挫折,有的人被困难打倒伤心难过,有的人却以此为增上缘、勇猛精进跨越阻碍。请问这是什么缘分因果?如何成为后者?

 

答:成为后者,第一,根基要好;第二,在今世要有善德、善念、善缘。

 

比方说你们一直在师父身边的,看了师父经常吃苦、被人家冤枉,你们知道了,你们碰到什么事情了,一想:哎呀,师父吃的苦比我们多了,我这点算什么!好了,有这个善德你不就能够有增上缘了吗?看你跟什么人在一起。如果你跟一个从来吃不起苦的人在一起,碰到事情他就颓废,碰到事情他就忧郁,然后你碰到事情的时候马上比他还忧郁,你不就受他影响了吗?你不是这个根基、缘分就不足了吗?(嗯)

 

你看师父怕吗?什么事情都不怕的(不怕)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萨你还怕?(不怕不怕,有观世音菩萨,还有师父在)你想想看坐飞机都不怕,对不对?(对对,是的)你上天了,上天之后万一出什么事情呢?你怕吗?有什么好怕的?有观世音菩萨!(不怕)好了。很多人出门就怕被车子轧死,还有很多人动不动就怕生癌症……你现在有观世音菩萨,你怕什么?胆小鬼啊,呵呵呵(不怕不怕,感恩师父慈悲开示!)

 

要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很不容易,抽烟、喝酒、骂人、打人等等恶习必须要改变,虽然很痛苦,只要坚持,一定会修成佛道。常行布施心,常怀众人难。用慈悲心施舍众生,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未来。想学佛成功的人,不要怕自己做错,要承认错误,学会忏悔,要从忏悔中学会增上缘。别人骂你,别人对你不好,你要更加坚定信心,“是别人给了我机会,让我更好地修心”,才能增长智慧,善观因缘。只要能够懂得,世界上一切因缘都能成善,就会慢慢地去除心中的恶缘,就能一切随缘。(掌声)

——印尼•雅加达 20170422

 


结束视频

行善若水 行愿若山

 



【PPT新课件】电脑下载链接






上一篇:【新课件】2-16、如实修心,真心供养
下一篇:【新课件】2-18、找到自身的菩提心,不让恶缘转轮回

回复

使用道具 反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手机版|普照

GMT+8, 2025-4-24 00:21 , Processed in 0.06008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